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iXueB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LiXueBao

博文

亮点文章 | 《物理学报》2023年第15期

已有 506 次阅读 2023-11-7 21:5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533.jpg


封面文章

基于薄膜铌酸锂的模式色散相位匹配单光子源

余桂芳,李志浩,肖天琦,冯田峰,周晓祺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4204.

doi: 10.7498/aps.72.20230743

薄膜铌酸锂光学芯片因低损耗、高非线性系数及高电光调制带宽等特性,有望成为开展集成光学量子信息研究的理想实验平台。然而,到目前为止,基于薄膜铌酸锂的单光子源普遍采用周期性极化准相位匹配技术,该技术要求精确地制备电极并对铌酸锂波导进行周期性极化,工艺复杂且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色散相位匹配的薄膜铌酸锂单光子源器件。该器件无需制作电极,具备加工简便和集成度更高的优势,同时单光子产率可达3.8×107/(s·mW),能够满足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的需求。此器件有望替代传统准相位匹配单光子源,进一步推动基于薄膜铌酸锂芯片的光学量子信息研究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556.jpg

图1 波导结构截面图及单光子源器件结构示意图


同行评价

作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式色散相位匹配的薄膜铌酸锂单光子源器件,该器件具有无需制作电极、加工工艺简便、集成度高、单光子产率高等优点。该器件有望替代传统的准相位匹配铌酸锂单光子源器件。我认为该论文是薄膜铌酸锂芯片方向的一个重要进展,具有很高的创新度。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蛋壳膜电解质栅控氧化物神经形态晶体管

李岩,陈鑫力,王伟胜,石智文,竺立强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7302.

doi: 10.7498/aps.72.20230411

近年来,神经形态器件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分支。与此同时,天然生物材料具有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等多种优势,在新型便携式智能系统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采用蛋壳膜(ESM)作为电解质,具有极高的室温质子电导率(~6.4×10–3 S/cm)和极高的室温双电层电容(~2.8 µF/cm2),因此其具有极强的界面双电层静电调控能力。以此为基础,研制了氧化铟锡双电层晶体管,器件具有优异的电学特性。基于ESM独特的界面双电层调控特性,在器件上实现了一些重要仿生突触塑性行为,如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双脉冲易化和突触滤波。通过施加突触刺激,实现了器件的多重突触权重更新。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了手写数字的模式识别,最佳识别精度约高达92.59%。因此,提出的ESM栅控氧化物神经形态晶体管在低成本生物可降解神经形态系统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602.jpg

图6 (a) 施加在ITO神经形态晶体管上的刺激信号示意图;(b),(c) 不同增强脉冲和抑制脉冲刺激下的权重更新结果;(d) 两层MLP模拟器的示意图,由400个输入神经元、100个隐藏神经元和10个输出神经元组成;(e) MNIST识别精度


同行评价

本文基于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等优势,提出了蛋壳膜电解质栅控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器件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参数。由于薄膜的超强界面质子调控特性,器件在神经形态电子学方面呈现了一定的应用价值。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去折叠动力学的单分子磁镊研究

张宇航,薛振勇,孙皓,张珠伟,陈虎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8702.

doi: 10.7498/aps.72.20230533

不同结构类型的蛋白质的力学稳定性和去折叠动力学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全部由α螺旋构成的蛋白质通常在较小的拉力作用下就会发生快速去折叠,需要能够精准控制皮牛量级拉力的实验手段来进行定量研究。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BP)是一种研究全α螺旋结构蛋白折叠/去折叠动力学性质的模型蛋白,其由86个氨基酸残基形成一种由4个α螺旋组成的螺旋束结构。本文利用磁镊对ACBP进行了恒定力加载速率的拉伸实验,得到了不同力加载速率下的去折叠力的分布。不同数据分析方法都显示ACBP具有超长的去折叠距离。对比分子动力学模拟拉伸的结果,ACBP的过渡态中整个N端α螺旋和部分的C端α螺旋发生了去折叠转变。本研究显示单分子拉伸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是揭示蛋白质构象转变的分子机制的可靠研究方法。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607.jpg

