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马德
与二十年前面对癌症的窘况不同,现在成功治疗癌症的案例已不足为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没有找到可以成批量地治疗癌症的“通用处方”。以反常细胞增殖为特点的恶性肿瘤有100多种类型。引发癌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放射线辐射、化学物刺激以及病毒感染等,不同个体对诱发癌症的外因有不同程度的抵制能力。
癌细胞及其发育过程一直得不到明确的解释,在有些情况下甚至令人感到十分神秘。甚至在一些看来有效的治疗之后,神奇莫测的癌细胞也会暂时隐藏起来,随时可能重新复发。
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来,用于癌症研究的资金已将近2,000亿美元,而全美国被确诊为癌症患者的5年以上存活率已经由1970年代的大约50%上升到了现在的65%。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NCI)最近的可靠数据显示,美国2003年到2007年期间,夺去生命最多的是如下十种癌症(小标题所列数字为期间美国死于该种癌症的人数)。
1、肺癌和支气管癌,死亡792,495例
肺癌和支气管癌是美国最顶级的致命癌症。据NCI的调查,吸烟或食用其他烟草产品是最主要的诱因,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55至65岁之间。有两种主要类型:最常见的是“非小细胞肺癌”;另一种是扩展非常迅速的“小细胞肺癌”。2010年美国死于肺癌和支气管癌的人数预计为157,000。
2、结肠和直肠癌,死亡268,783例
结肠癌发生于结肠组织,而直肠癌则生长在肛门附近离大肠末端几英寸的地方,据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统计,绝大多数病例最初只是一小簇良性细胞组成的息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会转变为恶性肿瘤。据美国梅约诊所的经验,建议在息肉恶化前进行早期筛选鉴别。预计美国2010年结肠直肠癌死亡人数在51,000以上。
3、乳腺癌,死亡206,983例
据美国梅约诊所介绍,乳腺癌的发病率在美国妇女中位居第二,排在皮肤癌之后。这种恶性肿瘤在男性中也有发生——2003年至2008年期间男性发病人数为2,000例。这种肿瘤通常形成于乳腺导管中,这是通向乳头的乳液输送管道,也有的形成于腺体组织,这是女性体内生产乳液的机体。据NCI预测,2010年因乳腺癌夺走生命的美国女性人数将接近于4万。
4、胰腺癌,死亡162,878例
胰腺癌发生于胰腺组织,胰腺的作用是协助消化和协调新陈代谢。据梅约诊所介绍,胰腺癌的发现和早期干预是很困难的,因为它往往会迅速而隐蔽地增生。据NCI预测,胰腺癌可能会在2010年夺去37,000美国人的生命。
5、前列腺癌,死亡144,926例
对于男性而言,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名列癌症第二,排在肺和支气管癌之后(据NCI)。前列腺是产生和输送精液的器官。前列腺癌在初期通常生长缓慢。有些类型的前列腺癌的扩散只限于前列腺组织内,因而比较易于治疗,而另外一些类型则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容易扩散(据梅约诊所)。据NCI预测,2010年美国将有32,000男性死于前列腺癌。
6、白血病,死亡108,740例
白血病有很多不同类型,但是都会影响人体的血液形成组织,例如骨髓和淋巴系统,导致非正常白血细胞过度产生(据NCI)。白血病依据增殖速度和所感染细胞的不同分为若干类型;其中被认为最严重的是骨髓性白血病,死亡率最高,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为41,714例。据预测,在2010年美国将有22,000人死于白血病。
7、非霍奇金淋巴瘤,死亡104,407例
这种癌病感染对象是淋巴细胞(属于白血细胞的一种类型),其病症特点是淋巴结增大,高烧和体重锐减。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若干类型,分类依据是增长速度快慢和淋巴细胞受感染的程度(据NCI)。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死亡率比霍奇金淋巴瘤高,预测2010年美国死于该病症的人数将超过20,000。
8、肝和肝内胆管癌,死亡79,773例
肝癌是全世界癌症中最常见的癌症,但是据梅约诊所的报告,这种癌症在美国并不常见。值得关注的是,它在美国的发病率正在上升。美国的肝癌患者大多数是由发生在别处的癌症转移到肝脏的。与肝癌密切关联的是肝内胆道癌,发生于由肝脏向小肠输送胆汁的导管内。据NCI预测,2010年美国将有近19,000人死于肝癌和肝内胆管癌。
9、卵巢癌,死亡73,638例
据NCI的统计,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卵巢癌在导致女性死亡的癌症元凶中排列第四。女性被诊断患有卵巢癌的中值年龄为63岁。卵巢癌的治疗并不复杂,但是其早期的诊断难度很大。据梅约诊所介绍,最近以来对卵巢癌早期症状的研究有新的突破,这给卵巢癌的诊断带来了光明。这些症状包括腹部不适,尿急尿频和骨盆疼痛。据预测,2010年美国可能有近14,000女性死于卵巢癌(NCI)。
10、食道癌,死亡66,659例
据梅约诊所介绍,这种癌症入侵部位为食道(是由咽喉向胃输送食物的管道)中的细胞,通常发生于食道较低的部位。据NCI统计的数据,2003年至2007年期间,男性死于食道癌的人数高于女性,而2010年死于食道癌的人数可能为14,50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