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co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congDuan

博文

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 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集

已有 237 次阅读 2024-6-26 09:5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 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集 

 

 

 

 

人工智能DIKWP测评国际标准委员会委员

世界人工意识大会

世界人工意识协会

(联系邮箱:duanyucong@hotmail.com)

 

 

 

 

 

 

目录

 

刘经南院士发布会致辞

Momiao Xiong教授发布会致辞

Zhen Liu院士发布会致辞

季卫东教授发布会致辞

蔡恒进教授发布会致辞

肖立教授发布会致辞

Dr. James Ong发布会致辞

窦尔翔教授发布会致辞

刘伟教授发布会致辞

韩龙教授发布会致辞

刘永谋教授发布会致辞

赵地教授发布会致辞

陈向群教授发布会致辞

谭晓东教授发布会致辞

陈向群教授发布会致辞

李颖博发布会致辞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生物意识进化赛道发布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语言与认知赛道发布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芯片设计赛道发布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艺术设计赛道发布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科幻文学赛道发布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机器人赛道发布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与法律赛道发布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与心理学赛道发布

刘经南院士-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院士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应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组委会的邀请,我十分荣幸地来做一个简短的发言。在这个智能融合的时代洪流中,我们汇聚全球智慧,共绘人工智能新的蓝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繁荣与发展注入创新动能。AI时代的人工意识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快速严谨的领域,它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引发了对人类意识本质的新思考、新认知和新挑战。人工意识的深入研究,我深信,一定会对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供符合人类良知和真善美的意义和目的的前进方向。

 

借此机会,我也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希望各界学者的思想碰撞能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的稳健前行,促进全球合作,确保技术进步惠及每一个角落,开启一个协同繁荣、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刘院士为我们本次大会做方向定位、目标设定并提出发展期待。我们整个组委会有将近300位来自超过2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能够聘请您担任我们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名誉主席。大家鼓掌表示支持,请刘院士再做一个简短的指示。

 

(刘经南院士回应)

 

谢谢大家。我们也开展一些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我和我的团队对自然智能、时空智能以及通信智能的融合发展更为关注。如果在人工意识方面的研究中还有些欠缺,这也是段玉聪教授的热情邀请和推动,使我在人工意识这方面也在深入学习之中。如果有更合适的方案,请大家再另外考虑。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再次感谢刘院士给我们进一步明确方向,我们将在时空智能、自然智能等领域探索人工意识的落地,为人工意识向以人为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愿景努力。我也是一直在反复学习、深入思考自然智能和时空智能,希望我们能够集体向刘院士请教。

谢谢大家!

Momiao Xiong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omiao Xiong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我们现在有请熊墨淼(Prof. Momiao Xiaong)教授为我们致辞。熊教授是美国德州大学的终身教授,也是世界人工智能学会的负责人。他是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第一位倡导者,对大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去年,在熊教授的直接关怀和倡导下,我们成功发起了第1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熊教授以极强的责任感、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家情怀,为世界人工意识大会无私地提供了指导和贡献。在人工智能和人工意识研究方面,他进行了长期的努力。

 

熊墨淼教授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今天我要讲的是做人工智能的促进派。人类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机械化革命、电子革命和信息革命。我们主张研究一般的物理学、化学等智能规律,到研究人的思维规律、智能机理,进入第四次技术革命的伟大转变时期。人工智能是指导劳动智能化的学科,已经从专业研究走向工业技术工程实践,涉及到驾驶汽车、工厂、实验室、飞机等各个方面。智能诊断、智能基因组学和智能业务的发展正在推动智能人的工业兴起。人工智能是人类认知世界、改造世界征途中的巨大突破。

 

今年514日,OpenAI发布了GPT-4,它能够实现文字、语音、图像和视频的无缝衔接。要实现真正的模型,需要训练和发展算力。512日,英伟达宣布全球有9台新型超级计算机正在使用英伟达超级芯片加速科学研究和发现。521日,英伟达发布了一台人工智能个人计算机,向世界介绍了一例全新世纪的空道飞机,它们匹配了强大的新型芯片,能够实现每秒超过40万亿次的操作。许多公司也正在开发小型大模型,超算能够在基本结合大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小型模型的结合。最终,人工智能将在全社会普及,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方式,真正实现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人造的意识(注:人工意识)。有些科学家认为人工智能夸大了其负面作用,混淆了人工智能和人的概念。人的意识包括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两个部分。客观意识是观察事物的能力,而主观意识与大脑的神经细胞联系在一起。人工智能没有感觉,其模型不存在主观的感觉能力。青年人往往挑战传统,相信自身努力的力量,相信理性,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人工智能是磨砺人脑产生智能的伟大革命。因此,年轻的学生应该有思想,学习和发展,了解心理,成为伟大的革命者。在警惕和消除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需要研究意识和智能的神经科学基础,了解意识如何影响和加强智能活动。我们需要成为人工智能的促进者,做技术发展的促进伙伴。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熊教授的精彩致辞。熊教授作为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倡导者,为大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希望在他的指导下,大家能够在人工智能和人工意识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再次感谢熊教授的宝贵致辞。

Zhen Liu院士-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日本工程院院士Zhen Liu 院士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刘震院士(Zhen Liu院士)为我们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启动仪式以及首届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开幕致辞。刘震院士是我们的第一届也是首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共同发起人也是我们请到的第一位院士。刘震院士在生理人工意识方面从生物方面、脑机接口到机器人等领域都是世界权威专家。请刘震院士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感谢段玉聪(Yucong Duan)教授的邀请,祝贺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第二届筹备会圆满举办。世界人工意识大会是一个世界杰出的思想引领者和研究者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共同探讨人工意识领域的新的研究进展和挑战。人工意识就是一个复杂和很有意义的研究,它不仅关乎科学与理论的探讨,并重视技术发展与人类价值观的融合塑造数字化时代的社会发展路径促进跨学科技术合作与创新,它更关系到人类文明的未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因此,去年年底我们发起了第一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去年主要采用线上形式,今年考虑线上线下相结合,主会场与分会场相结合,采用学术探讨创新大赛的形式。希望参加筹备会的各位一起集思广益,为我们的世界人工意识大会持续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背景下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在人工意识的研究方面,我们仍然存在未知和难题。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探讨人工意识的本质、伦理和社会影响,以确保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不断推动这一领域的前沿进展。我衷心希望各位能够勇于提出问题,大胆分享观点,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并展开深入的探讨和合作。只有通过合作和共享,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人工意识领域的挑战,推动科学的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最后,我相信本次大会将作为一个丰富而深刻的学术盛会,也希望各位与会者能够在此次交流中获得启发,不断开拓思维,为人工意识领域的发展添砖加瓦。虽然今天我不能到现场,但我非常感谢大家。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刘震院士为我们的人工意识在技术、社会、发展整体结合,面向从实验室到我们的产业应用给出了非常全面的蓝图,同时也指出了我们要构建以人为本、积极向上的人工智能的前景我们大会今年是在不同分会、不同的时空,全球的不同的地域进行,那么呢,我们希望您能拔冗作为我们的指导委员会主席,能够给予更全面的支持。当然观澜湖是我们目前的这届大会的初期线下筹划地之一,希望您能够经常来访。再次感谢刘震院士的殷切鼓励和宝贵致辞。

季卫东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季卫东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欢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的季卫东教授,季教授曾经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的院长。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邀请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季卫东教授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感谢段玉聪(Yucong Duan)教授的邀请,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想法。今天下午召开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筹备会议,议程包括发布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国际测评标准(AI)等。我认为这是中国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一件盛事。因此,我代表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法学分会,对会议的成果和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我也对段玉聪教授及其团队(DIKWP团队)不懈的努力和各种成就表示崇高的敬意。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推动了人工智能研发进入全新的阶段。大模型增强了人工智能系统的对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泛化能力,能够自由切换各国语言,调动更广泛的信息资料,促进知识的国际化。大模型还能直接赋能个人,促进AI民主化。但同时,大模型也会带来社会风险,如AI能力泛化导致幻觉现象和虚假信息,引发法律问题和隐私忧虑。如果人工智能能够自主学习,民众也会担心失控。大模型能够压缩世界的数据,但未必能理解世界。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工智能的意识对话,实际上是大模型进行单词预测的接龙。这种接龙只能通往概率的世界,无法通往意义的世界。因为意义无法产生于概率。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目前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单词预测接龙,无法处理墨绘知识,也无法摆脱波兰尼悖论。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DIKWP模型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创新价值,深入探讨人工意识AC的研发,以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目标与人类的普遍价值对齐。这当然也意味着在人机并存的时代,我们必须重视人工沟通和技术性程序的公正。沟通程序也是我的团队进行人工智能治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交流与合作的各种契机。最后,预祝筹备会议和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季教授为我们在这个人工智能可信、可靠、可解释、负责任的发展方向上指出了非常具体的法律与技术结合领域前进方向。同时勾画设计一个有法律保障的、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繁荣发展前景。我本人以及在座的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法学专委会委员们都向您致敬。向您表示敬意,并请您继续指导我们。您的指导使我们拥有了一个美好的AI世界愿景,不仅面对人类社会,也是人机社会,甚至是碳基到硅基的社会的蓝图。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将确保不会发生我们不期望的事情。再次感谢季教授的宝贵致辞,非常感谢。

蔡恒进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武汉大学蔡恒进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欢迎来自武汉大学的蔡教授,蔡教授您好,我一直在拜读您的工作,因为您的人工意识以及人工智能的整个的勾画和设计以及著作的文章,一直在深刻的实质性的影响着我们这个领域,并奠定了我们整个领域的基础。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您来为我们提供指导。我们期待着与您见面并接受您的指导。请您开始致辞。

 

