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upjournals

博文

《先进陶瓷(英文)》主编随笔 | 为前言加上参考文献 —— 以一篇虚构的“前言”为例

已有 289 次阅读 2024-11-28 14:30 |个人分类:JAC|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文说到,前言应该“要用一种让读者感觉不到任何别扭的方式、用读者已知的大量旧知识引领着读者一步步地去接近你的新发现”。这里提及的“旧知识”就是参考文献。所以这句话说的也就是:一篇论文的前言中应该引用参考文献。本文就以之前发表的那篇“主编随笔 | ‘摘要的作用是‘诱惑读者去下载全文”为一个虚构的例子来说说前言中应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也顺带说说科技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一些经常被作者忽略的细节。

在以下的叙述中,我们用蓝色字体引用“主编随笔 | ‘摘要的作用是‘诱惑读者去下载全文”那篇小文的文字 (为节省篇幅,部分文字被略去),用嵌入文字中的红色字体来说明引注参考文献的位置,用黑色字体来说明如何引用参考文献。

顺便提一句。这篇小文的格式事实上有点类似于作者提交修改稿时同时提交的“Responses to Comments”:用不同的字体颜色来区分审稿人意见和作者的回复。但是,这里要悄悄提醒一句:在“Responses to Comments”尽可能不要使用大段的红色字体。红色虽然显得热烈,但热烈得有点刺眼,有时会给人一种抗拒、拒绝、绝交 (稍微卖弄一下,这里一不小心就使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叫“顶针格”) 的感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跑到图书馆复印一大摞文献再回到宿舍 [1-3] 或者办公室 [4] 或者实验室 [5,6]一篇篇阅读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不知道当今的学者们是如何查找文献的。或许优秀的、勤奋的学者已经养成了平日里通过五花八门的微信公众号宣传日积月累的习惯 [7],但包括优秀的、勤奋的学者在内的所有稍微严肃一些 (这里的“严肃”指的是对论文或者对科研的态度,而不是指社交态度) 的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肯定是要进行一次或多次文献检索的[1,2,8-10],其目的或者是为了给自己的论点找到更多的论据 [2,8,9],或者是为了给自己的论文增加更多的参考文献 [10]

在这个段落中,我们试着分别在7个地方引注了10篇参考文献。这7个地方都是需要引用参考文献的,目的是给自己的叙述背书,说明自己的叙述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有很多的事实作为依据。如果把这些事实一一罗列出来,论文就会显得非常冗长,以至于掩盖了论文成果的光芒,而引用一些参考文献则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堵住了一些“居心叵测”的读者的嘴。在这个例子中,有几点是需要说明的 (纯属管见,可以商榷):(1) 很多作者习惯于在前言的第一句话 (通常的句型是“XXX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 结束的地方一口气引上几篇或者十几篇文献以说明研究的“广泛”以及作者的阅读量。这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十分必要。但是,这里引用的文献应该稍微讲究一下,应该顺序包括这个主题上的开山之作、开山之后的一些代表性进展以及近期尤其是近两年来的代表性工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几篇或者十几篇文献尽可能不要选择同一批作者的作品或者同一个 (同一批) 期刊上的作品,以免诱发出主编或者审稿人的“红眼病”。(2) 上一段中用一个括号给出了前言第一句话的通常句型,但往往这个句子都会因为出现了补语而显得比较长,比如说“包括A、B、C等等在内的XXX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作者仍然是把所有的文献都集中在句末引用。这里给一点小小的建议:既然在字里行间出现了“A、B、C等等”这样的叙述,那就不妨把参考文献按照“A、“B、“C等等分个类,分别标注在“A、“B、“C等等的后面。就像蓝色字体段落中文献 [1] ~ [6]的标注那样,这样有助于读者根据各人的爱好选择阅读,也便于在论文后续章节中再次引用同类文献。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是集中标注还是分类标注还要因地制宜因文而异。(3) 接续分类引注的问题。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在这个例子第一句话中三处引用的文献数量是不一样的。这里不同位置引用数量不同可能也是需要讲究的:在“A、B、C等等”这些内容中,本研究更偏重于哪一个内容?本例中涉及的内容是面向在读研究生作者的,因此显然应该偏重于“回到宿舍”。不同位置引用数量不同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作者的阅历:在“A、B、C等等”这些内容中,哪个内容更引人关注?显然,在办公室 (善意地理解为只供一个人或两个人办公的场所) 读文献的人不多,在实验室读文献的人也不会太多,在宿舍 (当然可以善意地拓展到教室、自习室或者工作室) 读文献的是主流。(4) 接续“分类引注,顺便说说格式问题。在这个例子中,文献 [1] ~ [6] 首次出现是在一个句子的中间,而 [7] ~ [10]的首次出现则是在句末 (文献是不能在句子最前面的,有不少作者习惯于把方括号置于标点符号的后面,如“...广泛的重视。[1-6] 这是因为 .....”,这似乎不太符合语法要求)。作者应该结合这个例子中琢磨一下那个方括号什么情况下需要出现在句中什么情况下应该出现句末。虽然这个细节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会对论文的成败产生显著影响,但对这个细节的长期忽视就有可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导致一些麻烦。比如说,“XXX [3] 等人研究了......”这样的表述显然就是不合适的,“XXX”和“等人”是一个团结如一人的整体 (至少在公众场合是如此),活生生用一对方括号让他们“两地分居”,是不是有点过于残忍?(5) 还有一些格式方面的细节也是需要注意的。比如说,一个位置处引用多篇不连号的文献一般只需要一对方括号如“[1,2,8-10]”,而不是“[1] [2] [8] [9] [10]”;一个位置处引用多篇连号文献一般需要使用短横线连接号如“[8-10]”,而不是逐一列出序号如“[8,9,10]”;但是,如果这里的“多”仅仅是“2”,那么短横线连接号就没必要出现了,直接写成“[8.9]”就可以的;......

