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维铁磁体在自旋电子学和超高速、超高容量信息存储上具有独特优势,从器件应用的角度,亟待寻找和设计更多具有高居里温度的二维铁磁体以满足自旋电子学中应用的需要,但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由于其较低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制约着其实际应用,因此寻找普适性的新工艺来制备室温本征二维铁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郑州大学许群课题组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绿色工艺手段辅助制备了二维氧化钼纳米片,并利用二氧化碳压力的调控实现了其磁饱和强度、矫顽力及居里温度等参数的调节。通过形貌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图等研究发现氧缺陷、Mo5+含量及二维结构共同决定了其磁学特性,研究表明在超临界CO2压力为14 MPa下所得到的MoO3-x纳米片磁化强度在2000 Oe场强下达到0.01 emu g-1饱和值,且居里温度高于380 K,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磁学性能。
图文摘要
● 利用超临界CO2绿色溶剂体系,制备得具有室温铁磁性二维氧化钼材料。
● 提出了超临界CO2调控二维氧化钼磁性的作用机制。
1. 超临界CO2制备氧化钼二维形貌分析及结构表征
通过透射电镜(T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发现14 MPa超临界压力下所制备的氧化钼具有二维片层结构,且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图显示出氧化钼的正交相晶格结构,并含有一定的晶格缺陷。这主要是由于在样品制备的过程中CO2在高压环境中引入局部应力破坏晶格结构。
图1. 超临界CO2制备氧化钼的形貌表征
(a,b)TEM图;(c)AFM图及(d,e)Mapping谱图;(f)过程示意图。
并且Raman谱图中超临界CO2处理的样品,其晶体特征峰发生宽化,进一步证实了CO2对晶格结构的破坏。同时,样品的XPS表征表明体系中含有Mo5+组分和缺陷氧,而EPR谱图也证实了氧缺陷信号的存在及含有孤对电子的Mo5+的精细化结构。
图2. 二维氧化钼的晶格结构表征
(a)XRD图谱;(b)Raman图谱;(c,d)Mo、O的XPS分析(e)紫外吸收光谱;(f)EPR图谱。
2. 二维氧化钼的铁磁性能研究
氧空位及含有未配对电子的Mo5+引入均有利于铁磁性的产生,结果显示氧化钼的磁滞回线(VSM)呈现出明显的铁磁S形信号,且磁饱和强度为0.01emu g-1(在2000 Oe场强下),进一步通过M-T曲线证实居里温度高于380 K,实现了二维氧化钼的室温铁磁响应。
图3. 二维氧化钼的铁磁性表征:(a)荧光发射光谱;(b,c)磁滞回线;(d)M-T曲线。
3. 超临界CO2调控氧化钼磁性探究
为进一步探究影响氧化钼磁性行为的因素,通过调控超临界压力进行研究,发现降低压力时所制备的氧化钼晶格破坏程度有所降低,并伴随着Mo5+的含量减少,同时在EPR结果中能够证实氧缺陷信号消失;而当压力升高到16 MPa时,氧化钼则会发生相转变,从二维结构转变为六方相结构。进一步通过VSM测试得出,其磁饱和强度有所衰减,推断出氧缺陷、Mo5+含量及二维结构共同决定其铁磁性能。
图4. 不同超临界压力下氧化钼磁学行为研究
(a)不同压力下样品的XRD;(b-d)HRTEM图;(e)XPS分析;(f)EPR谱图;(g)VSM测试。
该研究利用超临界CO2制备得到具有室温铁磁响应的二维氧化钼纳米片,并对CO2压力对氧化钼结构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氧缺陷、Mo5+及二维结构对氧化钼室温铁磁响应的影响,为进一步拓展超临界CO2构筑新型二维磁性材料提供了先期指导。该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
撰稿:原文作者
排版:ICM编辑部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本文内容来自郑州大学许群团队发表在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的文章:Supercritical CO2-induced Room-temperature Ferromagnetism in Two-dimensional MoO3-x,https://doi.org/10.1039/D2IM00028H。
通讯作者
许群,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绿色合成技术与材料制备”河南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化工学会超临界流体协会理事,长期从事绿色化学手段制备功能性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作为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Nano Energy以及Macromolecul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h-index 53,入选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国家级基金项目 7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担任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等期刊编委。
第一作者
刘威,理学博士,郑州大学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教师,主要从事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构筑功能纳米材料及其在光、电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目前已在Angew. Chem. Int. Ed., Solar RRL及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ICM) 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全球出版发行的Open Access英文期刊,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担任主编。ICM 以化学、化工、材料为学科基础,以交叉为特色,以应用为导向,重点关注工业过程中化学问题、高端材料创制中过程科学的国际前沿和重大技术突破,致力于打造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引领工业化学与材料学科发展的国际一流期刊。ICM 现已开通全球投稿,目前对读者作者双向免费,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阅读和分享!
期刊网站:https://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about-journals/industrial-chemistry-materials
投稿网址: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cmat
联系邮箱:icm@rsc.org; icm@ipe.ac.cn
联系电话:010-82612330
Twitter & Facebook:IndChemMater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