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erNature科研服务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ringerNature 汇聚施普林格、Nature Portfolio、BMC、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和《科学美国人》等深得信赖的品牌

博文

这所大学宣布弃用影响因子!

已有 3514 次阅读 2021-8-24 10:51 |个人分类:职业专栏|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乌得勒支大学将根据对开放科学的贡献评价教职人员。


日前,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正式宣布在所有人员招聘和职称评定决策中弃用影响因子【注:影响因子是衡量科研成绩的一个标准指标】。据该校治理研究员Paul Boselie,到2022年初,乌得勒支大学的所有院系将采用其他标准来评价教职人员,如他们对团队合作的付出、在推动开放科学方面的贡献等。


Boselie也是该校最新项目“认可与奖励计划”(Recognition and Rewards scheme)的负责人,他说“影响因子无法切实反映研究人员或学术人员的水平”、“我们坚信必须要有所改变,其中之一便是抛弃影响因子。”



来源:Getty


研究员个人的影响因子不光统计其发表论文的数量,还统计其已发表期刊的引用量。在这个体系中,《科学》、《自然》、《细胞》这些高被引期刊上的文章比低被引期刊上的文章占比更大。Boselie表示,影响因子和另一个相关指标——H指数——是在将科学“产品化”,过于强调量而非质。“这一模式已然出现了问题,忽略了对科学和推动科学进步真正重要的东西。”


这是乌得勒支大学“开放科学项目”(Open Science programme)下的最新计划,开放科学项目旨在从多个角度提升科研的透明度与合作度。下沉在各学系的开放科学研究员将评估该系在开放获取出版、公众互动和数据共享方面的进度


改变人员招聘和职称评定标准的决定,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科研评估宣言》(DORA)的影响。该宣言在2012年美国细胞生物学会的年会上签署,致力于“改进对科研人员以及学术成果产出的评价方式”,尤其是要取缔以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学术成就标准的方式。目前已有近2万个机构和个人签署了该宣言。乌得勒支大学在2019年签署了该文件。学校执行董事会主席Anton Pijpers当时表示,签署DORA不是一个象征性动作,而是学校立下的誓言,要说到做到


近年来,学术界对影响因子在绩效评估以及终身教职、职称评定、用人决策中的使用和误用愈发不满。2018年的一份报告称影响因子是“评价科研人员影响力的一个不够全面的指标”,并指出不对当前评价体系做出变革可能会“让这种有时会起反作用的从众做法继续盛行。”【1】


除此之外,2019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美国和加拿大40%的研究型大学在与终身教职、职称评定相关的文件中特别提到了影响因子【2】。其中只有少数文件指出了使用注意事项,大部分文件都暗示更高的影响因子是晋升的必要条件。


荷兰的所有大学,包括乌得勒支大学,都签署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Room for Everyone’s Talent)意见书,由荷兰大学教职工联盟VSNU于2019年发起。这份意见书呼吁建议一个“鼓励职业道路多样化和活力”的认可和奖励体系。


实际操作起来,放弃容易衡量的指标,转而从其他角度评价研究人员可能会让问题复杂化、带来混乱。“实践起来会很难。”Boselie说。同时他解释到每个学系都要建立自己的体系和策略,看看哪些研究人员和学术人员对他们领域的贡献最有意义。可能还要采访特定领域的研究人员,他说,“我们有别的方式评价个人水平。”


话虽如此,弃用学术界的标准指标对于学校和教职人员来说可能有点冒险。Boselie承认,只要其他大学继续在用人和晋升决定中使用影响因子和其他衡量产出的指标,从乌得勒支体系上来的人去其他机构求职时可能会处于劣势。“有些青年学术人员会有不安全感,”他说,“但我们觉得我们甘愿冒这个险,因为我们相信(评价体系)终会改变。”


在改变研究人员评价方式的道路上,乌得勒支大学将不会孤军奋战,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计算生物化学家Lynn Kamerlin说,“眼下,开放科学在与科研资助和策略相关的政策和决策中越来越重要,我认为其他学校有必要紧随其后。”Kamerlin所在的一个欧盟组织于2019年发表了一份报告,探讨了评价研究人员对开放科学贡献的方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令人畏惧,能有学校为后来者探探路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Moher, D. et al. PLoS Biol.16, e2004089 (2018).

2. McKiernan, E. C. et al. eLife 8, e47338 (2019).


原文作者:Chris Woolston

原文以Impact factor abandoned by Dutch university in hiring and promotion decisions为标题发表在2021年6月25日的《自然》职业新闻上


© Springer Nature





自然职场招聘

香港科技园助理教授、博士后博士后研究员、高级市场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机器人学)、高级软件开发师

◆ 西湖大学化学、数学、物理学、工程学、生命科学等学科讲席教授、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剂学、健康与环境科学、信息学等领域博士后研究员


相关阅读

想要招募海内外科研人才?上自然官网自助发布职位

底图+链接.gif

(点击上图在自然职场官网自助发布职位)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分享,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1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2244-1301179.html

上一篇:推荐有礼!《自然》系列期刊编辑亲授,为您提供专业发展培训
下一篇:南大、西工大、上科大、鹏城实验室…自然职场9月职位精选
收藏 IP: 103.229.21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