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高奇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gaoqi666 经典热力学也称平衡态热力学,研究系统由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变化至另一个热力学平衡态的准静态过程的自发性; 它是真实热力学过程发生的必要条件。

博文

均相多组分系统(平衡态)热力学基本方程的三点剖析

已有 1309 次阅读 2024-7-6 12:3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文拟剖析均相多组分系统的(平衡态)热力学基本方程,供参考.

       均相多组分系统的(平衡态)热力学基本方程参见如下式(1)所示:

       image.png

        式(1)中“μBnB”分别代表均相多组分系统中B组分物质的化学势与物质的量.

 1. 化学势的偏摩尔量定义

      恒温恒压及除B以外,其它组分的物质的量恒定前提下,由式(1)可得:

      image.png 

       式(2)即为经典的平衡态热力学化学势的偏摩尔量定义.

       式(2)中“nC”代表均相多组分系统中除B以外的其它各组分的物质的量.

       有必要指出: 偏摩尔量是具有强度性质的状态函数,状态确定是偏摩尔量物理意义明确的前提.

       式(2)在恒温恒压及除B以外,其它组分的物质的量恒定前提下,改变B组分的物质的量,系统状态一定随之发生改变;此时所得化学势的偏摩尔量定义,仅为一种数学拟合, 背离了偏摩尔量的物理本质[1].

  2. 理想气体单纯pVT变化的dG计算

      式(1)在理想气体单纯pVT变化的dG计算中应用参见如下例1.

[例1]. 25℃时,1mol理想气体N2,由100kPa的始态恒温膨胀至50kPa的终态,试利用热力学基本方程计算该过程的ΔG

      N2恒温膨胀过程示意图参见如下图1所示:

                                            image.png 

                                                  图1. N2恒温膨胀过程示意图

 解:依题恒温条件下,式(1)可化简为:

      image.png 

      式(3)积分可得:

      image.png 

     显然,由式(1)所得式(4)是错误的.

 3. 化学反应(或相变)的dG计算

     式(1)在化学反应(或相变)的dG计算中应用参见如下例2.

    [例2]. 25℃时,1mol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g),试利用热力学基本方程计算该过程的ΔG

     1mol石墨完全燃烧对应的反应方程式参见如下式(5)所示:

      image.png

    25℃,标态下相关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参见如下表1所示[2]

   表1.25℃,标态下相关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image.png 

   解:依题恒温恒压条件下,式(1)可化简为:

          image.png 

        式(6)积分可得:

        image.png 

       另依热力学基本原理可得:

       image.png 

       结合式(7)、(8)可知:

       image.png 

       对比式(6)与(9)可知:式(1)的确可解释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或相变)“ΔG≠0”的事实.

       需强调,平衡态热力学计算得到的化学反应(或相变)的ΔG并无明确的物理意义.  

 3.结论

    ⑴由均相多组分系统的(平衡态)热力学基本方程所得化学势的偏摩尔量定义,仅为一种数学拟合,背离了化学势的物理本质;

    ⑵将均相多组分系统的(平衡态)热力学基本方程应用于理想气体单纯pVT变化的dG计算,所得结果也是错误的.

    ⑶尽管均相多组分系统的(平衡态)热力学基本方程可用于解释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或相变)“ΔG≠0”的事实,但得到的ΔG无明确的物理意义.

 参考文献

[1]余高奇. 化学势的热力学属性探究.科学网博客, 2023,12. 

[2]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上册,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311-3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4471-1441148.html

上一篇:理想气体混合性质研究
下一篇:“ ΔG等于有效功 ”成立条件的热力学推演
收藏 IP: 27.16.130.*|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