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mi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mingduan 绝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

博文

看《中国书法大会》的两点感触

已有 2226 次阅读 2023-7-1 21:44 |个人分类: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几天晚上看《中国书法大会》,有几个感触。

1

书法艺术的传承,基本步骤是临摹。反复临摹。不管是临还是摹,都在追求相似。相似度越高,被认为学习效果越好。

而且到今天,形成一种特殊的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的价值观,即凡是历史上名家的作品就是美的,写的越是类似于这些名家,学得越成功,越是美。

我觉得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就没有什么创新可言了。

2

为何一些“不经意”创作的东西、包含涂改、错别字的字条,会被作为书法作品传承下来呢?

比如所谓的最伟大的三幅行书作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都是在特殊情感状态下写出来的,而且像草稿。比如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微醺的情况下写的,全文出现很多错别字和涂抹修改痕迹;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侄儿写的祭文,在十分悲痛的情况下写的,因为情绪的发展,从开始到结束,书写状态从行楷几乎过度到草书,涂抹是难免的;寒食帖相对规矩一点,但是也有好几处错别字。

在作品中保留有错别字。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这个作品本身在当时可能只是作为草稿,后期是需要重新誊写的。为什么这些“草稿”却被保留下来了呢 ?尤其是寒食帖,当时苏东坡作此文的时候,非常颓废,书写潦草、写错了需要涂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假如他只是把这幅字当做草稿来准备的话。但是这幅字却有同时代的黄庭坚的题跋,显然后者是把它作为一副严肃的书法作品对待的。

可见,苏写完后并没有把这个视作草稿,并作为废品处理掉。而是存起来了。

当然,有可能,在古代,纸张是非常珍贵的物品,获得纸张的经济成本太高。人们写字后不会轻易废弃。

似乎也可以由此进一步推测,在古代,至少在苏轼及其以前的时代,练习书法并不是一般人生活的必需品,他有一定经济门槛。要成为书法家,家里得有足够的钱来买纸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6370-1393683.html

上一篇:是否需要以自己的学问为职业?
下一篇:高考志愿该报什么专业?
收藏 IP: 221.236.157.*| 热度|

9 檀成龙 许培扬 尤明庆 郑永军 张晓良 武夷山 刘进平 赫荣乔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