蔡恒进教授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感谢段玉聪教授(Yucong Duan)的邀请,祝贺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第二届筹备会圆满举办。我花了20年时间思考机器能否像人一样思考这个问题,回国后又花了20年时间思考。2015年阿尔法狗问世后,我的思考更加深入,加速了我的写文章和出书。我的核心观点是,意识实际上是通过生命把四维时空发生的事情挖出来的,把它归结为一件事,一件事有起始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是连续的manifold,即四维时空的连续变化。但在主体这里,它被截断了。当然,它一定是在有限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另一个截断成物,一个物体看起来是静态的三维空间里的一个静态的东西,但实际上它本身就是有生成湮灭的。在物理视角下,它是一个思维continue,一个连续的东西。因此,我们把它挖出来,但并不是所有挖出来的东西都有意义,都能存下来。只有我认为有一个叫认知感下的东西,它可以在我们主体之间交流。包括这个所谓的甜酸苦辣、红黄蓝紫这些,时间空间另外也包含一些比如说李白的诗、梵高的画、梵高的天空或者梵高的向日葵,这些都是一都是认知感线,都是意识的内容。这样,我们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就变得很清楚了。

 

智能是指我们用认知来简化真实世界或物理世界发生的因果过程,将其转化为心理因果。智能和意识与生命同时起源。追溯智能和意识的发生时间,需要追溯到生命起源。在这个框架下,智能和意识变得非常清晰。我们回溯哲学家的思考,都能对得上。比如Davis强调事件,而之前像斯宾诺的话,他强调意识与物质世界是平行的。他认为意识任何定义都是一个否定性的,它也是从四维时空里挖出来的东西,他当时命名是ideas。还有我们后面的话有这个丹尼特强调的这个模音,这些东西都和我们现在的认知一致。以前的话有点像盲人摸象,大家从各个维度去摸,但是没有一个能像我们现在的认知到达我们现在的认知。必须推演到生命起源那里。所以没有没有意识的生命,也不可能没有智能的生命,智能跟生命跟意识的关系就是这么一个关系。就是以认知感线重构物理因果。真实发生的历史非常复杂,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来讲述故事。听众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脑补故事。因此,在这个观点下,GPT实际上将人类的意识内容,即语料,进行了因果的量子重构,因此能够讲人话,易于理解。下一步,我们可能会开发AGI,我相信在一年半到一年内就能实现。因此,我简单分享了一些这些,非常感谢你们的邀请,希望你们圆满成功,谢谢。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蔡教授,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意识与生命之间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意识从生命到意识的辨识,以及对人工意识包括AGI的演化发展,给出了结合学术经典工作的系统性的理论。请蔡教授持续的对大会进行关怀和指导,再次感谢蔡教授的精彩致辞。

 

肖立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年5月31日,2024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北京邮电大学肖立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欢迎来自肖立教授进行致辞。

肖立教授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世界的风口,引领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浪潮,重塑着经济结构、社会形态乃至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本次大会我们将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洞察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共谋其伦理与责任的边界。我们期待,通过本次会议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能够激发出更多创新的思维火花,引领人工智能技术向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期待与各位共同见证人工智能领域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肖教授。期待您在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芯片领域会议上担任主席,并引领AI、AC芯片设计领。

Dr. James Ong-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AIII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院长Dr. James Ong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应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组委会(注:世界人工意识协会段玉聪教授代表)的邀请,我十分荣幸地来做一个简短的发言。

 

感谢段玉聪(Yucong Duan)教授的邀请,祝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筹备会圆满举办。我很荣幸被邀请分享一些想法。我认为人工智能意识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沿之一,也是全年的方向之一。最近,我也出版了一本书,叫做《人本人工智能》,由万里编写,现在已经在美国出版,并且即将在国内出版中文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负责翻译和出版。当我们在关注人工智能时,现在我们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意识。我们需要从更高的角度去考虑建设。因此,我认为要解决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或人工智能项目,必须站在一个角度,即如何平衡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商业化和人工智能治理。目前,整个世界在谈论人工智能时,只谈论了它的技术发展和治理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商业化的手段。因为人性在商业中是为了赚钱而去做这个事情,所以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人工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我认为还有其他领域,比如混合式人工智能和各种类型的人工智能,我们也需要探讨。希望在大家的合作下,能够与全球不同的专家一起激发大家的想法,超越现在的大模型、深度学习和符号时学习,创造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这是技术领域的第一和第二。

 

在商业化中,整个世界目前基本是基于资本市场的。商业化就是赚钱,赚钱就是合理的,但是我认为以前的讨论在商业化中都谈的是商业模式,即business model,但是这个model是以赚钱为主。我认为这个business model可能需要重新调整,改为以人为本的有影响力的模式。这样,我们在做商业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赚钱,还要考虑对社会的全面影响。就像段段玉聪教授所说的,人工智能项目向上要达到服务整个社会的价值,我们才能够实现商业化的过程。

 

最后,第三个板块是人工智能治理。季卫东教授是我非常尊敬的人工智能治理专家。我们在澳门联合国大学人工智能大会上一起参加了一个活动,也交流了一些意见。现在人工智能治理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好人工智能。但是,如果我们向前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性与机器本性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一个最大的趋势是要定好规则,同时也要做好人本身的治理。因为在全球人民共命运共同体下,联合国这样的平台很难达成共识,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最近几年全球都很关注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而不是中国的治理、新加坡的治理或美国的治理,而是全球的治理。我们需要制定好治理规则,但有一个问题大家还没有注意到。

 

从趋势来看,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会超越人类1100的比例。现在我们有80亿人,但未来可能会有8000亿的机器。如何治理这些机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8亿人和8000亿人之间的治理也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我分享一下目前的想法,希望第二届人工意识大会圆满成功,促进更多未来的研究课题和交流课题,以及新的突破想法和领导力和技术的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翁院长从新加坡带来了最新的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意识发展的资讯和深入讲解。翁院长,您能否将您的书更加详细地分享给大家呢?刚才有人反馈说您的发言没有完全被记录下来。所以请您在屏幕上展示得更加清晰一些,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让手机静止不动一会儿,或者等到我们大家都把手举起来的时候再拍照。好的,手机的照片不够清晰。让我们再向前移动一点,现在可以了。如果您需要停留几秒钟,我们可以帮您记录下来,这样大家都可以看到并记住。请问人民大学出版社已经出版了吗?还是还在出版中?

 

(翁家良教授回应):

 

英文版上周刚刚发布,现在已经可以在书店购买了。这本书大约有七页,现在正在翻译。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如果方便的话,我们请吴坤光与翁院长对接,详细说明并希望更多人工智能学者能早日受益。

感谢翁教授,您不仅指出了人工意识作为AI未来发展关键领域的战略意义,还深刻地触及了商业化与治理的双刃剑效应,这为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翁院长也是我们DIKWP人工智能希望走的一个白盒测评标准的这个路线的我们的共同指导者和这个共同发起人。非常感谢我们翁教授的一个致辞,同时也欢迎翁教授能够线下会场来到观澜湖这个美丽的地方。

窦尔翔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北京大学窦尔翔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感谢段玉聪(Yucong Duan)教授的邀请,在世界人工意识筹备会召开之际,我想谈谈一些感想。我认为首先的话我们要弄清楚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它遵循了一个道的规律。道就是道路,要达到一个目标的道路,它有两个原理,一个的原理是科学的原理,一个是系统学原理,有阴有阳谓之科,负阴抱阳谓之道。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个使命实际上就是传递自然基因,再一个就是传递社会基因。日常驱动人类社会的一个内驱力,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流、喜乐、幸福。那么可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资源只是稀缺的,所以我们的任务是要在不损害自己和对方的前提下去解释稀缺问题。

 

这里边就有一个最佳决策的理想解问题。这个理想解的过程,其实正是我们段玉聪教授所研究的DIKWP,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比如说由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了互联网,到了区块链,再到了AI算法,会发现人类社会经济的运行越来越趋于三元化(TIF域理论)。就是由过去的政府对市场在中间加了一个平台,而且这个平台是不同产业平台嵌套而成的。不同的产业平台有它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段玉聪教授所说的DIKWP那个Purpose(意图)的源处。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增强,你会发现人越来越加速由皮囊之人,到心理之人,到认知之人。认知我们可以把它说成是意识,也可以说成是灵魂这个层次。

 

人越来越像后边这个权重并发,整个人类社会的政府平台和市场要素之间,以及平台决策金融和实体要素之间,越来越趋向于形成产业生命化的一个生命体。那么最近人工智能已经由AI越来越向AC(人工意识)进发。我们如何才能保证DIKWP实现最高理想点(以人为本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最佳理想点,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谁都不希望人工意识的出现会造成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互损互相侵害,也不希望造成人们对于这个人工智能的失控。当然更不希望说有一些人通过控制人工智能,人工意识来控制(人类世界)。

 

因为新形成人类社会神畜大分流的这样一个悲壮的一个趋势,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出现了,即便是在人工意识阶段,人,最伟大的人,我们要以人为本的发展AC,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再一次去理解人工智能、人工意识这个(发展)行为的对齐(智慧价值对齐与意图对齐)的这样一个要求,所以我们在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召开之际,我衷心的希望我们各位同仁,各位勇士,全球各地的智者团结起来,能够寻找一种能够为人类所用,又安全张减有序的这样一个人工意识发展的一个模式。我个人的猜想,依托这个模式,没准我们把能够通过(主动)控制(治理)人工意识AC,给它安装在政府平台和市场化的平台中。然后的用这个平台再去孵化千产万业、千家万户,去所发展的各自不同特征的AIAC。那么不断的去孵化,不断的去筛选AIAC让那些能够道德对齐的AC最后变成平台中间的皇冠上的明珠。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我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系的窦尔翔,幸会大家。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窦尔翔教授,以其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金融经济领域经验,创新地提出了人工智能数字化时代的敢为人先的精神,直面我们将面临的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意识这样一个AGI前景。他的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为我们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产业和技术结合的社会层面经济驱动解决方案。窦教授也是我们著名的TIF理论——塔福域模型的创立者。在这个AI大发展的技术时代中,有人说:每个算法都带有偏见。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将面临的技术无疑既有技术就有善恶。我们希望在确保一个美好未来的同时,遵循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窦教授提出的塔福域模型和萃富的创新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再次感谢窦教授的宝贵指导。

刘伟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北京邮电大学刘伟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刘教授好。大家都对您很熟,很多都是您的粉丝。在中央电视台还有各大媒体上,我们对您的面孔,都已经印入脑海都能呈现出来了。敬请您给予指导。

