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回医院走走

已有 1234 次阅读 2023-10-20 16:43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那天,陪妻回医院做了两个小手术(补牙和冷冻一颗比较大的痣),我也顺便看耳鼻喉科,单侧肿大的扁桃体是否需要手术?

因为妻做的是小手术,也不需要我照护,就到医院走了一圈,不免有太多的怀旧。

2016-12-18 17:38,我写了篇博文“暗摩岭下:中国内地对外开放第一村介绍了医院搬迁过来的下李朗,竟然有着中西文化交融的深厚背景:

医院迁来布吉李朗5年多了,旁边新修的李朗圣山公园也早已完工。那天忽然心血来潮要去看看,龙岗区政府为什么要在这里修一个若亚方舟为主题的基督教公园?

原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国门被打开一条缝,中国开放五大通商口岸,允许和保护外国人在五大口岸通商、居住、办校、行医、传教,内地除外。当时基督教巴色差会(崇真会前身)的传教士进入内地传教,不断被驱逐,但唯一例外是深圳李朗。传教士在李朗购买地基建教堂、办学校,在这里落了脚,生了根。基督教在这里开始向客属地区传播发展。如果从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才对外开放内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李朗是中国内地对外开放的第一村。

李朗是原宝安县(深圳市前身,清代称新安县)中部以北的客家山村,距深圳墟(今东门步行街)不足10公里。1846年,巴色差会差派韩山明、黎力基来华传福音,他们11月出发,1847年3月19日抵达香港;1848年,到沙头角传福音,并为病人医病;1852年5月,韩山明、黎力基两位牧师先后来到布吉,并在布吉租房开设宣道所。

1852年,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人物洪仁玕(洪秀全之弟)到香港认识韩山明牧师,韩牧师接待他;他们经常有来往,洪向韩牧师学习教义。1853年,韩全家来布吉居住,此时,洪经常来参加礼拜。韩写有《太平天国起义记》,是较客观地反映起义经过的重要文献。

基督教初到之时,信者极少,最早相信并持守信仰的是布吉老圩村凌启莲一家,他全家受洗归入教会。但是乡民反对者甚众,甚至仇视教会,迫害信耶稣的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两位牧师于1853年迁至李朗村,从此。信教受洗人员日益增加,1854年秋天购地筹建礼拜堂,1855年,礼拜堂建成,并于同年3月11日举行新堂献堂典礼。当时,下李朗村已经有40多户家庭归信耶稣,加入了基督教会。

1854年,黎力基牧师接任韩牧师工作后,就开始着手编写《客语字典》;1856年建成乐育神学院,招生培养圣职人员,此乃中国内地第一所神学院(华人第一所神学院于1845年在香港建立,原是马礼逊于1818年在马六甲所创办的“英华书院”,于1844年迁到香港,并于次年改为神学院)。除了礼拜堂和神学院外,还设立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之后在布吉设立祈祷所(聚会点),传扬福音。

同时,他们除了建礼拜堂、神学院、学校、医院之外,还购买暗摩岭山,作为教会的(圣山)坟山,山的面积有84亩多。

1901年,布吉教会得到巴色差会的捐款支持,在布吉老墟村建造了教堂,于次年落成,且福音广传。

1942年,日本侵华期间,教堂曾被日本人占用。礼拜改在信徒家里。1950年以后,因历史原因,布吉教会停止聚会,以后布吉教堂曾被布吉医院和布吉中学所用,以及被老圩村的村民作仓库之用。

1985年,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宝安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筹备组,根据宗教政策落实收回教堂产权。

1989年9月,宝安基督教三自爱国筹备组,要求恢复布吉教会的聚会,并得到市三自爱国会的支持,由陈道生、魏宜嘉两位牧师负责筹备,聚会信徒数十人,开始多为老墟村的本地信徒。

1991年,随着布吉的经济发展,教会聚会的人数猛增。宝安县三自爱国会筹备组派张仕标传道负责筹备复堂工作,之后向民族宗教科申请批准为正式的聚会活动场所,在市县三自爱国会的领导下,开展正常的聚会活动,礼拜聚会人数150多人,登记入册信徒约130人。

