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Molecules:张礼和院士——做“好”学问,办“好”期刊 | MDPI 人物专访

已有 3057 次阅读 2022-10-24 17:21 |个人分类:人物专访|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本期人物专访,Molecules 期刊有幸前往北京大学与张礼和院士 (张先生) 对话。访谈中,张先生对 Molecules 期刊设立的 2 个纪念特刊 Nucleic Acid Chemistry and Nucleic Acid Drugs: A Themed Issue in Honor of Professor Lihe Zhang on the Occasion of His 80th Birthday (核酸化学与核酸药物:张礼和教授八十寿辰纪念专题) 和 Nucleic Acid Chemical Biology: An Honorary Issue for Professor Li-He Zhang on the Occasion of His 85th Birthday (核酸化学生物学:张礼和教授 85 岁寿辰之际的荣誉课题) 表示肯定,张先生与 MDPI 编辑就“如何办好学术期刊”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并分享了他对药物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前沿研究的见解。


学者简介

WeChat Image_20221024164933.png

张礼和 院士

北京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礼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药学学科召集人、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IUPAC—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 Fellow、亚洲药化学会主席。


张礼和院士是药物化学家,长期致力于核酸化学和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 270 余篇,获中国专利 5 项。他曾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细胞内的信使分子 cADPR 和 cAMP 的化学和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并发现8-氯腺苷是作用于信号传导系统的毒性低、能诱导分化肿瘤细胞的新抗癌剂;在核酶切割核酸链的机理、人工修饰功能寡聚核苷酸的性质及其对核酸的识别作用,以及各类核苷、核苷酸及其缀合物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成就奖等。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张先生生于 1937 年,1954 年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毕业留校工作后在有机化学教研室学习有机化学,1964 年考取王序教授的研究生。自师从王序院士以来,他在从事核酸化学研究的道路上,已经走过 58 年。


在横跨半个世纪的时光中,张先生做出过多项开创性成果。他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 1,2,4 三嗪类的杂环合成中发现了一个不正常的对甲苯磺酰化反应,提出了引入取代基的新方法;在 1981~1983 年于美国工作期间参与并完成了博莱霉素 A2 的全合成及其断裂 DNA 的机理研究;1984 年以来在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方面作出了成绩。同时,他还是中国交叉学科“化学生物学”的领路者和带头人,建设中国自主药物研发平台的推动者,以及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的践行人。

WeChat Image_20221024164943.jpg

左侧红楼为张先生办公室所在地 (图源: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


近些年,为新中国核酸化学事业忙碌了大半辈子的张先生,从行政岗位上陆续退下。然而,闲不住的他并未就此退居二线颐养天年,而是继续以其他形式活跃在科研一线。据学生所述,张先生仍如年轻时一般勤勉,保持着对科研的高度热情,每天按时来实验室上下班不说,参加会议也绝不迟到早退,坚持从头听到尾。


以时下流行的话来讲,张先生堪称劳模“学术卷王”。


做“好”学问,办“好”期刊

正是在数十年如一日的笃行不倦,支撑着张先生对做学问的热情。耄耋之年,张先生依然兼任着多个期刊的编委和主编职务。当被问到“何为好期刊?”“如何做好一个对学者们有益的学术期刊?”时,张先生笑了笑,随即向我们分享了他的办刊体验和心得。


在各类学术期刊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的今天,如何办成一本“好”期刊,是每个出版社都在钻研的重大命题。


在张先生的表述中,“创新性”和“前瞻性”是被反复强调的两个词。办一本学术刊物,往小了说,是给科研工作者们创造一个公开发表成果、平等和谐交流的平台;往大了说,是要为构建世界学术殿堂添砖加瓦,推动人类科技文明进步。张先生认为,一本优秀期刊,理应发表领域内最具有启发性、最新、最有趣和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为期刊的读者们提供参考,起到引导一个学科领域作用。


