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的唐代韩干《呈马图》:丝绸之路的绘画写照
华庆新
一幅古画,唐代韩干《呈马图》,静静地悬挂在我家客厅已经23年。从波士顿搬到芝加哥,又迁往克利夫兰,今夏搬回波士顿。此画一直悬挂于客厅正中,喜爱备至。每有客至,总在其下合影。
身世成迷
|
图1 我家的《呈马图》, 1993年购于波士顿。画高30.2 cm,宽101.5 cm |
1993年我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期间,住Brookline。周末外出途径一家‘moving sale’(搬家售卖),走进二楼看到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画作雕塑,以东方物件居多。我一眼就看上这幅画,韩干是唐朝画马大师,能在波士顿看到、买到他的画作,不论真伪都是值得的。经过三言五语讨价还价,马上成交。虽然还有许多中国古玩、文物及东方艺术品,包括珍贵佛雕等,可惜来美国不多久,财力单薄,难以如愿购下。卖家是40来岁美国人,不认得中国字,说是他家早有此图。从屋里的艺术品看来,似乎是家族遗产,也有年头了。
画作本身确像古画,画正中一白一黑(青色偏黑)两骏马,分由两唐朝军官牵引,左二人显见为西域胡人,右侧有旌旗飘带及袍角。红色画框盖住了部分图题。木框拆开后,露出被挡住的底部,中间有汉人军官的右脚,顶部被遮挡的图题、钤印也全部露出,左上侧画题为《韩干呈马图》,接直写的政和甲午岁御笔,并有似为宋徽宗(赵佶)的‘天下一人’的特殊签押。下盖‘稽古殿宝’四字。此画看来有年头,呈马图的呈字缺失右半个‘口’字。但总体看,画笔极工细,马匹外轮廓线条简洁流畅,确有韩干画马之膘肥体壮特征。马鞍马披上所绘‘哮天犬’‘麒麟’皆形态逼真,画面色彩鲜明。
购画时就感觉这黄边红色木框与古画不搭调,红木框高41cm、宽112cm。拆下木框后看到被盖住的‘韩干呈马图’五字上端被盖住的部分呈现暗红色晕染,提示此图被木框盖住已久。画框背后有英文打印的蓝色标签如图2。
Order number 2373(订单号); Item No.1123-15-J63(项目号)
Print Title: Tribute Horse (图题:贡马, 呈马)。另有Pattern 4139字样,还有size:12x40(英寸,合30x100cm)。还有finish lin. 2113 26 不解其意。
此画背面的英文标签令我生疑:这完全不是个人收藏,似乎是博物馆、美术馆的收藏, 或拍卖行、画廊所有,最后流失到民间。
|
图2 呈马图背面的蓝色英文标签,似为美术馆专用标签,图题:贡马 |
我不认为这是韩干真迹,上千年的古画表层肯定有断烂,但此画的断烂处表面摸上去光洁。拆开背面木板,整张画作为一长条硬纸板,而画面是否是绢面设色,然后与纸板粘合为一体,无法拆下或拆卸。粗看之下,以为是某种高级印刷品,但疑问是:除非专业部门,一般人无法打印出这么宽门的印刷品,而且表面的绢面,又全然不像照相纸。如果是数百年的画作,一般画面会有断烂,而画面泛白色的断烂处,却是平整的。可以否定为古画。比较可能的是原画被临摹后的现代专业复制品,如仿真印刷于绢帛之上,然后裱拓?
