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从电子邮箱看到赵洪钧老师转来的两封信。粗略一看,觉得他老先生颇有点小题大做,但是深入一想,这种“小题大做”很有必要。
多年来,我们对出版物的粗制滥造已经习以为常。一是出版社对编辑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的重视增加,而社会效益指标日渐淡薄(无论是选题还是编辑加工)。二是多数书稿只是为了个人职称晋升或课题评奖服务,能够出版就百事大吉,作者对编辑质量也就听之任之,并不强求。三是在这种急功近利情绪影响下,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有所扭曲。如果著作能够给编辑带来丰厚经济效益,无论是资助或是发行量大,则作者可以得意忘形;如果经济效益不佳则无论作者付出了多少心血似乎也赢不到编辑的芳心。赵洪钧老师一无职称可晋升,二无成果可申报,三无赞助可支付,编辑自然并不把他当一回事。难怪赵洪钧老师“不仅勃然大怒,又觉得很丧气、很惭愧,还有些哭笑不得。”笔者认为,赵洪钧老师绝地反击,恰恰是对当今社会趋炎附势现象的一种负反馈,完全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愿赵洪钧老师的“小题大做”能够为当今社会所正视,出版物的滥竽充数以及出版社的功利行为能够有所纠正。
附1:赵洪钧向读者致歉
亲爱的各位读者:
大家好!
最近,拙作《赵洪钧医学真传》上市,按说是一件喜事。然而,前天(2015/11/19)我收到样书一看,却百感交集,不仅勃然大怒,又觉得很丧气、很惭愧,还有些哭笑不得。
朋友们会觉得,有新作问世,应该高兴。为什么发怒呢?为什么惭愧呢?为什么道歉呢?
这是因为,我的文稿,被改得不成样子,很可能误导读者且出乎我的意外。
书上的文句,出现了严重的文理不通和医理不通。这在别人,可能觉得不是大事,书出版就高兴。而我则觉得,非常耻辱,非常惭愧。因为读者会以为,书上的文句必然出自我的手笔。于是,我要向本书的所有读者致以歉意。
那么,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请看自序手稿,即交稿时的定稿。
自 序
洪钧殚精竭虑从医近五十年,略得斯道要领。今老矣,谨勉力整理所得成文留待后贤。书成历两寒暑,取名《赵洪钧医学真传》。
真传者,传授读书、临证、治学之真确心得也。一己之心得固不能字字前无古人,然自觉略具新意且浓缩、实用,尤能授人以纲、示人以巧。
外此,文字亦力求典雅流畅。
称许如上,或有自视过高之嫌。
然而,斯作尚有更突出之两大特点。
一乃务求中西医结合或融会贯通中西医。
二乃无不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且着意纠正目前医界最常见之偏差。
是否值得自许如上,读者一览便知。然呕心沥血,聊以自慰,和者多寡,非所知也。是为序。
2011/7/25威县赵洪钧于石家庄寓所”
这篇很短的自序,用的是浅显的文言。不敢说一字千金,但敢说文理通顺,简明流畅,比较雅训。
然而,编辑改了三处。
一是把“外此”改为“此外”;二是把“称许”改为“称诩”;三是把“自许”改为“自诩”。
读者中必然不乏文章高手,都会看出来,这样一改失去了原味。
“外此”和“此外”固然没有含义上差别。“此外”也是来自文言,只是白话常用,已经不算文言。文稿用的是文言,这一改就不伦不类。
“称许”改为“称诩”,“自许”改为“自诩”,更失去原义。“许”是“期望”“赞同”之义。“诩”则完全是“夸耀”。我虽然不是个很谦虚的人,但也不会自认是“王小卖瓜”。
所以,虽然改了三处,实际上只换了一个字,却使自序大变味道。不但不伦不类,也显得我在“自卖自夸”。
所以我看样书五分钟,勃然大怒,立即给策划编辑发短信严词责问。一小时后,策划编辑来电话承认错误并道歉,特别希望我不要在网上公开此事。我说,此事不得不公开,因为她的下级编辑(即本书的文字编辑),还改出了更严重的错误。科学是求其真的,不能看面子而委屈真理。
