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他一介基层技工,竟改变了中国航天进程,堪称技工之王 精选

已有 10946 次阅读 2016-10-28 22:3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航天, 火箭, 焊接, 技工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就在这个月17日,神舟十一号成功上天

  这是我大中国第6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

  同时也将是载人飞行任务最长的一次

  终于,我们不会被神舟的新闻刷屏好几天了

  而将会是整整一个月

神舟十一号发射

  有人关心发射成功后相关制造业的股市

  有人关心景海鹏与陈冬多达100种的食品

  有人关心两位宇航员养蚕种菜的特殊任务

景海鹏太空遛蚕

  我们似乎都遗忘了一群最重要的幕后工作者

  他们不是什么总指挥总工程师,也不是科学家

  他们只是工作在火箭制造第一线的技术工人

火箭生产第一线

  高凤林就是这一群技术工人中的佼佼者

  他只是一名最基层的火箭焊接工人

  却常常出现在最高级别的技术分析会上

  还被指定参与制定高级别焊接质量标准

高凤林在给徒弟讲解

  甚至被丁肇中邀请参与世界反物质探测器项目

  仅一天就提出了令所有专家满意的制造方案

反物质探测器

  长征系列火箭里他焊过的占了一半以上

  能成为这样的焊接技工,天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2004年,一次全国精英表彰会议在北戴河召开

  来自祖国各行业的建设精英齐聚一堂

  其中有身为中国太空第一人的宇航员杨利伟

  也有鲜有耳闻的一线技术工人高凤林

航天英雄杨利伟

  杨利伟第一次知道了默默无闻的另一个“航天英雄”

  也第一次握起了那双曾经决定他命运的手

航天幕后英雄高凤林

  其实,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也经历过痛苦的时期

  1974年,我国发射的搭载长空一号侦查卫星的风暴一号火箭,因发动机焊缝撕裂导致发射再度失败

  这是那一代航天人心中不愿提起的痛

  徒有先进的理论技术却因小小的工艺不过关而失败

  共和国航天事业的根扎得还远不够深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遥感返回式卫星

  1962年,高凤林出生在最困难的年代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生活物资极度匮乏

  最好的营养便是从菜市场捡来的一点烂菜叶

三年饥荒时期捡菜叶的市民

  这些苦他都扛下来了,可是还没到上学的年纪

  父亲突然撒手人寰,宛如晴天霹雳

  母亲一个人省吃俭用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庭

  他也倒是很争气,在学校永远是品学兼优的那一批

  高中毕业后,考入了技工学校学习焊接技术

  其实高凤林对焊接的热爱远多于对收入的渴求

  他内心那股工匠精神远不是那个讲相声的胖子所能企及的

  在技校的第一堂课,高凤林就从老师口中听说到了焊接火箭发动机

  这对于焊接技工来说,恐怕就是最高的荣誉了

  一丝一毫的微小瑕疵都会带来巨大的事故

  这可能相当于球员能在世界杯决赛首发

  虽然很困难,但是成功的喜悦也会是巨大的

  高凤林看了看自己的手,紧紧地攥起了拳头

冯·布劳恩博士与人类最强火箭发动机F-1

  短短两年,技校的学习生活结束了

  同学们大多都留在实习的单位成为正式的职员

  毕业那天,学校传来一个令人惊讶的大新闻

  高凤林被火箭发动机车间的领导看中了!

  难道高凤林有什么贵人相助?

  其实高凤林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

  他第一次拿起焊枪时,焊条无意地碰到了铁板

  耀眼的弧光和嗞嗞声吓得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半天没有再动一下,过了好久才缓过来