当然,唐朝的韩干久闻其名。韩干〔715-781〕以画马见长,韩滉〔723-787〕以画牛著称,后人称为“牛马二韩”, 韩滉的 《五牛图》是北京故宫馆藏珍品。为弄清家里这幅呈马图来历,我查找几座图书馆的中国艺术图册、网络资料,发现许多混乱说法。 93-94年还没有网络,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内查找了大陆、台湾及西方学者著录出版的一些中国古画集,以及‘宣和画谱’‘画史’‘图画见闻方志’等古籍。‘宣和画谱’著录了韩干五十二件画马图,其中一幅‘呈马图五’,可惜只有文字,没有图著;‘唐宋画家人名词典’记叙了韩干长安和浙西庙堂的九幅壁画,确认为韩干真迹的两幅:‘牧马图’和‘照夜白’。‘宣和画谱’称:‘开元后天下无事,外域名马重译累至’。韩干所绘《呈马图》正是他独特画笔描绘的开元盛世中外交流丝绸之路的状况。
为避免长篇叙述我从图册里的‘寻马’过程,我先将2013年和今年网络搜寻该图的结果展示如次:
图3是2014年由网络下载的华盛顿斯密松亚洲艺术馆的佛里艾美术馆的呈马图,编号F1516.16。 网站标明此图高、宽为31 x 192.8 cm。网站是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即大名鼎鼎的 Smithsonian博物馆下属的佛里艾(Freer)东亚美术馆。
图3 韩干呈马图,由元末任伯温临摹,最右侧还有四胡人,被截掉。 |
今年再搜索,按原先的网址,已找不到此图。在同一网站发现的是下面极宽的全图图4,应有八人(二汉人,六胡人)、三马(二黑一白)。网站标明此图高宽为31 x 192.8 cm,这是指左半部画作本身,若加上右面的图引图题,长度近4米。对比图3可知,图3最左边的一行字被裁切掉了。
|
图4 近乎完整的韩干呈马图卷,但上图最左侧一行字被切掉 |
我家呈马图的图题、印章和花押 ,与图册、网络图完全一致,呈马的呈字‘口’部也缺失右半。 从图3、4可以知道的是:我现存的图是截掉左右的中段‘精华’部分,我的截断图最右侧四胡人被切掉,最左面的两个胡人及一匹黑马和画右的图引题签也被删节。篆字图题,不知何人题写。图5是我家《呈马图》左上宋徽宗所题画作图题、印章、签押,是卸去红色木框看到的,可见顶部的红色晕染。
图5 宋徽宗所题画作的图题、印章、签押, |
图5“韩干呈马图”五字似乎是宋徽宗的瘦金体,随后是‘政和甲午岁御笔’(1114年),加盖印章‘稽古殿宝(稽古二字是笔者猜测)’,花押是一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是宋徽宗独特花押,象征“天下一人”。图6左侧能清晰分辨的是,王世贞直行手书的“万历丙子仲春十三日 王世贞观” (1576) 两行字。
|
图6 画作右面放大图,为后人所加的图引、篆字图题及王世贞落款题名 |
比较多的画册、网络介绍,特别是汉学家James Cahill(高居翰)明确的说,这是元末明初的任伯温临摹,不过画面(无论图册、网络)都没有任伯温的任何字样。网络图的最左侧有两行小字:‘万历二年仲夏三日观于含山堂中万xx敬题’,后几个字和印章无法辨识。而万历二年是1574年,是明朝中后期,任伯温早已离世。因此这行字是万历某万姓人所题。王世贞是明代名相及文学家、书画大师。他在1576年观看此画后题写,因此可以推测五个篆字和最右端的“唐韩干呈马图 稀世之宝”,以及以双龙游动环卫着红字‘唐韩干呈马图’连同下面的葫芦形‘御览’的图引,都是当时1576年已有的。是否任伯温在临摹此图时,加上了宋徽宗的题签、印章和花押?图5所见的宋徽宗的瘦金体与常见宋徽宗的瘦金体略有不同,花押也有异,我推测是任伯温模仿,而非真迹。
现在能确定的是:最早原画出于唐朝韩干(公元715-781或706-783),他的《牧马图》《照夜白图》都是确认的传世画马珍品。宋徽宗曾于1114年收藏过此画,留有题签、印章和花押。元末明初的任伯温临摹,明代中后1574、1576年间或之前被加上图引,目前被华盛顿的佛里尔美术馆收藏。我手中的截断图似乎是佛里尔美术馆图作的复制品,至于为什么如此截断并装红框,何时及如何流传到民间,目前还不清楚。是否美术馆为保护真品,作了这样的截断复制,供一般观众观看?而后它流失到此人手中?