图3 不同加载速率下的ACBP去折叠力的分析 (a)—(c) 0.25,1,4 pN/s的拉力加载速率下,ACBP去折叠力的分布直方图,红线和黑线分别对应高斯函数和(1)式的拟合曲线;(d)高斯函数拟合得到的最可几去折叠力与拉力加载速率的依赖关系,红色虚线给出(2)式的拟合结果。


同行评价

作者利用磁镊技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对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去折叠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力加载速率下的去折叠力的分布,并提出了该蛋白的过渡态模型,论文结果对理解蛋白质折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铁磁异质结的远红外脉冲辐射及其光热调控研究

褚欣博,金钻明,吴旭,李婧楠,沈阳,王若愚,季秉煜,李章顺,彭滟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7801.

doi: 10.7498/aps.72.20230543

飞秒激光脉冲辐照在Pt/CoFe/Ta铁磁异质结上,导致铁磁层中磁化强度超快淬灭并产生瞬态自旋流。自旋流向重金属层扩散,基于逆自旋霍尔效应在重金属层中转换成瞬态电荷流,产生宽带远红外脉冲辐射。本文通过两方面实验,研究飞秒激光的光热效应对铁磁异质结产生远红外辐射的调控。首先,通过改变外加磁场的大小和方向,研究远红外辐射脉冲振幅-磁场的磁滞回线。与振动样品磁力计测量的磁滞回线相比,远红外辐射脉冲振幅-磁场的磁滞回线表现出更小的矫顽力。增大抽运光的能量密度,发现样品的矫顽力进一步下降。其次,对Pt/CoFe/Ta三层异质结进行正向磁化饱和后施加一个反向的小磁场,实验发现当入射的激光能量密度超过1.43 mJ/cm2时,远红外辐射脉冲信号发生极性的反转。上述两个实验结果不仅阐明飞秒激光脉冲的光热效应,也为基于电子自旋的远红外辐射脉冲的调控提供新方法。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613.jpg

图4 (a) 外加与样品磁化方向相反的小磁场时,激光脉冲诱导Pt/CoFe/Ta异质结辐射远红外脉冲相位反转实验示意图;不同抽运光能量密度下的远红外脉冲的(b)时域信号和(c)频域振幅谱,抽运激光的能量密度改变范围为0.20—2.04 mJ/cm2;(d) H = –60 Oe时,随着激光抽运能量密度的增大,远红外辐射脉冲的振幅在1.43 mJ/cm2时达到峰值,当激光脉冲能量密度继续增大,远红外辐射脉冲的相位发生反转


同行评价

该工作研究了飞秒激光的光热效应对铁磁异质结产生远红外辐射的超快调控,不仅阐明了飞秒激光脉冲的光热效应,也为基于电子自旋的远红外辐射脉冲的调控提供了新方法。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基于被动式光源监控的参考系无关量子密钥分发

张佳一,陈华星,张桓毓,钱雪瑞,张春辉,王琴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0301.

doi: 10.7498/aps.72.20230609

参考系无关量子密钥分配(RFI-QKD)协议可以免疫参考系缓慢漂移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此前的RFI-QKD协议和方案中,均假设光源是可信且服从某种固定的光子数分布,该假设在实际系统中不一定满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被动式光源监控功能的参考系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方案,采用了三强度诱骗方法,并且考虑了有限长效应。仿真结果表明,当存在光源起伏和参考系偏转角时,本文的方案比原始RFI-QKD协议在成码率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620.jpg

图4 在固定脉冲数和光源起伏系数,不同偏转角的条件下,原始RFI-QKD和PLSM-QKD的密钥率


同行评价

作者提出了一种使用本地测量装置来监控光源中光子数分布的方法,从而有效降低实际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中光源起伏所带来的影响,保证参考系无关量子密钥分发(RFI-QKD)协议的密钥生成率保持在稳定的水平。该方法为解决实际QKD系统中存在的光源起伏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奇A核基态自旋预测

