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必要的吃苦

已有 3162 次阅读 2013-3-1 11:08 |个人分类:感悟人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上进心, 杂谈, 艰苦奋斗, 穷养儿子富养女, 富不过三代

    最近,一位同学的子女考研,分数差得很远,希望帮忙周旋一下。我知道,这个孩子早几年累累受挫,多次考试不能入围,至今无法工作。他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孩子智力也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如此不争气
    读了喻海良的博文“吃不了苦,还是不读为好”(见后文),忽然有所感悟:他的关键问题是吃不得苦。因为同学夫妇信奉“穷养儿子富养女”,“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对女儿百般依顺,颇有“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当然,女儿确实雍容大度,遇事不惊,且诚实善良,知识面广,但就是缺乏上进心(或者说功利心)。虽然说常常自称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食不厌精,衣着日用并不马虎,只是对“自食其力”概念不清。如今也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无奈工作事情没有妥善解决(同学夫妇还希望她有个体面的工作),确实有些一筹莫展。
    于是想起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因涉嫌轮奸被刑拘,这个曾经的乖孩子,让外界看到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看来,“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在他们那里古语成真。古人还有说法,“富不过三代”,原话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因为创业者大多从青少年时期就经过磨砺,从而锤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才能。而且,他们懂得珍惜,因为每一点成功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其后一代面对的是已经富裕起来的家庭,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难,很难懂得财富来之不易,如果再没有艰苦奋斗的教育,很容易败掉家业。
    但是,“富不过三代”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美国肯尼迪福特洛克菲勒福布斯等家族,岂有三代而衰?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传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我想,家族持续兴旺者是受良好风气熏陶的结果,所谓“道德传家”。良好的家庭风气应该包括勤劳正直、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好学奉献等等,对人影响很大,毕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如此说来,“富养女”的古训也是值得商榷的。
 
 

附喻海良:吃不了苦,还是不读为好(2013/2/23)

 

    前天写了一篇《我为什么反对“博士生导师资格”制度》,蒋永华老师留言,“每一个老师,不过是一种蔬菜、水果而已,学生要拿到博士学位,关键要靠自己。”我甚是赞同,研究生想拿学位,关键靠自己。而且,我经历了三个单位,发现研究生培养大部分情况下相似。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的作用只是关键时候“引导”,而不是老师手把手教着学生做研究。当然,导师还提供一些学生想试验自己想法的场所和经费。

    也因此,研究生要想顺利拿到学位,特别是货真价值的学位,吃不了苦,我还是建议不要读了。的确,老祖宗有言在先,要为人上人,必吃苦中苦。孙悟空也是吃遍了各种苦辣,才练的一身本事。今天看到《北大研究生发声明退学抵制“苦力科研”》,想写一些,读研究生,要吃那些苦呢?

    (1)寂寞之苦。做研究生是一项很寂寞的事情,基本上每天做的事情都是那样的“枯燥无味”。以我自己读研期间的生活路线为例:早晨8点左右起床,吃饭。然后到实验室,不是查文献,就是看文献,看完之后就是自己写记录。然后,再吃中午饭,下午的工作依然差不多。晚上,大部分时间还是猫在实验室。其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是,偶尔做几个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大家都很忙,各自忙各自的,连个聊天的机会都不多。因此,如果吃不了寂寞之苦,还是早点远离科研为好。

    (2)生活之苦。很多人认为读研究生了,学校和导师都会提供一些补贴,生活自然就好了。其实不然,他们提供的那些待遇远远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速度。而且,研究生们,年龄大了,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向家长要钱了。如果想买一个好一点的电脑、手机、耳机,可能半年的补助一次就花光了。如果再攀比一下那些有钱的学生的生活,那简直是苦上加苦。

    在这里,也为导师们说一句话,一个学生如果要求得到一定的待遇,必须为导师创造更多的价值,至少是等价的价值。这世界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

    (3)工作之苦。现在研究生毕业,都要求有“三个”左右的“创新点”。有时候,回过头来,觉得这一条要求很好笑。现在这么多研究生,哪有那么容易去找到创新点。有时候,一个博士生找到一条创新点就很不错了,非得让他们折腾出多条来。但是学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学校现在有这些要求,因此,研究生的工作压力是逐年增加的。因为,任何一个领域,最开始是容易出成果的,随着不断的深入,想再创新,是非常困难的。或许,这也是传统学科逐渐日落西山的主要原因。

    有时候,在这些创新点方面,也为某导师难过,一年培养3个博士4个硕士,即使导师最聪明,去哪里给他们寻找这么多创新点了。或许,正因此,研究生是否顺利毕业,大部分要靠自己的。

    (4)琐事之苦。在这方面,国外的研究生相对好很多,老板基本上不会安排学生做一些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但是,在国内,研究生就没有这么幸福了。导师安排报销、买机票、陪客人吃饭等似乎是寻常事,见怪不怪。如果研究生不做这些琐事,他很有可能被导师“边缘化”,到时候,更落得一个不好下场。

    (5)相思之苦。对于自己梦中情人,可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当然,这里说的相思之苦,不是自己的情人,而是自己的导师。现在的导师都很忙,不是想方设法去拿项目,就是想方设法去找投资。他们也不容易,要养活一大帮人,没有一点课题、经费,那是不可能长久的。也由于这些问题,学生长期见不到学生的事情,也会持续很久。

    ……

    想起唐僧度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获得真经。读一个研究生,或许也是如此。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66442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666170.html

上一篇:白细胞端粒较短导致有些人更容易患感冒?
下一篇:核苷(酸)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及其管理共识(2013)解读
收藏 IP: 119.8.184.*| 热度|

6 武夷山 庄世宇 张玉秀 戴德昌 曾庆平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