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风景真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bing01

博文

刘瑞祥:《流浪地球》观感

已有 3701 次阅读 2019-3-4 12:32 |个人分类:感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我没能第一时间去影院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直到3月2日才在一家小影院看到。现在网络上关于《流浪地球》一剧的热议已经过了大半,我来说说自己的感觉,不成系统,希望还不算晚。

timg.jpgtimg (1).jpg

  我看这部片子的第一感觉就是特效,相信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样的感觉。比如那种冰天雪地的画面,还有大地震、空间站等等,真的太厉害了。其实在《流浪地球》之前我们不是没有科幻电影,比如大家记得《霹雳贝贝》么?但那时的特技真的很玩闹,很低幼。大概正是这个原因,所以现在大家把以前的那些国产科幻都直接忽略了,而把今年称作中国科幻片的元年。我觉得,只有这种级别的画面才对得起灾难类科幻片的称号。以前《2012》什么的,灾难的程度都弱爆了。

timg (3).jpg

  剧情方面,我虽然比较喜欢刘慈欣的小说,但以前对《流浪地球》真的印象不深。除了《三体》以外,我比较喜欢的刘慈欣的小说是《中国太阳》《乡村教师》《地火》《带上她的眼睛》《赡养人类》《全频带阻塞干扰》《超新星纪元》《魔鬼积木》等等。这次《流浪地球》大火,我还重新看了一遍小说。应该说电影对小说改动很大,比如没有了处死那些科学家的情节。总的来说,剧情给我的印象不如特效给我的印象深。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拍一版最忠于原著的《流浪地球》,希望能拍,文体两开花嘛。顺便说下,刘培强撞木星的情节大概是出自《全频带阻塞干扰》里主人公撞太阳的。另外,许多人都认为,《流浪地球》里表现出来的这种国际合作的程度和规模,才是人类面对危机时应有的样子。我也认同这一点。

  说硬伤前先说说所谓“硬科幻”。有人认为,所谓“硬科幻”不能违背已知的科学规律,还有人认为硬科幻最多只能有一个科学幻想方面的设定。但是要做到这样的要求太难了,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比如众所周知的是能量守恒和时间对称性有关。我觉得,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科幻小说几乎一定会出现硬伤。当然,这里说的硬伤不是《鲸歌》那种太肤浅的硬伤。我举《超人》为例,这应该是科幻片吧,你怎么看其中超人倒转地球的情节?你,你,你问过地球的感受么?有人说凡尔纳的小说就没有硬伤,但请看看那是什么时代的科幻了——环游个地球居然要八十天?我们看看外国的《侏罗纪公园》,里面的霸王龙不应该是白垩纪的么?这算不算更严重的硬伤?不过按照刘慈欣的看法,中国人喜欢挑硬伤应该算是个优点,这说明中国人对待科幻小说是很严肃的。

  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希望以后有更多更好的科幻片,别总给我们上流量明星。最后提醒大家一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话说刘启的扮演者屈楚萧真的像曹云金)



科幻里的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8899-1165569.html

上一篇:刘瑞祥:给崔尧老师提供个消息
下一篇:刘瑞祥:计算机表示无理数的一些设想
收藏 IP: 221.198.235.*| 热度|

5 杨正瓴 史晓雷 李颖业 郭景涛 蒋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