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关于云南能源发展战略的建议

已有 2685 次阅读 2012-12-17 14:18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能源, 发展战略

文/严晋跃
      云南可再生能源相对比较丰富,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全省能源的有效利用,还能促生云南省新型产业的发展,带来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本人以云南考察过程中的观察为依据,从专业领域的角度,对能源发展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1   腾冲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
      腾冲是中国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资源特点为中低温地热资源。现有利用地热资源的方式以浅层次开发温泉为旅游休闲服务为主。我认为腾冲的地热资源还具有深度开发利用的潜力。以下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1) 对腾冲的地热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资源调查和分析;譬如:地热资源的发布和温度等级,开发潜力及周边热利用负荷状况等;
      2) 在资源调查基础上,制定腾冲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规划和具体开发利用规划,包括地区未来地热资源产业方案;
      3) 对潜在的开发技术和手段,如地热发电、地热(地源)热泵、地热农业、地热旅游业等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在腾冲利用的可能性;
      4) 注意开发地热资源时对地下水和环境生态的保护。地热利用应采用回灌技术或井下换热技术;
      5) 冰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值得借鉴,建议组织考察加强交流。
2   德宏州生物质能资源与废弃物的再利用
      德宏州将经济林业(如澳洲坚果的种植)和蔗糖业作为地区未来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我们建议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逐步将林业和蔗糖业的发展,与生物能和生物燃料等能源产业的发展相结合,综合发展。
      1) 研究和分析经济林废弃物(如加工后的坚果壳)及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的能源和其他综合利用的技术和经济开发的价值;
      2) 进行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甘蔗渣的利用现状调查;
      3) 以糖厂为基础的多联产(生物燃料和饲料等)系统,具有提高系统性能和产品抗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等优势。建议分析甘蔗多联产系统改造的可行性;
      4) 制定区域性经济林业和蔗糖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做好产品市场开发和整合。
3   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优化
      石林建有中国最大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之一的电站,是一个很好示范研究点。我们建议:
      1) 建立研究示范基地。在现有系统商业运行的基础上与科研院所结合,进一步开展技术研究和再开发创新。比如研究单一光伏发电之外的其他技术,气候条件与系统发电优化关系等等。
      2) 详细记录和跟踪系统运行各种技术数据,积累长期运行数据,进行系统优化。为后续系统安装技术选择和设备设计提供定量数据依据
      3) 对云南省新能源的发展有一个战略的、长远的规划,集中财力、技术能力首先做好必要的基础建设,进一步推广系统运行经验,为其他新系统的安装和优化提供借鉴。
4   昆明工业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
      昆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能源密集型的发展方式为主,其中钢铁、化工、电力、建材和有色金属五大能源密集型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67%,是昆明市能源消费的大户。五大能源密集型行业还有很多重要工业产品能耗水平距离云南省平均值、全国平均值、以及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这种能源密集型的发展方式既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逐步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因此建议:
      1) 对五大能源密集型行业进行深入现状分析,建立数据记录,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引入和建立低炭系统评价体系。发现节能减排的潜力和提供相应技术手段;
      2) 与国内及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适合昆明的产品,工艺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具体方案和路线图;
      3) 在引入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提高整体系统优化和管理节能减排的水平;
      4) 引入和开展若干示范工程和项目;
      5) 建立相关的节能减排专项基金,以及相关奖励和激励或惩罚性的政策法规。
      (源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办公室《海外科技工作者建议》2012年第3、4期)                   (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643578.html

上一篇:促进中国学术刊物走向国际
下一篇:万物皆有“缘”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3 0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