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VICE ● 霍华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rdvice

博文

撰写科研论文提纲的实用指南

已有 4130 次阅读 2021-12-16 13:23 |个人分类: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很多时候,在完成多数研究工作内容之前,科研人员通常需要提交一篇论文或研究提案纲要,以表明自己理解这项工作、对研究项目的问题和假设有良好的定义,并对相关科研论文的结构有所规划,以便争取科研经费。这种申请经费式科研提纲有很多模板和示例,通常先列出论文的研究题目,然后让作者选择某种格式添加支持性材料。

本文所要讨论的并非申请经费式科研提纲,而是在完成科研项目后如何撰写论文提纲,尤其针对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把所有的资料拼接成学位论文或期刊论文时。

 


什么是科研论文提纲?


撰写科研论文提纲不只是开列一串要点。虽然可以采用开列要点的写法或格式,但这还不够全面。提纲的目的是将工作内容全部组织起来,使用清晰的结构阐述和支持想表达的论点。这种所谓结构,在写法上需要达到能够顺利便捷地扩展成为一篇科研论文的程度。

撰写科研论文提纲通常包括两种不同的写法,即摘要式写法和论文式写法。在提纲这一论文初始写作阶段,这两种写法均以某种简短方式对科研工作做出总结,在科研方法和数据结果的精炼简单陈述或全面复杂论述等方面各有不同。究竟采用哪种写法,取决于想把提纲写得多么详细,以及在撰写论文之前还缺乏哪些结构性材料。

 

目录

  1. 摘要式提纲的格式

  2. 论文式提纲的格式

  3. 英文科研论文提纲写作指南

 

 

1. 摘要式提纲的格式


科研论文的摘要式提纲就像论文的摘要一样,包括一系列关键问题的简短答案。这些关键问题是论文的读者或试图理解该项研究工作的人都会提出的问题,具体包括:

  1. 你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2. 你具体做了什么工作?

  3. 你如何完成了这些工作?

  4. 你有什么新发现?

  5. 这项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6. 你或他人应当基于这项工作再做些什么?


这些问题不仅构成科研论文的典型的摘要结构,而且实际上已经构成典型的论文手稿框架。这些问题在终稿中会被论文的节标题或子节标题所取代,例如Introduction(引言)、Background(背景)、Aim(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Discussion(讨论)、Conclusions(结论)等。在提纲阶段使用关键词或短句的形式快速回答这些问题,并在后续写作阶段围绕这些答案和相同的结构展开文章,能够确保论述内容统一,在论文的不同部分之间没有逻辑断档或出现矛盾。

如果作者能够认真起草摘要式提纲,这份提纲可以作为论文中其他部分的扩展基础。如果将这份提纲压缩到极致变成一个句子或短语,便可获得论文的标题。基于这份提纲,可以选择关键词,并能够扩展成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不会产生自相矛盾或逻辑缺失等问题。

 

科研论文提纲的摘要式写法示例

 

假设你做了一个关于大学在线课程对出勤率的影响的研究项目,并用以下六个问题创建论文的提纲:

(1)你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自从新冠病毒COVID-19全球大爆发以来,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已经将实地课程转移成互联网在线模式,无论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由于学生们因此节省了去学校教室的时间,我想知道整体出勤率是否有所提高。

(2)你具体做了什么工作?

我对比了我所在的大学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的线下课程和大流行之后的在线课程的出勤率。

(3)你如何完成了这些工作?

我选择五个热门学科(商业、法律、医学、心理学、艺术与设计),每个学科选择一门通用课程进行对比研究。我联系了负责课程的教授,请他们为我提供匿名出勤率数据。

(4)你有什么新发现?

医学和法律学科的出勤率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其他三个学科的出勤率略有下降。我发现男生和女生的出勤率没有差别。

(5)这项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尽管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学生们节省了往返于住所和教室之间的时间,但他们并没有做到更加坚持上课。在某些学科中,学生的缺课情况甚至比以前更多。

(6)你或他人应当基于这项工作再做些什么?

由于我没有关于学生们的其他信息,我只能基于推测做出某些解释。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我将制作一份调查问卷来评估学生们是如何应对在线课程的,以及这段病毒流行时期的特殊经历对高校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习惯提供哪些经验教训。

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只使用关键词而非完整的句子就能够写出很好的提纲。在提纲中,可以添加方法细节或分析结果而自由发挥。最终的写作目的是要写出核心内容和框架,以便将来能够基于这份提纲顺利扩展成为一篇论文。

以上谈的是摘要式提纲的写法。有时,某项研究工作看起来极为复杂。当你看着上述摘要式提纲问题和一大堆数据笔记而梳理不出一套简单答案时,或者当你已经开始撰写论文而内容已经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脱轨发展时,或者你对论点和结论已经不再能够清晰认定时,或许应当考虑改为采用论文格式撰写提纲。

