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物理C》文章的评审意见中,一位审稿人开头写道:“我的意见如下。有些意见也许是因为我不熟悉该领域的分析技术……”我准备好回复,在国际合作组内征求大家意见时,自作主张,把这句话删了。
去年在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上,国内一位院士做大会报告,大概是他们行业的惯例,列了一些合作伙伴,都是国外牛校的牛团队,然后院士说:“虽然我们水平不高,我们的合作伙伴水平都是很高的。”我知道该院士年轻有为,在细分领域是国际领先水平的。这句话用中文来说,听起来很谦虚,用英文来说,听起来却刺耳得很。您都院士了,还自称水平不高,那下面混的人怎么在国际上抬得起头?说英语的都不兴这个。
其实也不是每个审稿人都要求完全懂技术细节。我们实验结果发表一个月后,韩国人也发表了类似结果,分析技术水平不高,有好几处硬伤。当时很忙没顾得上,过了几天辗转听说我们合作组内一个美国人审了那篇稿子,什么问题也没问就放了过去。另外两位审稿人大概也是如此,因此这篇文章几乎没改,就带着伤发在了美国《物理评论快讯》上。
其实我们那位审稿人读得很仔细,三天的时间读24页的长文,逮住我们两个漏洞,还提了几个很好的问题,确实提高了文章的质量。
前一阵审一篇稿子,说实话,文章偏理论,不懂的地方很多。不过《物理评论快讯》不是要求文章对更大的读者群也有价值不是?比我更懂的人也没多少不是?于是先说该文结果不够显著,建议发到Phys.Rev.D,然后说某误差不应该当成关联误差,应该当成非关联的,需要重新分析,等等。一个月了,还没听到回音。有可能我说得不全对,但是从文章中看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可以当成关联的,让我信服是你的责任。我看了不信,是文章水平不高,不是我水平不高。我打他一棍子,说不定他还觉得我厉害,总比什么都提不出来强。
我跟学生说,听报告时不要总是试图听懂全部内容。在听报告时花时间构思一个攻击性的问题,最好能把报告人放倒在台上。也许错过一些内容,但收获往往比被动地听更大。
说英语的时候,太客气了不是好事儿。
博主回复(2012-11-15 16:45):不是。提出一个好问题需要动脑筋。只有真正主动思考过的问题才有可能掌握。被动地听只是泛泛了解,不深入。
博主回复(2012-11-15 16:57):一个能把报告人放倒的好问题,肯定是从报告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角度,对报告人是有帮助和启发的。报告人成竹在胸的问题,对他自己其实没有帮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183-632667.html
上一篇:
国内期刊的鸡与蛋下一篇:
中学课本中应加入现代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