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onCHO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TonCHOW

博文

[转载]武汉科技大学2020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

已有 2288 次阅读 2020-3-27 15:38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武汉科技大学, 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招聘 |文章来源:转载

武汉科技大学2020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

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和湖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在2020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位列第100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20个教学学院、76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国家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创建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疫情,阻不断我们爱才的真情!为深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学校急需引进一批能恪守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我们诚邀您来武科大,共逐“科大梦”!疫情结束,我们不见不散!

一、招聘学科

工理医类学科包括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统计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其他学科包括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政治学、中国史、美术学、设计学等。

二、设岗单位及引才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

 2.jpg

三、招聘对象及引进待遇

 1.jpg

备注:

1.引进待遇按照“一人一议”的原则,结合申请者的经历背景、创新水平、发展潜力、工作目标任务以及我校相关学科人才紧缺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2.基本薪酬包含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津补贴和学校岗位绩效工资、高层次人才岗位津贴,以及公积金、社保由学校承担缴纳部分的全口径统计总和。

3.具备冲击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潜力的优秀人才,学校将重点支持。凡依托我校申报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进入会评阶段但最终未入选者,将比照国家级青年人才部分待遇引进。

4.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可绿色通道申报高级职称。

5.长期在国内知名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优秀人才,如拥有博士学历学位,掌握关键技术,主持过省级以上重大产业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或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主要技术负责人,研发成果对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突出,研发领域符合相关产业创新发展趋势,满足我校学科发展所需,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可比照相近类别人才待遇引进。

6.业绩特别突出的优秀人才,可适当放宽海外经历、职称、年龄要求。

四、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经历背景、研究方向、主要学术成果及影响等)发送至相关学院邮箱和学校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wustrcb@wust.edu.cn,邮件主题命名为“姓名+专业+学校或现单位+申请岗位”,人才工作办公室会同相关学院综合评估后,再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应聘者。全球疫情防控时期,学校将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云招聘考核,考核通过后可网上签约。


http://www.wust.edu.cn/2020/0327/c38a214380/page.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5603-1225562.html

上一篇:[转载]武汉科技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激励评价机制
下一篇:武汉科技大学海外人才招聘公告(常年有效)
收藏 IP: 117.154.9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