 

刘伟教授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非常荣幸受到段玉聪教授的邀请,参加这次第二届人工意识大会筹备会议。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已经引起了许多争议,包括它是否能够使用,以及使用的效果如何。然而,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大公司都被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所束缚,最终能否落地仍存在疑问。例如,像《流浪地球2》的导演郭帆等人也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在电影行业中,盈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这种人工智能框架,人们仍然存在许多疑虑。至于未来是否会出现问题,目前还不得而知。人工意识非常重要。虽然人工智能存在一些问题,但人工意识也在崭露头角。比如说深蓝还有阿尔Go还有蛋白质的折叠,实际上他们在工程上已经有了他们的意识,它是计算才产生出来的意识。究竟能不能出现一些类生命的,现在还很难预料。段玉聪教授现在发起的世界人工意识大会走到第二届。我们也希望以后越走越远,给这个世界的人工智能界或者智能界带来一股新风。好,我长话短说,谢谢段教授的邀请。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刘伟教授,为我们从人工意识到人工智能再到人工意识这一前沿领域进行了精辟论述和指导。刘伟教授是我们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学者,也是我们国家在中美AI对话等活动的代表人物。借助他的高度和视野使我们能够看到具体的AIAC发展前方道路。刘伟教授还是我们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共同发起人,以及第一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主题演讲专家。再次感谢刘伟教授拔冗致辞。

韩龙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 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海南大学韩龙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欢迎著名法学家、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韩龙教授为大会进行致辞。

韩龙教授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首先感谢这次会议对我的邀请,也感谢段玉聪教授(Yucong Duan)盛情的邀请。因为我前年年底的时候,拿到了一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这个重大项目就是金融数字化的法律研究。当然在这之前有六七年的时间,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作的时候,当时我在承担完成另外一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法律问题研究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我当时就觉得有可能因为我把时间投入到这个人民币国际法律问题研究,而错过了对这个数字化法律问题,特别是对于这个国际经济法,特别是国际金融法的影响的研究。因此大体七八年前,我当时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议我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就在这个领域选题,有的是按照我说的选了,有的没这么选。所以,好在,前年的时候,通过拿到这个金融数字化的法律问题这么重大项目,我现在得以可以全身心的在这方面进行投入。

那么整个的数字化人工智能,包括我们刚才讲的这个人工意识,这都是我们这个课题的一些基础,或者说这些东西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导致了哪些法律问题。大家知道我们法律它不是以自身为目的,它是为了调整社会关系,服务社会关系的。因此这一块应用到这个金融领域会发生了什么影响呢?我觉得目前是我们正在进入数字化人工智能的时代。这个数字化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意识,它的影响还远远没有完全呈现出来。但即便是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他对我们的这个市场,对我们的社会,对人的生活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影响。

比如说结合到金融领域,现在我们这个金融服务有平台化,或者平台化的数字化的这么一个趋势。就是说全世界如果除非你这个国家,你完全给他和这个平台切断,否则的话他可以不分国际,一切的金融服务都可以在这儿提供完成,所以这个和我们原来什么店铺式的机构化的金融服务提供,它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所以说,比如说原来的Commercial Presence,就是商业存在这种方式,恐怕将来会越来越少,甚至被淘汰。所以这就给我们法律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从宏观上讲,这个数字技术企业它协助数字技术的优势,要么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提供这个金融服务,要么他就直接提供了金融服务,像中国的,这个叫蚂蚁金服等等,所以它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导致我们原来这个金融规则和监管制度,他瞄准的对象就限于金融机构,那么这些机构呢,这些数字企业不是传统金融机构所以它在游离于我们的金融这个监管和规则制度之外,随着特别是这个平台和背后,和他的数字科技企业,占金融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它造成一个什么呢?

我们这些年关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他的这个主体就一定不限于金融机构,就可能要把视野给扩宽一些。把这些平台、数字技术企业一些关键的基础设施,包括技术的基础设施,这些恐怕都要纳入进来,这是宏观风险。从微观风险来看,它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好比说就是金融服务提供平台化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一些金融买卖,金融服务提供和消费,它出现的这个问题和我们这个传统模式下是不同的。比如这个里边微观风险,我们传统的把这个数字技术化的金融业,它这个数字技术发挥了非常大作用。我们传统在微观风险是把数字技术放在操作风险里边去。现在由于这个作用非常大,这个微观的操作风险恐怕已经不能容纳出来。那么要把这个技术性风险从传统操作风险单列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微观风险,还有它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它又产生了一些新的传统金融规则和监管没有关注的东西。比如这里边整个平台和网络安全的问题,消费者的信息和隐私的保护问题,技术的缺陷问题等等(包括DIKWP算法偏见等),这些原来似乎都不在金融法这个范畴之内,那现在看起来不能不给它拉了进来,具体到今天我们强调的人工智能与人工意识。

那我觉得这个要发展下去,这恐怕对法律的影响就更大了。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这个人和其他的主体、其他的生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有更发达的意识。如果是人工智能现在有了像人一样的意识,甚至超越人的这个意识的话,那么我们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有问题了。因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我们还可以看,人工智能,包括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种财产,是权利义务指向的客体。将来他们拥有意识后这就不是了,它是主体了。如果他们的意识超越人类了,人类将来可能就成为他们的财产或客体了,所以这影响非常大。因此我觉得我们今天讨论这个人工意识、人工智能,它对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对我们的法律这个领域造成的影响或者意义非常的巨大。希望今后向大家多学习,跟大家多合作,把这个法律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这个挑战怎么解决,我们共同的给解决好(治理好)。最后我再次感谢段玉聪教授及各位专家精彩的分享,祝这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韩龙教授,从法学领域对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影响以及技术和社会的互动角度,对从人工智能技术到乃至人工意识技术的未来法律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洞察和总结。这次演讲不仅是一次演讲,更是一门AI发展vsAI治理课程。我认为,用最简单的方式总结,就是从面对"社会化技术""技术化社会"的对接融合目标出发,在DIKWP内容交互演化的基础上,对“技术社会化”和“社会化技术”的融合趋向“平台化”(窦尔翔教授TIF域理论)的新型态下,对整个人类社会进行了思考。从法学、法律的角度来看,韩教授对未来社会提出了非常好的愿景和实现期待。他勾勒出了一个积极向善、以人为本、安全稳定、更加幸福的智能化社会未来。再次感谢韩龙教授。

刘永谋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刘永谋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敬请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刘永谋教授致辞。

 

刘永谋教授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刘永谋。在此,我要热烈祝贺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胜利开幕,以及首届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的成功启动。人工意识是当前新兴且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我很荣幸能够参加首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仁进行了深入交流,收获颇丰。现在,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同时启动了首届设计大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别开生面,锐意进取,相信会更有价值。最后,祝愿大会和大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刘永谋教授是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共同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首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主题演讲者。作为一位资深哲学家,他从人类思考问题的本质出发,对人工意识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前沿总结。刘教授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专家,在人工智能和人工意识领域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再次感谢刘教授的精彩致辞。

赵地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地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非常荣幸能邀请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地教授作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大会的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和副主席,为我们大会做致辞。

赵地教授: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非常荣幸再次参加由段玉聪教授举办的世界人工意识大会。说到人工意识这个题目,我本人也是一个学习者。但是由于我的博士论文是在高性能计算,所以我一直对大脑模方向这个领域很感兴趣。

说到大脑模拟这个题目,全世界都在这个方向上做了很多努力。从2005年开始,像Margin等人就已经启动了蓝脑计划,就是IBM公司想用超算机为基础,对啮齿类动物的皮层进行神经元网络级别的模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甚至在高性能计算的顶会上,IBM都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基于这种研究成果,IBM进一步开发了类脑芯片NorthPole

实际上,后续来讲,还有更具有影响力的是欧洲的脑计划。在大脑模拟领域,欧洲脑计划做了更多的工作,产生了非常丰硕的成果,甚至产生了类脑芯片、类脑超计算机等非常亮眼的成果。当然,我们中国脑科学计划也在发展推广之中。相应的,这种大规模脑模拟工作也是中国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基于这种超算机上进行大规模的脑模拟,全世界的研究成果是否有可能产生人工意识呢?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当然,我现在也不知道答案。以段玉聪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意识专家可能会在这个题目上有所思考和推进。因此,我期待大规模脑模拟也可能是人工意识产生的一种可能性。因此,我今天提出了这个小小的疑问或交流题目。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赵教授,您好。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您补充一下。因为这是我们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而您是第1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发起人和第1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主讲专家。现在我们正在筹备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其中我们这次大会有一个新的内容是首届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共有7个赛道。其中包括从DNA/RNA到单细胞乃至多细胞尺度的生物意识交互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产生与发展演化(注:到宏观的段玉聪教授提出的意识BUG理论)、面向认知空间-概念空间-语义空间的语言概念与语义的从婴儿发育开始的语言产生和概念生成模拟(注:突破传统被维特根斯坦标明的语言游戏的限制的概念下主观定义的方式,而是由无到有的构造性产生概念的语义的生成式客观化定义语义。)、人工意识芯片DIKWP设计、人工意识科幻小说文学创作、人工意识艺术作品、人工意识的法制治理等赛道。您能否为我们未来的这个大赛和参赛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呢?