温湖峰,尚天帅,李剑,牛中明,杨东,薛永和,李想,黄小龙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2101.

doi: 10.7498/aps.72.20230530

作为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基态自旋一直是原子核数据与核结构基础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采用决策树方法对核素图上的奇质量数原子核(奇A核),包括奇质子数原子核(奇Z核)与奇中子数原子核(奇N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别训练了奇Z核与奇N核的基态自旋预测模型。其中在以75%∶25%的比例随机划分训练集与验证集的情况下,奇Z核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正确率分别达到98.9%和79.3%;奇N核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正确率分别达到98.6%和71.6%。同时,通过1000次随机选择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重复验证,得到的正确率的标准误差均小于5%,进一步验证了决策树的可靠性和泛化性能;另一方面,决策树的正确率远高于核结构研究中常用的理论模型,如Skyrme-Hartree-Fock-Bogoliubov (SHFB)理论、协变密度泛函理论(CDFT)、 有限程液滴模型等。接下来,以所有自旋确定的奇Z核和奇N核为学习集,对共计254和268个自旋未确定但有推荐值的奇Z核和奇N核的基态自旋值进行了预测,预测集符合率分别达到68.5%和69.0%。最后,选择Z = 59,Z = 77,N = 41以及N = 59四条奇质量数链,讨论了决策树的学习(预测)结果与相应原子核的实验(推荐)值,以及3种理论模型所给出结果的异同,进一步展示了决策树在原子核基态自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626.jpg

图5 基于决策树得到的质子数Z = 59、Z = 77的同位素链,以及中子数N = 41、N = 59的同中异位素链原子核的基态自旋值,并与SHFB、CDFT、FRDM预测结果和相应实验值、推荐值结果的比较


同行评价

作者利用决策树模型研究了奇A核基态自旋。与传统模型相比,决策树模型展示了一定的优势。作者对决策树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对预测奇A核基态自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双端输出近单模准连续全光纤激光器

丁欣怡,王力,曾令筏,吴函烁,王小林,宁禹,习锋杰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4205.

doi: 10.7498/aps.72.20230616

准连续光纤激光器在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双端输出结构为工业低成本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提供了新思路,提出并研究了双端输出准连续光纤激光器。基于稳态速率方程,建立了双端准连续光纤激光振荡器的理论模型,对该类型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时序及非线性效应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延长泵浦上升时间可以有效抑制弛豫振荡,在脉冲持续时间内获得稳定的输出;双端输出准连续激光器相比单端输出结构,非线性效应累积更小。实验采用纤芯/包层直径为20/400 μm的掺镱光纤,首次实现了峰值功率3 kW的双端准连续近单模激光输出,两端峰值功率分别为1218和2220 W,对应光束质量因子M2分别为1.34和1.27,光光转换效率约为60%,脉宽为100 μs,重频为1 kHz。验证了双端输出准连续光纤激光器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输出的可行性,为小体积、低成本、高功率和高亮度的准连续光纤激光器提供了支撑。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631.jpg

图7 双端输出QCW光纤激光器实验结果 (a) 输出功率与效率曲线;(b) 输出光谱;(c) A端光束质量;(d) B端光束质量


同行评价

本文提出的双端输出结构准连续全光纤激光器方法,为获得低成本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建立的双端准连续光纤激光振荡器的理论模型,开展的仿真研究揭示了该激光器的部分物理机理。实验结果支持了物理模型,并获得了峰值功率3 kW的双端准连续近单模激光输出,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具有先进性。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苯基硫脲调控CsPbIBr2钙钛矿结晶及其光电性能

王桂强,王东升,毕佳宇,常嘉润,孟凡宁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8801.