有趣的是,此画留下了唐宋元明四代的历史印记,独缺清代。猜想明末此画已在民间,若曾进清宫,乾隆必定会舞文弄墨,题跋盖印的。如何流出国门,不得而知!不管最后结论如何,家中此画很像古画,画面线条细腻,人物生动, 汉人胡人形象逼真,马匹雄健,反映了大唐盛世汉人与中亚民族的商贸交流,不失为私人珍藏的画作。
画作赏析
此画卷为唐人手笔,实为元明画家摹写唐画的精品,显露出临摹者细谨求实的艺术面貌。让我们逐一放大欣赏。此画八人三马,其中六名胡人或前或后,为进贡国使者或马夫。中间服装严整者为唐朝军官, 此二人全身唐装军服,衣纹作铁线描,细劲刚挺,刻画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全图表现呈马路上的人马情景, 背景设色灰黄,清淡明洁。
|
图7 唐军军官牵引黑马 |
|
图8 另一唐军军官牵引白马 |
这两位军官军容严整,身材魁梧,一正一侧,相貌有风度,看似中级军官。虬髻戴头巾,手执缰缓行。帽后飘带随风起舞,表现虽站立,实质走动于丝绸之路上。黑白二马比例适当,肌肉肌理表现极其生动。想起大诗人杜甫曾批评韩干画马是“画肉而无骨”,而苏东坡则作诗大赞韩干画马。从这张《呈马图》,人们既看到马骨、特别是白马右蹄的姿态,也看到肌肉强健匀实、肌腱描绘表达关节灵动。看来杜甫的批评不尽正确,至少不适用于这幅画作。其中白马体态尤其优美,是否可以猜测画家(韩干或任伯温)解剖过马匹,对骨骼肌肉了解清晰。白马眼珠相当有神。而黑马色深,难以看清细节描绘。整个画作线条纤细遒劲,以外轮廓线加上马身的肌肉肌腱线条勾勒出马的健壮体形。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更示出其神彩;人物衣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着,神采生动。
|
图9 两主角,两唐人军官放大图 |
再来看看六个胡人形象, 图10是网络下载的画作的最左两胡人, 此二人相互望视,似乎问答,最最左侧胡人品阶可能更高,另一年轻人是否在请示上级?
|
图10 网络下载的图3最左侧二胡人放大 |
图11为网络完整画中最右侧的四位胡人。其中最右二胡人可能既是军官也是使臣,手拿朝贡的信物或文书、节简,二人似乎在对话。第三人执剑,年青,飘带何其灵动!第四人位阶低,赤膊,只是引导打旗的。 这六位胡人面部表情各异,不似汉军官严肃。我尤其欣赏的是他们的服饰很典型的有别于唐军官,而衣服的飘带特别生动,衣服的线条流畅简洁。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区别是什么?最简要的说法是,中国画,工于线条;西洋画,以色彩见长。大名鼎鼎的《八十七神仙卷》,为什么徐悲鸿愿倾家荡产的追索?就在于该画传说为吴道子所绘,个个神仙的身形、衣饰线条生动灵活。而这幅呈马图的八个人物,不论胡人汉人,衣服饰带也都极其灵动传神,不失中国画画风特点。这也是我看重此画的原因之一。
|
图11 网络版全图最右侧的放大图,前导四胡人 |
再看一些细节,即使是马衣马批,画家也没有放过。图12是黑白二马马鞍的放大,一为哮天犬,一为玉麒麟。左侧白马马披画着哪吒骑着哮天犬,披头散发,手执兵器。神话中紧跟在二郎神身边的哮天犬,居然成为哪吒的座驾!而麒麟是中国神话里的宠物, 外形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于一体;尾巴毛状似龙尾, 麒麟为仁义之兽。两幅马披的周围云纹及花边都极严整明艳。
|
图12 黑白二马的马批图放大 |
再多说一句,头戴乾坤圈,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形象,人们十分熟悉。但“哪吒”是异国语音字,最早出于伊朗,并不是中国本土语言。漫漫岁月,伊朗人与中国人影响并控制着西亚到东亚的广大区域。这《呈马图》上纯中国的麒麟,和源自伊朗的哪吒,各自隐含什么,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
韩干画作及相关诗文书法
韩干陕西蓝田人,少时为酒店雇工,后被王维赏识,资助学画,学成后被召为宫廷画师。初师曹霸,官至太府寺丞,善画人物画像,尤工画马。皇帝曾责怪他画的马不象其师,韩干回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 他重视写生,以御马作模特。后代画马名家如李公麟、赵孟頫都曾师法于他。
|
韩干最出名的是《牧马图》,绢本,高27.5cm,宽34.1cm。黑白双马,胡人骑一而控二。人物与马俱极生动。幅上宋徽宗题“韩干真迹,丁亥御笔”八字(1107)。宋徽宗瘦金体书题字极其劲挺,对比家中《呈马图》的图题,笔力逊于《牧马图》的笔迹,我猜是否任伯温模仿。所绘马匹,体形肥硕,态度安详,比例准确。但画家视角由上向下斜视,故而腿略短。不少人评赞此图马披的花纹锦鞍,神彩出众。但若比较《呈马图》,则后者三马马鞍描绘更其出彩!
