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者伍赛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saite

博文

刍议核动力导弹的技术发展前景

已有 6136 次阅读 2019-3-6 14:12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核动力导弹, 核导弹, 核动力火箭, 核能, 前景


20183月,俄总统普京宣布,俄方已成功研制出核动力巡航导弹,其具备强大的续航性能。但就当前的世界环境与国际局势而言,大力发展核动力导弹是否具有其实际意义及广阔前景呢?请看下文。

 

“核动力导弹”与“核导弹”

导弹是一类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弹道,将战斗部导向并摧毁目标的精确制导性武器。具有射程远、速度快、精度高、威力大等特点,一般可分为战斗部、控制系统、动力装置、弹体等部分。

导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问世以来,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得到迅速发展。对导弹的运用,使战争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得以迅速提升,规模和范围也随之扩大,从而给现代战争的战略及战术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可否认,导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集成,它的发展既依赖于科学与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导弹技术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核武器则是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而产生大规模毁伤破坏效应的战略武器,其通常采用的载体可包括航空炸弹及导弹等型式。核导弹即是以核装药作为战斗部的导弹,与采用普通装药的常规导弹是相对的概念。

相比核导弹,核动力导弹则是一个较为新奇的名词,其以核能作为推进动力来源,但战斗部则可选用型式不同的装药。就上文所述的核动力巡航导弹而言,早在1964年,美国就已开展相关研发工作,彼时由美方研发的核动力巡航导弹代号为“冥王星”。

尽管核动力导弹的技术理念推陈出新,实际研发过程的开展却好景不长,该款“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仅经一次试验后即已放弃相关研究。其重要技术弊端在于核动力发动机会在沿着导弹的飞行路径不断喷射放射性粉尘,以致造成核扩散现象,产生巨量污染,对周边环境及人畜有着极大危害,有悖于国际上目前关于核遏制力的主流态度。

由此可知,尽管核动力导弹具备续航能力较强的特点,但由于其固有的技术劣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

 

核动力导弹的发展前景能否比拟核动力火箭?

通常所言的火箭一般指运载火箭,是一类可将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航天站或行星际探测器等送入预定轨道的有控火箭,但其并不像导弹一般具备战斗功能。就目前的宇航推进技术现状而言,依然采用化学能火箭作为主要运载方式。

核燃料具备极高的功率密度,以其作为推进装置的动力来源,可显著提升载运工具的续航里程。以核裂变能或核聚变能作为动力来源的核动力火箭在深空探测领域有着开疆拓宇的重要功用,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必定具备广阔而美好的技术前景。

但与核动力火箭不同,对导弹的续航里程要求通常远不如深空探测火箭,因此就目前采用核动力推进装置的技术前景而言,发展核动力导弹不像发展核动力火箭更具实际意义。而就核动力火箭来说,目前依然处于研发阶段,技术成熟度尚不如传统意义上的化学能火箭,如要实现大范围推广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由此可言,目前发展核动力导弹的意义其实并不大。

 

何种类型的移动设备适于采用核动力装置?

如上文所述,巡航导弹并不适于采用核动力装置,那么何种类型的移动设备适于采用核动力装置?通常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1)(由于技术需求等原因)对续航里程要求较高。

2)(由于受运行条件或技术需求等原因所限)推进动力来源尽可能不依赖大气中的氧。

3)在有人员运载需求的前提下具备足够的空间或其他技术条件来布设厚重的核辐射屏蔽装置,或者移动设备自身并无运载人员的要求。

4)由于核动力装置自身成本较高,因此较少应用于民用移动设备。

5)需考虑到(由于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对建筑、人员造成的毁伤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核动力装置的移动设备通常应具备在正常工作时远离人类密集活动区的特点。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各类陆用车辆及民用航空器通常不会优先采用核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更适用于各类大型军用舰艇(如航空母舰、潜艇等)、航天器以及上文所述的深空探测火箭等设备。

综上所述,考虑到其固有劣势及当前的技术水平,核动力导弹并不会成为近年来导弹前沿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俄方对核动力巡航导弹的研发理念更多是基于对其军事体系及综合国力的造势宣传。但即便如此,核能作为一类方兴未艾的新型能源结构体系,依然有着不断深入研究的潜力与前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3151-1166023.html

上一篇:液压传动装置与液力传动装置的对比
下一篇:最能代表新时代上海精神风貌的歌曲——《风从东方来》
收藏 IP: 101.95.20.*|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