我相信有相当比例的作者愿意在Web of Science上开展文献检索 [11-17] 。我也相信愿意在Web of Science上开展文献检索的作者 (用户) 中有相对比例的人是试图通过输入一个或多个关键词去发现相关文献的 [11,13,15]。而接下来,当Web of Science殷勤地展开了一个相关文献列表之后,用户看到的是一连串的论文标题以及标题下方的“半拉子” (这个“半拉子”属于冷僻词汇,且存在用词不当的嫌疑,建议修改。——审稿人注) 摘要 [16]。这时,大多数用户 [11,12,15-17] 首先是通过论文标题来初步判断一篇论文是否值得一读的;如果这个感觉到这个标题还算“靠谱”,那么就会点一下标题请系统再新开一个页面,完整显示这篇论文的相关信息;而所谓的完整,也只不过是把那个“半拉子”摘要补充完整,再增加一些诸如作者、单位、电子邮件、出版社这类的信息,用户在这里是看不到全文的。如果用户需要阅读全文,则必须根据这个页面提供的信息以及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或者去到某一个出版平台下载 [18]、或者去到某一个图书馆复印 [19]、或者向作者索取 [20]、再或者向可能替你完成这些“或者工作的朋友索取 [21]。尽管作者姓名、期刊姓名这些信息的“名气”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某些用户的选择 [22],但摘要的内容一般都是用户决定是否接下来花上大力气或小力气去查找并下载 (复印) 全文的决定性因素 [11-15,17]

在这个段落中,我们又引用了很多篇参考文献。在上一段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在这个段落中也同样出现了,读者不妨通过分析这一段引用文献的做法进一步强化一下对上一段解读的理解,并着重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 这一段一开始提到了“相当比例的作者”需要在WoS上查文献,既然是“相当比例”,就应该有足够的文献支持,因此就引用了“[11-15]”。接下来说的是这“相当比例”中的“相当比例”会用关键词检索,因此就引用“[11,13,15]”。这两处的引用是有玄机的:首先,后者是前者的子集而不是交集 (不属于数学术语的读者这时需要引用数学方面的文献),这是因为后者是前者中的“相当比例”;其次,后者中的数量稍稍多于前者的二分之一,这是因为我们需要说明“关键词”的重要性。(2) 在“大多数用户....”引出的这一句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与第一句的引用是子集关系,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大多数”而不是“所有”,不能把话说满 (在第一句中引少量的异类论文是必要的)。这一句的引用与第二句的引用则是交集关系,这是因为这一句中“大多数”中的一部分本不属于第二句中那些“通过关键词检索”的人。(3) 再对比一下第一句和这一句:第一句中方括号在句末,而这一句的方括号则在句中。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第一句强调了“在WoS”上查文献,而这一句强调的则是“用户”。

当然,也有一定比例的作者愿意在其他系统上开展文献检索,比如说EI [24],比如说Scopus [23]、比如说知网 [25]、等等等等。包括Elsevier [26]、Springer [27]、Wiley [28] 几大出版巨头在内的稍有一些规模的出版平台也提供文献检索功能。但是,无论是借助于哪个系统,用户首先看到的都是论文的标题和摘要 (有“追星”癖的用户当然也会关注到论文作者的信息)。

而即便是因为一些可抗拒或者不可抗拒的因素使得你手里或者电脑里已经有了某篇论文的全文,我相信大多数人也会首先读一下摘要,再来决定是否继续阅读全文 [29,30]