doi: 10.7498/aps.72.20230593

无机CsPbIBr2钙钛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合的带隙,因此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材料。高质量的CsPbIBr2钙钛矿膜是组装高性能CsPbIBr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本文通过在CsPbIBr2前驱体中加入苯基硫脲(PTU)调控前驱体反应结晶过程,制备高质量的CsPbIBr2钙钛矿膜。由于PTU与CsPbIBr2前驱体组分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加入PTU导致在前驱体中形成PTU·Pb···Br(I)中间相。PTU·Pb···Br(I)中间相能够降低CsPbIBr2钙钛矿成核速率,调控结晶生长过程,从而制备了晶粒尺寸大、结晶度高、缺陷少的高质量CsPbIBr2钙钛矿膜。同时,前驱体热处理结晶过程中,PTU分解使S2–嵌入CsPbIBr2钙钛矿晶格,显著提高了CsPbIBr2钙钛矿的稳定性。本文所组装的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0.09%。未密封电池在空气环境中贮存35 d,效率仍能保持初始值的82%,表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636.jpg

图7 (a)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流密度-电压曲线;(b) CsPbIBr2前驱体中加入不同量PTU所组装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曲线;(c)未密封PTU-CsPbIBr2钙钛矿电池在空气环境中效率随时间的变化


同行评价

本文采用苯基硫脲PTU来调控CsPbIBr2钙钛矿的结晶行为,进而改善光伏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将光电转换效率从5.7%提高到10.09%。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三角晶格自旋液体候选材料NaYbSe2在高压下的超导转变

郭琳,杨小帆,程二建,泮炳霖,朱楚楚,李世燕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7401.

doi: 10.7498/aps.72.20230730

量子自旋液体是一种由于自旋阻挫直到零温都不能形成磁有序的新奇量子态,并且和高温超导密切相关,因此,能否通过压力或化学掺杂等方式在量子自旋液体材料中调控出超导态甚至高温超导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问题。二维三角晶格稀土硫属化合物NaYbCh2 (Ch = O,S,Se)在比热、核磁共振、中子散射等实验中未出现长程磁有序,被认为可能具有量子自旋液体基态。本文研究了NaYbCh2 (Ch = Se,S,O)在压力下的电输运行为。对于NaYbSe2,当压力加到26.9 GPa时出现超导转变,表现出零电阻行为,其超导转变温度(Tc)约为5.6 K,并且直到45 GPa都保持基本不变,得出了其超导转变温度对压力的相图;对于NaYbS2,压力使其室温电阻从10 GPa下1011 Ω量级降低到67 GPa的10 Ω量级,然而其电阻随温度行为没有出现金属性,也没有发生超导转变;而对于NaYbO2,其从常压到60 GPa高压一直保持完全绝缘态,没有可观测的电阻。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648.jpg

图4 NaYbSe2的压力-温度相图,图中红色方点代表不同压力下NaYbSe2Tc,蓝色圆点代表不同压力下Se的Tc


同行评价

本文研究了三角晶格NaYbCh2 (Ch = O,S,Se)的高压电阻率,发现NaYbSe2样品在~26.9GPa开始出现超导转变,但正常态仍保持半导体行为;而NaYbS2和NaYbO2在60 GPa以下无金属化和无超导。这些实验结果对于全面认识这类材料电输运性质的压力效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线缺陷石墨烯纳米带的电输运研究

丁锦廷,胡沛佳,郭爱敏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7301.

doi: 10.7498/aps.72.20230502

石墨烯的能带工程是当前凝聚态物理的热点问题,旨在费米能级处打开能隙。另外实验报道石墨烯存在多种线缺陷,但人们尚未讨论线缺陷与石墨烯能带工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Landauer-Büttiker公式及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三种4-8环线缺陷随机排列方式对石墨烯纳米带电输运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尽管4-8环线缺陷随机分布的石墨烯纳米带在费米能级处存在电子态,但该电子态为局域态且体系在费米能级处存在透射能隙,这是由线缺陷随机排列诱导产生结构无序进而引起的Anderson局域化现象。当线缺陷无序程度较低或纳米带宽度较窄时,石墨烯纳米带的透射能隙依赖4-8环线缺陷的随机排列方式;随着线缺陷无序程度的增强或纳米带宽度的增加,三种线缺陷石墨烯纳米带的透射能隙趋于一致。总之,4-8环线缺陷随机分布的石墨烯纳米带具有透射能隙,该能隙对线缺陷的排列方式、无序程度及纳米带宽度均表现稳健性。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703.jpg