这个严重的错误,见于“一字真传”的“理法精要”。(005页)
原稿是:“单用中医不能使用大承气汤的承气汤证(已是死症)……”。改成了:“承气汤证(已是死症)……”。这无疑是说:我认为承气汤证是死症。这是明显且严重的中医基本理论错误。
我一看很生气,于是在电话中告诉策划编辑,此事必须在网上公开。因为个人贻笑海内事小,贻误读者事大。恰恰因为有了网络,可以通过网上纠正以减少错误影响。否则,应该召回全部商品书,因为这无异于伪劣产品。
书籍中有些错讹脱漏或标点不当等很难免。比如《毛选》,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编辑校勘,其中还是有一处错讹。我的旧作,也常见错讹脱漏。有人批评指出就承认错误,但我不放在心上。因为相信多数读者会看出那些错讹,只是难免的、作者的小疏忽,不会被误导。再版时纠正即可。但是,常识错误、特别是基本理论错误是大问题。一本书有两处以上这样的错误,就应该烧掉,以免贻误读者。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不能含糊。所以我现在声明此事,读者知道了,不会被误导。
那么,本书还有无别处改得不好的地方呢?自然是有的。如326页有如下文:
“陈某,女,26岁,威县吴庄村人,2009年8月9日初诊。
现第二胎怀孕约三个月,自大约怀孕50天开始恶心、呕吐不能食且渐渐加重。近来喝一口水也常常呕出。自觉心慌、乏力,已经几乎不能起床20多天。在本村输液多次基本无效。其人体形瘦小,面色萎黄。脉滑,舌淡。”
上文改了两个地方。
一是把HX(名字的拼音字头)改为“某”;二是加上了“现”字。我都用绿色标出了。
把拼音字头改为“某”,是我交稿时说明过的。即我如此处理病人的名字,是为了便于核对原始资料。我积累的病案都是按病人的姓名拼音排列,核对时很容易调出。书上照用这样的名字没有问题。编辑愿意改为“某”也可以,故这里的改动谈不上好不好。
至于加上“现”字,就完全是蛇足因而不但读起来很别扭,还要琢磨“现”的意思。编辑加个“现”字,意思应该是“现在是”,却既不是文言,也不是白话,是自造的文法。好在多数读者可能读懂,作为编辑增字改成这样的语句,实在是自己找麻烦,也给读者添麻烦。类似的蛇足还有不少。不再举。
编辑自然有修改权。但是,改得既不如原稿准确、通顺,也不如原稿简练就说明编辑水平太差。
我所以很生气,不仅因为看到样书,发现了上述问题。还因为今年年初编辑打电话来说:你的文稿质量太差。编辑无法修改,除非全部替你改写过。你看怎么办?我立即毫不客气地说:我对拙稿的文理和医理都很自信,否则不敢出书。不敢说稿子中没有小错误,大问题肯定是没有的。至于文字是否准确、简练、通顺我更自信。所以最好不要改动。即便认为有的地方改改更好,那只是贵方的认识。总之,即便贵方认为最好改改,只要不是大问题,就不要改。如果发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错误,请告诉我,交流一下看法。真地认为拙稿质量太差,当初就不该和我签合同。如果非要大改,可以结束合同。
如上答复之后,再无消息。
最后看到样书,改成这个样子,怎能不会勃然大怒!
编辑还擅改了自序的日期,把2011年改为2015年。其中的缘故是,此书交稿于2012年2月,合同是当年出书。拖了三年才问世,他们不好意思。如此遮掩,有何必要。尽管出版社是商家,却也要讲诚信,否则不足见信于读者和作者。出书的质量必然不高。不诚信的作者更不可能写出好书来。
但愿拙作的读者看到此文,不会因上述问题被误导。这也是我不得已的举措。如果没有互联网,无法采取这一权变的方式解决问题。果然朋友们发现拙作的大错误,欢迎通过本堂邮箱批评指正。我会一一认真答复。
此致
敬礼
2015/11/21威县赵洪钧于白伏故居
又及:如果有网友觉得我太过自信,请你帮我修改自序。我不敢许以一字千金,但敢许以一字百元。即凡改动一个字,而且改得好,我付一百元报酬。至于是否比拙文好,可以交流,最后以多数网友的看法为准。
洪钧
附2:如何向读者交代?!
