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jenvo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yjenvol

博文

科研是为了什么?

已有 4911 次阅读 2010-11-17 23:54 |个人分类:线粒体的疾呼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产业化, 司马迁, 龙漫远, 专利权, 田大成

科研是为了什么?
要想把这个问题回答圆满恐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从两年前开始,我开始了我的研究生活。
硕士一年级上学期,修课,兼职,偶尔在实验室打打酱油。大学虽然也是和目前的这个专业一定相关,但是因为自身兴趣的问题以及学校对于科研的困窘而使得我一直处于“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之中。所以呢?对于科研这两个字而言,我的马步是非常不扎实的:从基础理论到分析方法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大学期间我对于营销方面的东西是颇感兴趣的,毕业之前,因为诸多原因我最终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而其中最学术方面得一个原因就是芝加哥大学龙漫远教授的一篇关于“精卫”基因复活方面的研究文章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基于此我对于分子进化的欢喜开始萌芽。
 
有些人会说,基础并不是问题,从田大成教授到很多生物界的牛人的事例之中你会发现其实基础并不会是太大的障碍。
 
事实真如此吗?
暂且抛开这个问题,还是继续自己的问题。
 
研一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实验室几个同学以及一个博士后师姐出去采了一次样品,而这次采样开始将我推向了目前的研究“泥潭”,姑且称之为泥塘,因为毕竟自己还没有完全做出一个合适的成果出来,而在我们这样非常注重事实真实性的实验室而言,是不可能去凭空捏造或者堆积假冒的。
 
研一下学期我就开始了目前手头的课题。因为这个课题是博士后师姐申请的,而我一开始对于这个非常生疏,一开始脑子里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概念,而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的。其实也就是从课题的预期开始出发。
 
于是研一下学期就在修课和实验学习中痛苦并快乐着。因为学校的政策,我同时也在考虑是否硕博连读的问题。从我的个人性格以及爱好出发,当然很多人都说我不应该读研,而现在更不应该读博。但是我自己有自己的看法,我是一个兴趣和爱好比较广泛的人,所以精神注意力并不是太专注。其实在考研之前我就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读研,就是希望研究生活的专注性提高自己的专注能力。但是时至今日这个目的来看,收效并不是太大。但是当时还考虑了许多人的意见以及这个社会的需求,我想,我27岁时候博士“正常”毕业的话,我仍然非常“年轻”,我还有时间来扭转我的人生轨道。
 
于是乎我就带着硕博连读生的“身份”开始了研二“纠结”的生活。一直到今天我仍然处于“纠结”之中,但是我仍然记得一个非常要好的毕业师兄曾经在我寻求硕博连读意见的时候给我说过的一句话:从来不要为自己做过的决定后悔。于是在这句话的影响之下,说实话,实验再累,心里再哭,生活再枯,我也从来没有过怨言,只是有的时候心里面抽风一下,拉上三五朋友一诉衷肠。
 
至于未来该如何?或者说科研是为了什么?我还没有明确的目的,因为目前所面对的事情是如何分析好手头的数据做出科学的分析对自己过去两年生活的一种肯定,同时也算是对指导自己的导师以及许多帮助过的同仁的一种回报。
 
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回萦绕这个问题:科研是为了什么?
有些人或许是为了一口饭吃;有些人或许是为了沽名钓誉;有些人或许是为了名垂“千古”?有些人或许是为了兴趣使然?但是不管如何,这些“为了”并不是最终极的结果。我个人觉得科研应该服务于这两个宗旨:一,用史记里面司马迁的一句话可以一言蔽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二,则如科学网某大牛说的“科学研究应该服从于产业化”,应该是为什么发展来服务的。我个人对此也是非常赞同的。至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谁先谁后,我倒是觉得应该像国家处理改革的策略一样,也应该使用一个“先富后富,白猫黑猫”的方针。当然这又是一个科研经费的问题,我还是先就此打住了,再说下去,看客肯定又是毁誉参半,我只是说说我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罢了,各位看官若是被某些话给怒了,请勿拍砖,小生在此谢过。
 
另外再说一个与这个标题并不相关但是却又对广大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专利权的问题。
 
当然,在许多科研领域我们知道,专利这个东西只不过是大家为了忽悠课题经费的陪葬品,也就是说,许多课题经费申请者在课题申请里面写着“专利X”项,其实很多从来不会交专利费超过几年的,课题验收一过,专利也就失效了,其实这样的专利申请就是一种浪费,而且也妨碍别人的商业发展。这是一个问题,更是课题经费评估的一个弊端;
 
还有一个问题是针对广大科研产业化同仁的。很多同仁能够将科研做向产业化我是非常佩服和膜拜的,但是我仅仅膜拜这一点。据我所看到的和了解的,首先我们国内科研工作者拥有的专利含金量并不高;其次很多科研工作者辛苦的专利结晶并不会进行很好的保护;第三,即便保护好的结晶走向“产业化”以后,面对奸商或者说“投资方”的时候,很容易被他人据为己有。其实也就是说,我们很多同仁忽略了自身对于专利方面知识的了解,所在就很容易吃亏了。日本人在这方面就是做得非常不错的,他们有着未雨绸缪的“专利群”和专利保护体系,这一点方面,我们还是要心悦诚服地向“棒子”学习!
 
还是回答最开始的问题吧,关于科研是为了什么,我的回答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走产业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2362-38487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毗湿奴
收藏 IP: .*| 热度|

7 赫英 朱志敏 杨顺楷 唐小卿 侯成亚 陈辉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