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网上有消息按海洋上空降水的多少把海水的高低变化形象地比喻为“ 海洋,也有‘干旱‘也有‘涝’”,我借鉴雪旱的组词方式,用ocean drought来描述某区域海洋表面降水缺少的现象。用必应网搜,暂时还没有发现ocean drought的表达方式。
附:http://www.scsio.ac.cn/kxcb/kpwz/201008/t20100810_2919113.html
海洋,也有“干旱”也有“涝”——海上降水 |
2010-08-10 |
降水是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或海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分,如雨、雪、冰雹和霰等。云雾中充满着极其细微的水汽和极其细小的冰晶微粒,经过凝结和碰撞合并,增大到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便降落到地面。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汽供应地,同时在热带海洋和沿岸地区,降水量也最大。但这并不是说,海洋中所有的地方降水量都很大,和陆地一样,海洋也有“干旱”也有“涝”。 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是水汽、低空急流和空气的垂直运动。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降水量也越大。较大的降水量须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海洋气团是提供水汽的主要源地。低空急流是对流层低层的强风速轴,亚洲东部、非洲东部和北美东部都面向大洋,背靠陆地和高原,低空急流长年存在,不断将海洋中的水所输送到沿海和内陆。垂直运动是空气的上升运动和上下对流运动,它能将低层的水所抬升到高空,凝结后形成雨雪降落到地面上。 降水按1小时或24小时雨量、雪量的多少,分为小雨、中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等6个降雨等级以及几个降雪等级。产生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面、气旋、高空槽、冷涡、切变线以及台风和其他热带天气系统。 地球上的降水量以热带地区最多,中纬度西风带较多,副热带较少,高纬度两极地区最少。另外,海洋降水多于陆地,沿海季风区多于大陆腹地。热带洋面终年温度高、湿度大,热带气旋和福合带活动频繁,降雨天数最多,常出现暴雨和特大暴雨。中纬度西风带洋面温带气旋活动频繁,春夏季多雨,冬秋季多雪。 太平洋东部的赤道附近,年雨量为2000~4000毫米,在北太平洋西经140度~160度之间和南太平洋伊利安岛东部洋面,年雨量都在5000毫米以上,是世界海洋雨量最多的海域。副热带东部的南北太平洋洋面,因受冷海流影响及高空气流下沉作用,水汽少,且不易抬升凝结,年雨量还不到100毫米,是太平洋中雨量最少的海域。这样少的雨量,即使在陆地,也属于严重的干旱区。北太平洋中纬度西风带多雨带位于北纬30度~50度左右,以台湾以东和日本以南洋面的黑潮流域雨量最多,平均每年18000~2000毫米。 大西洋赤道南北附近的热带多雨带,年雨量在1400~200毫米,但南美洲东部较少,多在500毫米以下。副热带少雨带年雨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北大西尖佛得群岛北部洋面和南大西洋非洲西部洋面都不足100毫米,是大西洋的“干旱区”。 印度洋有两条多雨带:一条在南纬40度以南洋面,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另一条从马达加斯加群岛东北方至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和孟加拉湾东部洋面,年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中留尼旺群岛有着24小时内降水1870毫米、3天之内降水3240毫米的纪录,这是迄今为止的全球降水量的最高的纪录。红海、亚丁湾及阿拉伯半岛东南部沿海年降水量最少,都在100毫米以下。 我国年降水量南部比北部多,东部比西部多,海洋比陆地多。一些特大的降水纪录虽然出现在内陆,但和海洋有着直接的关系。1975年8月上旬,7503号台风从福建登陆后,中心逼近河南,变性成为低压。但是,低层东风急流仍源源不断地将西北太平洋的水汽、热量和能量输向这里,在林庄出现1小时降雨189.5毫米和3天降雨1605.3毫米的纪录。“75.8”特大暴雨,造成河南省水库垮坝失事62起,倒塌房屋560万间,损粮10亿千克,淹死26000余人,死伤牲畜44万余头,7个县遭到毁灭性破坏,地面平均水深2~4米,京广铁路中断18天,是最近几十年中我国遭受的一次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