 


2. 论文式提纲的格式


论文式提纲与摘要式提纲具有相同的写作目的,即组织论点、论据和论文框架,总结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概括做过的实验、收集和分析的数据,总结结果,以清晰的结构展示论文的逻辑和主要结论。

首先,不要顾虑任何篇幅限制,快速简单地记下在科研项目中做过的计划、完成的每件事情、基于各种文献资料和数据笔记等产生的论点和论据。这样一份草拟的提纲能够容纳所有的最初想法、所有的实验内容和每个时间节点上的事件、中间变更科研计划的原因、所有的分析结果、从上级指导人员或参会资深人员那里获得的反馈和批评,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构想等。如果这篇文章是你的学位论文或第一篇期刊论文,那么因为你缺乏写作经验,这份提纲会显得相当混乱。但是,不要怕,这很正常,这也正是为什么你需要在撰写论文草稿之前首先必须学会使用提纲方式搭建论文的结构。

通过努力尝试,你会发现终于能够回想起在科研项目中所做的一切工作,并能成功地把这些信息都写下来。那么,下一步就是进行有逻辑的组织整理。必须认识到,不能把所有这些材料都逻辑不清地扔给读者去分辨和整理。你作为作者,必须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一致而有逻辑的说法。在快速构建提纲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采用绝对必要的关键信息,摈弃不重要的信息,防止分散注意力。需要像采用摘要式提纲的写法那样去引导读者,覆盖这些问题:why(为什么做)、what(做了什么)、how(怎么做的)、what you found(发现了什么)、what it all means(有什么意义)。读者并不需要知道你的科研过程中的所有细节,比如你为什么在阅读文献后或一些早期实验后改变了研究方向。因此,需要抓住重点,注重按照论文的主要部分撰写核心内容。

与摘要式提纲写法类似,论文式提纲也是按照论文的以下几部分结构撰写要点。

(1)引言部分

你的研究属于哪个领域?

在确定这个研究课题之前,你阅读了哪些论文?

谁是你的目标读者?读者需要预知多少信息才能看懂你的论文?

你能用两句话概括一下做了什么工作吗?

你有明确的假设吗?你的工作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什么?

(2)方法部分

列出使用的所有方法、调查问卷和测试内容。

你采用的方法都是该领域的标准方法吗?你是否需要解释这些方法?

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分类列出所有内容,体现出内在的逻辑。如果在方法这一重要部分需要更多的写作指导,请参阅更多内容

(3)结果部分

使用你在方法部分使用的时间线或主题来论述。

确保你回答了在引言中提出的所有问题。

使用表格、插图和其他可视化方法引导读者阅读。

不要展示在方法中没有提到的测试结果或分析结果。

(4)讨论和结论部分

快速总结你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但不要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

解释你的发现是属于意料之中的,还是新奇和令人惊讶的;是与现有文献一致的,还是与现有文献相互矛盾的。

你认为你的发现可以广而盖之吗?这些发现对某些职业或其他领域是否有用?

你的研究有局限性吗?如果将来继续深入研究,你在做法上会有什么不同?

基于你的发现,你认为未来应该做哪些研究工作?

(5)结论部分

这部分是你给读者的总结性信息。你需要确保结论与最初的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科研笔记简单重组为论文提纲。当整理完所有笔记后,再看一遍提纲,检查缺失的内容,并查看结论是否与想要解决的科研问题相关。然后,可以将论文提纲缩写成摘要,并且进一步细化提纲,进而扩展成为一篇完整的论文。

 

3. 英文科研论文提纲写作指南

如果母语不是英语,可以使用母语做笔记,阅读母语文献,做科研时也可以不使用英语思考。然而,在撰写英文论文时,母语只能用于刚开始撰写提纲时的关键词起草部分。当撰写完整的句子时,如果能够使用母语思考和撰写,则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并且避免出错。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写作过程中过早开始撰写完整的句子,那么在后续调整文章结构时可能会被迫抛弃一些段落。扔掉投入大量时间撰写的良好段落是非常令人痛惜的。因此,在将提纲完善之前,不应当沉迷于逐词逐句地写作细节。

论文稿件一旦完成,应当考虑使用论文编辑服务机构帮助润色英文手稿,纠正语法、格式、写作风格上的错误。在撰写论文手稿时,要记得使用Wordvice AI的免费在线英文语法检查软件,它能够识别和纠正学术写作中的标点符号、拼写、语法和用词风格等错误。

aca_ads_970x250.jpg


google_ads_1900x1000_CN_04.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1180-1316830.html

上一篇:医学论文投稿时的三项特殊要求
下一篇:英文学术论文的格式:遵循期刊投稿指南
收藏 IP: 1.214.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