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原野上 播撒梦想的种子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adnet 猫眼看网路: 你上网了吗? 钟送黄昏鸡报晓 忙处人多闲处少

博文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vs 守望自然 顺其自然

已有 11247 次阅读 2010-8-15 16:17 |个人分类:色球空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救灾, 地质灾害, 泥石流, 抗灾, 舟曲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vs 守望自然 顺其自然

—— 写于2010815 第二个全国哀悼日

 

关键词舟曲,泥石流,地质灾害,救灾,抗灾,悼念

 

2010421日,在第一个全国哀悼日(悼念在青海玉树414日的7.1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我将原准备在512日发表的纪念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两周年的纪念短文提前发表在博客中,题名为“为了地震中逝去的人们”。

 

今天2010815日,第二个全国哀悼日(悼念在甘肃舟曲88日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的同胞),我写些什么呢? 写“为了泥石流中逝去的人们”?

 

如果接下来再发生比88日更大的泥石流灾害,我还会再次写“为了泥石流中逝去的人们”麽?

 

不,不会, 我不会写带有“同情”、“煽情”、“雄起”之类色彩的文章。

 

88日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以来,一直在关注着有关泥石流的救灾报道,每当看到那一幕幕感人的电视画面,不禁思绪万千,千言万语难以表达。

 

我为受灾的群众感到难过,因为他们正蒙受着生与死的煎熬。

我为救灾的官兵感到敬佩,因为他们在没有大型救灾工具的条件下,不惜用自己的铁锹、用双手从泥沙中救人。

我思考更多的是,生活在舟曲的人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家园建立在洪积扇上

 

为了让人们了解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特点及规律,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为例,从地质学的视角来解读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化过程。

 

根据谷歌卫星照片及本人经验进行地质解释所得出的结论为

为减少今后泥石流灾害 —— 舟曲县城 应当 整体搬迁 



谷歌卫星照片 —— 甘肃舟曲县地形图  舟曲泥石流汇水盆地分布范围解译



谷歌卫星照片 —— 甘肃舟曲县泥石流汇水盆地分布及地质地貌特征解译 



谷歌卫星照片 —— 甘肃舟曲县县城所在洪积扇位置的地质地貌特征解译

地质解释依据

1. 甘肃舟曲县县城位于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NW向张扭性断裂与NEE向压扭断裂)

2. 甘肃舟曲县县城建立在舟曲洪积扇上,洪积扇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存在

3. 产生甘肃舟曲泥石流的汇水盆地两个次级汇水盆地(三眼村汇水盆地和罗家峪村汇水盆地)构成

4. 此次88日的泥石流主要来自三眼村次级汇水盆地(山高、坡陡、缺少植被)。

5. 类似此次规模的泥石流灾害,甘肃舟曲县过去现在将来一定还会有

6. 由于舟曲县城位于两组大断裂的交汇部位,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而且今后仍然存在着发生大地震可能性

 

主要参考文献

陈辉. 为了地震中逝去的人们.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4431

杨学祥. 请从灾害预言中得到警示: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空话.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2814

李虎军. 专家曾就三眼峪沟泥石流风险发出严厉警告.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597

李虎军. 中科院专家详解舟曲泥石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103

孙建宝 InSAR数据分析2010-8-8中国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324

孙建宝舟曲泥石流InSAR数据分析(续上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404

孙建宝舟曲泥石流InSAR数据分析(续上篇)补充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431

苗元华 预防胜于救灾兼谈天灾与人祸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093

苗元华. 何种原因导致舟曲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348

 

特别补充一则有关未来天灾预测的消息:

昨日(2010-08-14 16:27)收到 一封来自研究天灾的“民科”人士(代号:破译地球密码)发来的邮件,现转载如下:

尊敬的各位专家:

黑龙江鹤岗812日发生2次矿震,现已出现卫星云图红外异常,因此E47.24±1,E130.5-2可能发生矿难或3.8±0.5的地震等地质灾害,时间范围2010.08.15-2010.09.09,不迟于2010.09.30

希望有条件的专家给鹤岗政府打个招呼。

2010-08-12

12:44:43.5

47.24

130.24

3

ML2.8

矿震

黑龙江鹤岗

2010-08-12

20:20:53.8

47.25

130.26

3

ML2.5

矿震

黑龙江鹤岗

致意

破译地球密码 2010.08.14

=========================================================

注:现应提供此信息的人士请求,将其称呼改为“破译地球密码”

2010-08-20

=========================================================

 

