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
1.社会存在与当前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适度的人口规模。
2.总的人口规模需要规划、调整、具体的方案设计和施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3.稳定的总体规模、稳定的设计方案、稳定的生产力水平、稳定的寿命预期伴生稳定的人口结构。
4.个体寿命延长对于社会整体存在积极意义,有利于智慧积累、文明传承、社会稳定——延长寿命的价值和意义绝对不是为了单纯的增加养老负担。
5.人口结构问题不能混淆于人口规模问题。
6.工业化、社会化推进了社会的立体化,使得人口问题社会化,孩子、老人成为社会的孩子、老人。
7.年轻人在创造、生产财富,中老年人在主导着财富的分配——年轻人还要肩负生产、养育孩子的重担、重任。
8.工业化、城市化打破了原来的家庭、家族、乡村架构,养老社会化(其实远未设计完善、完成,但是······你不能不老去),养小没跟上。
9.对于人口的顶层设计必须摆脱利益的羁绊与束缚。
10.孩子、婴幼的话语权、利益应该由圣人、贤人代言,具体的设计和落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1 1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