洪钧按:“赵洪钧向读者致歉”上堂后,有林磊先生在“评论”中指出“299页,案4:孙子的腹泻,标题错误”。尽管读者可以看出这是标题错误,因为内容与标题完全不符。作为出版方或从编辑业务衡量,这样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总之,出现这样的错误,很难向读者交代,也很难向作者交代。因为,读者必然据此对全书内容的可信性发生严重怀疑。固然,多数读者会认为这是编辑的问题,但也必然有些读者据此对作者的水平和诚信度严重怀疑。对此,我没有别的办法解决,致歉之外只好把交稿定稿和书上的文字同时上网说明问题。至于如何与出版方交涉我当然要考虑,读者也有权向出版社提出批评并要求补偿。因为书籍也是商品,消费者有权维护自己的利益。商品质量太差,消费者有权退回并要求补偿因此产生的经济等各方面的损失。
现在把我的手稿,即交稿的定稿,和现版书上的相应内容附在下面。请读者对比。
定稿中的“孙子的腹泻”在“一字真传”中的“举案说法”中。是第四案,如下:
案4:孙子的腹泻
犬子的犬子2001年出生。他早产1个月,出生时体重只有2200g,体质不算好。加之母乳不很充足,半年之后就断奶改用奶粉喂养,更不能说他的正气充实。
他的毛病主要是改吃奶粉后腹泻。不是很严重,却断续三个月不好。
这时——即9个月大时,他回老家到了我的身旁——由内人喂养。其实,早在他还在石家庄时,我就告诉他的母亲,孩子是脾胃先天不足。治疗的原则有二:
一是减少食量——减轻胃肠道负担。
二是使用补益脾胃之剂。
注意!减轻胃肠道负担或减少食量是婴儿腹泻治疗第一法。
但是,面对至亲,也是医生的母亲,却舍不得让孩子少吃——实际上是尽量多喂,又舍不得让孩子服中药。于是,回老家之后,又断续腹泻约20天。
这时,我严令减少奶粉喂食量三分之一,于是,次日腹泻停止,而且再没有复发。
同时,还让孩子口服中药补中益气汤——不久改为补中益气丸。办法是我拿着药丸让他看着吃,而且露出味道很好的样子。这样数日之后,给他半个药丸,他就像吃饼干一样迅速吃完。
当然,不久他的食量增大:饿得快,多喂点也不再腹泻。
后果不太好的是,他会走路之后经常偷偷跑到我的药房里找中药蜜丸大嚼不止,经过几次严厉训斥才不再偷吃。
当然,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因为他很容易口服中药(西药也不难喂),他的体质迅速改善。
按:犬子的犬子的问题首先是虚,不必再讲什么道理了。喂食太多是最常见的婴儿腹泻的原因,我也在上文强调了。注意!这在中医称作积食或食积——属于邪气盛。治食积固然可以使用消导之剂,但最重要的还是培补脾胃。我严令减食之前,几乎一直在使用多酶片、乳酶生等,基本无效,足以说明问题。
现版书018页同样有此案,如下:
案4:孙子的腹泻
犬子的犬子2001年出生。他早产1个月,出生时体重只有2200g,体质不算好。加之母乳不很充足,半年之后就断奶改用奶粉喂养,更不能说他的正气充实。
他的毛病主要是改吃奶粉后腹泻。不是很严重,却断断续续三个月不好。
这时,即9个月大时,他回老家到了我的身旁——由内人喂养。其实,早在他还在石家庄时,我就告诉他的母亲,孩子是脾胃先天不足。治疗的原则有二:一是减少食量——减轻胃肠道负担。二是使用补益脾胃之剂。
注意!减轻胃肠道负担或减少食量是婴儿腹泻治疗第一法。但是,面对至亲,也是医生的母亲,却舍不得让孩子少吃——实际上是尽量多喂,又舍不得让孩子服中药。于是,回老家之后,又断续腹泻约20天。这时,我严令减少奶粉喂食量三分之一,于是,次日腹泻停止,而且再没有复发。
同时,还让孩子口服中药补中益气汤,不久改为补中益气丸。办法是我拿着药丸让他看着吃,而且露出味道很好的样子。这样数日之后,给他半个药丸,他就像吃饼干一样迅速吃完。当然,不久他的食量增大:饿得快,多喂点也不再腹泻。
后果不太好的是,他会走路之后经常偷偷跑到我的药房里找中药蜜丸大嚼不止,经过几次严厉训斥才不再偷吃。当然,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因为他很容易口服中药(西药也不难喂),他的体质迅速改善。
按:犬子的犬子的问题首先是虚,不必再讲什么道理了。喂食太多是最常见的婴儿腹泻的原因,我也在上文强调了。注意!这在中医称作积食或食积——属于邪气盛。治食积固然可以使用消导之剂,但最重要的还是培补脾胃。我严令减食之前,几乎一直在使用多酶片、乳酶生等,基本无效,足以说明问题。(以上是现版书原文)
