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no-Micro Letters (2021)13: 205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1-00725-0 2. 通过原位表征结果分析,揭示了层状结构在循环过程中的应力演化规律。 图1. (a) 设计的碳酸盐前驱体D-NCMCO的二维截面示意图;(b) 反应中碳酸盐沉淀TM2⁺(CO₃2⁻)表面吸附的TM2⁺(DS⁻)₂胶束,最终形成二者复合的TM2⁺(CO₃2⁻)ₓ(DS⁻)ᵧ胶体球;(c) 常规的二维离子扩散通道示意图;(d) 缺陷结构提供更多侧向通道示意图;(e) 掺杂元素分布示意图。 图2. (a-c) 碳酸前驱体D-NCMCO,P-NCMCO和纯的SDS粉末的拉曼光谱;(d) P-LMR和(e) D-LMR的XRD精修结果;(f) P-LMR和(g) D-LMR的拉曼分峰结果。 通过对产物进行透射电镜表征,发现对照组P-LMR材料显示出常规的层状结构(图3a-c),而D-LMR材料内部为层状结构,表面则出现“结晶带”和“缺陷带”交替分布的结构(图3d-f)。放大图f中的区域3,发现缺陷带两侧的过渡金属层发生了偏移,形成了大量堆垛层错,并且在层间出现掺杂原子。常规的层状结构中锂离子绝大部分只能沿二维的平面扩散,而通过引入堆垛层错则可以提供额外的扩散通道。 图3. P-LMR的(a) 二次颗粒和(b) 一次颗粒的TEM以及(c) HRTEM图片;D-LMR的(d) 二次颗粒和(e) 一次颗粒的TEM以及(f) HRTEM图片;(g, h) 分别对应于图(f)中区域1和区域2的FFT点阵;(i)对应于图(f)中区域3的晶格间距;(j)是图(f)中区域2的放大图。 这种特殊的结构设计能够提供更多锂离子扩散通道,有利于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锂离子的迁移,并且元素掺杂能够稳固结构,这对于提升材料性能尤其重要。如图4所示,D-LMR显示出了更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0.2 C倍率下循环100圈容量还能保持在273 mAh/g,容量保持率为94.1%。在2 C倍率下循环1000圈容量保持在152 mAh/g,对应的电压衰减也低于每圈0.907 mV,抑制了电压衰减。 为了进一步探究D-LMR的电化学行为和动力学行为,利用原位XRD对D-LMR循环过程中的晶粒及应力变化进行了研究(图5)。研究表明,首次循环过程中D-LMR的晶粒在c-轴方向上的变化相比于P-LMR样品更小,说明结构稳定性得到保持。循环过程中D-LMR的应力峰值低于P-LMR约59.2 MPa,并且峰值的出现更为延后,说明这种“结晶带”和“缺陷带”交替分布的结构能有效缓释循环过程中材料的内应力,防止结构的坍塌。 图5. (a) P-LMR和(d) D-LMR样品前三圈的原位XRD以及对应的二维等高图;(b) 和(c) P-LMR样品以及(e) 和(f) D-LMR样品循环过程中(003)峰的演化规律;(g) P-LMR样品和(i) D-LMR样品循环过程中c-轴方向晶粒尺寸的变化;(h) P-LMR样品和D-LMR样品在循环过程中的应力演化规律。 基于上述讨论分析可知,引入的阳离子和聚阴离子共掺杂,既能稳定LMR在高脱锂态下的层状结构,又能有效抑制不可逆的晶格氧释放;此外,锂离子在常规的层状材料中主要沿着层间的二维平面扩散,这是限制LMR倍率性能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引入的缺陷结构(主要为堆垛层错)能在常规的二维平面之外提供更多侧向扩散通道,锂离子可沿三维方向扩散,增加了锂离子的扩散通道,有助于提升其倍率性能;而且,这种“结晶带”和“缺陷带”交替分布的结构能缓释循环过程中累积的内应力,防止晶粒发生大的尺寸变化,维持结构稳定。通过将元素掺杂、缺陷构筑和应力调控三合一,从而对LMR的性能进行整体改善。 谢清水 本文通讯作者 厦门大学 特任研究员 锂/钠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高容量电极材料的宏量制备以及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科学构筑。 ▍主要研究成果 ▍Email: xieqsh@xmu.edu.cn 王来森 本文通讯作者 厦门大学 副教授 磁性纳米材料和纳米能源材料。 ▍主要研究成果 ▍Email: wangls@xmu.edu.cn 瞿佰华 本文通讯作者 厦门大学 副教授 钠离子电池、钠金属电池、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及电化学储能机理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Email: bhqu@xmu.edu.cn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Springer Nature合作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高水平文章(research article, review, communication, commentary, perspective, letter, highlight, news, etc),包括微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与性能及其在能源、催化、环境、传感、吸波、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被SCI、EI、SCOPUS、PubMed Central、DOAJ、CSCD、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收录。2020 JCR影响因子IF=16.419,在物理、材料、纳米三个领域均居Q1区(前10%)。2020 CiteScore=15.9,材料学科领域排名第4 (4/123)。中科院期刊分区:材料科学1区TOP期刊。全文免费下载阅读(http://springer.com/40820),欢迎关注和投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1 0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