zhuobaox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obaoxi

博文

地貌

已有 1381 次阅读 2023-3-17 20:52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貌

 地貌是地球面貌的简称。专门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分布、以及它的发生和发展

律的科学称为地貌学。

许多人会问地貌和地形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地貌就是地形。答案是地貌和地形关系密切,但它们的含义不一样。地形是指地表形态高低而言,地貌的含义要广些,平时我们所说的自然景观也就是地貌景观。地貌景观要素包括地形、气候、岩土、植物、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所构成。也就是说地形只是地表形态高低的表现,是组成地貌的基本要素。地形要素受到气候、岩土、植物、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的影响和相互作用则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貌景观。

世界是任何物体都是具有外表形态和局部形态。 同样的地球的面貌,也可分为外形形态和起伏形态。它的外形是地球体,是一个近似椭圆的旋转着的星体,在两极地方略为扁平,而赤道区是鼓起的,这是地球绕轴运动的结果。

  地球表面起伏形态的形成则是由于地球内力与外营力相互作用造成的。

内力作用,如升降运动、褶皱运动、断裂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造成大的地形起伏,也就是基本地形。

而外力则起到剥蚀削平和堆积的作用,把起伏大的地形变成平缓的地形。

地球表面按形态特征的基本形态是陆地和海洋。

而陆地按地质的成因特点,又可分为地槽和地台区,地槽地层厚度巨大,岩层强烈褶皱,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山脉,它曾经是地壳强烈活动地区;地台地层厚度较小,岩层褶皱平缓,甚至近乎水平,地势平缓的广大地区,它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

陆地按地形起伏,则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单元。

按外力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流水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海成地貌、风成地貌、重力地貌等类型。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地貌呢!地貌学有什么用呢!主要是因为地貌学和地质学以及自然地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开展地质工作和自然地工作是离不开地貌的。

地貌是工程地质调查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进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调查时,往往先从地貌调查开始,根据地貌形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等类别、性质和分布规律,是一种最有效又最普遍应用的方法。所谓地貌形态分析法。

地貌与地四系沉积物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间最晚,往往能较好地保持着沉积时的形态,其堆积形态本身就反映为 现时的地貌。如构成和刘地貌的河漫滩、阶地,其物质组成就是第四纪的河流冲积物。

另外,地貌学的研究和人类的生存以及活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所有的经济、生产活动都和地貌有关,不同的地貌景观对人类的活动有不同的影响,有的地貌适合人类居住,有的不适合,有的地貌适合农业生产,有的不适合;有的地貌适合修建某种工程,有的不适合等等。举些例子如下:

比如在研究不同成因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的分布规律中,地貌学的综合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广泛开展稀有元素和贵重金属的砂矿普查和勘探中地貌学方法已成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方法

各种工程建设和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各种水利工程,诸如水坝、水电站的建设、运河的开凿、铁路和公路的选线、海港的建设、桥梁隧道的修建、厂址的选择以及城镇的选址等等,都需对当地地貌进行研究。了解地面的发生发展,以便合理利用,或另选他处。

在农业生产方面,如土壤改良、水土保持、防护林的布置与土地规划等方面都必须对该地的地貌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各种地貌因素在农业生产各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貌条件,改造不利的方面。

地貌和居住安全关系也极为密切,特别是一些靠近山区的村镇,有些住房建在河漫滩上、泥石流沟口、受冲刷的土质河岸边、不稳定山坡下等处建房,经常受到地质灾害和水害的威胁和摧毁,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地貌形态和分类的研究,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地面调查或地形图为手段进行的。地面调查对小型地貌有较好的效果,尤其对微地貌的研究最具优势,但对宏观和中型地貌的研究则显无奈。特别是对其分布规律的了解难度较大;利用地形图虽然对宏观和中观地貌均可进行研究,但地形图是地貌的概括和线化,众多地貌细节被舍弃,故对微观地貌研究不利,特别是地形图无影像信息,缺乏真实感,用它进行地貌研究仍然不够理想。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貌研究是最理想的一种手段。当今的地貌研究基本上都是用遥感图像而不用地形图了。当然地面调查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在遥感图像分析和解译的基础上,还要到现场进行微观地貌的观察研究,才能确保地貌研究的正确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7140-1380821.html

上一篇:爷爷谈神奇的遥感技术
下一篇:干旱地区地貌
收藏 IP: 223.72.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