图2 完美ZGNR和三类无序ZGNRs的电子结构和电输运性质 (a) 态密度随E的变化曲线;(b) 平均电导⟨G⟩随E的变化曲线,其中左纵坐标对应无序ZGNRs,右纵坐标对应完美ZGNR。对于所有ZGNRs:N =10,M = 10000


同行评价

对GNR进行合理设计,可以使其产生优异的特性,因此在光电子器件方面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价值。论文设计了三种4-8环线缺陷GNR并且研究了缺陷的排列方式对纳米带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4-8环线缺陷随机分布的GNR虽然在费米能级处存在电子态,但是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了透射能隙,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铁磁电极单层二硫化钼纳米带量子结构中的自旋开关效应和巨磁阻

张明媚,郭亚涛,付旭日,李梦蕾,任宝藏,郑军,袁瑞玚

物理学报, 2023, 72(15): 157202.

doi: 10.7498/aps.72.20230483

采用三带紧束缚模型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的方法理论研究了铁磁电极单层之字形二硫化钼纳米带量子结构中的自旋电子输运性质。结果发现,由于铁磁电极的磁交换作用与散射区域电场共同影响,可获得能量依赖的100%自旋极化,得到纯的自旋流。这表明在该结构通过调控入射能可以实现自旋电子开关效应。此外,还发现当电导完全自旋极化时,磁交换场强度可以对巨磁阻效应进行有效的调控。该工作可为基于单层二硫化钼纳米带设计巨磁阻器件以及自旋过滤器提供理论参考。

微信图片_20231105220709.jpg

图2 磁交换场强度(M)不变,中间区域施加不同强度电场(U)时,自旋电导随入射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a)−(d) M = 0.01 eV;(e)−(h) M = 0.1 eV,(h)中插图为上自旋电导随不同入射能、中间区域电势能变化的等高线图,(g)中插图为上自旋电子的能带图。其他参数为中间区域长度Nx = 14,纳米带宽度Ny = 8


同行评价

本文中作者基于三带紧束缚跃迁模型研究了单层Z-MoS2纳米带自旋电子学性质。详细的论述了单层Z-MoS2纳米带的的能量依赖的自旋极化和场调控巨磁阻行为,这对单层二硫化钼纳米带器件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理论价值。

原文链接    PDF


《物理学报》2023年第15期全文链接:

https://wulixb.iphy.ac.cn/custom/2023/15

《物理学报》2020—2023年电子期刊,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640 (4).jpg



专题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高能重离子碰撞过程的自旋与手征效应( II )

非线性系统理论及其前沿应用(I)

功能氧化物薄膜新奇物理性质(I)

拓扑量子输运和器件(I)

高能重离子碰撞过程的自旋与手征效应( I ) 

二维转角莫尔超晶格(I)

阿秒物理(II)

量子计算新进展:硬件、算法和软件(II)

阿秒物理(I)

低维材料的新奇物性(II) 

非厄米物理前沿(II)

面向类脑计算的物理电子学 (I)

非厄米物理前沿 (I) 

低维材料的新奇物性 (I) 

二维材料的宏观制备

固态单量子体系的调控与应用 

纳米工程和热物理(II)

微纳光电子与激光

太赫兹生物物理

非平衡量子多体系统(I)

纳米工程和热物理(I)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

热电材料及应用物理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II)

等离子体物理及其材料处理
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I)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
超导及其应用
固态电池中的物理问题
百岁铁电: 新材料、新应用
太赫兹自旋光电子
低维材料非线性光学与器件
柔性电子
光学超构材料
电介质材料和物理
超材料
探索凝聚态中的马约拉纳粒子
载能离子束技术
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
非线性物理
拓扑物理前沿与应用
纪念黄昆先生诞辰百年
拓扑经典波动
磁斯格明子专题

