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原野上 播撒梦想的种子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adnet 猫眼看网路: 你上网了吗? 钟送黄昏鸡报晓 忙处人多闲处少

博文

科网群英会No.0636马志飞 地质学 灾害学 地球物理勘探 科普 创作

已有 7207 次阅读 2010-12-26 02:42 |个人分类:科网群英烩|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博客, 博主, 科学网, 地质, 马志飞

 

 

科网群英烩
让水滴洒向为科学网灌水勤奋笔耕的人们 —— 科网群英烩粉墨登场

 

关键词: 科学网,博客,博主,马志飞,地质灾害,地球物理,勘探,写作,科普,色球,色空间

 

—— 群英 场 ——

 



学者马志飞 发表于2010-12-23 21:46:51
查看评论:3 │ 浏览:505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此文已经入选科学网精选博文精选     

 
科普翻译
水的运移:从深海到火山
资料来源:ScienceDaily (Dec. 20, 2010)
编译:马志飞
当大洋板块俯冲进入大陆板块之下时,它携带了大量的水进去。这些水在板块边缘的火山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德国Kiel的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re (SFB) 574的一个研究小组第一次追踪到了海底以下120千米的水的运移。这对于我们了解环太平洋火山带频繁的火山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很显然,水火难容,但是水与火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家们已经知道:许多火山喷发需要大量的水在上地幔,水的存在降低了岩石的熔点,因此,岩石就能很快融化并以岩浆的形式运移到地表。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大量的水也一并进入到地球内部。
        这个区域,我们称之为俯冲带,能够在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西海岸被发现。通过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裂缝,水就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地球深部,其中一部分进入到地幔中。在那里,高温、高压的条件又将水挤压回到地表。在从地球深部返回的途中,水就促进了岩浆的形成。因此,在大陆边缘所有的俯冲带都具有火山频繁爆发的典型特点。
“目前,我们知道被携带进入到地幔中的水量是巨大的,而后它又以火山喷发的形式被释放。然而,水进入到地幔并返回到地表的确切路径还没有反映出来,” 从事该项研究的地球物理学家Tamara Worzewski表示。这项研究的合作者包括来自德国基尔克里斯汀-阿尔布雷希大学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的Marion Jegen博士、 Heidrun Kopp教授、柏林自由大学的Heinrich Brasse博士和哥斯达黎加的Waldo Taylor博士。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自然 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在研究中,他们采用了大地电磁法,利用特殊的仪器通过地表测量到的地面电导率的分布从而得到地球电磁场的变化。“在陆地上,这种方法已经成功地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海底,它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不过,深海探测确实困难得多,” Jegen博士解释说。Jegen博士还在德国SFB 574领导着一个大地电磁方面研究的工作组,并还创建了大地电磁在海洋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和2008年,科学家们在哥斯达黎加海岸附近的俯冲带上布设了一系列的探测仪器。测量范围从海岸带以外200公里到内陆160公里。“这些仪器的陆上部分由柏林自由大学提供,在德国Kiel开发的新仪器现在也在海底使用当中,” Marion Jegen博士说。正是有了这些最新的数据,Tamara Worzewski和她的合作者才能够第一次看到俯冲带之间的水循环

