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73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yn7311

博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改变了我和学生 精选

已有 7535 次阅读 2021-7-20 22: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又是一年基金评审季,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此我想说一下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历,并表达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真诚感谢。

  我博士毕业比较晚,直到2013年40岁时才拿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安全电子投票协议设计与分析,61363069),由于所在平台较弱、科研氛围不好,每年只有一个硕士生和我一起做研究,确实有放弃科研的想法。幸运的是我和研究生在2012年发表了一篇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的文章,很可能是这篇文章的加持,使得评审人给予了我资助,使我暂时打消了放弃研究的想法。

  在第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下,我和研究生很认真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扶持着往前走,也慢慢知道学生该怎么带、题目该怎么选、问题该怎么解决,总的来说,研究工作还算顺利,这一期间发表的文章不算多,但是我感觉到研究的点在不断地深入,范围也在慢慢扩大。经过三年的研究,我们把原来的安全电子投票协议的研究,较为成功地拓展到了数据聚合,于2016年拿到第二个地区基金(大数据时代具有隐私保护性的数据聚合协议研究,61662016)。

  在2015年之前,我每年基本上只有一个硕士研究生,从2016年开始,一下子增加到了4个硕士生,并且从2017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在此后,研究内容也从单一的数据聚合扩展到不同类型数据的隐私保护,不同目标的隐私保护。学生多,成果自然也多,尤其是2018年开始,有10多篇英文论文在IEEE Transactions发表,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与信息学报》等中文期刊也发表了论文,并且还获得了IET的年度最佳论文奖。

  有了以上的研究基础,有了更为系统性的研究目标,2020尝试申报国家自然基金的面上项目,并且顺利获批(面向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协议研究,62072133), 得到立项通知大概是2020年的9月中旬,在一个月后的2020年10月我们拿到了中国电子学会的自然科学二等奖,此时我已经47岁了。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相比,我在过去十多年里获得的省级基金的资助并不多,仅仅在2013年和2018年获得两项资助。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我应该早就放弃目前的研究工作。当然,放弃科研工作,生活会轻松很多,焦虑感也会减少很多。但是,也会失去很多乐趣和成就感。

回顾这些年的研究,最主要的成就感真的还不是发了多少文章,拿了什么奖励,我觉得最主要的成就是引导了一批出身草根院校的学生,逐渐对研究工作有了初步的认知。在我这个草台班子完成科研启蒙训练后,有的跟着我读博士,有的到国内外更好的科研机构读博士,也有的出去做公务员或到公司做研发,都有了不错的出路。如果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他们应该会走另外一条路,肯定不会有这么多的学生热爱科研工作,大多数人在拿到学位后应该与科研工作再无关联。

在此,我想列出目前仍在坚守科研的同学名单,并代他们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表示感谢。

已经毕业的博士:曹建宇, 吴珍, Maaz Malik

目前在跟我读博士的学生:王朋 宋精诚 曾志新 梁杨帆 程洪圆

在其他学校读博士的学生:刘高(西电网安学院)钟婍(迪肯大学)赵全玉(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郭巍(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王艳平(电子科大计算机学院) 周元健(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陈景雪(电子科大软件学院)王晓迪(西北工大软件学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4286-1296309.html

上一篇:从滴滴被审查谈轨迹隐私
下一篇:我希望儿子就读的大学是什么样子
收藏 IP: 223.104.244.*| 热度|

27 褚海亮 彭真明 杨正瓴 陈万浩 王琛 汪运山 李东风 吴晓敏 曹俊兴 李陶 黄永义 庞峰 袁有录 王崇臣 胡大伟 蔡博 杨顺华 张忆文 杨轶杰 吴斌 李可 王飞 姚伟 梁洪泽 张彦虎 杜永军 李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