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在家里翻找到过去的一些大学入学的文件和工作后的证件,虽然都已经发黄陈旧了,却勾起了我的回忆,40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再次看到“人民助学金制度”让我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热泪。
第一张图片是新生报到注意事项,这是1979年9月印制的,但仍很清楚。现在的乡镇当时称为公社,现在的村当时称为大队。考上大学就可以把农村户口迁移到城市,现在的农村大学生对迁移户口可能没有感觉,当时能把农村户口迁移到城市那是天大的好事,农村人没有不羡慕的,农村的孩子除了考上大学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当时全国粮食不足,城市人口都是定量配给,除了迁移户口外,还要粮食转移证,并且还必须有县(市)粮食局的印章及经办人的印章,粮食供应还“不准破月”,真的很严格,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再看“自备生活用品和吃饭用具”,特别提到赴校期间的食宿费本人自理,现在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会提醒新生自备吃饭用具,报到路途的食宿费本人自理,但没有工资的学生可以买半价车票,赴校路途较远的新生可以向当地招生委员会申请困难补助,还是很人性化的。
当我再次看到“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时,让我感慨万千!不禁流出了热泪。农村来的学生,几乎全部享受人民助学金(现在叫国家助学金),每个月14.5元的生活费,我也不例外。吃饭不用家里出钱,书本不用家里出钱,住宿免费,每月月底班里的生活委员领来饭票发给学生,饭票分早、中、晚,可以在有限的几种饭菜中挑选,虽然油水不足,但还是能填饱肚子。当时据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几百个农民的劳动果实,为什么叫“人民助学金”呢?可能缘由就在这里吧!当时全国上下都把大学生当做宝贝宠着爱着,把所有的大学生当做国家的精英培养,毕竟当时的大学录取率只有5%左右,据说1979年全国的大学招生人数只有18万左右,国家真的为了培养大学生掏出了血本,对我们寄予厚望。
我1983年7月大学毕业,2022年2月退休,工作39年,先是在一家工厂工作9年,获得机械工程师职称,工作很有成果,也获得了很多奖励和荣誉,并且独自在全国性核心期刊发表了6篇论文,当时只有28岁,不知怎么有那么大的钻研精神,这与当时的尊重科学尊重科技人才的社会氛围有很大关系。1992年调到大学当专业课老师,直到退休。
现在退休在家,老两口住着宽敞的大房子,看病有医保,医保账户都有4万多的剩余,基本没有用过。退休金也足够生活了,想吃什么买什么,想怎么旅游就怎么旅游,退休两年来开着车已经走遍了半个中国。
今天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有幸经历了参与了这个变化过程,从来没有想到国家会发展成这样的繁荣和先进,高速公路17万公里,四通八达,只要你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走一走,你就感觉到无比的自豪,对国家的自豪。从粮食都不够吃,到现在住房面积人均46平米,几乎家家都可以买车,甚至都有两辆车,两三套房。而且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个月,我回老家,农村水泥硬化的街道两边种满了柿子树、苹果树、核桃树,果实累累,竟没有人去采摘,老家人给我从街上的柿子树随便摘了一箱子柿子,放到我汽车的后备箱。家里人说,现在农村很少有吵架的,不像小的时候经常看到村里人吵架,现在几乎看不到。
我们这一代人有幸赶上了祖国的发展强盛,虽然参与其中,但感觉还是微不足道,没有给国家做出突出的贡献,至今都有老大徒伤悲的感觉,而国家却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回想回看自己走过的大半生真是感慨万千,难于言表;回想回看国家对我们的精心培养和寄予的厚望,惭愧在心!感谢国家培养了我们,给了我们一个贡献小小才华的机会。
(第三张图片是我在工厂期间的粮食定量卡,89年10月1日填写,正好是国庆日。“车干”表示车间干部,车间干部比行政办公楼里的干部粮食要多2斤,所以我可以从粮店买到31斤粮食,他们只能买到29斤粮食。车间工人的粮食定量更高,有35、36斤,要是铸锻工种的工人粮食定量最高,有39斤、甚至40多斤,是根据可能付出体力劳动的多少确定口粮的多少,这就是当时的粮食配给制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