“我们认为,目前我们所发现的这种水循环在全球范围内的俯冲带广泛存在,” Worzewski说。不过,更纤细的过程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阅读链接:
新西兰的俯冲带:动摇地球只需加水
ScienceDaily (Aug. 5, 2009)
编译/马志飞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俯冲带之一,在那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澳洲板块之下。现在,犹他州大学的研究告诉了我们地下深处的水是如何促使俯冲带发展并为强烈地震的产生创造条件的。
“这项发表于8月6日的《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扩展了我们对地震的起因的理解。”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在犹他大学能源和地球科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Phil Wannamaker说。
“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意识:在我们视线之外的液体就在我们脚下制造破坏,”他补充道。
搞清楚运动的构造板块是如何俯冲到另外一块板块之下并造成了地震,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俯冲带和断层是世界上的主要运动过程,特别是在环太平洋火山带,”Phil Wannamaker先生说。
新西兰包括两个主要岛屿:北岛和人口稀少的南岛,即太平洋中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一直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与其他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国家一样(包括北美洲西海岸),新西兰位于两个缓慢移动的构造板块的边界上,因此,这里有地震和火山活动。
这两个板块,约有100英里厚,包括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地壳下方的岩石层。由于大洋中脊的火山爆发,产生了新的构造板块,不断增加的新岩石就像孪生传送带一样逐渐远离大洋中脊。在这些传送带的另一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底板块俯冲,或者说是以向下约45度角的方向潜入大陆板块之下,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新西兰的俯冲带-Hikurangi俯冲带-被认为是很年轻的。因为太平洋板块碰撞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相撞的边界只有两亿年的历史。
该区域包括两种类型引发地震的运动。因为太平洋板块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的碰撞是有一定角度的,而不是正面对撞。因此,太平洋板块不仅是向西北方向移动,并潜入到澳洲板块之下,同时它也在向澳洲板块西南方向下滑。
所以,碰撞的版块产生了地震的力量,就像其他地方的俯冲带一样,比如说美国。在太平洋西北部,这种斜向运动同样也有类似的“走滑”压力,造成了加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斜向压力产生了四条主要的走滑断层,沿着新西兰南岛从东北一直延伸至西南方向。在这里,过去的200年里曾发生过接近8级的大地震,这些地震都与这些断层有关。(2009年7月15日,新西兰南岛发生7.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地震使新西兰向澳大利亚靠近了约30厘米。15日的地震是新西兰78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1931年2月2日,新西兰北岛东部城市内皮尔曾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56人死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俯冲带俯冲之前的古岩石和目前的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岩都伴随有水的释放。因此研究人员希望查明水在俯冲带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对病人进行CT扫描使用的X射线,也类似石油天然气勘探中的使用的地震波。大地电磁测深利用太阳和闪电产生的天然电磁波,这类波一部分穿透空气,进入地球,在岩石界面上散射,并返回到地表,在地表我们可以用专门的电仪器测量。由于电磁波在地球内部穿行的时候,它的速度快慢取决于岩石和其他物质对电流的传导能力。水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能够用这种方法探测出来。
在2006年和2007年,Phil Wannamaker先生和他的同事在新西兰南岛北端125英里长的线上做了67个探测点。然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将整条线的电磁场分布断面图展现出来。
图片显示在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存在有大量的水,而且反过来又表明:流体的作用使得地壳变形,并为地震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下面,太平洋板块开始潜入澳洲板块之下,大概在地下10英里处,水被释放出来它来自海底沉积物的挤压,大部分的水向上上升到澳洲板块的地壳以上,进一步破坏岩石,扩大裂缝。这种断层破裂的网格状结构削弱了地壳的稳定性,促进新的走滑断层的形成。
再西边,水从水合岩(一种含有化学结合水的岩石)中释放出来,这种水合岩分布在正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中。然后,水在地壳的软弱部分(就像太妃糖一样,距离地表约6到20英里)形成的裂缝中不断聚集。
这种液体促进了新西兰地下的太平洋板块的斜向运动,也就是向西南方向的运动,该运动产生了新西兰南岛的走滑断层。
“当然这些液体也可能会向上爆发冲到走滑带里,并引发大地震”, Wannamaker先生说,“在这些小型水库一样的聚集体周围已经发生了很多小的地震。”
在俯冲带的下方,水源的最大聚集处也就在新西兰岛的最西面的最深处。
由于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水合矿物里所含的水释放,形成一个巨大的水柱,在60英里或者更深的地方扩散。这种现象有时候也能在一个更老、更成熟的俯冲带里出现。好像是液体引发了大地震,20世纪初,新西兰的默奇森区发生的7级和更大的地震就像是这种情况。
这些区域的断层都是冲断层,也就意味着在地震发生时,冲断层一边的地面会上升,超过另外一边。岩石力学的规律表明,当很陡峭的时候,这种断层不会破裂,因为在夹角超过30度的时候,它就很难将一块地面推覆到另外一块之上,除非有水存在。然而,发生新西兰默奇森地区附近的大地震的断层倾角角度远超过了55度,”Wannamaker先生说。
这就说明了,是水促进了地震在这么陡峭的断层带上发生。在一些更老的俯冲带上(包括新西兰北岛的闭合带),水从很深的地下冲到上地幔的热点,降低岩石的熔融温度,并最终导致火山在地表形成。在新西兰南岛,含有大量水的俯冲带还没有冲入到上地幔里,还不足以引起火山的爆发,”Wannamaker先生说。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795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6672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水 深海 火山 地质 地球
相关文章: 全球变暖地图(有图有真相)
写那么多论文不是灌水吧?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成立揭牌仪式
热烈祝贺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成立揭牌!
[转载]我国首次修改水土保持法 遏制严峻水土流失状况
科网群英会No.0636马志飞 地质学 灾害学 地球物理勘探 科普 创作
如何让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
[转载]两步法热化学由水和二氧化碳制备燃料
要实现减排承诺,必须改变对水电的偏见
听证会为谁开?
当前推荐数:7    推荐人: jizx971 huaiweisun readnet BaoHaifei tashaxing Jiyuebo zlyang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12-24 13:25:05]   
通过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裂缝,水就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地球深部,其中一部分进入到地幔中。
在那里,高温、高压的条件又将水挤压回到地表。
======================================

