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叉:架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jl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长沙非线性特别动力工作室

博文

基于科学性的中国声乐学派的构建

已有 1887 次阅读 2023-2-24 15:18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基于科学性的中国声乐学派的构建 

 马金龙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沙市老干部大学枫叶艺术团) 

 

中国声乐艺术走向世界的唯一道路是“科学道路”,而非“照搬道路”和“杂交道路”。

 

1.十字路口上的中国声乐艺术

现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正面临着十字路口上的两难决策:一个是在华人圈玩孤独自赏;另一个是走向世界。若要想真正走向世界舞台,就必须像意大利、德国、法国、俄国和美国等声乐学派一样,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学派体系。

2. 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状况

美声唱法自进入中国百年以来,中国声乐艺术一直朝着两条道路前行:一条是“照搬道路”:学习“美声”的发声技巧,作品全盘“照搬”西方,再现西方声乐表演艺术,向国人展示西方声乐艺术的声音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另一条是“杂交道路”: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与中国传统声乐文化嫁接实现“美声”民族化,“杂交”出新的音乐文化品种。“照搬道路”犹如在中国画油画的一样,由于无根而却少灵魂,受众和影响范围十分有限,到国外人家认不认和接不接受确实还是个问题。而“杂交道路”仍在经历着艰难的探索和尝试,也是目前中国声乐艺术发展正在走的道路之一,更是中国“美声”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其目的是企图建构一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体现中国语言美、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和气韵的声乐形式。 

3. “杂交道路”难以走通

任何一个学派的建立需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和要求:(1)必须要建立有自己的声乐理论体系及其训练方法;(2)有完整的国际演唱标准与规格及其评判体系。但是,目前“杂交道路”由于尚未达到以上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和要求,因此,它既不是真正的“民族唱法”,又不被美声界认可和承认的“美声唱法”。因此,“杂交道路”看来难以走通!另外,我国的传统戏曲唱法及传统的民族唱法,两者都自称为“中国唱法”,虽然在国内拥有众多听众,但由于它不能与世界交流,所以无法成为世界的,只能是中国的。也就是说,试图依托民族性来来建立中国声乐学派的“中国唱法”道路也是走不通的,其实根本就不存在,那种所谓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纯属无稽之谈。这里固然有历史的、政治的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歌唱方法。那么,我们能不能建立起一种属于中国的歌唱理论并创造出其方法,据此开辟且走上第三条道路呢?

4.科学唱法可将民族性转变为世界性

自1855年以来,歌唱的声音一直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学术界人们早就被这些“声音”问题迷住了:什么叫“好声音”?有助于“好声音”可取的物理属性是什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答案是:基于科学发声机理所产生的音调就是“好声音”;而有助于“好声音”可取的物理属性是“歌唱孤子、歌手共振峰和带通滤波Q系数”。

就世界声乐艺术而言,尽管有不同的流派,但只有科学的唱法,而没有所谓的“民族唱法”或“中国唱法”。但若是基于科学性形成的流派很有可能将民族性转变为世界性,成为世界的。例如美声唱法(Bel canto)是意大利民族的,但因其科学性为世界所公认,成为世界声乐家竞相学习的科学唱法,由民族性变成了世界性。由此要想变成世界的,就必须采取一种能为世界理解接受的方式,与世界接轨,更重要的还是歌唱方法。最有效的接受的方式和途径是基于科学性的歌唱方法——“科学道路”。因为在自然科学如物理学中,人们相信并很容易接受一种通过严格研究程序和可重复实验,用科学语言描述声乐体验,并给出精确的技术信息和事实图像,成为可加以检验的“可公度”的真理。因此,声乐艺术的科学性,决定了它有可以“公度”的特点。而声乐艺术的人文性,用形象语言描述声乐体验,描绘出生动的想象图像,决定了它有难以“公度”的特点。例如,世界上197个国家,2000多个的民族,他们的声乐艺术只能是本国或地域性的,而没能成为世界性的,无一不是这个原因。 

5.基于科学性的中国声乐学派的构建

综上所述,“科学道路”似乎可望成为建立中国声乐学派的第三条道路。为此,我们提出“基于科学性的中国声乐学派的构建”的课题,就是通过国人的新发现及其理论创建:

1新发现人体乐器是一个天然的活体带通滤波器构造,可以直接产生了歌手共振峰和歌唱孤子,这是其它任何乐器不具有的,故可构建带通滤波器构造-孤子声乐体系,即构建复杂系统和非线性科学——系统声乐理论及其教学体系;

