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mi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mingduan 绝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

博文

参观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

已有 1909 次阅读 2024-1-13 22:26 |个人分类:察人察己|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去自贡,顺道参观一下“盐业历史博物馆”。

有几点特别想记录一下。

1、“卓筒井”技术

小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好几眼井,通常聚集而居的一个五六户人家的院子,就会共用一口井。这些井一般是直径超过1米的竖井。

水井的开凿过程很简单笨拙,选好地址后,先把表层的疏松物质(包括土壤、泥页岩等)去掉,一直挖到砂岩。然后石匠门就用錾子、铁锤等工作,不停地向下凿洞。为了方便活动,水井的直径会搞得比较粗,大只能容下一到两个人在里面转身。一直凿到有大量的岩层水沁出。也有一些地方,页岩或者泥页岩岩层太厚,没办法直接挖到砂岩,那就在泥页岩的基础上往下挖井,通常会挖的很宽,直径可能超过2米,然后用条石在井里从底部向上一层一层码砌加固。

早期的盐井大概跟我们小时候的水井形状差不多吧。只不过为了取到盐卤,可能会比较深,必要的时候口径会更大。

五一的时候去自贡参观燊海井,这是开凿于道光年间的盐井,深度超过1000m,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口超过1000m的盐井。燊海井的井口还在,至今仍然在产盐。我们从燊海井的外观看,井眼很小,直径不超过20cm。就算下面会大一点,也不会大很多。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古人是如何打出如此的既深又细的盐井呢?要知道,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西方那种借助现代钻头的钻井技术才引进我国。

今天在博物馆了解到,在宋朝的时候,四川专门从事盐井开凿的师傅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凿井技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此法凿出的盐井井口小而深,被称为“卓筒井”。北宋苏轼的《蜀盐说》中对四川首创的卓筒井有所记载,“用圆刀凿山如斗大,深者至数十丈则咸泉自上”。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盐工们选择合适的位置搭建碓架,然后站在碓架上用力踩动中间碓板。碓板的另一头挂着铁锉,随着碓板的起落,铁锉不断冲击井口和井底岩层,将岩层捣碎成碎石岩屑,再往井内灌入淡水,使之混合成泥浆,再用特制的扇泥筒将泥浆提取上来。扇泥筒上下扇动几次,使泥浆灌满筒内,然后提至井口,用勾水器顶开单向阀,放出泥浆。就这样,凿井、扇泥交替进行,不断加深盐井。

https://wwj.sc.gov.cn/scwwj/wbyw/2020/1/7/4e732d637aa04313b3f8e2256a1cb2db.shtml

根据博物馆展示的实物,这些铁锉,看起来是铸铁的,很重。凿井过程中,通过碓架把用绳子悬挂在井里的铁锉提起来,然后迅速放开,让其自然下落。通过铁锉反复地冲击岩层,来形成一个较小直径的井眼。然后用带有单向阀的汲水桶,把泥浆抽取上来。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隔房的一个大伯家打井,请了两个师傅在屋子里面打井。两个人抬着一个重东西,像打夯一样不断地冲击地面。那时候觉得这种打井的方式很奇怪,像是向地面砸一个洞的样子。现在回头想想,可能他们用的技术,跟这个卓筒井的技术类似。这是1990年左右的事情。

2、如何提取细井中的杂物呢?

与常规的水井不同,卓筒井的井眼比较细,大概只有几十厘米、甚至只有20多厘米。这么细的深井,如果中间有什么东西堵住了怎么办呢?比如打井的铁锉万一掉了,或者绑铁锉的篾条麻线松开散落了,或者井壁上的石头落下去了等。

因为井太细,不可能让人下去。这就必须采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

当时自贡一代的匠人发明了很多相应的工具,有的像狼牙棒但是铁须倒立的工具,有的是向下张开带倒须的爪子,...,这些工具伸到井里,通过快速下落,冲击落在井里的东西,可以相对容易地把他们取出来。

3、井盐不止于自贡

自贡被称为"盐都",是因为过去两三百年来,此地大量产盐。而其中以今天自贡市城区附近的两口盐井——自流井和贡井最为有名。后来,人们用盐井的名字来给地方命名,分别为自流井和贡井。再后来,人们把这两个地名各取一个字,对这一地区进行命名,“自贡”由此得名。

因为今天自贡的名气,很多人认为四川(盆地)的盐都产自自贡。实则不然。今天从盐业博物馆的介绍看,自贡的盐业兴旺始于明朝后期。而此前,四川的眉山、乐山等地的井盐在全国影响力更大。据说在眉山市(三苏故里)仁寿县,有一口口径极大(几十丈)的盐井,名为陵井,据称是汉代张陵(与道教有关)开凿的。这口盐井历代方志都有记载,直到晚清还在产盐。但是到了民国因修福音堂被填了。

以前看民国时期周立三等地理学家对嘉陵江流域的踏勘记录,今天南充市南部县在当时也是重要的产盐地。目前,四川遂宁的大英县也是重要的井盐产地。

甚至可以这么说,四川盆地的川渝各地市州,到现在几乎都不同程度的有井盐开采,只不过某些地方没有形成规模。而三州地区的盐源县,地名的由来本身就与井盐有关。

4、其他

(1)

自贡的盐业在明清时期极为发达,影响范围也很广。今天的盐业历史博物馆,就是清朝的西秦会馆(始建于乾隆时期)。建筑还是原来的建筑,只是原来的戏台、茶馆变成了展厅。西秦会馆是陕西来自贡经营盐业的商人们建立的同乡会会馆。

由西秦会馆的情况可以推测,尽管井盐开采加工流水线上的工匠都主要来自当地,但是经营井盐的资本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外地。

(2)

井盐的开凿,带来的是一个产业链的发展。

都江堰古城里有一些浮雕,呈现了以前的民夫运盐进入藏区的情形。都江堰公园李还保存有一段古道的原貌,叫“松茂古道”,是以前盆地通往松潘、茂县一带的路。人们由此把盆地的物质,主要就是茶叶和盐等,送往川西山地和高原。

我认为,茶马古道,实际上传输的物质不仅仅限于茶、马,至少食盐可能也是主要的物质之一。

另外,我小时候去赶场,翻过一个垭口后,会经过一个只有三户人家的小院子。这里的地名叫“盐糖客”。据说是因为这里以前住过一户人家,他们家专门从事盐和糖的买卖。

(3)

盐业还是衰落了。

我高中的同学,有一个考入当年的自贡师专,读的是生化系。毕业后在自贡一个盐化工的国企上班。十几年前,辞职自谋生路去了。

今天四川的井盐开采、盐化工,不再限于自贡,自贡也不再有突出的优势。而且,井盐开采和盐化工,似乎已经无法支撑一个地方的发展。人们都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6370-1417790.html

上一篇:南粮北运的内容是大米为主还是稻谷为主?
下一篇:因陋就简的几件往事
收藏 IP: 221.236.157.*| 热度|

13 刘进平 宁利中 陈蕴真 杨卫东 尤明庆 郑永军 崔锦华 胡泽春 张忆文 杨正瓴 李学宽 刘钢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