结论逻辑不成立


博主回复:可能是我在语言表述上过于简单了,没有表达出来人家的原意吧,既然是在《自然 地球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我想应该不会出现这些低级的逻辑错误吧?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zlyang [2010-12-26 16:43:36]   
小伙子的logo更帅了。
祝新年快乐!
博主回复:谢谢夸奖!新年快乐!
[3]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12-27 19:36:14]   
博主回复:可能是我在语言表述上过于简单了,没有表达出来人家的原意吧,既然是在《自然 地球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我想应该不会出现这些低级的逻辑错误吧?
=========================================
1. 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能达到地幔的深度吗?
2. 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就没遇到阻力(高温高压)吗?
3. 地幔是在做一开(吸水)一合(挤压水)运动吗?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1-1-11 17:46:14]   
1. 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能达到地幔的深度吗?
2. 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就没遇到阻力(高温高压)吗?

博主回复:具体的我也回答不了,毕竟论文是人家做的,请参考原文。
记录总数:4 总页数:1 当前页:1 93[1]4:

学者马志飞 发表于2009-8-7 10:48:59
查看评论:2 │ 浏览:1383   打印   推荐给朋友     

 
科普翻译
新西兰的俯冲带:动摇地球只需加水

ScienceDaily (Aug. 5, 2009)

编译/马志飞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俯冲带之一,在那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澳洲板块之下。现在,犹他州大学的研究告诉了我们地下深处的水是如何促使俯冲带发展并为强烈地震的产生创造条件的。

这项发表于86日的《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扩展了我们对地震的起因的理解。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在犹他大学能源和地球科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Phil Wannamaker说。

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意识:在我们视线之外的液体就在我们脚下制造破坏,他补充道。

搞清楚运动的构造板块是如何俯冲到另外一块板块之下并造成了地震,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俯冲带和断层是世界上的主要运动过程,特别是在环太平洋火山带,Phil Wannamaker先生说。

新西兰包括两个主要岛屿:北岛和人口稀少的南岛,即太平洋中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一直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与其他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国家一样(包括北美洲西海岸),新西兰位于两个缓慢移动的构造板块的边界上,因此,这里有地震和火山活动。

