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章少良:月明七七祭

已有 929 次阅读 2024-11-6 12:06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按:同学群迎来了章兄的“月明七七祭”,是他对嫂夫人(多年AD)不离不弃的写照。曾几何时,几丝温存,几点关爱,几多伴陪,几分感恩。学兄用他素描之笔,勾勒了46年的点点滴滴、分分秒秒。普通的生活,才是生活;草根的美德,才是美德。

10月21日下午,聂店长辈聂华苓在爱荷华逝世。我为聂氏家族拟了一份吊唁函,儿子也写了“最美婚姻——写给聂家的一位长辈”。随后,五花八门的媒体和自媒体,包括家乡的聂华苓文学馆、诗词楹联学会等,铺天盖地的“怀念”。但当我问及11月3日的葬礼时,表姑说:一切从简,这也是妈妈想要的,并且不公开。晚些时候,国际写作计划会组织公开纪念活动。

这似乎是一种对比,但我更欣赏章兄的质朴和普通人的爱。诚然,魂归之处,终是寂寞;良人之恋,其情绵绵......

昨天上午9:10分,我的嫂子在安陆离世,享年79岁。她是更加普通的人,靠大哥的抚恤金度日。我嘱侄子到时候将悼词发给我看看,让我进一步了解他母亲的功德,以及能够看到“散步”的人们!

携手经年四十六,曾立誓愿共白头。言有龃龉可分解,事无巨细能共谋。疑难病患身脑损,艰辛护理心力投。不期作别飘然去,只留良人空思愁。

依照民俗,七七是祭祀逝者最后的日子,自此才算是完成了整个的祭奠仪式。以后就只会在清明节和她的忌日和生日时才会由至亲来追思和纪念。

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天,然而她的身影却始终在我脑海中萦怀。以至在家中时,稍一走神,总觉得她就在那儿坐着,等着我去照料。她在时,尽管只是个植物人的状态,但总归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她走了,缺失了妻慈母爱,家将不家。睹物思人,她的痕迹是无论如何也抹灭不去的。同学同事及朋友们都我要节哀保重,我也曾这样宽慰过别人,可轮到自已,却是很难迈过这道坎的。

说实话,在我们婚姻生活中,也并非爱得死去活来,如胶似漆。对她的悉心照料,是源于责任和义务,还有一点便是感恩的心理。1978年我们结婚时,我只是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出身也遭人白眼,而她是电子仪器厂职工,那个时代,无论从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各方面来讲,都不是门当户对,连她的家人和亲属也对此不屑,可她却义无反顾。拿到现代的观点来看,简直是不可思议!当然这还有些别的因素,70年,我们先后从潜江、黄岗被抽调回城到了建工局,她在食堂工作(后来才调到电子仪器厂)那时我们仅仅只是同事而已,平时很少接触,癞蛤蟆压根不想吃天鹅肉,几年后才经挚友撮合到了一起,这之前的观察和侧面了解,也算是一个前因吧。78年我上学,79年平反冤假错案,将资本家成份改为小商,82年在校入党,总算是解除了政治上的枷锁。毕业后到了市公安局。当然这是在婚后,而在婚前那样的窘境下她没有嫌弃,毅然下嫁,是我对她敬重和感激的重要原因。

几十年的生活中也少不得有些微澜,仅举一例,当我和同事们在一起谈笑风生喜形于色时,她会觉得冷落了自己,回家后会展示出一些怨言和醋意,耿耿于怀。不过我觉得,这正是她在意于我,要我循规蹈矩,心无旁骛而已。我揣测,这就是爱吧。至于爱的表达,无庸讳言,在结婚前后的日子里,肯定是有甜言蜜语的真情流露,只是后来到了平淡的日子,好像“爱”字就羞于启齿了。但在心底里,爱却是不离不弃的根本。即便有过心猿意马的时候,也记得住“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箴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58827.html

上一篇:[转载]冯骥才:爱荷华的聂华苓——在我的印象里,真美好
下一篇:[转载]刘楚昕:阴阳五行观念在先秦及汉代思想中的演变 (博士论文1)
收藏 IP: 120.231.245.*| 热度|

2 尤明庆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6 0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