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fen Ye, Xingjia Chen, Rui Zhang, Yu Jiang, Fanyang Huang, Huijuan Huang, Yu Yao, Shuhong Jiao, Xiang Chen, Qiang Zhang*, Yan Yu*
Nano-Micro Letters (2022)14: 187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2-00932-3
1. 具有良好物理限域的二维纳米阵列更有利于实现均匀的Li⁺流和均匀电场分布。
2. 具有优良化学调控的Li₃N组分提供成核位点,加速消耗的Li⁺的补充,并得到无枝晶的形貌。
3. 物理限域和化学调控的协同效应使得锂对称电池在高电流密度和高面容量下实现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为了揭示形貌对锂沉积的影响,有限元模拟计算了沉积不同时间后,二维(2D)纳米片、一维(1D)纳米线和零维(0D)纳米颗粒附近的锂离子浓度分布。在相同的沉积时间下,如图1所示,2D纳米片比1D纳米线和0D纳米粒子更有利于实现均匀的锂沉积。特别是在经过1200秒的沉积后,2D纳米片包覆的碳骨架表面的Li⁺浓度几乎保持不变,可以实现无枝晶沉积。相反,Li⁺浓度在包覆了1D纳米线和0D纳米粒子的碳骨架周围显示出显著的变化。这容易引起枝晶的生长。总的来说,有限元模拟表明,设计二维纳米片是抑制枝晶生长和实现均匀沉积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这一理念,研制了不同镍基纳米片修饰碳布,并与熔融锂反应后得到相应的复合电极(Li-Ni/LiₘX-NS@CC(X = O,N,P))。
图1. (a-c) Li⁺在2D纳米片、1D纳米线和0D纳米颗粒修饰的碳布上的沉积示意图;(d) 模拟了不同镀锂时间下,在2D纳米片、1D纳米线和0D纳米粒子附近电解液中的Li⁺浓度分布。
II Li-Ni/LiₘX-NS@CC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如图2a所示,本文通过水热法和在不同气氛下煅烧得到NiO、Ni₃N和Ni₅P₄纳米片修饰的碳布。三种镍基化合物的纳米片形貌在与熔融锂反应后仍然良好保持(图2b-d)。为了证明Li-Ni/LiₘX-NS@CC电极(以Li-Ni/Li₃N-NS@CC为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原位XRD测试了充放电过程中的物相变化。XRD图谱(图2e,f)显示,在电化学沉积和溶解过程中二次产物的物相没有发生变化。
图2. (a) Li-Ni/LiₘX-NS@CC电极的制备流程示意图;(b-d) Li-Ni/Li₂O-NS@CC,Li-Ni/Li₃N-NS@CC和Li-Ni/Li₃P-NS@CC电极的SEM图像;(e, f) 在放电和充电过程中Li-Ni/Li₃N-NS@CC电极的原位XRD图谱。
III 化学吸附/扩散调控分析
通过DFT计算进一步揭示了Ni/LiₘX对锂吸附和扩散的化学调控作用。Li原子在Li₂O、Li₃N、Li₃P、Ni和碳布上的吸附能分别为0.712、-2.26、-0.178、-1.257和0.435 eV(图3a-e)。图3f-h呈现了Li₂O,Li₃N和Li₃P晶体中的Li⁺扩散能垒,并且相应的扩散能垒(图3i)分别为0.141,0.016和0.113 eV。图3j-l分别表述了在碳布上修饰的Ni/LiₘX纳米片对锂沉积行为的影响。由于Li₃N和Ni对Li原子的吸附能大于Li₂O和Li₃P,Li⁺可以均匀地分布在Ni/Li₃N纳米片周围。因此,从理论上预测了高离子电导率和强亲锂性的Li-Ni/Li₃N-NS@CC电极有利于抑制枝晶生长和稳定锂金属负极。
图3. (a-d) Li原子在Li₂O、Li₃N、Li₃P和Ni上的吸附模型和差分电荷密度分布,黄色和青色区域分别代表电子的积累和消耗;(e) 锂原子在不同晶体表面的相应吸附能对比图;(f-i) Li₂O、Li₃N和Li₃P晶体中最佳Li⁺扩散路径以及相应迁移能垒比较图;(j-l) Ni/Li₃N、Ni/Li₂O和Ni/Li₃P在锂离子沉积中的作用机理。