这两个板块,约有100英里厚,包括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地壳下方的岩石层。由于大洋中脊的火山爆发,产生了新的构造板块,不断增加的新岩石就像孪生传送带一样逐渐远离大洋中脊。在这些传送带的另一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底板块俯冲,或者说是以向下约45度角的方向潜入大陆板块之下,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新西兰的俯冲带-Hikurangi俯冲带-被认为是很年轻的。因为太平洋板块碰撞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相撞的边界只有两亿年的历史。

该区域包括两种类型引发地震的运动。因为太平洋板块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的碰撞是有一定角度的,而不是正面对撞。因此,太平洋板块不仅是向西北方向移动,并潜入到澳洲板块之下,同时它也在向澳洲板块西南方向下滑。

所以,碰撞的版块产生了地震的力量,就像其他地方的俯冲带一样,比如说美国。在太平洋西北部,这种斜向运动同样也有类似的走滑压力,造成了加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斜向压力产生了四条主要的走滑断层,沿着新西兰南岛从东北一直延伸至西南方向。在这里,过去的200年里曾发生过接近8级的大地震,这些地震都与这些断层有关。(2009715日,新西兰南岛发生7.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地震使新西兰向澳大利亚靠近了约30厘米。15日的地震是新西兰78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193122日,新西兰北岛东部城市内皮尔曾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56人死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俯冲带俯冲之前的古岩石和目前的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岩都伴随有水的释放。因此研究人员希望查明水在俯冲带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对病人进行CT扫描使用的X射线,也类似石油天然气勘探中的使用的地震波。大地电磁测深利用太阳和闪电产生的天然电磁波,这类波一部分穿透空气,进入地球,在岩石界面上散射,并返回到地表,在地表我们可以用专门的电仪器测量。由于电磁波在地球内部穿行的时候,它的速度快慢取决于岩石和其他物质对电流的传导能力。水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能够用这种方法探测出来。

2006年和2007年,Phil Wannamaker先生和他的同事在新西兰南岛北端125英里长的线上做了67个探测点。然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将整条线的电磁场分布断面图展现出来。

图片显示在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存在有大量的水,而且反过来又表明:流体的作用使得地壳变形,并为地震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下面,太平洋板块开始潜入澳洲板块之下,大概在地下10英里处,水被释放出来。它来自海底沉积物的挤压,大部分的水向上上升到澳洲板块的地壳以上,进一步破坏岩石,扩大裂缝。这种断层破裂的网格状结构削弱了地壳的稳定性,促进新的走滑断层的形成。

再西边,水从水合岩(一种含有化学结合水的岩石)中释放出来,这种水合岩分布在正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中。然后,水在地壳的软弱部分(就像太妃糖一样,距离地表约620英里)形成的裂缝中不断聚集。

这种液体促进了新西兰地下的太平洋板块的斜向运动,也就是向西南方向的运动,该运动产生了新西兰南岛的走滑断层。

当然这些液体也可能会向上爆发冲到走滑带里,并引发大地震 Wannamaker先生说,在这些小型水库一样的聚集体周围已经发生了很多小的地震。

在俯冲带的下方,水源的最大聚集处也就在新西兰岛的最西面的最深处。

由于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水合矿物里所含的水释放,形成一个巨大的水柱,在60英里或者更深的地方扩散。这种现象有时候也能在一个更老、更成熟的俯冲带里出现。好像是液体引发了大地震,20世纪初,新西兰的默奇森区发生的7级和更大的地震就像是这种情况。

这些区域的断层都是冲断层,也就意味着在地震发生时,冲断层一边的地面会上升,超过另外一边。岩石力学的规律表明,当很陡峭的时候,这种断层不会破裂,因为在夹角超过30度的时候,它就很难将一块地面推覆到另外一块之上,除非有水存在。然而,发生新西兰默奇森地区附近的大地震的断层倾角角度远超过了55度,Wannamaker先生说。

