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qs042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qs0428

博文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 抗体是一种非偶联的兔来源多克隆抗体 |MedChemExpress (MCE)

已有 113 次阅读 2024-9-30 09: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抗体

MCE 国际站: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Antibody

品牌:MedChemExpress (MCE)

纯度:affinity purified

分子式:Supplied in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H 7.4), 150 mM NaCl and 50% glycerol. Preservative: 0.02% sodium azide

分子量:Predicted band size: 22 kDa

存储条件:储存于 -20°C 下可保存 1 年。避免反复冻融。

运输条件:使用蓝冰运送。

产品活性: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Antibody 是一个非偶联、分子量约 22 kDa、兔源、抗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多克隆抗体。它可用于人、小鼠、大鼠背景下 WB、IHC-F、IHC-P、ICC/IF 实验,且不带标记。

基因 ID:2879

描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 抗体是一种非偶联的兔来源多克隆抗体,约 22 kDa,靶向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它可用于人、小鼠、大鼠背景下的无标签 WB、IHC-F、IHC-P、ICC/IF 检测。

研究背景:Glutathione Peroxidase 4: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家族,其成员催化过氧化氢、有机氢过氧化物和脂质氢过氧化物的还原,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该基因家族的几种同工酶存在于脊椎动物中,它们在细胞位置和底物特异性方面有所不同。这种同工酶对脂质氢过氧化物有很高的偏好,并保护细胞免受膜脂质过氧化和细胞死亡。它也是正常精子发育所必需的;因此,它已被确定为一种“兼职”蛋白,因为它能够作为过氧化物酶以及成熟精子中的结构蛋白发挥双重功能。该基因的突变与 Sedaghatian 型脊椎骨干骺端发育不良 (SMDS) 相关。这种同功酶也是一种硒蛋白,在其活性位点含有稀有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 (Sec)。Sec 由 UGA 密码子编码,通常表示翻译终止。硒蛋白 mRNA 的 3' UTR 包含一个保守的茎环结构,称为 Sec 插入序列 (SECIS) 元件,这是将 UGA 识别为 Sec 密码子而不是终止信号所必需的。由选择性剪接或使用替代启动子产生的转录变体已被描述为编码具有不同亚细胞定位的亚型。[由 RefSeq 提供,2018 年 12 月]

宿主:Rabbit

反应物种:Human, Mouse, Rat

推荐稀释比例:WB: 1:500-1:1,000 ;IHC: 1:50-1:100 ;IF: 1:50-1:200

热销产品:GB1107  | Fluconazole  | HC-067047  | CHZ868  | Eteplirsen  | Genistein  | SR 11302  | Hydroxychloroquine  | Selpercatinib  | Axitinib

Trending products:Recombinant Proteins  |  Bioactive Screening Libraries  |  Natural Products  |  Fluorescent Dye  |  PROTAC  |  Isotope-Labeled Compounds  |  Oligonucleotides

类药多样性化合物库

顾客使用MCE产品发表的科研文献

一站式药筛新体验

MCE 您身边的生物活性分子大师 | 抑制剂、激动剂、化合物库

重组蛋白 | 高纯度、高稳定性

磁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6747-1453325.html

上一篇:HIF1 alpha 抗体是一种非偶联兔源多克隆抗体 |MedChemExpress (MCE)
下一篇:p21 Antibody 是一个非偶联、分子量约 18 kDa、兔源、抗 p21 多克隆抗体 |MCE
收藏 IP: 139.227.1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30 1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