IV Li-Ni/LiₘX-NS@CC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图4. (a) 在2 mA cm⁻2,5 mAh cm⁻2条件下,Li-Ni/Li₂O-NS@CC,Li-Ni/Li₃N-NS@CC,Li-Ni/Li₃P-NS@CC和纯锂对称电池的电压-时间曲线;(b) 上述四种对称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c) Li-Ni/Li₃N-NS@CC和纯锂对称电池在60 mA cm⁻2,60 mAh cm⁻2条件下的电压-时间曲线;(d) Li-Ni/Li₃N-NS@CC对称电池的长循环性能与近期发表的工作中性能的对比图;(e) 上述四种对称电池在循环后的RSEI的对比图;(f) 不同电极间交换电流密度的比较;(g) 基于Li-Ni/Li₂O-NS@CC,Li-Ni/Li₃N-NS@CC,Li-Ni/Li₃P-NS@CC 和纯锂电极在1 mA cm⁻2,1 mAh cm⁻2下的库伦效率比较。
V Li-Ni/Li₃N-NS@CC电极的形貌演变
本文探讨了Li-Ni/Li₃N-NS@CC电极在不同面容量下剥离/电镀过程中的形貌演变。如图5a-f所示,随着锂剥离量的增加,碳骨架逐渐显示出来直到裸露出纳米片阵列。当将20 mAh cm⁻2的锂金属重新沉积到Li-Ni/Li₃N-NS@CC电极上,可以观察到光滑平坦的表面并且没有锂枝晶生成(图5g-h)。此外,原位枝晶观测实验表明仅在5分钟后,纯锂电极表面就出现小的锂枝晶(图5i)。30分钟后,纯锂电极两侧的锂枝晶溢出。而Li-Ni/Li₃N-NS@CC电极的表面始终保持光滑,并且无枝晶(图5j)。循环20圈后,纯锂表面(图5k)出现大量的锂枝晶,而Li-Ni/Li₃N-NS@CC电极表面(图5l)依然平整且光滑。AFM图像(图5m,n)显示循环后的纯锂表面粗糙,而Li-Ni/Li₃N-NS@CC电极表面光滑均匀。图5示意性地总结了纯锂箔和Li-Ni/Li₃N-NS@CC电极的Li⁺沉积/溶解行为。由于均匀的Li⁺流、快速的离子迁移速率和丰富亲锂位点,Li-Ni/Li₃N-NS@CC电极表现出均匀的沉积/剥离行为和无枝晶形貌。相反,对于纯锂电极,Li⁺更倾向于局域沉积并产生大量锂枝晶,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图5. Li-Ni/Li₃N-NS@CC电极在剥离(a, b) 5 mAh cm⁻2,(c, d) 10 mAh cm⁻2,(e, f) 20 mAh cm⁻2并重新沉积(g, h) 20 mAh cm⁻2后的SEM图像;原位光学显微镜观测纯锂箔(i)和Li-Ni/Li₃N-NS@CC(j)电极上镀锂行为,刻度为100 μm;在5 mA cm⁻2和5 mAh cm⁻2条件下循环20次后,纯锂箔(k)和Li-Ni/Li₃N-NS@CC(l)电极的SEM图像;(m, n) 纯锂箔和纯Li-Ni/Li₃N-NS@CC电极的AFM图像;(o, p) 纯锂箔和Li-Ni/Li₃N-NS@CC电极沉积/剥离行为的示意图。
VI Li-Ni/Li₃N-NS@CC电极在全电池中的应用
为了验证Li-Ni/Li₃N-NS@CC电极的实用性,将锂负极与LiFePO₄(LFP)正极匹配成全电池测试循环稳定性(图6a)。值得注意的是,Li-Ni/Li₃N-NS@CC||LFP全电池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300次循环后保留率为93.9%,超过了纯Li||LFP电池(60次循环后迅速衰减)。图6b显示Li-Ni/Li₃N-NS@CC||LFP全电池的Rct值(133Ω)低于纯Li||LFP全电池的Rct值(271Ω),说明Li⁺在Li-Ni/Li₃N-NS@CC电极中的快速迁移。此外,Li-Ni/Li₃N-NS@CC||LFP全电池显示出比纯Li||LFP电池更好的倍率性能(图6c-e)。这些结果表明,Li-Ni/Li₃N-NS@CC电极使锂金属电池具有显著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图6. (a) 在2C的电流密度下,Li-Ni/Li₃N-NS@CC||LFP和纯Li||LFP全电池的长循环性能,LFP的负载质量为9 mg cm⁻2;(b) Li-Ni/Li₃N-NS@CC||LFP和纯Li||LFP全电池循环后的Nyquist图;(c) Li-Ni/Li₃N-NS@CC||LFP和纯Li||LFP全电池的倍率性能;(d, e) Li-Ni/Li₃N-NS@CC||LFP和纯Li||LFP全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电压-比容量曲线。
本文(共一)第一作者
本文通讯作者
▍主要研究成果
▍Email:zhang-qiang@mails.tsinghua.edu.cn
本文通讯作者
▍主要研究成果
▍Email:yanyumse@ustc.edu.cn
撰稿:原文作者
Tel: 021-3420762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