这就说明了,是水促进了地震在这么陡峭的断层带上发生。在一些更老的俯冲带上(包括新西兰北岛的闭合带),水从很深的地下冲到上地幔的热点,降低岩石的熔融温度,并最终导致火山在地表形成。在新西兰南岛,含有大量水的俯冲带还没有冲入到上地幔里,还不足以引起火山的爆发,”Wannamaker先生说。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7956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新西兰 俯冲带 地球 地震 预报
相关文章: [转载]美国诺奖得主:人类折腾不死地球
2010年12月21-23日密集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水的运移:从深海到火山
人类史上最伟大实验之卡文迪许实验
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三次地震的潮汐特征
日本的岛屿在颤栗!小笠原群岛地区连续N次地震
月食和地震对比
[转载]美媒:2010年,“人祸”招致地球发怒
新一轮强震从2010年12月中旬开始
日本小笠原群岛发生里氏7.4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jizx971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12-24 13:39:39]   
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大地电磁测深方法能够测定地下深处岩石的含水量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weah0500 [2009-8-7 10:55:17]   
确实是高级科普哈!
记录总数:2 总页数:1 当前页:1 93[1]4:

 

学者马志飞 发表于2010-8-22 21:01:32
查看评论:10 │ 浏览:1689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此文已经入选科学网精选博文精选     

 
发表作品
地球排气之谜

作者:马志飞

 

地球在冒气?

2006324,在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的民立村,地质人员在一个深度不超过9的钻孔中发现有大量的可燃气体不断冒出,可这种气体究竟是什么?是地下的浅层沼气还是深层天然气却不得而知。

200611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平洲镇一位渔民在荒草地里割鱼草时发现十多处有水的地方就像是开水沸腾一样不断地冒着气泡,他用火机一点居然点着了!

同样的怪事在2008326日又一次出现,当日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边防派出所营房施工现场的工人们发现,在一块地势较低的积水处竟然有很多气泡冒出,有人将一根小管子插到气泡多的地方,用打火机一点,居然还真的把气体点着了!关于气体的来源,众说纷纭,但真相到底如何,后来竟没有人继续深入调查。

因为这样的事情不多见,所以大家很好奇。也许这就像魔术表演一样,神秘现象的背后往往总是非常的简单。可正是这无限的神秘和神奇吸引着我们不断地探索,试图揭开这层层面纱。

《百科知识》杂志曾发表文章专门讨论“天坑”和“地下自燃”,里面谈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一个是:地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个球体,它的表面其实是“千疮百孔”,有很多巨大的深坑直入地下数百米;另一个是:地下经常发生的自燃现象在通常都是地下的可燃气体冒出来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地球在不断地冒气。比如,我国广西乐业天坑群中就有一个深达350米的巨大天坑,因洞中常有一股白雾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故而被称为冒气洞。甚至有人说,洞口飘落的树叶都不会掉入洞中,而是会向上飞舞。正因为如此,这个天坑还被人夸张地称作“地球呼吸孔”。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一直迷惑着我们:地下的气体是从何而来的?难道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气球么?

地球的排气作用

我们大家都知道,原始地球形成之后,在地球的重力分异和化学分异等作用下,经过漫长的演化,从均匀混和的物质状态,逐渐、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和地壳等内圈,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外围,是一种同心状圈层构造。然而,相对于地球而言,人类显得十分的渺小,以现阶段的科技水平,对地球内部的直接观察深度只有短短的几公里,最深的钻孔也不过10公里。更深部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则主要是依靠地球物理和陨石学等有关数据推测而来的,正确与否尚不能完全确定,因此就产生了很多不同观点的学说。