“特色”亦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本缺乏特色,在作者、读者心目中定位模糊的期刊,恐怕很难称得上一声“好”。在科研命题浩如烟海,技术方法层出不穷,专利成果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何从万千话题中分辨出值得挖掘和追踪的,并作为期刊特色大力发展,是摆在编辑们面前的巨大考验。张先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向 Molecules 作出了“依靠编委、紧抓热点、打造特色”的建议,既是对 Molecules 办大办好的期许,也向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 Molecules 发展方向的建议

针对 Molecules 的提问,张先生量体裁衣,为编辑部提供了更加细致的意见。


首先,得知期刊有意将 Chemical Biology (化学生物学) 作为发展重点之一,张先生表示赞赏。兴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的化学生物学,是一门跨越化学和生命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通过化学,辅以物理、生物、计算机等交叉学科手段研究生命体系与生命过程。从应用来看,化学生物学通过探索干预和调整疾病发生发展的途径和机理,为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先导化合物资源,推动新药研发的源头创新,为新药发现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


2017 年以来大火的生物医药概念,便是以化学生物学为基础支撑。


张先生指出,用化学生物学方法开展中医药研究,是目前的行业热点之一。近年来,社会上对于传统中药使用效果和安全性的议题关注度很高,支持与反对者皆有。反对声音认为,无法用现代科学手段说明和解读的药物,既无法说明效用,也无法保证安全。而科学家们正在做的,便是将中药药效成分作为化学工具,探讨中药调控生命过程的科学本质,架起中医与现代医学之间的桥梁。特别是阐释中药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发现中药调控疾病进程的基本规律,最终科学诠释中医药理论。


此类研究中,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教授所开展的青蒿素研究,便是个中翘楚。早在 2009 年,Molecules 便出版了纪念屠教授 80 大寿的青蒿素特刊,在该特刊中,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 (现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的廖福龙教授介绍了屠呦呦教授带领团队发现青蒿素的历程。2016 年,期刊设立并颁发了每 2 年一届的“屠呦呦奖”,以表彰在天然有机药物开发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研究人员。可以说,Molecules 对中药中活性成分研究的关注由来已久。


屠呦呦奖

WeChat Image_20221024164948.jpg

点击链接,了解奖项更多信息。https://tuyouyouprize.org/chinese


张先生指点道,Molecules 不妨进一步挖掘化学生物学在药物中的研究实践,聚焦从中药中分离天然产物,用探针垂钓生物靶标对中药成分和效用进行科学解释,和蛋白质或酶特异性探针底物研发等重点议题,以此作为期刊特色之一建立特刊,开展征文。


寄语 Molecules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长谈,我们起立与张先生告别。


临行前,我们谈起盼望全国各地疫情都能尽快清零的迫切心情。如若 2023 年条件允许,MDPI 希望能依照张先生的建议,举办线下青年学者对话论坛,邀请相关领域内的杰出中青年学者作为嘉宾,以当前热点研究为议题,请学者们现场讨论和对话。


张先生欣然表示了支持,也祝愿 Molecules 期刊能越办越好,真正成为化学领域研究的“领航员”。

WeChat Image_20221024164951.jpg

MDPI 团队与张礼和院士在办公室的合影 (左二为张先生)。


Molecules 期刊介绍

主编:Farid Chemat, Université d′Avignon et des Pays du Vaucluse, France

期刊涵盖化学各学科领域的基础、应用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原始性、首创性成果,主题涵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食品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计算与理论化学、光电化学、交叉化学、绿色化学等。目前已被 SCIE (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MEDLINE、PMC、Reaxys、Embase、CaPlus/SciFinder 等数据库收录。

2021 Impact Factor:4.927

2021 CiteScore:5.9

Time to First Decision:14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4 Days

科学网banner (1).jpg

Picture15.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6770-1360753.html

上一篇:萌猫出山——放养猫的活动范围有多大?丨MDPI Animals
下一篇:Nanomaterials:纳米领域期刊成长历程 | MDPI 期刊推荐
收藏 IP: 61.242.1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