(赵地教授回应)

段教授,我向您汇报一下,我刚才也提到了,我们这个大规模的脑模拟,是不是人工意识产生的一种可能性。因为现在我们的大模型正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正是在非常火热之中,而且以OpenAI为代表的大公司在不断地宣传这些模型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且宣布这些模型有的已经产生了人工意识(注:在部分领域确定突破了图灵测试),有的可能已经产生了。所以,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工神经网络的规模足够大,信息量和复杂性也足够高,那么它是否有可能产生人工意识呢?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赵教授给您汇报一下,您刚才说的就是我们第一个赛道,我们也希望所有参赛的第一个第二个赛道,也就是说希望所有参赛的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专家们还是个厂商,他们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赛,包括鼓励他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大语言模型等AIAC工具,也不限于大语言模型来帮助形成解决方案,不论借助OpenAI所倡导的这个大语言模型产生的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意识也好,还是说是一种超级智能也好。Yann André Le Cun,他提倡的是另一条道路的探寻,当然也不一定是一条道路。所以就是希望一起来尽快的回答这样的问题,尽快的找到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尽快的看到挑战的实质,就是一个诉求和这个出发点,请您接着讲。

(赵地教授回应)

对,所以我一直在想也是向您汇报一下,您刚才讲到这个未来的发展,我在想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这个计算机能够产生人工智能,对吧?因为我们就各位专家都很清楚的,很多计算机主要的构成材料是硅,对吧?所以这是硅基智能一个体现的方式。所以我觉得通过这种人工意识的探索是一个更加宏大的题目,是不是我们在探索这种硅基智能的可能性,然后通过对人工意识的探索,我们现在是碳基智能,然后逐步在向硅基智能过渡。我想也许可能有点科幻的色彩,也许很长的时间以后,硅基智能也是有可能去实现的。如果到硅基智能这个时代,可能不能说我们实现了永生,但是让我们的生存能力,或者说智能延续能力,就大大的超越了我们现有的这种碳基生命的各种局限。当然,这个也是脑洞大开。段老师有机会当面跟您探讨这些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期待您的莅临指导。再次感谢赵教授的精彩致辞和宝贵讲解。

陈向群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南昌大学陈向群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欢迎陈向群教授,在去年的第一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上,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陈教授在加拿大为我们做了关于量子人工意识的报告。这个领域非常前沿,而且陈教授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我们希望能够在物理和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中实现更高的融合。再次见到陈教授,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现在请您开始致辞,如果方便的话。

谭晓东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海南大学谭晓东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欢迎我们的岛派设计大师、海南艺术泰斗谭晓东教授,作为我们世界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的艺术领域共同牵头人发表致辞。

谭晓东教授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感谢段玉聪教授(Yucong Duan)的邀请,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很高端的国际化世界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因为人工智能、人工意识它是一个科学的,然后我是搞这个设计艺术的,所以我是把这个科学和艺术结合,对我的话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我在负责海南大学的设计学科。另外我也是一个专业的设计师,在参与很多设计的项目,特别是记得去年年底,我们举办了世界设计联合大会,当时还专门邀请了段玉聪教授去,特别是从科技的角度去讲。当时在世界设计联合大会的时候,提出了生态设计发展,但是还是没有关注这个人工智能。因为我们艺术设计还是比较内聚,今天来这里又有了新的思考,特别是我们最近面临着全球的发展数字经济,从设计的艺术的话,它是讲生态、低碳、环保,设计是刚需,承担着未来城市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另外绘画开始解决人的意识形态、精神,上升到一个精神的层面,特别是这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设计的技术工作被取代了。我们面临了大量的失业,大量的失业是人工技术取代重复的劳动,所以这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当代也过了这个建设的高峰期的,所以现在很多设计都要转型,要去干什么?是自己创作吗,还是盈利这一块?所以我们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特别是我们最近在行业和我们的课堂,也引进了很多人工智能的一些事情。要让在前沿的领域专家,去给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去讲课,未来AI要为我们所用,而不能为人工智能取代,另外人工智能的话,它给艺术创作又开展了广阔的视野。

人工智能,因为当代中国我们有庞大的艺术设计人工智能利用的数据有上千年的文化,这是非常好的元素。人工智能它们自己可以学习,比如宋代的东西,宋代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人文的最高境界。而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它去学习宋代的数据,拿到一些设计理念规划,然后它可以去生成。但是它又不是艺术家的,这个也产生到法律上和各方面的一些纠纷(挑战)。未来我们艺术家的地位是成为被垄断的?被机器取代的?还是要走到一个新的,我们拒绝科技去搞手绘的?

首先我作为设计师,我也作为这个设计艺术的带头人。我们下面的这些年轻的博士,老师,学生,未来怎么走,是被计算机取代,还是去找一个人类新的艺术的一个高地,我想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但我希望特别是海南,它是一个艺术岛,建设国际设计岛,现在还有很多来自国际的艺术家说海南应该建设一个艺术岛。我们能不能把世界上很多的艺术家,请他们来海南搞创作,一年来2万位就够了。海南他是适合做创作,做艺术,做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这些探讨。这样的话我们也能用我们的力量去助力自贸港的建设。把科技、法律、人工智能各学科,特别是今天我觉得是一个跨学科的,我学习了很多,我做了很多思考。所以今天我特别感谢段玉聪教授,让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一扇门,我们正在迷茫,在混沌中我感觉有了新的希望,希望下一步向各位院士大家学习,让科技和艺术结合,为人类的未来做更多向善、生态的事情,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谭教授,作为受邀嘉宾,将跨学科推向了艺术领域。艺术领域的专家能够参加我们的会议,让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科技氛围的会议融入了艺术内容。作为全体委员的代表,我们再次欢迎艺术领域专家学者的到来,特别是谭晓东教授。我们热烈地拥抱你们。

科学在一路高歌,人类在不断的期待更强的理性。用列夫托尔斯泰的话,人类的生命是用理性对动物性的克服来定义的,用理性对动物性的克服的程度来度量的。那么似乎在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科学技术包括AIAC前进的过程中,不断的在宣誓科学新征服的领域,也似乎在不断的以主观客观化的模式挑战艺术属地范围。但是我比较好奇,你们艺术领域如果说真的有这种危机感的话,从何而来?事实上当前的艺术领域好像更加的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乃至我们未来的人工意识技术化的发展,似乎是迎来了新时代新机遇,质与量齐升,百尺竿头百花齐放,开的更加繁荣了。

目前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技术化为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一直以来,艺术和科学都在不断交织寻求突破,例如英国著名画家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的《雨,蒸汽和速度—西部大铁路》中的辆蒸汽火车行驶在梅登黑德桥上,双方都希望能够达到终点,并互不相让的追求人类认知的极限。相互之间,科学的目标是通过科学方法来解释艺术,从而宣告艺术的科学化终结(注:段玉聪教授《艺术的终结》)。用所有的科学形式来解释情感、理解认知、理解人类自身,已经真在形成一种新的审美:科学的艺术,消除探知未来的所有不确定性,透彻理解我们未来的空间。

希望我们的人工意识大会深入拥抱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同时也拥抱一份挑战,期望一份对话、一份交流、一份冲击。我们世界人工意识大会期待所有先进的领域进来,从而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真正具有创造力和生产力。欢迎所有的各种各样的观点进来,各种各样的角度进来,希望能看到的不是一片表面和谐,恰恰希望看到更多的冲撞与真正的融合。

谭教授您能以人工意识、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具体一个载体,您能不能给我们宣布一下这个人工意识大会的艺术分会的召开地点或者时间大致阶段。当然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需要跟您结合的,就是请再讲两句,就是我们今年有了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里边目前的第五个赛道就是艺术表达赛道。姜教授(姜斌祥教授)对此也非常的感兴趣,两位能不能简单宣布一个?

(谭晓东教授回应)

因为我们去年已经举办了世界联合会设计大会,其实已经有很多好的基础了。另外我们也在做一个叫做“市城市国际课题”,当时有中央美院、清华美学院,然后还包括欧洲的一些学院,可能以前更关注的是我们自己这个专业圈的,因为我们艺术圈还是比较内卷的。今天来到这里打开了一扇窗,让艺术和科学碰撞,我想会产生新的火花。这个时代需要去搅动,因为我们的下一代是希望,那我们能不能做承上启下的,那未来人类怎么走?艺术怎么走?科学事业怎么发展?我想通过艺术和科技的共创,可以产生新的逻辑。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会不会产生新的生命形式,定义新的人类价值,帮助人类更借助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现状是什么,为未来定义一个更美好的进化目标、审美目标?

(谭晓东教授回应)

以前的很多科幻小说,包括艺术家,然后其他就是画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在他们那个时代的机器现在已经呈现。那我们是不是要做当代的这种事,承上启下的,就让艺术和科学的碰撞,引领人类的发展,未来我们的方向,这是我们想要去做的一个宣言。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谭教授的精彩致辞,您为世界第二届人工意识大会做出了艺术贡献,期待您在艺术领域继续引领。

陈向群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南昌大学陈向群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感谢段玉聪(Yucong Duan)教授的邀请,去年第一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那时候,我做了一个主题报告,就是量子人工人工意识。今年段玉聪教授请我来开幕式致辞,我想说一下这个话题,量子人工智能是一个新兴的话题,人工智能领域试图在当前人工计算和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开创新的道路。彭罗斯在《皇帝的新脑》中反对神经计算主义的量子人工智能进入。他认为计算机就像让电脑去理解人的意思,就像这个皇帝没有穿衣服一样是吧?这是一个笑话。在《皇帝的新脑》一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仿照量子的机制,在一条新的路径上去寻找新的希望。这个设想在俄罗斯的90年代就已经提出,有些理论基础,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在量子理论领域,要解决量子测量问题,需要借助人的意识观察,去解答为什么多态被单缩成单一态。因此,从这个思想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在量子物理学领域,同样也可以拥有主观的意识。这个思想与人工智能并不完全不相关,可以在一起研究。俄罗斯想通过这个量子机制去重新理解人工智能。

比如,他提到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可能遵循量子的坍缩机制。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理解人类意识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或许可以在计算主义、神经计算主义之外找到一条新的记录。这个想法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国内有很多专家开始做了一些翻译引进的工作,比如中国科学院戴永久院士和厦门大学周昌乐教授。他们在上个世纪90年代对量子意识做了介绍和评论。浙江大学的唐孝威院士也对这个话题有一些书论文。可见,这个话题并不是一个孤岛。国内还有陈淑梅老师和山西大学高三老师专门研究量子意识。有一大部分教授和专家学者很关注这个话题。