各位看客,我们姑且将这位“民科”人士提供的信息记录在案,看看日后黑龙江鹤岗地区能否发生所预测的矿震或矿难,并以此来检验/评估来自“民科”人士的天灾预测能力预测精度水平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8-24 8:06:59
分类:备忘录│查看评论:3 │ 浏览:463   打印    推荐给朋友     

 
[转载]映秀新城面临二次重建 如何避灾尚无万全之策

映秀新城面临二次重建 如何避灾尚无万全之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4日04:0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映秀新城面临二次重建如何避灾尚无万全之策
在经历“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的映秀新城。
映秀新城面临二次重建如何避灾尚无万全之策
映秀在二次重建开始前,需要整体性考虑。

  汶川地震重灾区5年内地质灾害是高发期 专家认为规划、国土、水利部门缺乏联动

视频:四川映秀洪水退去 车辆横七竖八深陷淤泥来源:广东电视台《广东早晨》

  “映秀新城必须进行二次重建”。“二次重建,东莞全力以赴地支持”。在经历“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特意赶到现场的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冷晓明,给阿坝州委书记侍俊吃了一颗定心丸。

  然而,面对汹涌肆虐的岷江水,映秀新城已成为一个标志——考验灾后原址重建的决策是否正确,首次重建的成败几何。

  专家指出,山区地震诱发的地质次生灾害将持续10年以上,其中5年内是高发期。这意味着,由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山洪将形成一条长长的灾害链,而经历重创的川蜀大地在灾后新生的路途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层出不穷的新考验和新难题。

  两年内遭遇两次重灾的映秀如何开启它的二次重建?请看本报记者实地发回的映秀重灾区调查报告。

  文/本报特派记者邱瑞贤、汪万里

  图/本报特派记者庄小龙

  目前,经专家鉴定,在泥石流中受淹的映秀新城有71栋楼房共749户。这些受淹住房建筑主体结构完好无异常,未发现泥石流对市政道路的结构层造成损伤,也未对市政管网产生安全性影响。

  恢复:

  “长安居等小区清淤工作即将完成,岷江壅塞体越来越小,被泥石流封堵了9天的231国道映秀到汶川段便道抢通。”

  汶川县的常务副县长罗尔基木已经连续几天没睡好觉了。过去一周,他日夜守在映秀,看着曾经疯狂的岷江水,在部队官兵和施工人员的奋战下一天天回归“正途”,他原本悬着的心才渐渐踏实起来。

  岷江水的“回归”极大减少了洪水、泥石流正面冲向映秀新城的威胁。“以后还会不会有泥石流和其他灾害,我们不敢保证。但我们一定把坝守死,不让岷江水冲进映秀新城”。阿坝州州委书记侍俊向本报记者透露将修一道永久性大坝的消息。

  由于8月13日泥石流的疯狂肆虐,映秀几乎成为一座空城,居民基本全部迁移疏散。本来即将交楼的新房,只有抢险的武警战士们敢入住。

  泥石流过后,新城不少下水道被石块堵塞,现在必须把铺好的沥青路面和管道挖开才能清理。援建工作人员说:“这付出的代价和努力,将是之前的两三倍。”

  然而,二次灾难留下的伤口也开始在愈合:长安居等小区清淤工作即将完成,岷江壅塞体越来越小,被泥石流封堵了9天的231国道映秀到汶川段便道抢通……甚至老天爷也有所收敛——暴雨的袭击暂时停歇。8月21日晚,汶川县各地都接到了预警信号,最终映秀依靠一道十多米宽、近200米长、5米多高的临时土坝顶住了强降雨。

  担忧:

  谁也无法预料,剩下的近240万立方米泥石流会不会再次像恶魔一般冲下来吞噬一切。

  截断岷江水冲进映秀新城的泥石流,形成一个巨大的山体。在过去的一周里,部队官兵和施工人员日夜不息挖掘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那是红椿沟,山里共有近300万立方米泥石流,现在冲下来的只有60多万立方米。”阿坝州委书记侍俊指着泥石流来的方向,脸上透着隐忧。

  谁也无法预料,剩下的近240万立方米泥石流会不会再次像恶魔一般冲下来吞噬一切。“这也正是我们时刻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威胁少了点,我们稍稍安心了一些;但另一方面却更加害怕,害怕会有更大的灾难。”在映秀镇抢险救灾指挥部,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

  “把家建在弹药库边上,在家门口建个防弹墙,这样的家能安全吗?”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上,有网友这样略带尖锐地发问。很多网友开始对映秀新城命运担忧。