诗人、画史对韩干画马多有评点,其中杜甫的批评令人印象深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云:“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但他又曾写《画马赞》:“韩干画马,笔端有神、骅骝老大,腰廀清新。”是否他看到不同的韩干马,而有不同评价?《宣和画谱》则不同意杜甫,说:“所谓干唯画肉不画骨者,正以脱落展、郑之外,自成一家之妙也。”
苏东坡更几次写诗赞韩干之马。苏轼《韩干马十四匹》:“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苏轼又盛赞“韩干之马四”:“其一在陆,骧首奋鬣,若有所望,顿足而长鸣;其一欲涉,尻高首下,择所由济,跔蹐而未成;其二在水,前者反顾,若以鼻语,后者不应,欲饮而留行。以为厩马也,则前无羁络,后无箠策;以为野马也,则隅目耸耳,丰臆细尾,皆中度程,萧然如贤大夫、贵公子,相与解带脱帽,临水而濯缨。遂欲高举远引,友麋鹿而终天年,则不可得矣;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无营。”这段大篇言说精彩道出韩干所画四匹马的精髓神态。
|
图14 另一韩干真迹,有宋徽宗宣和甲辰字样、签押(1124年) |
《呈马图》是临摹画作,临摹画家任伯温生世不详,擅画鞍马、人物,师承家法。留有“职贡图”,旧金山亚洲美术馆藏。其祖父却是大名鼎鼎的上海人任仁发(1254—1327),元代官员、书画家。有许多画作为故宫、国外收藏,名画《二马图》更为画界称道,它与韩滉的《五牛图》一样,以牛马为对象,却“人格化”地传达出推崇任劳任怨,贬斥贪图富贵的世风。某些中国画并不仅仅画动物,在此不拟详说。
图4最左侧图引有清晰的“王世贞”题跋。他在1576年农历二月观赏此画,并题款于右侧。 王世贞(1526年-1590年)为明万历年间重臣,结识名将戚继光。但凡中国人都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但可能不知道其出版的艰难。年老体衰而贫困的李时珍幸亏最后求告到王世贞,才由王写序言大力推荐,最终在李时珍死后出版,得以让这中国医药文化宝库流传至今!序文称赞此书:“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辩明珠……。”他对李时珍的形象描绘,是世上唯一之人,说他瘦高个,精神饱满,言谈不凡,可称“北斗以南一人”,意即天下少有的奇才。而打开《本草纲目》,则“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言词推崇之极。
“王世贞”题跋使图6《呈马图》右侧五个大字流存下来,而最右侧的似乎只有皇室才用的明黄绣金双龙,究竟是何人何时所加,我们并不知晓。但王世贞的题跋,使我们大体知道这幅画从唐朝画成,经大宋皇帝收藏,为元末明初画家临摹,又在明朝中叶为书画大家最后保留至今,最后流出到美国的漫漫长路!
韩干之马还曾为北宋书法家米芾(1051年-1107年)赏识,米芾写有行书《韩马帖》,纸本,纵高33.3cm, 横宽33.3cm,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韩马帖》是米芾为准备过节时“贵游宴集”赏玩之需的借条。究竟所借是韩干何画,不得而知!图文: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即日起居冲胜。韩马预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过节面纳也。谨奉启,不宣。芾皇恐。寺丞仁亲阁下。
|
图15 米芾行书《韩马帖》 |
此文已然太长,另有些西方、国内出版的古中国画册、书刊的相关图页、中英文文字说明,都一概省去。
笔者只是业余喜欢中外绘画艺术,文中定有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2016年10月于波士顿,2019年4月上传至科学网。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