结合这个话题,量子意识如何应用于人工智能研究是一个前沿且热门的话题。我们如何将这两个话题结合起来,称之为量子人工智能?如何研究这个话题呢?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除了了解相关机制,我们还可以探讨量子人工智可能会带来哪些认知论、本体论或实战论的反思。如果是计算机科学等理工科方向的人工智能专家,他们更关注如何在人脑、计算机大脑和机器大脑中模仿量子机制。比如,俄罗斯的神经元细胞运动会产生叠加态,但如何将这个机制应用到机器大脑中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因为神经计算只是一些电线路的信号,而电信号只是一些原子和电离子钠离子,如何让它们形成叠加态是一个难题。作为人工智能专家,如果关注技术层面,他们可能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我们从伦理学、科技哲学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反思量子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认识论和心灵哲学的新老关系。例如,在量子视角下,如果机器大脑仿照量子机制运行,那么这种新脑关系与传统的新脑关系是否不同?这种量子意识的实在和本质是什么?本体论如何理解?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从科技哲学的角度反思的话题。总之,量子人工智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我们曾经关注过量子意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量子意识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我们如何创造一个新的领域和话题进行研究?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话题,值得深入探讨。

借助这次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筹备会议,我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量子人工智能这样一个信息前沿的话题。我觉得非常有趣,也非常值得探讨,也希望大家更多关注这方面的一些议题。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陈向群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国内最权威、国际最先进的量子人工意识发展前沿介绍。量子计算和量子人工意识的结合,为我们打开了对未来的一个想象之窗,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实现之路。

最近,我们DIKWP团队利用先进的大模型技术创作了几本名为《全知之脑》、《人工意识日记-10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2033年》《确定性的崩塌》宇宙编织者等的科幻小说。小说中描述:如果在未来的世界中,将出现一种全知之脑,知道的所有信息,包括人类意识的产生,甚至能预测未来,也能真实的还原过去。这样的一个全知识计算机按照大模型能想象的唯一的实现方式就是通过量子机制来实现。虽然您是在致辞,但是您的致辞勾起我们太强的好奇心了。能否透露一下量子计算机实现的时间阶段?以及结合人工智能中可能达到的最高阶段——人工意识阶段,甚至是量子人工意识结合的情况。从您的角度来看,这是未来的可能性。非常感谢。我们全体观众都很好奇,感谢您。

(陈向群教授回应)

段老师刚才提到了未来可能实现量子计算的时间,但我认为这很难预测。不过,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大脑中确实存在量子机制。

很多神经生物学家他们也研究证实了大脑中的神经元素分子(如钠离子和钙离子)在运动时表现出叠加态、不确定性和非地域性等量子特性。但是假如我们在这个机器大脑里面,你去仿造这个电信号,那么我们也无法避免与量子机制相关的讨论。如果神经元分子它有这些量子特征,那么机器大脑里面是不是相应的能模拟这个样子?虽然我认为量子意识不能完全取代当前的神经网络模型,但它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觉得将量子意识与当前的神经网络计算相结合,可能会加速人工智能和人工医师的最终实现。但是具体什么时候,我可能也没办法给个确切的这个方案,我们期待。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还想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刚才致辞的谭晓东教授是艺术大师,不断的在艺术领域驾驭科技,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前进。您作为一个科学家,最典型的科学家在这个AIAC科学领域的代表。如果量子人工意识或者量子机制被揭秘了,机制被发掘的时候,那么艺术还会怎样?当然也期待谭教授和陈教授能够合作,帮我们的好奇心冲到顶点。就是请陈教授,从您的角度想象一下艺术,未来的艺术是什么样子的。情感理解和生成是不是就会彻底解决了?

(陈向群教授回应)

我认为我们可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关于我们的个人情况。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那么,您现在如何看待艺术呢?就是假如已经解决了确定性悖论,揭示了量子机制的确定性,那么在这种可能性下,艺术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陈向群教授回应)

您可能更倾向于这种艺术形式,对吗?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技术是宏观的,但艺术是否确定呢?就是打个比方说,艺术是借助我们的情感,有一种情感是艺术体验的一种渠道。那么情感会不会被量子机制彻底解读了。情感就是情感渠道达到的艺术体验,那就科学化了。

(陈向群教授回应)

我知道您说的那个意思,您说机器的这个情感体验,量子的这个水平能不能达到,那这个东西我也不能给你确切答案。我只能说如果我们机器大脑里面有这个量子机制的话,跟神经元它的一些相应的机制,我觉得可能更接近。我只能这样去说吧。因为人的情感体验它是非常复杂的,毕竟机器它即便在机器大脑里面能模拟到量子机制,但是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形状,你这个机器是人的形状,还是说是机器的大脑,那这个构成是不是像人的生物的构成。我觉得可能还不一定,因为我们说情感艺术这些体验,除了这些直白的可能的意识机制你达到了,但是还要跟很多的环境或器官是什么构成的对吧?还有你的这个具身性,我们说为什么不同的人的想法不一样。因为你的这个大脑、身体的构成不一样的。不单单是说这个意识机制理解清楚了,把它模拟清楚了就行。比如说你这个大脑皮层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对吧?还有一些机器大脑里面它的一些电线是用什么材料?就是我觉得这个都有关系的,还有跟这个环境都有关系。所以这个情感体验,我觉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我自己的这个观点来看,机器是永远没有达到人的这种高度,就算我们把机器意识机制弄明白了,但是事实上它不是意识机制的问题。因为你的机器不可能说像人一样进化和适应环境。我是这样认为,当然段老师你也可以发表其他看法。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会不会在量子机制被解读之后,量子机制毫无疑问突破我们皮肤的细胞,具身智能的人的这个器官,这都是非常宏观的。那么这个时候的具身智能就已经不再以这个人现在我们视觉上看到的和思维上的以我们的皮肤为界限,以我们的身体的构造为界限,走到一个生物意识到非生物意识的融合,在量子机制上它已经统一了。

(陈向群教授回应)

如果真的达到那个阶段,我觉得那跟人一样,那是可以的。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再次感谢陈教授。下次有机会再聊这个话题。期待与您线下见面,也欢迎随时前来参观我们的DIKWP团队中国分部。希望再次邀请您参加。您也是我们首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最年轻发起人之一。再见。再次感谢陈教授的精彩致辞和讲解。

Hien. D. Nguyen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越南国立大学Hien. D. Nguyen教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欢迎来自越南国立大学的Hien.D.Nguyen教授进行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我的名字是Hien D. Nguyen,越南信息技术大学,专研意识——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化延展,旨在融合智慧与意念于AI系统内核,构筑起一个更为立体、生动的数据解析框架。此框架核心,在于促进用户直接参与,将社群维度精妙嵌入AI机制,从而强化社群协同力与交互的决定性,催生出前所未有的互动深度。在此之上,超脱纯粹逻辑运算的局限,人工意识不仅催化了人机界面的革新,更赋予机器以近似人性的交流能力,让互动体验趋向自然、深邃。人工意识,恰如人机交响中的蔚蓝纽带,微妙而关键。

我们大家今年一起组织第二届人工意识大会启动会,这次会议旨在深度挖掘人工智能与相关科技演进路径与人类基本价值观念的和谐共生之道。此次盛会,力求明晰两大领域的未来导向,同时,它是一个思想碰撞的盛宴,汇聚多元视角,旨在推动技术前沿的突破与创意思维的涌流。这是一场科技、发展与人文理念的深度融合,于多样化的场景中深化沟通,集中智慧破解技术前行的瓶颈,冷静审视每一个挑战。它也在不同的场景中增加了深入的沟通和合作,狭义地集体解决技术发展中的挑战和冷静,最后通过这次会议教育活动和我们的讨论,会议显着提高了公众对人工智能和人工约束技术的接受程度。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Hien教授从越南胡志明市的越南国立大学为大会致辞。Hien教授也是我们在人工智能、人工意识发展中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在数据智能、知识智能结合以及我们DIKWP模型在经济学领域的前沿探索方面。我们期待我们的国际化能够越来越强。虽然这次大会受到准备时间限制,但我们邀请了来自超过20个国家的国际专家,委员会也超过了20个,可能有3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

李颖博-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2024531日,2024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成功举办。Publicis Groupe (法国)李颖博老师在本次发布会对大会进行致辞祝贺。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李颖博老师曾在剑桥大学获得管理学位,并拥有法国科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巴黎工作。同时作为我们的国际合作伙伴也在支持我们大会的工作中,特别是在人工意识和DIKWP模型方面。

李颖博老师: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感谢段玉聪教授的邀请,今天很荣幸能够参加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非常感谢段玉聪教授的组织为大家提供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一个话题,就是人工意识、通用人工智能AGI和多模态AI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AI系统通过数据和算法来完成复杂的任务,例如学习推理和决策,尤其是在逻辑推理方面,AI系统尤其是大模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年来,多模态AI的进展尤为显著,例如最近开放的GPT-4o。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多模态AI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展,并逐渐趋于实用化。

多模态AI能够同时处理和整合多种形式的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这种能力使得AI在理解和处理信息时更接近人类的认知方式,以多渠道的方式处理多渠道的信息。多模态AI以多渠道的方式处理多渠道的信息。然而,人工意识和机器具备自我意识和主观体验的能力是一个更为复杂、深奥的领域例如,段玉聪教授提出的DIKWP,在DIKW的基础上又加了Purpose(意图)这一层。目前,包括多模态AI在内的主流AI在感知和信息处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不足以具备真正的自我意识,严重依赖于数据模型、编程逻辑、预训练或微调,缺乏主观的体验和感知。

对于long termmemoryAI或大语言模型具有较强的能力。但对于short memory,我们仍需要定一个范围,比如你是翻译、医生还是分析员,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需要引入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概念,其能够理解、学习和应用知识,广泛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能够自主学习。与当前关注于特定任务的特定AI和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不同,AGI未来可以实现人类广泛的认知能力。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方法,包括跨越多个感知模式,真正实现多模态的理解。目前,AGI的发展使我们离人工意识更近了一步这种综合的处理能力为我们探索机器感知和理解提供了新的方向

通过整合视觉、听觉、语言、环境感知、温度等多种感知模式,多模态AI应该在未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的感知过程。这为实现人工意识实现AGI的发展奠定了更为强大的基础。然而,AGI和人工意识的研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正如各位专家所说的,还涉及深刻的哲学、伦理和社会的思考。例如,如果机器真正具备了自我意识和通用智能,我们应该如何定义这种意识和智能?这种智能和人类的意识和智能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未来由机器产生的意识和智能?因此,这个方面不仅需要科学家的智慧,还需要社会学家、法学家、伦理学家、哲学家的共同探讨人工意识将带来深远影响,改变我们对知识、意识、机器的理解,也会重新定义人机关系,会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引发革命性变革。同时也会引发隐私、安全、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挑战。因此,人工意识需要融合发展,需要多方面探讨。最后,感谢段玉聪教授的组织,预祝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感谢李颖博老师,给我们从法国带来了国际视角下的人工意识分析,李颖博老师也在国际著名的多个跨国公司里担任重要职位。李颖博老师最早就在多模态人工智能以视觉处理方面走在世界的前沿,发表非常多的顶级学术论文、顶级会议、顶级刊物,持续在业界视角关注AIAC发展前沿。刚才李颖博老师把人工智能现在业界使用前沿的技术和理论发展的趋势做了高度概括和清晰的总结。那么李颖博老师也希望巴黎在开奥运会之前或者之后,我们是否可以在你那办一次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某一个分会。当然我们也希望是不是我们可以提前预约一下第三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我们就到巴黎去办?

