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选自赵洪钧著、金栋补注《正说内经——〈内经时代〉补注》第二节按语)
金栋按:今本《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经。她名为《黄帝内经》,经文大多以黄帝问、岐伯等六臣子回答的形式叙述。本节命题就是要探讨《内经》怎么会托名黄帝,黄帝及其六臣子的来路及其时代背景。还有,《素问》和《灵枢》都是九卷、八十一篇,也应该是《内经》时代留下的烙印。
黄帝载入正史,始于司马迁《史记》,且居于《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之首,就是作者承认,中国的文明从黄帝开始。这是因为司马迁时代,百家言黄帝,且到处都有黄帝的遗迹,于是尽管关于黄帝的百家言“不雅训”,《史记》还是从黄帝写起。此举意义深远。国人至今自称炎黄子孙,显然是《史记》的影响所及。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大殿的匾额上,就大书“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包括历代最高政府的代表,按时前去拜祭。
但须知,所谓百家言黄帝,不是只言黄帝,而是以黄帝为首的“五帝”,即《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的五个传说人物。五帝依次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其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是黄帝。尧、舜也为较多人熟悉,颛顼、帝喾则很少人知道。虽然炎黄并称,炎帝的影响却远远不如黄帝。这样并称有点二人并列的意思,但主要出于汉语的习惯——说起来顺口。
五帝之说来自五德终始的推演,《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就说:“(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五帝虽然来自传说,而且颇受五德终始说影响,但是,从史学角度看,还是很有意义。
人类天生有追根问底的兴趣。任何民族都有传说中的上古史,其中无不提及本民族的神祗、先王或圣人。由《史记》可知,司马迁时代,关于上古史的传说人物,主要是以黄帝为首的五帝。这五帝是创造文化的。但是,古人对五帝之说还是不满意。司马迁前后,还有“三皇”之说。三皇也是创造文化的,而且比黄帝更古老而且神圣。古人对三皇五帝之说还是不满意,于是又出现了盘古开天辟地之说。于是,中国的历史,追溯到最早的源头。
至迟到明代,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创造文化,已成为国人妇孺皆知的上古史常识。就是毛泽东那样的伟人,也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这不是说他的上古史知识如此陈旧,而是因为他的听众和读者,习惯了这样的成说。
总之,三皇五帝之说,由来已久。遍览经、史、子、集,有黄帝为三皇之末说,又有黄帝为五帝之首说。五帝之说在前,三皇之说后起。而《黄帝内经》何以要托名黄帝?是因为中国的文明从黄帝开始,黄帝是“人文初祖”,汉代“百家言黄帝”,且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可见,当时的学者为了使自己的学说更容易为世人接受,托名著述成为一种风气。这清楚地说明,《黄帝内经》不过是托名黄帝而已,而且,最可能是汉代成书。
据战国秦汉古籍记载,黄帝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人。但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黄帝既不是天生的圣人,也不是一个人,而是远古时代一个伟大的氏族,即黄帝氏族。“仰韶文化”,就是黄帝氏族文化的代表。
附:黄帝之世系传说
——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七册》)说:
原始人民不明自己之来源,往往自称为天神之后裔。……吾国古人亦然,自谓天帝之苗裔,以祖先为上帝所生;商自以其祖契为“天命玄鸟”所降生,“帝(即上帝)立子生商”(见《诗·玄鸟》《长发》),周亦以其祖后稷乃姜嫄“履帝(即上帝)武敏歆”而生育(见《诗·生民》),吕、申诸氏族亦自谓“维岳降神,生甫及申”(见《诗·崧高》)。《离骚》亦自谓帝高阳之苗裔,高阳亦即上帝;《墨子·非攻下》称高阳命禹征有苗,又称天命,最为明证。
古史中氏族所以一切皆为黄帝之子孙者,盖因黄帝本为皇天上帝也。《国语·晋语》云:“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皇帝(上帝)之神话,转变而为黄帝之神话,再变而为黄帝之传说,周人姬姓,自谓为黄帝之苗裔,故亦以黄帝为姬姓也。按《世本·帝系篇》《大戴记·帝系姓》《五帝德》及《史记·五帝本纪》,其黄帝之世系,如图 1。是古帝王无非黄帝之子孙矣。
又之稽《山海经·大荒经》《海内经》等,黄帝之世系传说益为纷繁,如图 2。是不特古帝王为黄帝子孙,即犬戎、北狄、苗民、毛民等亦无莫不然。此果何故?一言以蔽之,由黄帝本上帝之化身,故为天下之所共祖耳。《山海经》之古帝世系,以黄帝、帝俊二系为最繁,盖帝俊亦东方民族之上帝也!
金栋按:据相关史料,黄帝乃原始社会氏族、部落联盟之首领,乃少典、有熊氏族部落联盟(方国、诸侯国)之子孙、之后裔;姬姓(见《国语·晋语四》),非公孙姓(公孙者,公之孙也。《史记》有误),氏有轩辕氏、有熊氏、帝鸿氏、缙云氏等称谓。后被认为是华夏之人文始祖,上古圣人之一。
据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考证,“黄帝”之名及黄帝之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时期齐国青铜器铭文(金文)及齐人之著作(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黄帝”实出“皇帝”之变字,“皇”“黄”古本通用,即二者是通假字。古“皇帝”本指上帝,乃上帝之通名,不是专名。黄帝传说乃出于上帝神话,转变而为黄帝之神话,再变而为黄帝之传说。周人姬姓,自谓为黄帝之苗裔,故亦以黄帝为姬姓也。如此而已!
实际上,自此战国以后至秦汉时期,可谓“百家言黄帝”,虽“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却发展迅猛,伪托其名著书立说者,甚众。究其因,托名、冠名以示取重尊崇,且能传世流芳,泽被子孙后代。如《淮南子·修务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且又如伪孔安国《尚书序》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讲的是天、地、人间至圣之大道理。据《汉志》记载,托名黄帝者共十二家,二十一部著作。即
(1)道家有:《黄帝四经》四篇,《黄帝铭》六篇,《黄帝君臣》十篇,《杂黄帝》五十八篇。
(2)阴阳家有:《黄帝泰素》二十篇。
(3)小说家有:《黄帝说》四十篇。
(4)兵阴阳家有:《黄帝》十六篇。图三卷。
(5)天文家有:《黄帝杂子气》三十三篇。
(6)历谱家有:《黄帝五家历》三十三卷。
(7)五行家有:《黄帝阴阳》二十五卷,《黄帝诸子论阴阳》二十五卷。
(8)杂占家有:《黄帝长柳占梦》十一卷。
(9)医经家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10)经方家有:《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
(11)房中家有:《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
(12)神仙家有:《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黄帝岐伯按摩》十卷,《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黄帝杂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
还有如东汉《黄帝虾蟇经》、唐朝《黄帝阴符经》等。
又,古代上帝有五色帝(苍赤黄白黑——对应五方——东南中西北)之说,汉代纬书《春秋文耀钩》及中医经典《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有之,然与上所说不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