我国长期从事地球化学专业的杜乐天研究员就认为地球是一个“实心的大气球”,并提出了“地球五个气圈”的理论,也就是除了我们常说的大气圈之外,还至少存在地核氢气圈、上地幔气圈、中地壳气圈、上地壳气圈等四个气圈。而且地球的这个五个气圈,随着深度的增大,气体量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排气作用就是在很大的压力、温度、浓度、密度、粘度梯度下反重力向外向上排放喷流的。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向外界排放着各种气体,主要成份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这是地球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既可以来自于地球的深部,也可以来自于浅部;既可以通过大的断裂,也可以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温泉、热泉排出;既可以是大范围的突发性放气,也可以是沿着疏松介质持续或断断续续的放气。某些时候,突发伴的排气现象还可以作为地震的前兆,一些地震工作者尝试利用它来预报地震。

地球排气最常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火山喷发。当火山爆发的时候,强大的冲击力会将无数的岩石碎块、火山灰等固体物质射向高空,遮天蔽日,并伴随着巨大的声响,而这种强劲的力量就来自于气体。此外,还有些井喷事故也算得上一种剧烈的地球排气现象,如20031223日在重庆开县西北部的高桥镇的天然气井田发生井喷事故,事故发生时富含H2SCO2的有毒气体竟然能喷至30多米的高空!遗憾的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233人罹难,4000多人受伤,6万多人被疏散转移,9.3万多人受灾。

地球排气与自然灾害

虽然人们人为地把地球划分为若干圈层,但实际上地球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所谓的“蝴蝶效应”说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其实也是这样的意思。

在地壳受热受力形变破裂的过程中各种气体也会相应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能产生各种声音,并使各种地球物理化学场发生变异。有些气体携带着地壳形变过程中热、电等能量以不同形式喷溢出地表,很容易影响低层大气物理化学场,造成发光、燃烧、风、雨、雷、电、旱、涝等难以预测的气象变化。有些气体还有不同的毒性,也可使人和动、植物产生行为发生异常甚至死亡。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很多自然灾害发生的内因都与地球的排气作用有关系,诸如地震、大旱、大水、森林草原大火、热灾、雪灾、冻雨灾、沙漠化、沙尘暴、煤层大规模自燃、臭氧洞、厄尔尼诺、拉尼娜、赤潮以及众多矿难、海难、空难等等。

早在我国东汉时期,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一书中就论述道“地气发,天不应曰霚,从雨。”段玉裁注:“亦雨之类也,故从雨。地气发而天应之,则雨矣。”由此可见,地气与气象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国气象局和地震局的学者在研究地震灾害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时就提出过一种观点:地球内放出的热和气是灾害链中一种灾害诱发另一种灾害的重要因素。19201216日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之后,1921年淮河全流域发大水,数省被淹;19767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之后,1977年黄河中游支流延河、北洛河、泾河中下游及长江上游支流嘉陵江同时发大水;200111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之后,2002年在四川、甘肃、青海交界地区甚为干旱,但2003年渭河和黄河下游发生严重洪涝灾害;20085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之后,20092-3月份,长江中下游局地出现暴雨,还伴有雷雨天气,打破多项记录。诸多案例均表明,地震造成的断裂错动破碎带成为地下气体排放的良好通道,这些气体和热量逸出地表之后,与降雨的大气环流相互作用,便大大加强了洪涝程度。

地球排气与矿产勘查

虽然地球的排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但我们人类可以逐渐认识这种现象并学会利用它来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利用地气勘探矿产资源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方向。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方法被称为“地气法”,它通过探测地表的某些气体成分来推断地下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地下的油气、矿产资源的富集,通常会在地表有所“暗示”,这些地方的某种气体会显示出明显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高含量异常。

2006114,广东省茂名市高州金山开发区出现了一幕地气弥漫的奇异景象!袅袅地气笼罩着数百亩面积的大地,场面蔚为壮观。据当地地质矿产局有关人士介绍,地气所发之地以前属于盆地,有资料记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专家在此勘探,勘出地下藏有少量石油。由此可见,该现象与地质结构的变化息息相关,且在一定程度上与油气资源的储藏有关联。