1994年7月,开始对破旧不堪的教堂进行全面维修。在维修过程中虽然遇到许多困难,但在区宗教科领导的关心下,以及广大信徒的努力下,很快使整个教堂焕然一新。

1994年9月26日,龙岗区统战部宗教事务科批准布吉教堂复堂,并在10月16日举行了复堂典礼和感恩崇拜,复堂时信徒人数有450多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布吉教会也随着发展,参加主日崇拜的信徒有800-900人。旧教堂已经残破不堪,加上地方狭小,因此在1996年就开始筹备扩建新教堂,但直到2000年12月30日新礼拜堂的建设工程才在暗摩岭下举行了开工感恩崇拜暨奠基典礼。2001年4月13日(受难节)开始打桩兴建的新教堂,工程建设很顺利,进展很快,到2002年3月31日(复活节)就开始搬迁到新堂试用。

本来,2001年5月份,深圳市政府文物局确定李朗老礼拜堂属文物保护单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或破坏,必须对文物进行保护。同时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下李朗的“基督教乐育神学院”(从已有的资料上看,它是中国内地的第一座基督教福音堂,建成时间早于有粤东第一教堂之称的五华樟村教堂。乐育神学院,又称李朗存真神学院、存真书院、传道书院,据王治心的《中国基督教史纲》考证是中国“最早的神学院”)。

没想到时隔两年,由于“非典”的原因,我院搬迁选址于此,市政府要求刚投入使用1年的李朗圣山边教堂再次搬迁重建。经多次磋商,政府答应在布吉街道东西干道石牙岭公园路段规划了3202.33㎡(其中200㎡为象征性补偿乐育神学院遗址)为重建礼拜堂用地。然而遗憾的是,2008年724日,龙岗区南湾街道在没有知会布吉教堂,布吉教堂未按教规举行宗教仪式的情况下,被医院施工单位选择在晚上推倒(因为李朗老礼拜堂基督教乐育神学院均在施工红线内,教堂白天常有人“盯住”)。自此,中国第一所基督教神学院——乐育神学院旧址被夷为平地。

离开的时候,我问了教堂的杂务人员,他们何时搬迁到石牙岭公园的新教堂?她说:那边的停车位等辅助设施还没有搞完,今年的圣诞节还得在这里进行。因为我知道,医院的3期建设已经批复,这座2002年完工的教堂将要再一次夷为平地,然后又一座20多层的病房大楼就会拔地而起。

不过,新修的“李朗圣山公园”记载了这里的过去,200多教民墓地的圣山(暗摩岭)还会长期存在,他们默默地见证和保存着这段如烟的历史文化

下面是我从网上搜索的资料,部分进行了甄别和统一,看看这个中国内地对外开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大多数影象资料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

最后,以早年跟随孙中山在南洋开展革命活动、后淡出政界从教的陈安仁先生的撰文为结尾:“李朗在深山穷谷中,有德国巴色(Basell)教会所设立之总会,另有宗教大学院一所,两等小学一所,大学院学生约五十人,小学学生约百余人,在这里读书是不收学费的,而一年之食宿费,只十元左右,故许多教会贫苦子弟,能脱离家庭而就学于是。”

这篇博文还附了48张照片,点击率3382,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屏蔽了?在这里,只好先转录上述文字留作纪念,并附上那天新照的一些照片:

1  2020年2月24日,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旁边的一片荒坡地上,一个现代化、高水平的应急院区用20天火速建成,增加床位1000张,其中负压床位800张,ICU床16张。

2  我第一次来到应急院区,曾经是封闭式管理。

3

4

5  应急院区又称西院区,建成后将圣山包裹其中

6

7

8

9  东院区也变化很大,又起了两栋大楼(加上过去的F栋,共3栋22层的住院大楼

10

11

12  如今的圣山公园,成为院中一景

13

14  来到圣山公园山顶

15  攀登圣山公园时,沿途看到的医院大楼

16

17

18

1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6630.html

上一篇:盛鹏杰:洪湖公园的残荷
下一篇:[转载]1840年代,洋人的深圳“朋友圈”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4 郑永军 农绍庄 许培扬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