  可是他实习时的努力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在打篮球在聊天

  他就手握红砖,伸直胳膊练手臂的耐力

  就连喝水时也不忘用装满水的杯子练力量

  高凤林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车间

  他几乎做了所有的杂活累活,成了所有师傅的徒弟

  关键是,几乎所有的师傅都对他赞赏有加

高凤林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师傅

  刚刚毕业到厂里工作,高凤林就又搞了个大新闻

  一个连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束手无策的问题

  竟然被初出茅庐的高凤林解决了

  1983年,长征三号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研制进入尾声

  但是却在最后的组装阶段出现了棘手的问题

  由于新火箭采用了特殊的金属材料和复杂的结构

  焊接十分困难,焊缝十分脆弱达不到设计要求

长征三号火箭发动机

  老师傅们纷纷挠头,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可高凤林却认为不是师傅们的技术问题

  关键在于焊接材料的应力,应该由此入手改进

  一个没经验的小辈竟然一举打开了大家的思路

  随后领导更是放手让高凤林着手研究新的工艺

  最终完美解决了问题,立了三等功,这年他21岁

高凤林

  这一次的成功让高凤林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

  他开始从每月交给母亲的工资中扣下5元

  用来购买焊接方面的专业书籍,扩充自己

  几年后,一项更重要的任务落在高凤林肩上

  那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火箭振动测试塔

  测试塔的振动大梁由于材料特殊和极高的要求

  这难倒了一众专家,只有高凤林信心满满

  他闭关修炼一般整整研究了3天都没出门

  提出了一种以温度控制的全新焊接方案

  得到了从总工程师到一线技术人员的一致认可

亚洲第一高测试塔

  火箭经这座振动测试塔检验通过

  伴着巨大的轰鸣声和升腾的烈焰升上太空

  高凤林却依旧在工作间里忙碌着

  十年后,神舟载人航天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高凤林主焊的振动塔面临着升级和改造

  工作人员例行对振动塔进行检测

  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十年前制造的振动大梁承载能力超过了设计性能多达60吨!再测再算,还是60吨!

  他们的心情绝对不亚于我们现在读到“德国下水道油布包零件”时的那种惊叹

神舟五号升空

  当然,高凤林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挫折

  在研究发动机螺旋管束式大喷管的焊接中

  高凤林和自己的焊接小组攻关近一个月

  这一个月高凤林几乎没怎么合过眼

  每天工作到五点钟才回家休息

  洗漱完已经是早上了,他又回到了车间继续工作

  头几宿还有些师傅跟我熬到十二点,后来过几天,这些师傅说,那你就自己做你自己的吧,我也都非常理解,就说那你们都回去吧

  这打了一个月的鸡血,让高凤林的头都秃了不少

  可是却没有换来想象中的成功

高凤林一家唯独他一个秃

  验收时,经过X光的检验却发现了200多处裂纹

  好不容易歇下来的高凤林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打击

  他始终不相信经过自己严密计算和细心焊接的大喷管会有这么多缺陷

  经过重复的实验,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

  X光的检验结果是假象!

X光图像下焊缝的缺陷

  这个结论惊动了火箭研究院的总设计师

  他们听取了高凤林的专题汇报,做了剖切分析

  最后认可了他的结论,不是裂纹

  说起这件事,当时的副总设计师还很是自豪

  对这个项目研究,还让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要知道这样的奖项对于一个教授来说也是个可以吹一辈子的成就

  高凤林的故事也许太过传奇,读起来不免让人想起充满主旋律的雷锋日记

  但高凤林的优秀可是获得了国际专家们的认可

  2006年,由世界16个国家参与的反物质探测器项

  因为低温超导磁铁的制造特殊性而陷入困境

  专家提出的两个方案,都没有通过国际联盟的评审

  一筹莫展之时,丁肇中教授打听到了高凤林,请他出手相助

  高凤林听取了之前两个方案的分析,凭借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第二天就拿出了方案

  并获得了NASA和国际联盟专家的以一致好评认可

  甚至还被丁肇中点名,以特派专家的身份督导项目

  一位专家这样评价高凤林:“你既有深厚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你是两个维度看问题,看来高技能人才是大有用武之地!”

诺贝尔获奖者丁肇中

  高凤林对中国航天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长征系列火箭的研制离不开众多科学家

  更离不开像高凤林这样的“小人物”

  然而以高凤林工人的身份,职称最高也只是个高级技师

  如今国家破格授予他特级技师的头衔

  曾经有公司开出四倍的薪酬,外加两套北京住房聘请他

  虽然难免有心动,但高凤林还是选择留下

  他说:看着自己造的火箭载着卫星飞船飞上太空,那种成功之后的自豪感,是金钱不能买到的

_____________

我们同样热爱科技

对科技未知充满孩子般的好奇

为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一切改变感到热血沸腾

我们将科技的感性给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11511.html

上一篇:这应该是最意外的诺贝尔奖了,得奖前几乎没人认识这个平凡小职员
下一篇:“有机合成之父”陪跑131次诺贝尔奖,他将科学做成了艺术
收藏 IP: 119.130.250.*| 热度|

33 陈楷翰 代恒伟 徐令予 檀成龙 武夷山 李颖业 钱磊 姚伯元 徐树良 孔梅 李路长 王恪铭 董焱章 张能立 李天成 雷蕴奇 杨正瓴 张晓良 王林平 李土荣 秦苏辽 xiyu2005 zousu2010 bridgeneer cubbuc liufei1234 bighero apple120 mary070707 forumkx htli aliala lr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