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chol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ischolar

博文

建议收藏|一文了解SCI论文投稿全流程

已有 161 次阅读 2024-12-13 16:0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作者:工藤正男

SCI论文可以说是读博读研阶段的头等大事,有关SCI发表的经验贴更是层出不穷,但作为博士和硕士的你有没有想过你投出的每篇SCI论文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审稿流程?

有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提高SCI的命中率,我们应该站在审稿人的角度有针对性的撰写SCI论文,因此作为博士生和硕士生了解SCI论文的审稿流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评审多篇SCI论文的经验,详细介绍SCI的审稿流程。

总体上来说,SCI的审稿流程大致可以分为编辑初审阶段、同行评审阶段、形成意见阶段以及再审阶段,具体流程如下:

1-1.png

一、编辑初审阶段

编辑初审阶段中,审稿系统会根据投稿人所选取的研究方向自动分配责任编辑,收到稿件后责任编辑会进行初步审阅,重要评估稿件选题方向与期刊的相关性、稿件结构的完整性、稿件格式的规范性、稿件的查重率以及稿件的学术水平等,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稿件会被责任编辑直接拒稿

在笔者的投稿经历中,就发生过因为没有正确添加行号而被编辑直接退稿重投的事情,前前后后白白耽误了一周,希望各位师弟师妹一定引以为鉴,严格按照期刊要求的格式进行投稿。在查重率方面,每个期刊有自己的规定,通常情况要求查重率低于20%-30%。因为论文学术水平不高而直接被拒稿的情况非常常见,笔者在投一些高水平期刊时经常会收到如下图类似的拒信,建议各位师弟师妹完全没有必要受此影响,直接换投其他期刊就好,不必纠结。

2-1.png

在此过程中,投稿系统中的通常会显示下列状态:

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投稿已到杂志社;

With editor:正在由责任主编进行处理;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责任编辑直接拒稿;

Reviewers Invited:通过编辑初审,邀请审稿人进行同行评审。

二、同行评审阶段

论文通过编辑初审后,会进入到同行评审阶段,责任编辑会将稿件分配给至少2名审稿人进行审阅,一般情况下是需要3名审稿人,被邀请的审稿人会收到如下图所示的邀请邮件。邀请审稿人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审稿。

3.png

审稿人一旦接受审稿邀请,责任编辑会要求其在3~4周内完成审稿。临近审稿截止日期时,审稿系统会自动向审稿人发送催审邮件,提醒审稿人尽快完成审稿。

在审稿过程中,不同的审稿系统的审稿标准略有不同,以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审稿系统为例,审稿人的最终评价包括量化评价和意见评价两部分,其中量化评价中需回答下列类似问题:

Do you have any conflicts of interest with the authors?(你与作者有任何利益冲突吗? )

Do you detect plagiarism in the manuscript?(稿件中是否有抄袭的地方吗?)

Are there potential ethical concerns with the research?(这项研究是否存在潜在的伦理问题?)

Is the manuscript of interest to an international readership?(稿件是否能引起国际读者的兴趣?)

Is the content of value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这项研究是否具有跨学科的价值?)

Is the English writing acceptable?(稿件的英语水平是否可以接受?)

Are there novel methods?(研究中有没有采用新的方法?)

Are the data valid?(研究中的数据是否真实有效?)

Are the conclusions sound?(研究中的结论是否正确?)

Does the research have policy relevance?(研究是否具有政策相关性?)

The subject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is worthy of investigation. (研究的必要性 1-3分)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was new. (研究的创新性 1-5分)

The conclusions were supported by the data.(研究的验证性 1-10分)

其中,研究的必要性主要指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是否能够为产品产出和生产力转化做出实际的贡献;研究的创新性主要指相较于已有的研究,稿件是否提出了独特的观点,且创新性的体现是否突出;研究的验证性主要指稿件中的理论基础是否扎实,研究方法是否科学,研究结论是否是通过正确的试验设计或真实的数据统计得到的,并有相应的结论验证

意见评价部分分为给编辑的意见和给作者的意见,给编辑的意见是表明你的最终意见(Accept/ Major Revision/ Minor revision/ Reject),给作者的意见是具体指出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的地方。综合两部分评价,最终形成的审稿意见如下图所示。

4.png

在此过程中,投稿系统中的状态通常会显示Under Review。除此之外,也会发生审稿人接受审稿邀请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稿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责任编辑通常会重新邀请其他审稿人进行评审,这有可能会造成审稿周期的延长。

三、形成意见阶段

在收集到足够数量的审稿人意见后,责任编辑会综合各审稿人的意见,最终对稿件给出意见。在审稿人意见出现严重分歧的情况下,责任编辑可能会直接拒稿,或者寻求额外的审稿人再次进行审稿。在审稿人的意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责任编辑会根据审稿人的意见给出:拒稿(Rejected)、大修(Major Revision)、小修(Minor Revision)和录用(Accepted)的决定。如给出录用的意见后,责任编辑会通知作者提交最终稿、源文件、版权转让说明、签名等附件,并最终提供出版前的清样供作者做最后的校对。

在此过程中,投稿系统中的状态通常会显示:

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已收集到足够数量的审稿人意见;

Decision in Process:责任编辑正在酝酿意见;

Rejected/Major Revision/Minor Revision/Accepted:最终意见。

四、再审阶段:

如果责任编辑的最终意见为大修或小修,则需要作者按审稿人进行相应的修改后返回稿件。对于最终意见为大修的稿件,还需要再次进行送审,一般情况下审稿人还是初审阶段的几位,但是有时也会遇到初审审稿人拒绝审稿、无回信或者是接受审稿但超期未回复的情况,如此责任主编就需要再次寻找其他审稿人进行审稿。综合审稿人的再审意见,责任主编会再次给出意见,如果还需要再次修改,则仍需要作者修改后再审,直至稿件被录用或拒稿。

对于最终意见为小修的稿件,责任编辑有可能自己评估后就给出录用或拒稿的意见,而不再安排再审。

在此过程中,投稿系统中的状态通常会显示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表明修改稿件编辑部已收到。

五、敲黑板、划重点

以上我们重点从审稿人的角度对SCI的审稿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编辑初审、同行评审、形成意见以及再审等四个重要阶段。针对每个阶段,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录用率:

针对编辑初审阶段:

①一定要谨慎选择目标期刊,保证论文研究方向与期刊的专业方向相符合;

②稿件应保证结构完整、行文通顺、格式符合要求,避免因此造成的退稿或拒稿;

针对同行评审阶段:

①稿件语言要过关,为责任编辑及审稿人阅读提供便利;

②应格外注意稿件标题及摘要的撰写,已达到让责任编辑和潜在审稿人以最快的速度了解稿件的主要领域、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结论的目的,从而缩短寻找审稿人的周期;

③稿件撰写中一定要突出研究的必要性、创新性和验证性,从而在量化评分中取得优势。

完成投稿后,如果收到了大修(Major Revision)或小修(Minor Revision)的意见,那么恭喜你,已经成功一半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针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回复,回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稿件的最终录用,所以至关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2448-1464142.html

上一篇:一年发表5篇SCI的985博士建议(下)
下一篇:教科书式指导:如何回复审稿意见,更能打动 Reviewers?
收藏 IP: 116.23.17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3 2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