您倾向于哪个领域?有没有一个选定的领域?是交叉还是专业?交叉的话我们目前在座的有我们这个法学界的著名专家韩龙教授,计算心理学的姜斌祥教授、芯片领域的尚德龙教授,等等,包括我们的刘俊教授和我们在线的非常多的线上的各领域专家学者。那么你有没有一个倾向的领域,或者说倾向的几个领域,或者您觉得我们分会的话,在巴黎一办哪个好?

(李颖博老师回应)

我觉得就是刚才我提到的这个多模态,多模态必然是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同时人工意识它必然牵扯着多模态的发展,所以这两个是紧密结合的。所以我认为首先这是一个可能的方向。第二个我觉得和治理与社会思考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应该也是大的一个热点。我觉得这两个方向是非常有希望的。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方便不方便把您的手机号或微信号分享一下,之后我们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如牵头人,可以与您协商今年在巴黎举办哪些会议,或者如果您愿意,您可以写下一些关于人工意识法律、人工意识艺术和人工意识芯片分会的想法,,如果您不方便,也可以通过语音方式告诉我们。

感谢李老师的精彩致辞,再次感谢您。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生物意识进化赛道发布

 

 

 

比赛链接:

https://www.dikwp-ac.com/DIKWP-AC/2024/#/competition?lang=en&workshop=main&track=1

 

主持人:

第一个赛道是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生物意识进化赛道发布,生物意识进化赛道,主要是鼓励参赛选手通过模拟细胞的一个演化与成长生存环境,展示从细胞到组织再到一个器官或者是一类结构的交互活动的认知发展和意识生成。然后使其就是能够进行一个竞争与合作的从无到有的意识生成的模拟,进而展示从个体意识进化到群体意识的这样的一个演化模拟过程。

段玉聪教授:

刚才说的这个过程呢,其实我们已经有包括元细胞自动机创造二维生命等等的这种相关工作了。那么我们就希望这个目标略微比那个再往上一点,突破二维空间的限制,就是说不再去束缚于二维空间的这种形式。那么参赛也希望大家借助包括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的各种工具,而且非常鼓励大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乃至可以用有一定人工意识的这样的工具来进行。但是平台呢,平台在能展现出效果的地方,可能会有一定的平台的规模效应和平台运算的门槛。但是这个门槛大家不需要担心,大赛将会为每一个参赛队尽可能提供公平公正和不受系统硬件算力限制的平台。我们可能就晚一点请尚德龙教授给大家带来解答,也是我们大赛的平台合作、支持的伙伴单位。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语言与认知赛道发布

 

 

比赛链接:

https://www.dikwp-ac.com/DIKWP-AC/2024/#/competition?lang=en&workshop=main&track=2

 

主持人:

接下来是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语言与认知赛道发布,语言与认知赛道主要是我们去探寻生物从认知空间的变化过程中,语言的一个概念符号化形成过程,以及一个语义空间的一个进化过程。是一个软件的一个模拟和处理的一个竞赛,我们鼓励参赛选手借助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DIKWP模型进行自然语言概念的语义映射,并明确客观的语义演化评价标准。

段玉聪教授:

我们其实这个目标很清晰,就是希望能够从我们看得到的包括大语言模型在内的当前的基于神经网络的AI系统,可以说是拥有了对应神经网络处理的语义机制,那么它拥有的是语义空间。但是我们人类借助符号化的概念进行自然语言的交流,我们希望能提取出LLM的语义空间的概念,进而进行人机之间的基于人类自然语言的理解构建,基于自然语言概念表达的可解释性构建。LLMAI系统的语义空间是经过广泛的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DIKWP素材进行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它的语义空间不是面向具体的人和事物的,或者说它是一个群体性的语义空间,所以存在语义空间到概念空间的生成或者映射的高度复杂性,从而形成了我们人类个体对其进行解读的巨大的选择空间-也是一种不确定性空间,从而人类通过人工的方式从LLM等的巨大的语义空间提取概念以及概念对应的语义形成解释具有巨大的处理复杂度挑战。总之我们这次大赛的目标就是希望它能在DIKWP五个元素的生成自然和效率上做出衡量和比较。也就是从语义空间跨越到概念空间上,面对就生成数据概念、信息概念、知识概念、智慧概念和意图概念的语义空间生成和双向交互,形成人机之间的双向理解构建,进而DIKWP处理透明和连贯对应的AI处理可信与可解释,并最终确保DIKWP语义空间对应的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或人工意识系统。

我们希望突破人类一直以来通过人类中的顶级专家学者给出特定的思维符号和概念,并赋予它概念的语义的模式,这种方式我们说为主观下定义方式,如果自然语言形式的话,往往由于借助引入新概念而不是彻底的面向语义空间探索,从而走向有意无意的“语言游戏”的形式。这种主观下定义的方式的局限、歧义、模糊性不仅导致了我们现在甚至通过自然语言难以对包括“智能”、“自主”、“智慧”等基本概念统一认知,并且将使得借助自然语言交流的人类整体面对人机发展竞争中被锁定到不利竞争地位。那么我们希望能够由人工智能与人工意识技术来完成从语义空间到概念空间这样一个符号化定位到生成概念-DIKWP五个元素概念本身的语义的这样一种方式,来展示对概念主观下定义的方式的突破或颠覆,进而拥抱客观的由语义空间到概念语义生成的新的认知模式,加速消除人类语言表达中的低效。我想说彻底的概念语义生成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对概念下定义促进理解达成的方式,也是揭示人工智能和人进行人机交互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沟通基础。

谢谢大家。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芯片设计赛道发布

 

比赛链接:

http://yucongduan.org/DIKWP-AC/2024/#/competition?lang=en&workshop=main&track=3

主持人:

人工意识芯片设计的赛道,涉及人工意识芯片,希望尚德龙教授能够多多指导。

段玉聪教授:

在这个里面我其实给我的研究生吴坤光先生一开学就提了一个问题。我说硬件软件化与软件硬件化,那么也有软件定义一切,等先进理念影响下AIAC芯片设计一定有广泛需求和重大机遇。那个时候呢我就说,能不能把安全需求和意图用硬件而不是软件来实现,借助软件硬件化、硬件软件化相互拥护拥抱的双向融合设计过程。从软件定义一切的角度,思考下找寻找包括安全在内的功能需求和服务质量的实现的理论和技术的边界。这个部分的工作还希望如果面向安全部分来做的话,也就是说我们会不会将来出现从硬件上就确保不会犯罪的AIAC人工智能与人工意识硬件及其设计方法

软件上我们一直在讲软件上不要犯罪不要算法偏见,比软件更底层的硬件上能不能落实实现呢?它的边界在哪里?似乎也没有说不能,确切的说不能做。这是一个维度,还有一个维度,我们希望的是能够借助当前大语言模型通向AGI乃至通向人工意识的这个途径。我们就说是能够对芯片的设计,把这个软硬件一体化开发,全面的双向融合,因为芯片的设计从意图驱动的角度来看的话,所有都是从意图出发,然后落实到对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范畴,我们的自然语言概念表达还是语义的呈现,我们意图驱动的思考过程中的形式化、数学化,就是借助我们DIKWP团队提出的两个词的话,就叫语义物理和语义数学,这样的未来语义软件硬件化或硬件软件化技术,我们看能不能使新工业、新的AI工业革命更加彻底,更加智能化。那么我可不可以请尚教授,前面跟尚教授也有过请教和交流。那么请尚教授也做指示和补充。

尚德龙教授:

首先非常感谢啊,段玉聪教授邀请我参与这个非常好的一个这样的会议。那么对于这个赛道,实际上芯片赛道呢,就是刚才听到段教授介绍的非常有创意,包括硬件啊,软件啊,定义系统啊以及定义啊,确实是非常比较创意的。那么这块呢就是说从我们芯片中计算机的角度来讲,就是软硬件的支撑硬件平台,软硬件是在上面去展现的作用。那么我们把这个界限放下去,实际上没有说很严格的一个定义。比如说我们曾经做过硬件操作系统,但是操作系统通常都是硬件操作系统。

它是这个软件对吧?他们是做这个生态也做不定的那这个为什么?但是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儿。就是说我们从一个生态的角度,让学生或者让参与者来去真正体会出我们硬件也好软件也好的一个或者他在整个的一个芯片设计中起到一个角色。但是让我们设计者参与到其中,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创意,我就非常支持这件事儿,也希望自己能能在其中做点贡献。

段玉聪教授:

感谢尚教授,我又受尚教授启发了。其实我已经想到了一点,就是不犯罪的硬件芯片,我已经有一点思路了。这个思路可能是异想天开,请尚教授批评。但是我这个抛砖,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不能看对儿童不宜的内容的掌上设备。我想这样的一个设计目标,我们要用上人工意识来突破概念空间的法制保护的局限,借助DIKWP对概念空间到语义空间的双向互动融合贯通,形成语义法学:在语义空间落实各种数据安全法、信息保护华、知识产权法等的实质性语义层面的需求,避免无良商家对概念空间的故意绕过等擦边行为。因为我们这个很明显的带有伦理道德的约束的,我希望把它借助DIKWP进行软件功能的硬件化实现,进而避免软件部分容易被恶意篡改和攻击的安全局限。