因此,“摘要”起到的作用是“诱惑”读者去下载全文。如果读者不愿意下载全文,那论文的引用量就上不去 (或者换个更符合“学术道德法官们意愿的词汇,也可以描述为“学术水平”上不去),引用量上不去就成为不了高被引作者,成为不了高被引作者就 ..... (以下略去若干字,如果这略去的“若干字”感兴趣,请阅读“主编随笔 | “创新”可以从标题开始”一文) [31]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摘要”是一篇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组小文 [32-34] 中确实出现了很多笔误,但这句话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不是笔误,这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就相当于英文中的“very very important”。

这几段是对前一段的一个补充说明,用于强化上一段的论述并最后得出第一个结论。这几段中引用参考文献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进一步说明,只有一处小小的建议,这就是关于文献 [31] ~ [34]。写论文,要学会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宣传自己 (以及自己的恩师、密友)。大多数的研究工作都是踩在身边的巨人” (当然也包括自己) 的肩膀上进行的。不要羞于在前言中介绍自己曾经做过且与本研究相关的工作 (当然,也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把自己曾经做过但与本研究无关的工作引到论文里)。以文献为例,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31] 的内容是“标题”,似乎与本文的内容“摘要”并不相干。但是,这里引用的并不是文献 [31] 中所关注的“标题”,而是因为“标题”而引出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即“论文的引用量就上不去 .....”云云),所以不至于背上“盲目自引”的罪名。另外,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里的一个“笔误”:参考文献 [24] 出现在了 [23] 之前。但是同样这个“笔误”真的不是笔误,或者说只是一个为了“笔误”而“笔误”的“笔误。尽管MS-WORD有强大的自动编号功能,但还是有人习惯于自己手动编号。在对稿件反反复复地进行修改的过程中,这种参考文献不按顺序出现的情况就发生了。这是很不应该的。

写好摘要,是很多期刊尤其是“仙桃”对作者的基本要求。几年前,我们也曾就如何写好摘要“发表”过一篇小文 (参见:摘要是论文成败的关键) [35],在指导部分作者向“仙桃”投稿方面发挥出了一些积极的作用。现在几年过去了,旧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36-45],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 [46-55],因此有必要结合最近几年的审稿体会,就“如何写好摘要”这个问题再谈一些新的想法。

这一段是“主编随笔 | ‘摘要的作用是‘诱惑读者去下载全文那篇小文的最后一段。但是作为一个为“如何写好摘要”这个研究主题而撰写的论文的前言,这一段实际上应该是整个前言的重点,还需要扩充很多内容。所以,读者应该善意地把这里的参考文献“[36-45]”和“[46-55]”分别想象为两段内容丰富的文字,分别阐述“旧的问题是如何没有完全解决”以及“新的问题是如何层出不穷”,而相应的参考文献则是为这些阐述服务的。

再深入一点:既然这一段是整个前言的重点,也是整篇论文的主要立论依据,这一段 (或者扩充出来的若干段) 中所引用的文献在后续的“结果与讨论”部分也应该尽量被部分或全部引用。初学写作者往往在进入结果与讨论”之后就只会自说自话,很少引用参考文献,这点很要不得。

写到这里,借助于一个虚构的例子对“为前言加上参考文献”这个论题进行介绍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在这篇小文中,我们论述的重点是“格式”,只是捎带着提了一些技巧。接下来我还是想再次发表一篇旧文来说明引用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到引用参考文献的一些技巧。

既然本文的关键词是“参考文献”,那么在结束本文之前就顺带做一个关于“参考文献”的广告吧:已经连续多年高居全球陶瓷类期刊JCR影响因子第一位的“仙桃”是值得引用的,在可以引用其他陶论文的地方适当替换为“仙桃”论文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善事;当然,计划几年内冲击陶瓷类期刊JCR影响因子前几的《现代技术陶瓷》更需要作者们在“前言中以及“结果讨论”中引用,虽然论文的质量整体还不算太高,但过去几年发表的综述大多数还是不错的,最近两年论文的水平也有了不小的提高。如果您愿意,在向期刊 (包括仙桃两刊,也包括其他期刊) 投稿前不妨花点时间查阅一下仙桃两刊的分类目录,为仙桃两刊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您可以访问https://www.th-jac.com直接进入期刊的中文网站查看分类目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34092-1462077.html

上一篇:中南大学文青波/王雅雷/熊翔教授团队:多元超高温纳米复相陶瓷无氧先驱体制备新方法
下一篇:北方民族大学陆有军团队:“SiC颗粒之力”—高熵氮化物陶瓷致密及强韧化机制
收藏 IP: 166.111.2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