多铁性:物理,材料及器件专题

精密测量物理专题

铁基高温超导发现十周年

软物质研究进展
水科学重大关切问题研究
量子相干和量子存储研究进展
冷原子-分子物理
等离激元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钙钛矿光电器件与物理
超导和关联体系研究进展
新型太阳能电池
太赫兹物理
软物质研究进展
超快强激光驱动的原子分子过程
拓扑绝缘体
高压下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研究进展
光纤传感
电磁波衍射极限
非晶物理研究进展
与硅技术融合的石墨烯类材料及其器件研究
硅基光电子物理和器件
计算物理的近期发展和应用
量子精密计量与操控
液晶光学及应用
庆祝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成立100周年
表面低维结构的电子态调控
癌症生物物理


特邀综述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基元构筑的功能材料皮米尺度结构

磁子学中的拓扑物态与量子效应

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储能特性优化策略 

理论先行四十载 新篇再作八旬后——记杨振宁先生和冷原子物理

稳态微聚束加速器光源

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材料相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人工微纳结构增强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

后摩尔时代的碳基电子技术:进展、应用与挑战

凝聚态体系中激发态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的气体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齿鲸生物声呐目标探测研究综述

褶皱状蜂窝结构的单层二维材料研究进展

从“魔角”石墨烯到摩尔超晶格量子模拟器

石墨烯在金属表面防腐中的应用

从高质量半导体/超导体纳米线到马约拉纳零能模

霍尔天平材料的多场调控

飞秒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最新进展

磁场中拓扑物态的量子输运

转录机器: 绳上舞者

论材料非晶形成中的焓与熵: 竞争亦或协同?

二维材料热传导研究进展

齿鲸生物声呐发射特性与波束调控研究

自组织结构的控制: 从平衡过程到非平衡过程

层状手性拓扑磁材料Cr1/3NbS2的磁学特性

膜间相互作用、开弦对产生和增强效应及其可能的实验探测

基于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技术的高分辨率磁畴成像研究

非晶态物质原子局域连接度与弛豫动力学

Verwey相变处Fe3O4的结构、磁性和电输运特性

纳米光学辐射传热: 从热辐射增强理论到辐射制冷应用

拓扑材料中的超导

基于聚焦离子束纳米剪纸/折纸形变的三维微纳制造技术及其光学应用

腔自旋波混合系统的研究进展

微纳尺度体点导热的拓扑优化

声学超构材料及其物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超快脉冲激光器

重费米子材料与物理

在人工拓扑超导体磁通涡旋中寻找Majorana零能模

具有变革性特征的红外光电探测器

二维极化激元学近场研究进展

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薄膜的洁净转移

复杂声学环境中人耳附近空间有源降噪研究

利用光谱和质谱成像技术实现指纹痕量检测

类KBe2BO3F2结构硼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进展

二维有机拓扑绝缘体的研究进展

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性能

高温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无衍射光束的产生及其应用

基于光量子态避错及容错传输的量子通信

双连续型乳液凝胶(Bijel)的研究进展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


观点和展望精选


  量子计算纠错取得突破性进展
  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研究进展
  相互作用费米子的量子模拟
  钒基笼目超导体
  当代理论物理发展趋势之我见


青年科学评述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面向先进光源线站等大科学装置的低温X射线能谱仪原理及应用进展

基于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同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里德堡原子多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液相外延层层浸渍组装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及其物理性能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气体中的一些新进展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柔性基底体系的模型与应用

新型助熔剂助力铁基超导1111体系单晶生长和物理研究

《物理学报》在淘宝店和微店上线,扫码即可购买过刊和现刊。


640 (6).jpg       图片


640 (7).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7348-1408828.html

上一篇:亮点文章 | 《物理学报》2023年第14期
下一篇:亮点文章 | 《物理学报》2023年第16期
收藏 IP: 159.226.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30 0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