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mi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mingduan 绝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

博文

电影《驭风男孩》引发的几点思考

已有 7362 次阅读 2021-3-7 00:13 |个人分类:影视观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驭风男孩》(The Boy Who Harnessed the Wind2019)。是一部能触发思考的电影,很适合给小孩子看,让他们注意到“知识的力量”。

1、故事梗概(嫌长的可以跳过)

总体上,是一个比较连贯而有趣的故事。但前期的铺垫太长,有点拖沓。

故事发生在非洲马拉维地区,以此命名的国家位于南纬9.8-17.5度之间。这个纬度意味着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每年有旱季和雨季2个季节,旱涝两重天啊。故事一开始,气候的年际波动导致雨季迟迟不来。好不容易雨季到来,结果是连绵大雨,形成了洪涝灾害,庄稼地被浸泡、冲毁了。此前国际社会对该地区的气候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大量粮食外销导致当地储备不足。在新一轮歉收的生长季之后,粮食匮乏。所以故事的后半段,主人公和家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想办法度过饥饿期,主要有两种办法:一个是逃离家乡,但是这有极大的风险,到外面也不一定能找到粮食。另一个办法就是重新开始播种,困难在于没有地表水可以灌溉。

主人公小男孩的爸妈放弃外面的工作回到农村。他们有一定的文化,起誓要让孩子接受教育,不再过愚昧的生活。所以故事的开始就是送孩子去上学。而男孩的姐姐此时已经高中毕业,正在申请上大学,因为穷最终未获批准。男孩子第一学期的学费也没有交齐,所以念了一段时间后他被学校开除了。他后来经常到学校去偷听“科学课”。小男孩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他在家自学成才,学会了修理收音机的技能,而且知道怎么有效利用旧电池和电瓶(硫酸蓄电池)。家附近以前有一个烤烟厂(在雨季来临之前搬走了),所以垃圾场上经常能捡到一些废弃的机器零件,这成了小男孩的宝藏。

有一个小插曲触发了小男孩对发电原理的兴趣。因为没有电(没钱),小男孩没法在黄昏和晚上做作业,他需要电和电灯照明。偶然的机会下,他发现科学老师的自行车上有电灯照明。老师告诉他,自行车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自己构造的电磁装置可以发电。小男孩由此知道发电的基本原理。

在极度干旱和饥饿的威胁下,男孩的姐姐与科学老师私奔了。一家人到学校找校长理论。学校与他们达成妥协,允许小男孩进入图书室去看书。他看到了一本《Using energy》(能源的利用)。在这本书的启发下,小男孩想通过风能转动来发电,带动水泵工作。一次小型实验之后,他确定了方案的可行性。接下来,他自行设计了风能发电系统和水泵抽水系统,从水井中抽水,灌溉庄稼。最终帮助大家度过了困难时期。此后这些风能发电设备和水泵在他的家乡逐渐推广,成为农业灌溉的基础。小男孩因此获得了奖学金,完成了基础教育,后来先后在南非和A国求学,拿到了博士学位。

2、电影引发的思考

故事中有一个发人深思的情节。小男孩想说服父亲献出自行车用来制作风车;但是父亲不相信他有那个能力,觉得他不过是想造一个玩具。与其没有把握地破坏一辆自行车,还不如老老实实种地。然而大家都知道旱季会持续好几个月,种庄稼只会浪费种子。父子两陷入拉锯状态,谁也说服不了谁。干旱和饥饿导致生活陷入绝境,小男孩的狗都饿死了。大概是爸爸觉得反正都没有希望了,不如献出自行车试一试。这才有了后来的制作风车。

父子两拉锯的过程真的很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小男孩会想到制作风能发电系统?因为知识!小男孩的好奇心和基础的教育,让他有条件从一本科普书籍上获取知识和利用风能的技能。这说明了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为什么爸爸不信任他?主要是爸爸的年龄。很少有大人会相信小孩子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会变成现实。另外爸爸的生活和周遭的环境似乎在告诉他,所有的工具都是外面来的,他们自己几乎没有造出过什么有技术含量的工具。这一点没有明说,但是看得出来。

打破这种互不信任,需要机缘。而在我们一般人的世界中,小孩子取得大人的信任,通常是通过教育(取得一定学历)或者实践的证明来实现。即便如此,这种信任在一开始也是很困难的。乡村生活如此,城市生活大抵也如此。其实科研生活也是如此,导师一开始对于学生的想法通常是持怀疑态度的,学生需要反复努力证明自己方案的可行性。但是,孩子和初学者的异想天开,往往是值得珍惜的资源。

另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教育,包括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小男孩的成功,源于他接受了基础教育,他通过科普书籍的阅读,获得了利用先进技术的可能。这个故事中的“教育”有广泛的含义,他的内容和形式值得我们反思。

1)学校的系统教育。但是显然学校的教育只是开了一个头就结束了。小男孩阅读书籍主要通过借助字典来阅读。教育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如何教会我们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应该是更加重要的教育内容。

2)偷听“科学课”,为他了解一些相对先进的技术提供了知识基础。而放弃一些通识课程,并没有对主人公的发明创造构成显著的障碍。这凸显了基础教育中实用技能传授的重要性。但是,实用技能传授这在我(们)的受教育经历中几乎是缺失的。我记得我初中阶段曾经发放了《劳动》课程,上面有养鸡、理发等技能的介绍,但是没有老师讲授;即便是在90年代末,我所接受的初中教育也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尽管事实上升学率不太高,中师+中专+高中累计起来大概有60%。现在我孩子的小学教育中,似乎还没有看到传授实用技能的课程。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当年的同学,无论小学辍学,还是一直读到高中辍学,离开学校后都要么拜师学艺,要么下苦力或进流水车间作没有技术含量的活,我们的基础教育并没有传授大家生存/生活的技能。

(3) 捕获技能的意识缺乏。我想,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环境,生存技能和生活技能都是重要的。但是,我们当前的环境太优越了,以至于很多人丧失了捕获这些基础技能的原始冲动。比如,现在有多少中学生会做饭?大概两年前,我这个老学生跟一群95年左右的师弟师妹去外面租房子过端午节,煮饭炒菜的一些基本技能,好多人是没有的。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育和学习的目的就是升学,考大学;甚至于本科阶段很多人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技能,而是专注于考研。这种情况下,一旦学业中断,进入社会后完全是另起炉灶,从头再来。现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倡素质教育和减负,结果更扯淡。唱歌跳舞的比重大了,但是孩子们洗衣做饭之类的技能还是没有,去野外野炊,爬个草坡都叫唤半天。其实应该好好抓一下一些实用生存/生活技能的传授。比如,大学的军训课程,我觉得搞成野外求生训练,比走正步来的实在。

3、其他

此外,还有一点比较诡异。电影的主人公最后到A国拿了个“环境学”的博士学位。实际上,对于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要想在短期内发展起来,搞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业才是比较好的路子。“环境学”格调太高,不接地气。

当然,这个故事据说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主人公所在的国家曾经是E国的殖民地,他后来在南非接受高等教育,又到A国深造,这一路下来都是在国际助学金和奖学金的资助下完成的。最后选择“环境学”,不知道是不是跟西式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6370-1275355.html

上一篇:看地图得到的淮河印象
下一篇:错别字以及“盗版书”
收藏 IP: 210.26.55.*| 热度|

6 武夷山 尤明庆 赫荣乔 郑永军 石晓燕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