那么从硬件化怎么呼应转移软件功能呢?例如,我们传递它可能就是说其实这个可能做小小限制。就我们假定非儿童不宜内容,它可能是针对图像方式传递这个内容的话,我们不希望儿童看到。那么我们可以对硬件的图像加速部分做处理效率和带宽限制,可能只让他看图形方式的一些卡通的动画的一些东西。那基本上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他看不到了不合适的内容,还可以对这种思路的解决策略进行DIKWP映射,找出所有可能的DIKWP*DIKWP25个基本交互模块中的解决思路,我想这个赛道的同学一起努把力的话,在我看来形成一个更加牢固的人类AI命运共同体硬件防火墙充满希望,没有什么障碍。

尚德龙教授:

应该是这个可以实现。

段玉聪教授:

类似的各种伦理道德需求(注:DIKWP的智慧价值对齐和意图对齐)都让软件硬件化去实现。

尚德龙教授:

对,首先可能是你怎么去识别这个用户是成人还是孩子。

段玉聪教授:

但这个可以先设定。就是类型预设。也可以根据用户的DIKWP画像进行语义空间的用户身份和角色识别,比概念空间进行用户的限定要更加本质化。然后呢,对用户系统被特定类型的网络攻击,可以做一个综合通用的防护体系的硬件芯片,能不能把自然语言表达的用户需求映射到DIKWP概念,进而在语义空间转化为一个DIKWP问题类型,或者一类DIKWP的问题,借助DIKWP人工意识,刚才讲的我们的DIKWP人工意识系统来把它在问题语义和结果语义都明确清晰的情况下进行求解。

尚德龙教授:

是这样,至于这个硬件的安全性问题,实际上从硬件芯片角度,包括早期的AESRSA加密算法,实际上是有硬件的解决方案的?包括现在的一个叫做同态加密,其实也是有硬件。这确实是非常好。

段玉聪教授:

我在想其实好像是刚才您都提到硬件操作系统了,好像硬件能做的软件都能做,软件能做的理论上硬件都能做。

尚德龙教授:

理论上是。

段玉聪教授:

所以说这个事情做起来,那么得到尚教授的这个指导的话,我们希望这块能做些产品出来。然后在人工意识治理这一块,就是说是未来我们就用硬件来做限制了,或者说甚至拿算力来限制了,它就不会在语义空间内出现很坏的与人类意图违背的东西。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艺术设计赛道发布

 

比赛链接:

http://yucongduan.org/DIKWP-AC/2024/#/competition?lang=en&workshop=main&track=4

主持人:

接下来是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艺术设计赛道发布,就跟我们的谭晓东教授,还有我们的姜斌祥教授有点相关。

段玉聪教授:

可以在这个赛道大胆去挽救艺术(注:段玉聪教授的博文《艺术的终结》)

谭晓东教授:

可以,就是要去冲撞,要找到这个矛盾的尖锐点,然后再想办法进行解决。哪怕无解也是可以的,就是要找那个点,你放大它就可能引起世界的关注了,才能搅动这个东西。

段玉聪教授:

我们有专家是在联合国,我们的组委会里面有联合国专家。我们可以与科文组织,可不可以建立一个联系?因为我们的平台是世界人工意识协会和世界人工意识大会以及我们的国际标准委员会。如果说前两个会议,如果谁有资源的话,看看我们跟他们这些协会建立这个交流机制,和我们承担一些任务。

谭晓东教授:

这个好,非常有亮点。很好的研究方向,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科幻文学赛道发布

 

 

 

比赛链接:

http://yucongduan.org/DIKWP-AC/2024/#/competition?lang=en&workshop=main&track=5

 

主持人:

接下来是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科幻文学赛道发布,然后科幻文学赛道的话也是我们段玉聪教授提出来的,DIKWP全球团队最近也在使用大模型做一些科幻的创作。然后也是希望段玉聪教授能够多多指导。

 

段玉聪教授:

我感觉这里面没有什么东西是我提出来的,都是受线上线下各位大家的启发,特别我持续不断的受在座的专家学者的启发,按座位周边依次的话就是韩龙教授、谭晓东教授、尚德龙教授、姜斌祥教授、刘俊教授,当然线上的各位我无法去一一列列举了,特别是以窦尔翔教授为代表。受大家不断的启发,是共同智慧。

我如果荣幸的代表大家发个言的话,就是说人工意识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我感觉打开想象力特别的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AI未来都已经是超乎通常想象的事情,没有预见把握不到规律,才感觉到了未知的危机,才感觉到了预测的挑战。那么我们应对的话,技术一定不是先驱,想象力才是我们的先驱。那么艺术也是我们的思考武器,但是没有想象力,这个武器就没有用。那么想象力的话,我们需要在文学,特别是科幻文学方面大胆加速探索。我感觉我们世界人工意识协会和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委员会的共同心声可能是倡导人类共同描绘未来,用想象的空间打开我们的可能未来空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解空间。

那么我就简单讲PPT上这三个图片上的小故事。第一个是我们发布的一个小说。这个小说好像链接没给出来吗?就是说一会儿会给出来,第一个小说是科幻小说,是《DIKWP沦陷》,或者说我们叫坍塌。就是人类当被数字化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的范畴-DIKWP,每个人都被构造DIKWP的画像的话,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的画像,那么人类的交互变成DIKWP*DIKWP的交互人工意识(注:基于定义好的数据、信息、知识-DIK*DIK的交互对应人工智能)。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在不断的在DIKWP对应的概念空间到语义空间中对内容进行去伪存真。这个过程中提高效率的去伪存真的话,人类还有那么多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乃至意图吗?图书馆还需要摆那么多书吗?大家还需要学那么多的东西吗?如果一切都只留下真的,留下纯净的,留下本质的,那么这样的过程就不仅仅是信息的压缩了,它是数据的压缩、信息的压缩、知识压缩、智慧的压缩、、乃至意图的压缩-DIKWP压缩,也许我们的欲望都不一定有那么多了。

这样一个我们称之为DIKWP坍塌,它不是压缩了,那么还有这么多数字繁荣吗?我们说泡沫经济也是经济,但是毫无疑问把所有的泡沫从认知空间都挤出去了,那么我们还有丰富的语义空间和概念空间,还需要那么多承载语义的符号吗?就是这样一个小说,我们发布了叫做DIKWP坍塌的那一天是什么样子?这个科幻小说我们发布到网上了,中英文版都有,科学网上可以直接搜到科幻小说:《DIKWP坍塌》。

第二个事情就是未来的人类创建了一个量子全知计算机的科幻故事,刚才跟陈向群教授请教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对这个小说的一个印证。因为如果我们对最终的决定论,关于量子的不确定性,当前我们认为真正的随机性,目前认可的是量子的随机性是真随机,但如果量子随机性有一天也被解释了,变成量子被决定论的科学,又一次胜利了,彻底的胜利,到了把量子理论的随机性也解释的情况下。那么我们会不会从乐观角度来看,我们会拥有了一个全知的计算机,这个全知计算机既能够预测未来,同样等价,它也能知道真实的过去,那么这个时候人类将打通了时空的DIKWP内容,借助语义通信等机制,我们也不再需要现在的符号化概念化的自然语言了。我们的存在已经从当前我们认识到的存在,推广到了我们的存在与非生物的意识的融合。这个时候我们将沟通跨越星际的交互,人类的发展将会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这个小说名字叫做《全知之脑》。

最后一篇我们是《未来日记》。借助全知之脑,我们的人工意识大会在2033年召开了第十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那个可时候可能已经变成全球或宇宙的世界人工意识大会了。那么以一个参会者的日记来把这个未来从203356号开始逐次的展开,一直展开到7月的这个过程中观察到的2033年人类的文明、科技、社会生活、道德伦理、法治、文化、教育、医疗培训等等的变革。但是由于我的想象力太有限,那么即使借助了人工智能工具,依然不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程度。所以说就只能是一篇一篇的日记。这个日记只写了两个月,希望各个领域的专家们咱们合作能够一起来把它写下去。当然全知之脑是我们的一个假定超强存在的。如果我说我们现因为我们现在就是AGI,刚才有专家说相信AGI1年半内就能达到。那么十年之后的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们一年半很快就到了,一年半都不是问题,因为它是现实,基本实现了一半的确定性。那么十年就有可能我们需要来先根据想象来确定我们要的是什么,来选择了。

我就是大致汇报一下。那么这个赛道就是希望大家来一起既是个人自己参赛又是为人类大家自己做贡献,就是这样的过程。然后这个赛道完全也可以和其他赛道,如果要并行举行的话,硬件平台还希望能够得到尚德龙教授那里的问天计算平台支撑。

谢谢大家。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机器人赛道发布

 

比赛链接:

http://yucongduan.org/DIKWP-AC/2024/#/competition?lang=en&workshop=main&track=6

主持人:

接下来是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机器人赛道发布,中午我们已经和姜斌祥教授、刘俊教授进行了讨论。

段玉聪教授:

我们大会鼓励大家委员们来提出新的赛道,我们慢慢有一个更完善的组委会,更完善的赛道的筛选机制。现在我们就请机器人赛道负责人刘俊教授进行讲解。

刘俊教授:

其实我想的就是,比如现在我们传统这种机人器,是人工智能加机器人,然后就是在人工意识加机器人(注:新质生产力AI+),让机器人在我们企业的人工智能基础上,根据人工意识的基础,我们可能再往上迭代一下,看看能不能从它的应用程序上,因为是加各行各业,其中咱们加文化,加法律,加机器人各方面我觉得实际上都是可以迭代的,只是有这个想法,但是还没有具体想到一个细节。可能等到后面我们再对这个后面的DIKWP的标准的具体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一些内涵的丰富。

段玉聪教授:

其实我想借借花献佛,就是借姜教授的前面讲解中的一个花。如果是具身智能作为机器人的话,计划目标的话。翁院长说的有可能有4100倍数量的非具身智能的智能在外面。这些智能我们用姜教授的话,就是具身智能加离身智能的深度融合,然后乃至无缝融合,乃至共同发展,会是一个有巨大前景的人机融合的未来。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与法律赛道发布

 

比赛链接:

http://yucongduan.org/DIKWP-AC/2024/#/competition?lang=en&workshop=main&track=7

主持人:

接下来发布的是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与法律赛道,主要是倾向于一个法律应用,还有一个司法的相关的。然后就有请我们的姜斌祥教授,还有我们的韩龙教授,可能后续的这个赛道还是要麻烦两位教授,多多指导。

姜斌祥教授:

今天跟段玉聪教授交谈的时候看到的。实际上主要是这样,我想的就是这个人工意识本身你要是体现他,要体现在哪才能更落地应用。如果是只体现在写小说或者画画,好像让大家感觉到对于我的生活,对我的实际工作隔离开来了。所以说我想在这个里面有很现实的司法战线,有几个东西现在我们也在做,第一个就是关于这个犯罪过程里面的犯罪行为画像。结合大模型,结合心理画像和模拟画像来进行这个方面,是非常实用的。这个赛道,可以让很多学生,学法学的,学网安的,甚至于一线的民警,专门有人做侦查的这个过程,包括这个审讯过程里面的微表情,加上这个大模型结合,在这个地方搞一些实用的竞赛产品,那么这个我想应该是非常有价值。

第二个方向呢,就是法学方面的韩龙教授应该知道,他们用的是模拟法庭,现在我们也在做研究,就是这种具身智能和包括大模型结合,模拟整个数字法庭。这个时候把供辩审过程全部在这个模拟数字法庭里面把它展现出来。甚至用大模型可以把法条全部放上去,然后在一些案件,然后不同的包括刑事案件,或者是民事的,或者经济的,都可以各种类型的然后进行法庭的供辩审过程,然后来模拟。我想对法学院学生的培养包括实务部门的应用,也是很有价值的,这个也是很现实。

第三个方向呢,就是执行过程,我想就是从应用角度落地三个实用的东西来体现人工意识。在这里面能够落地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是能落地的。那我想在这个赛道里,从我这个角度看,这三个是很实用的方向,我大概是这么设想的。

韩龙教授:

我觉得姜斌祥教授这个说的非常好,设想的非常好。确确实实我们这个人工智能也好,人工意识也好,咱们先不说将来这个人工智能在取代我们人类,是否取代人类之前,我想我们应当要实现它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让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变得更美好一些。就刚才姜教授说的那个在法律界的应用。当然姜教授主要是从刑事、刑法这个角度,实际上人工智能在民事、民商事领域,现在甚至有比较成熟的东西。你好比说那个Smart Contract,就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它就是说If A then B就这么一定变成了,你知道触发这个条件,然后自动就执行了,等于把法院都撇开了,就这么个问题。但是我觉得我们把人工智能、人工意识给它适用到这个法律领域,包括司法领域,我觉得做好的话非常有前景,也非常有价值。所以这是第一个,我觉得就是这个应用,我觉得另外我需要补充的是什么?

就是这个应用过程中,包括人工智能、人工意识应用过程中,运用到法律这个领域还存在什么问题,这个我觉得也是这个赛道要关注的问题。比如我刚才说那个Smart t Contract,你说If A then B是吧?那么问题是这个世界,你很难说用一个代码就把这个世界未来发展变化全部都包括进去。因为这个合同,咱们现在签的,说If A咱们就设想A then B就是我得到什么?但是你后来又发生了,你还别说不可抗力,发生了抵赖是吧,发生了其他情况,这怎么办?还有比如我们用人工智能、人工意识里面的一些技术,这个技术有缺陷,怎么办?

段玉聪教授:

(笑)有人说算法都有偏见.

韩龙教授:

对,所以说就是在应用层面存在或者潜含什么样的问题和缺陷。我觉得这个赛道恐怕是应当关注的另外一个项目,那我就补充这些,谢谢大家。

段玉聪教授:

受姜教授、韩教授的启发,所以说我们把人工意识和人工智能区分在DIKDIK交互就是人工智能,DIKWPDIKWP交互上,就是人工意识。那么我们也不能保证技术上是怎么样,因为技术上是他执行的自由,编程的自由。但是我们希望在每一个系统,每一步可能得到语义解释的部分,它的意图是正确的。它的执行过程由DIK呈现了,它的价值W取向、价值观的交互就W呈现出来了。那么这个时候每一步DIK服从于它的意图驱动,也就P驱动下W经过审核的情况下,而且每阶段不断的做这样的检验,就是做一个代码的DIKWP数字孪生。这样的情况下,就希望能够达到不仅仅关注Smart Contract。当然现在做的Smart Contract的是DIKSmart,我们要做到Artificial Consciousness的而且以人为本的情况下的Contract。这个时候我们不但要对确定性的情况做出Design,就是说设计好,而且对不确定情况下我们发生了,依然要保证不确定情况的DIK是可以被确定在人类的意图对应的语义空间是满足人类期待的,但是WP还是要确定,在DIKWPWP概念层面到语义空间做出未被定义的部分的符合预期的实现。

这里边,我觉得法律大家对你们的期待是非常高。因为能够直接约束人类的行为活动的就是法律,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法律。那么当然也有道德,很多其他隐性的风俗等等。但是这些法律还是集体的相对客观的。而且它非常重要,重要到我们其实一直在讲,有些人讲这个人工智能就是大模型,恐怖是恐怖,但是再恐怖,它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浓缩的镜子,是人类所有在互联网上对这个材料的镜子。这个事情,我们就从过程来讲的话,这个镜子是谁创造,那么这个镜子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假定镜子是真实的光照这种来反应的话,那么假如这个存在的话,我们将这个镜子,我们建个哈哈镜会照出妖精,那么自己变丑了,镜子里照出来也照不出漂亮的人来。这个时候,我们用户每个互联网的用户,他本身去抱怨设计者偏见。那么用户其实承担了至少双重角色,每一个用户作为素材提供者,他在塑造这面镜子,他也是人工智能的创造者。用户都是创造者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社会里面的整体的人类,最后我们面对的这个智能系统还是人工意识系统,是邪恶的还是善良的,很大程度就取决于我们自身,而且取决于我们自身的使用过程中是良好的依托。因为如果是永远都是不会是真实的。那一堆坏人在用这个大模型一直特别坏。训练出来的一定是个超级邪恶的魔鬼。

那么我们就是从根源上这个赛道其实承载的任务,从姜斌祥教授刚才的认知改造上的创意到这个的责任,其实应该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智能社会是什么样子?要的是什么样的?大家每个人有脱不开的责任,只要你去用,那就是创建者。那这个事情是可能一个赛道都容不下,估计还得再切出赛道来。我感觉还是人工意识大会可能要回答。如果只有一个问题的话,还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好,谢谢大家。

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与心理学赛道发布

 

 

 

比赛链接:

https://www.dikwp-ac.com/DIKWP-AC/2024/#/competition?lang=en&workshop=main&track=8

 

主持人:

接下来是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与心理学赛道发布,请姜教授进行指导。

姜斌祥教授:

这里面我感觉到有一个赛道,从你前一个环节,就是峰会和论坛和这个竞赛设计大赛,这两个里面都有一个。你既然是把这个AC打这个人工意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都需要,就是关于心理这一块的社会问题。现在心理的问题。

段玉聪教授:

这是刚才回答这个问题,社会心理问题

姜斌祥教授:

但是赛道理都没有,然后前面那个论坛也没有,我认为应该把这两个,在这个前后都加进去,为什么呢?就是人工意识加计算心理学,也就是今天早上跟段玉聪教授讲的,就是现在我们在研究的两个方向,实际上我认为一既然你谈人工意识,那么机器的心理和心理的人工智能。

段玉聪教授:

Nature论文已经发了几篇相关论文,最近两个月已经发了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意识心理学研究工作。

 

姜祥教授:

我建议在这里面重点的对付当前的心理的社会问题,非常紧迫。所以说我们既然要搞这个人工意识,那我最关心的首先是我们要解决社会问题。现在心理的几大问题,第一个就是儿童青少年的问题,就说我们既然是做这个事情,我们一定要服务社会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有价值。第二个就是我们的这个现代社会压力也比较大,今年的经济形势还是在变化当中,我希望的是什么呢?我们这一次这个赛道里面要有一些人工意识的怎样去解决它。这个我想也就是在人工意识加心理的里面要去找这个方向,让大家共同来拿出这些方案。

同时反过来,因为真正跟人工意识贴得最近的是心理,因为现在的大模型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个代表。那么大模型它是代替什么呢?就我们之前的所有的系统,所有的人工智能、判别人工智能、传统人工智能,它是解决我们的其他的工具?解决你的劳动,解决你的识别什么。但是大模型解决的是代替我们的人脑。所以说我们心理在这个地方是跟人工意识最接近的。

我个人认为人工意识的分论坛里面应该第一位的就是心理的这个赛道,而且这个是最接近于人工意识的,甚至于两个可以交叉的非常紧密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实际上是隐藏着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人工意识是研究什么?人工智能只是人工意识的一个前奏,但是我们人工意识里面实践了他的任务是要研究人的最关键的是什么?还是心智。那就是我们的人工意识要解决人类的心智问题。就是相当于脱离人类的肉体的大脑,在外边要建一个模仿你的代替你的心智、一个大脑,这么一个状态。那就是如果纯从这个参数上来说,我们现在一个大模型产生出来的这个参数,离我们一个人还差距非常大,靠一年半是不可能产生的,那靠十年能不能达到呢?我不敢说,因为现在也突破了这个摩尔定律了,搞不清它这个速度。

段玉聪教授:

我们一定要有要有自己的观点。咱们大会和大赛的所有的论坛不能是一个调调,不同的观点要汇集而且是来自不同的领域,这样才能交错交叉碰撞出创新的创意。谢谢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9562-1439760.html

上一篇:DIKWP模型技术报告:意图(Purpose)的详细分析与构建
下一篇: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顺利举行
收藏 IP: 140.240.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2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