洪钧按:我用绿色标出了改动处。不难看出,现版文字只是把定稿减少了段落,改了两处标点,把“断续”改为“断断续续”。这些改动不能说是改错了,但也说不上改得好。换言之,一字不改地照用定稿也毫无问题。可惜、可叹、可恼的是,这个标题竟然在299页再次出现如下:
案4:孙子的腹泻
本村村民赵某,1994年农历十一月因臀部肌内注射严重感染。
我于农历十二月初回乡,次日被请去看。因为肿胀严重,他的右侧臀部看上去比左侧大一倍,仍有高热,局部波动不明显,先服下方。
金银花15g,连翘30g,生大黄15g,乳香5g,没药5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桃仁(捣如泥)10g,白芍15g,丹皮15g,地龙10g,延胡索6g,生甘草10g。首煎20分钟,二煎40分钟,剩400ml,分2~4次服完。
按:上方可以加用山甲、皂刺、桔梗等,但非必须。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每天3g。
服上方2日,波动明显。脓包直径大约750px,于是切开引流。手术的要点是:切口要大一些,以保证引流通畅。但是,切口也不宜过长。于是,给他做了两个切口,分别在脓包的内上沿和外下沿。方向都是自内上向外下,大体在一条直线上,各约125px,而后用比较粗的橡胶管,从上口穿入,下口引出。注意!虽然做了两个切口,也不宜太小。因为这样大的脓包,虽然已经熟了,还是有些组织没有完全变成脓液。结缔组织还有的成条、成块,需要用镊子或钳子夹出来。
患者已经卧床将近1个月,愿意快好。问我:过年时能不能起来拜年?我说:跑遍村子是不行的,在附近拜年没有问题。
这样大的脓肿切开,前几天会渗出很多。更换敷料最多时每天20多次。但我没有给他更换辅料,也不是用的纱布,而是用的卫生纸,让他的妻子给他换。其实就是把吸满脓液的拿下来,换上干的。只是,每天湿热敷3~4次。
又继续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每天3g。3天后停用西药,只服煎剂如下。
当归15g,白芍20g,川芎12g,黄芪20g,红花5g,连翘20g,陈皮15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果然,10天之后,他下了床。20天头儿上——即除夕——切口愈合。大年五更,他能够在附近拜年。
洪钧按:这样的标题错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好在内容与标题完全不符,多数读者会看出来。至于他们如何据此判断作者和出版者的水平我就不知道了。
还需说明一点,我的定稿也有疏忽。即自“静脉滴注”(已用绿色标出)开始本来不再是按语,我却采用了按语的字体直至“又静脉滴注”(已用绿色标出)前。按说专业编辑很容易把关这些问题,他不应该错上加错,而是纠正过来。然而,他把此后的全文都作为按语处理了,比我错得还厉害。尽管多数读者不会因此误解文意,站在编辑业务角度看,却是大问题。
其实,上面这个病案的标题在定稿中如下:
案4:严重臀部化脓性感染
内容就是上述第二个“案4:孙子的腹泻”的文字,改动很少,不再给出定稿。
真想象不出来,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莫非是误操作微机的缘故?!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编辑很不负责,也没有第二个人核对。我曾经不止一次提出,付印前请让我看一遍编辑定稿。可惜,出版方置之不理,结果我如此被动。
最后,对林磊先生深表谢意。欢迎一切读者继续批评指正。
1/1 | 闁诡剚妲掗锟�:2 | 濡絾鐗犻妴锟� | 濞戞挸锕g粩瀛樸亜閿燂拷 | 濞戞挸顑勭粩瀛樸亜閿燂拷 | 闁哄牜鍋婇妴锟� | 閻犲搫鐤囧ù锟�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2 2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