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青基本子写的毫无头绪后将它暂且搁置在一边,理下头绪,写一些自己一直以来的感悟与疑惑。
从读研究生时起,就一直有这样的疑惑,即“为何做科研”。做科研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什么。
一般而言,可能首要考虑的是“职称评审需要”,然后是“感兴趣”“拿项目/申请经费”“有意思”“增加学术影响力需要”“增加收入(科技部发布去“四唯”后,这部分可能就没有了)”等等。
我自己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方向),应当算作是复合型专业(至少涵盖矿物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内容),也是侧重开发与应用的专业。
在西安呆了4年、武汉呆了7年的本科至博士生涯中,遇到的有成果转化的老师不多,大多的研究只能停留于实验室阶段,一旦进入中试阶段就迅速流产(对于许多中试失败有现场的经历),无法进行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有人可能说,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生活水平。但太多为做研究而做研究,项目一结题,项目相关的内容便束之高阁,实验的样品和参数可能在展览的时候进行宣传。但是很多的研究流于论文和专利,论文的创新性实用性较差,专利在项目结题后便不再维护,项目申请的经费有很大一部分花在高级测试及版面费上。发文章为了奖励,测试的费用尽收入国外高端表征设备的生产商。而与企业合作多又容易流于形式。
思前想后,可能我自己比较倾向于已故前辈余康泰教授的做法。常年扎根于一线,为陶瓷色釉料行业做出巨大的贡献,真正做到了产学研一体。借用余老师一句话,也劝勉我自己,“在佛山工厂呆了这么久,终于弄明白了色釉料是怎么回事”。
愿自己能扎实自己的研究基础,在有生之年,做出一两个/项真正推动行业发展的材料/技术。为国家做一些小小的贡献。
是为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