更为奇特的一个现象是:不只是气体,有些金属微粒也能通过某种方式从地下运移到地表,要知道这些金属微粒金属微粒的比重可是远远大于空气的,那又为何能够自地下深部迁移到地表并作为指示标志,为找矿提供线索呢?很多从事矿产资源勘查的学者已经多次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只是目前对这些金属物质的存在形式和迁移机理,在认识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随着我们对地球内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地球排气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我们也就会更好地掌控和利用它,造福于人类。(原文载于《百科知识》杂志2010年8B期,版权属于《百科知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5389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地球,排气,地质,灾害,气体
相关文章: 与地球物理学家杨学祥教授关于全球变暖问题的网络对话与思考
蓝天上的白云 飞机 尾迹 与 玉树地震 地震云 对比
[转载]地震天坑 2010年十大自然灾害(5-10)
[转载]地震天坑 2010年十大自然灾害
第三十届国际电离气体现象会议征文
[转载]美国诺奖得主:人类折腾不死地球
薛禹群院士接受《上海地质》专访
水的运移:从深海到火山
人类史上最伟大实验之卡文迪许实验
[转载]材料(溶剂、气体扩散层)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性能的影响
当前推荐数:11    推荐人: zhangxw Wuyishan BaoHaifei 杨学祥 yinglu 孙学军 赫英 葛肖虹 famingkuang sheep021 cuncaoxin  
[10]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8-29 15:12:13]   

地质学是科学,不能因为地震之后有洪涝就把洪涝同地震联系起来。大地震发生的频率和洪水发生的频率是不一致的。

博主回复:科学必须要允许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你的就是对的,别人的就是不对的呢?这是典型的学霸作风!既然文化艺术允许百家争鸣,为什么科学就不能?
===========================================================
科学研究讲究理论依据,要具有普适性,可重复,可量化,可检测,可验证。

那些拿不出理论依据及不可重复不看验证的,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种“假说”。

如果非得硬按上一个“科学”的标签,那就是“伪科学”。

博主回复:你是对的
[9] 标题:
发表评论人:sheep021 [2010-8-27 21:26:40]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8]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zjusmd [2010-8-24 20:59:27] ip:123.118.197.*  
"诸多案例均表明,地震造成的断裂错动破碎带成为地下气体排放的良好通道,这些气体和热量逸出地表之后,与降雨的大气环流相互作用,便大大加强了洪涝程度。"

良好通道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理解的是逸出的气体总量有多少,热量总量有多少,与大气环流是如何作用的

如果断层破碎带没有切穿没有含碳、硫等元素的煤层、油层之类的话,岩石中能逸出的气体会十分有限。逸出的气体没有多少,热量也没有多少,甚至远远没有一座城市产生的气体、热量多。

地震同洪水是有联系,但联系表现在地震震松地表岩石,在强降雨影响下容易诱发泥石流灾害;地震改变地下水甚至地表水水系,使得河流需要改道扩容,引发洪水。

博主回复:博主回复:科学必须要允许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你的就是对的,别人的就是不对的呢?这是典型的学霸作风!既然文化艺术允许百家争鸣,为什么科学就不能?纵观科学发展历史,哪一种学说的成长、发展不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否定之否定的道路上前进的呢?既然有学者从事相关研究,自然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而不是像你所说的这是“胡说八道”。如果你不懂别人的研究领域,最好就不要妄加评判了,谢谢!
另外,请您阅读相关文献《从地气耦合观点讨论洪涝灾害》。
[7]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zjusmd [2010-8-24 20:49:26] ip:123.118.193.*  
"诸多案例均表明,地震造成的断裂错动破碎带成为地下气体排放的良好通道,这些气体和热量逸出地表之后,与降雨的大气环流相互作用,便大大加强了洪涝程度。"

