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磁波吸收和屏蔽材料可对电子设备及其所处环境进行有效防护,阻止电磁信息泄漏、切断电磁波传播途径、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干扰,是解决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问题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研发兼具“薄、宽、强、轻”特点的高性能吸波与屏蔽材料一直以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本次会议的9位特邀嘉宾为:复旦大学车仁超教授、山东大学刘久荣教授、四川大学鄢定祥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晓芳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孔杰教授、同济大学陆伟教授、贵州大学谢兰教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沈斌研究员、上海大学冯欣教授。
车仁超教授作题为“磁性吸波材料的显微结构设计”的报告。介绍了25年来依托自主研发的洛伦兹透射电子显微镜取得的系列成果:磁核壳型吸波材料的设计与机制、电磁磁耦合性吸波材料的构筑、表界面对磁畴演化的约束及其在电磁温多场下的响应行为、多级介电材料的界面极化机制与材料设计等。揭示了金属纳米化、碳管限域和核壳多重耦合增强吸波性能的新机理,实现了宽频强吸收。 刘久荣教授作题为“轻质电磁波吸波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报告。介绍了中空及多孔磁性吸波材料、轻质磁性金属和介电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GHz波段等高效宽频段吸波特性。详细阐述了磁损耗和介电损耗协同吸波机制。 鄢定祥教授作题为“具有隔离结构导电网络的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的报告。介绍了高分子成型中温度/压力/流动场耦合注射成型方法,获得了具有隔离结构导电网络、机械形变和功能稳定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为隔离结构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应用。 刘晓芳教授作题为“新型高性能、多功能、智能电磁功能材料”的报告。介绍了团队在多功能、智能化、可穿戴电磁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比如,集轻薄/高效电磁波吸收、疏水、隔热和红外隐身于一体的多功能气凝胶,“开/关”式电磁屏蔽气凝胶,各向异性的磁液态金属薄膜等。 孔杰教授作题为“介电型高温吸波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报告。主要讲述了四部分内容:可溶可熔超支化聚硼硅氮烷设计及制备策略、前驱体分子结构调控硅硼碳氮陶瓷高温吸波性能、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结构复合调控高温吸波性能、磁性MOF/ZIF复合调控硅硼碳氮陶瓷高温吸波性能。最后结合材料超结构设计与3D打印成型技术,展望了本领域的未来发展。 陆伟教授作题为“电磁波吸收碳基复合材料的多维度设计与性能调控”的报告。新型吸波材料要求满足“薄匹配厚度、低负载比率、宽有效频带、强反射损耗”等特点,兼具“薄、宽、强、轻”特点的高性能吸波材料,一直是吸波材料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本报告从“薄、宽、轻”三个维度出发,讲述了不同碳基吸波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电磁参数调控与性能优化,对新型高性能吸波材料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谢兰教授作题为“高导热的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报告。介绍了交替多层结构的电磁屏蔽膜、非对称结构电磁屏蔽材料、多尺度结构设计的高导热膜等研究工作。课题组制备的样品用于CPU和遥控汽车,显示出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 沈斌研究员作题为“轻质高分子复合电磁屏蔽泡沫材料及其性能调控”的报告。介绍了课题组在轻质高分子复合屏蔽泡沫材料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尤其具有低反射特征的高效屏蔽泡沫的设计构建新方法,以及实现屏蔽材料性能有效调控的新途径。 冯欣副教授作题为“柔性电磁屏蔽薄膜微结构控制及性能研究”的报告。介绍了上海大学“纳米纤维化学”团队在柔性电磁屏蔽薄膜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讲述了纳米纤维素金属化、球形导电界面构筑、多层级多功能薄膜组装等三个方向的研究详情及进展,以及在植物纳米纤维素/芳纶纳米纤维的表面无电沉积技术或复合技术、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微球表面球形导电界面构造技术、MXene多层级多功能复合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Springer Nature合作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高水平文章(research article, review,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etc),包括微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合成表征与性能及其在能源、催化、环境、传感、电磁波吸收与屏蔽、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被SCI、EI、PubMed、SCOPUS等数据库收录,2020JCR影响因子达16.419,学科排名Q1区前10%,中科院期刊分区1区TOP期刊。多次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上海市精品科技期刊”等荣誉,2021年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editor@nmletters.org Tel:021-3420762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