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神舟十号:与中国梦一起飞翔

已有 2732 次阅读 2013-8-19 20:31 |个人分类:科技风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梦, 神舟十号

文/杨书卷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在全世界的注目下,托举着中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顺利点火腾空,飞赴天宫。

     这也是中国神舟飞船的第10次发射,同时距离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飞太空恰好10年,共有10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诸多的巧合,让此次发射赢得了“十全十美”的赞誉。

     15天的“太空”时间内,诸多的实验项目一一展开——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自动和手动交汇对接、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科学实验、更换天宫一号新地板、密封圈更换、在轨维修操作、开展飞船绕飞试验……3名航天员有条不紊,精密验证着系统的关键性能与功能;而过端午吃粽子、为中小学生开展“天宫授课”,又为看似遥不可及的太空实验添上了一抹有趣的“天地互动”色彩。

     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的任务都是为了验证飞船自身技术的“试验性”飞行不同,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的“应用性”飞行,它不再是“试验”,而是“执行”太空班车任务,为空间站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保障。神舟十号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预示着中国载人飞船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经建成,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的第一阶段完美收工,未来中国航天将全面进入空间站时代。

     太空探索极其艰难,对载人航天任务的要求非常高,拥有可靠的航天器发射和操作能力是技术超凡的标志,中国航天科技正为人类太空探索作出特有的贡献,同时在国际层面展开合作,使其成为一个开放式的科学实验平台。欧洲航天局载人航天项目主任托马斯·赖特不久前就透露说:“我们正在寻找利用中国空间站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将与中方开展一项交换试验,目前欧洲航天员中心的一些同事已经开始接受中文培训。”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消息)

     好事成双。6月17日9时54分,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被成功布放至南海冷泉作业区并开始下潜,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首次下潜任务。从冲击下潜极限的海试到注重实战效果的科研,“蛟龙”的入海使命“华丽转身”,这标志着潜水器开始真正发挥作用,为科学家“下五洋”的梦想搭建一个可靠稳定的平台。

    令人惊喜的是,“蛟龙”号的首次试验性应用下潜就收获颇丰:找到了南海冷泉区,拍摄了“黑暗生物世界”的繁荣影像,并采集上来一些珍贵的样品。首位下潜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上浮出舱后,接受了特殊的“欢迎礼”——浇水。浑身湿透的他大笑着迎来了一片掌声和喝彩声。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共分为3个航段,预计需要113天,14位科学家将首次搭载下潜。第1航段共43天,在南海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进行调查;第2航段共42天,主要在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进行海底调查和取样;第3航段共28天,计划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勘探区开展近底测量和取样。为确保安全,“蛟龙”号确立了每次下潜由2名潜航员搭载1名科学家的机制,并通过短期培训,让这些科学家“乘客”能在突发情况下自己驾驶潜器返航。同时,和神舟飞船相似,“蛟龙”号女潜航员的选拔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不久的将来,深海领域也将出现女将们飒爽英姿的身影。

     寻天问海,中国实现的两大科技成就引得一片赞叹。空间实验站和载人深海潜水器,都是未来科学研究很好的试验平台,空间实验站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工条件,同时成为进一步探索空间科学和天文学的基地;而“蛟龙”号以豪华的阵容,开始了中国真正走向深蓝的历史性跨越,将为增进人类对海洋的认知,为保护和利用海洋做出重大贡献(6月18日《科技日报》)。

     更多的好消息还在传来。6月17日,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了第41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这是继2010年“天河一号”首次夺冠之后,中国超级计算机重返世界之巅。

     相比“天河一号”,横空出世的“天河二号”的峰值速度和持续速度都提高了10倍以上,而两者的占地面积相当,也就是说,计算密度也提升了10倍以上。另外,“天河二号”的能效比也是“天河一号”的3倍,较之上届“状元”——美国“泰坦”超级计算机也是遥遥领先,计算速度是它的2倍,计算密度是它的2.5倍,能效比相当。预计“天河二号”的桂冠将会保持数月(6月17日新华社)。

     航空航天、深海潜水、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中国在各个方面展示着不断增长的科技实力。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指出,当今提出的“中国梦”有别于过去的“美国梦”。“美国梦”只是谈个人生活的变化,而“中国梦”则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复兴都有着历史意义。在科学技术走向大国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即敢为第一的胆量和愿望,一天天地取得进步和积累,最终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718185.html

上一篇: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的支撑
下一篇:开放进取的维吾尔医学
收藏 IP: 114.243.2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