2基于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和流体-结构相互作用原理,人体乐器不仅存在气射流和声射流,还存在气流和声波共混同相的声气射流及其共鸣作用声气射流可使声音具有定向性和可控性,不仅可在管状谐振器结构、亥姆霍兹谐振器结构和带通滤波器构造内流动,而且还可以在其内将声音进行有效安放——声音放置(vocal placement);

3)通带歌唱可以产生稳定湍流相干结构声孤波——歌唱孤子,这是物质与心灵之间的相互作用之结晶,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复杂宇宙的物理和理性确定性进行了艺术描绘,似乎架起了科学(物理学)与艺术(心理学)的沟通桥梁;

4人体乐器除了拥有管状(圆管)谐振器结构外,还有分支亥姆霍兹谐振器结构,  并且是一个天然的活体带通滤波器构造,显然,不仅现行认知的人体乐器需要进行重构,而且基于管状(圆管)谐振器建立起来的“现代声乐理论体系”也需要重构和重新认识;

5带通滤波器构造-孤子声乐体系可以形成新的唱法——通带孤子歌唱, 或称为鼻穹/咽穹孤子歌唱,实践证实这种歌唱方法能与中国汉语语言有机结合,具有目前美声学派的规格和质量,形成中国唱法的声音形态、情感表达、语言、表演等风格,能够完美演绎中国声乐作品、体现中国民族音乐灵魂和韵味的。它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满足中国人多样性的音色观和感性的音乐表现力,自然能够被中国人广为接受和喜爱,它是中国特有的,既能兼容传统,也能适应现代;它也是中国的美学原则和艺术思想的体现。当然,它还是世界的:亥姆霍兹谐振器结构、带通滤波器构造、声气射流及其共鸣和歌唱孤子等发现和新概念,它不仅揭示了基于管状谐振器建立起来的“现代声乐体系”是不完整的,而且,还揭开了“面罩”和“头腔”共鸣的奥秘,提出了稳定的歌唱孤子是歌剧演唱者的声音可传致远的声波物质,创立了带通滤波修饰塑造人声机制——通带孤子歌唱方法,因此,通带孤子歌唱方法(鼻穹/咽穹孤子歌唱)能够在世界上确立,必将成为世界声乐的一部分。

音乐的声音不是神秘系统的产物,而是科学的确定性问题。科学性是判断事物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的标准,富有科学依据。通带孤子歌唱方法可以构建科学唱法体系:

1基于复杂系统和非线性科学的通带孤子歌唱方法理论体系,通带孤子歌唱方法和高位安放发声原理

2)通带孤子歌唱方法技术体系可以实现良好的集中、良好的共鸣和良好的发音(形成稳定性和致远性极强的声波——孤子);

3)基于通带孤子歌唱理论体系,通带孤子歌唱和高位安放发声原理,建立带通滤波Q系数衡量声音质量的歌唱评价标准体系,以及民族歌唱等技术指标建立中国声乐学派的评价标准体系;

4)基于通带孤子歌唱理论体系和发声原理的声乐教学训练体系,师生双方都可以避免机械的传授和模仿;

5)应用体系:通带孤子歌唱是一种充分利用共鸣“利息”,而非使用嗓子“本钱”,且歌唱寿命长久的发音方法,其声音具有良好的集中、整体共鸣、音色一致、可传致远等特征。迄今,已在小范围内开展了歌唱实验和实践应用,无论是美声、民声或流行,甚至戏曲,均有非常明显演唱效果。

总之,中国声乐艺术走向世界的唯一道路是“科学道路”,而非“照搬道路”和“杂交道路”。尽管,已有了“科学道路”,有了基于科学性的构建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基础依据,但真正要建立起中国声乐学派仍需声乐界的参与,特别是有远大理想的“声乐人”的积极参与,更需要“科学人”和“声乐人”的相互作用和深入融合,才可能涌现出“中国声乐学派”!


作品欣赏:

作品173《白头吟》,命运沉思:因诗获爱、因诗丧命。作词:汉·卓文君,作曲:李砚,演唱:金龙吟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2-1377726.html

上一篇:歌唱背后的科学:工程学
下一篇:歌唱背后的科学:物理学
收藏 IP: 120.228.2.*| 热度|

2 王安良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