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在网站上看过一篇报导张子柯教授做讲座的文章,作为记者的我便心心念念想采访这位未满30岁的年轻教授,终于有幸在2011年11月9日下午采访到了张教授,零距离的接触让我更加了解及敬佩这位年轻的IT教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IT精英吧。
夯实基础才能走得更远
在本科阶段,张教授主要集中精力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动手能力的培养,遇到一些问题不仅仅是运用发达的网络搜索解决方法,更多的是融入个人的原创思想。正如做一些项目,首先我们可以重复先人已经解决的问题,然后将问题重现并进行优化、改进,最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只有基础知识牢固了,以后的研究才能更加深入。
不要忽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
在采访中,张教授提到总是听一些同学抱怨:“学习数学、物理没有太大作用,与计算机也没有什么关系。”张教授说:“其实,学习这些学科的关键是掌握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学会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在做研究时经常用到数学公式的推导以及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在瑞士弗里堡大学读博的时候,理论物理的学习对我的帮助很大,不仅仅是增强了我的拼搏精神,更多的通过和历史上物理学大师的精神交流,品味深厚的物理思想的积淀,这些对我的影响很深。”张教授的一席话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提醒,本科阶段就是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阶段,千万不要忽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培养 。
人性化的互联网科学中心
张教授还提到了人性化的互联网科学中心的建设。虽然实验室有教授、博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学历相差很大,但我们的座位都是紧紧相连的,没有老师、学生之分,大家一起做研究的时候,经常听到学生提出大胆、新颖的见解,可能想法不太完善,但经过讨论、不断地优化,最终都会得到完善的解决方案。在实验室,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让学生参与其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看法的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水平,所谓老师,是将学生引入一个新的领域,提供一个与优秀人物零距离接触的平台,给予技术性、方向性的指导,让学生朝更高的方向发展。
幽默风趣的性格
众所周知,IT行业的人整天与计算机为伍,本以为张博士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学者,看到张教授与身边学生交流的场景,紧张感无形中消失。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张教授侃侃而谈,言语间幽默、风趣,提到一篇《你有什么?》的博客,张教授更是笑声不断,娓娓道来与周涛、吕林媛、刘建国在瑞士一起求学的时光,还有张翼成教授的谆谆教导,师生、同学关系也在学习、娱乐中和谐的发展。在做研究之余,张教授还经常组织实验室的老师、学生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埋头于研究之余,还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人物简介:
张子柯,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毕业于瑞士弗里堡大学,同年作为海外人才引入电子科技大学,现在为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曾经在国际国内期刊会议发表论文21篇,参与撰写论著2册,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推荐系统和复杂网络,主要通过研究该类系统的结构特征,来解释互联网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信息传播机制,并通过大型网络结构和海量文本进行信息处理,将其理论应用于个性化推荐算法,为推荐系统、舆情传播和病毒监控等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目前担任《荷兰物理》、《欧洲物理快报》、《统计力学》、《情报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审稿人。
注明:转载内容,博主不对真实性负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