没有任何证据,换言之纯属胡说八道地质学是科学,不能因为地震之后有洪涝就把洪涝同地震联系起来。大地震发生的频率和洪水发生的频率是不一致的。

事实上如果排热排气,会造成暖湿气流长驱直入,区域应该是干旱炎热,而不是多雨潮湿。只有有冷空气同暖湿气流相互作用才会产生大规模降雨。
博主回复:科学必须要允许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你的就是对的,别人的就是不对的呢这是典型的学霸作风!既然文化艺术允许百家争鸣,为什么科学就不能?纵观科学发展历史,哪一种学说的成长、发展不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否定之否定的道路上前进的呢?既然有学者从事相关研究,自然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而不是像你所说的这是“胡说八道”。如果你不懂别人的研究领域,最好就不要妄加评判了,谢谢!
另外,请您阅读相关文献《从地气耦合观点讨论洪涝灾害》。
[6]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8-24 14:04:15]   
不只是气体,有些金属微粒也能通过某种方式从地下运移到地表,要知道这些金属微粒金属微粒的比重可是远远大于空气的,那又为何能够自地下深部迁移到地表并作为指示标志,为找矿提供线索呢?很多从事矿产资源勘查的学者已经多次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只是目前对这些金属物质的存在形式和迁移机理,在认识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
既然都已应用于矿产勘查了,请问博主对金属物质的迁移有何看法

博主回复:关于金属物质的迁移,现在的研究已经很多了,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都有研究,请参阅《地气测量找深部矿的机理研究》、《地气测量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黄土覆盖区隐伏金属矿地气测量研究》、《地气测量和射气测量的探测机理对比研究》等文献。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8-24 13:17:31]   
既然没弄明白,为什么还要《百科知识》中做这种文化传播”?

博主回复:因为这属于该杂志中“未解之谜”栏目中的文章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8-23 23:50:22]   
请问,
为什么 下地壳中地幔下地幔 没有 气圈?
这些 气体 当初 是怎样 进入 地球内部 的?
地核氢气圈 中的 氢气 是 什么样 一种 状态气态? 液态? 固态?
气圈之间物质靠什么进行支撑

博主回复:这些也是我一直疑惑的问题地球是个“实心的气球本来就是一种假说,正确与否尚不得而知。
[3] 标题:
发表评论人:bearfa [2010-8-23 16:48:14]   
长见识了!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txj818 [2010-8-23 10:38:14]   
很有趣,博主的博客,很有特色。好似一扇窗户,支持!!!非常感谢!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zhangxw [2010-8-22 21:29:06]   
需要,或者可能,建立一个排气观测点、网吗?
博主回复:专业的地面监测网站怕是不好建立吧,现在一般是从卫星观测,因为排气总是与排热相伴,这样的话能大面积范围内的变化就可以从卫星感知,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记录总数:10 总页数:1 当前页:1 93[1]4:

 【说明:

土鳖十分敬佩马志飞博主的敬业精神,在目前国内开展科普工作十分艰难之际,仍然坚持撰写并翻/编译大量的国外地学文献向科学网的广大读者进行地学专业的科学普及工作土鳖写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挑马博主的错,而在于说明即便是专业人员(包括国外的专业人员)在撰写本学科领域的有关科普或学科进展方面的文章时,也同样会犯有各种常识性以及专业性的错误

专业人员写自己熟悉领域的科普作品尚且能被挑出许多“毛病”,那么非专业领域的人写自己不熟悉学科领域的科普文章难道就不存在“硬伤”麽?

衷心期盼马志飞博主为我们科学网广大的读者奉献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395-397511.html

上一篇:蓝天上的白云 飞机 尾迹 与 玉树地震 地震云 对比
下一篇:科网群英会No.0541巫胜禹 易经的象数思维 & 意生身 & 悟道偈
收藏 IP: .*| 热度|

5 杨学祥 吕喆 马志飞 丛远新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2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