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及极端环境生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ongfj

博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提出盐湖新说

已有 6208 次阅读 2007-9-27 07:3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提出盐湖新说

2007-9-25 自中国国土资源网
 

                
              重视盐环境理论与前期开发研究
   
  中国国土资源网讯(司徒瑜 徐丛荣)我国应拓展盐湖研究领域,重视盐环境基础理论与前期开发集成研究,加强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研究盐生物向烃源岩转化和保存的机制等问题。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盐湖生物学及嗜盐生物与油气生成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提出上述观点。
  
  在地球上,盐环境分布广泛,盐沉积的历史悠久,并与生物的成立、繁衍和演化密切相关。郑绵平说,中国具有盐湖环境的独特区域优势:
  
  赋存世界最高的盐湖——阿里北部芒错盐湖,海拔为5160米;也有世界较低盐湖——新疆吐鲁番艾丁湖,海拔为-155米;盐湖类型齐全,从碳酸盐、硫酸钠亚型、硫酸镁亚型、氯化物型和硝酸盐型都有;盐湖组分从普通盐类成分和盐碱硝矿物组成,到硼酸盐、锂盐、钾镁盐、钙盐多样性矿物成分。
  
  与盐湖环境的独特区域优势对应,中国的盐湖有独特的微生物群落。郑绵平说,盐湖生物学的研究拓展了盐湖研究的领域,极大补充了以往以盐湖矿产为主的盐湖研究。以往,人们认为咸化湖盆有机质少,难于形成优质烃源岩。但是大量的油气勘查表明:全世界60%以上的油气资源赋存于盐环境(蒸发盆地)中。在蒸发盆地中,大量的微生物成为优质烃源岩来源;盐盆地的水体分层结构有利于大量生物的聚集、并向烃源岩转化。研究盐生物向烃源岩转化和保存的机制,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科学意义。
  
  极端地质环境下的嗜盐生物研究对探讨气候变化和生命起源与生命过程的认知等问题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郑绵平说,在中国,至少可以有追溯到7亿年来的石盐沉积,应用古代盐沉积可以重建古气候和古环境以及生命演化。而且盐湖资源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开展盐水域和盐沼地拥有的重要生物资源的研究,对拓宽研究领域,开发、利用盐湖资源,改善荒漠和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开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郑绵平说,与我国丰富的盐湖矿产和生物资源相比,目前我国对盐湖研究的重视和投入程度还远远不够,要进一步加大盐湖研究的投入和科研力度,加强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应把盐环境基础理论与前期开发研究列入国家科技近期和中长期规划以及建立必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孵化器”工程中心;需要企业有识之士投入必需的研究和发展基金、集中多学科人才,逐步创建与发展我国盐湖全国性和地区性以至企业性专门研究开发机构或盐体系工程中心,并选择个别已有初步基础的盐湖企业作为“盐湖农业”研究和发展试点;在有条件地区,进行盐湖集约化系列开发试验,从盐湖天然生物系列的特点出发人工养殖与提取工艺相结合,进行产品系列化开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30-7906.html

上一篇:盐湖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
下一篇:盐湖生物学:点盐成“金” [转]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4 1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