  汶川大地震后,山体松动,地质灾害活跃,在映秀新城的灾后重建中,从设计到资金、人员、物质,从没欠缺过,唯一缺少的就是对地质灾害的防范。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副处长蒋俊透露,四川震后重建,当初对全部重建点都进行了严格的地质灾害评估。“但是震后地质次生灾害隐蔽性强,变化很大”,蒋俊坦言,确实有一些当初评估没有问题的重建点,现在都被泥石流淹没了。

  确实,如果当初知道泥石流会顺着岷江改道,负责援建工程的中建七局三公司的项目部就不会设在山沟出口的正对面。

  反思:

  “也许当初停一停,等这些灾害都过去了再重建,可能更好点。也就不会像现在如此被动。”

  站在映秀水厂旁的山顶远观泥石流在狭长山谷的来路,罗尔基木的心又阵阵发紧。“我们进行二次重建的时候要对地质灾害和岷江两岸的山体进行治理。”罗尔基木说。但二次重建如何能避免映秀新城再遭灭顶之灾,目前还没有万全之策。

  但二次重建已经启动了。21日下午,镇长徐红军守在电脑前,对映秀镇拟上报的四五十个恢复、重建项目进行最后的完善,细化到了投资估算、开工时间、竣工时间等。

  特大泥石流发生后的第八天,映秀镇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重建场景。“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将不改时间、不减目标地推进映秀灾后重建。”映秀镇党委书记廖军说。

  “为什么不先治理好山体再开始重建?”面对疑问,徐红军说:“我们有了教训,所以这次在工作步骤上明确了‘先治理’再推动二次重建。”

  在徐红军看来,山体治理与灾后重建脱节,并不是因为山体治理慢,而是灾后重建开展飞速。同时,“2008年和2009年都没有发生泥石流,很多村民都没见过。”

  “说实话,我们在做设计时确实没想到洪水这么大,这是因为地震造成了地质状况的改变,对山体的治理并不彻底。”映秀新城设计总负责、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黄一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承,今年的特殊状况让设计者始料不及。

  “重建一个地方,防范和建设需要平衡。在设计上,当然可以考虑一切用最高的标准,但是这样又会使造价奇高,难以承受。”黄一如认为,在设计之前就应该先把灾害的影响先研究透彻,但是这样的难度很大。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今年给我们的教训也太大了。我们越来越觉得,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们需要真正投入地去研究一些问题,比如怎么样顺应自然的力量去利用自然,而不是总依靠人工的力量。我们做工程的就知道,在工程上人的力量是很微薄的。”黄一如说。

  “也许当初停一停,等这些灾害都过去了再重建可能更好。也就不会像现在如此被动。然而,当初的灾难太大,我们需要用工作来激励;群众也需要用重建来鼓舞。”东莞一名援建工作人员说。

  二次重建,路在何方

  “两年前的重建,我发现大多数地方是各做各的,缺乏一个整体考虑,这是一个通病。”

  在实地调查时,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强调,在加固、修复房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防洪水、防泥石流灾害,地下填充物和一楼梁柱的硬度、抗冲刷能力都要有所提高,让映秀更加安全。

  “二次重建,主要以防范为主。”负责映秀重建渔子溪堤防设计的东莞水利勘测设计院工程师李峙松认为,建永久大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映秀比较坚固的保障,但也不能完全抵御所有的地质灾害。“即使能防百年一遇的灾害,但所谓百年一遇都是我们按照过去的规律计算出来的,实际上是无法确定出现几率的。他建议,比如考虑到位于地震断裂带边上,这个大坝在材料和结构上可以尽量选择内部柔性连接体,这样使大坝的土体能够连接在一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

  黄一如则建议在新城中加入一些避灾公园和绿地的设计,“比如日本等国家在灾害多发带会建很多避灾公园,平时就是居民活动和休闲的植被场所,等洪灾来了就是泄水通道和蓄水池。”

  “此外,在二次重建开始前,要慎重和整体性考虑。四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性爆发,能否在全省层面上来考虑重建问题,先建立好排泄洪水的规范要求,再让各地开展重建?”黄一如建议。

  “两年前的重建,我发现大多数地方是各做各的,缺乏一个整体考虑,这是一个通病。做建设的规划部门、做地质灾害研究的国土部门和做防洪的水利部门大家能否做一个沟通,制定一个真正科学细致的规划。我准备提一个建议,国家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灾后重建的协调部门,把这些部门都统筹规划来进行联动重建,全方位考虑而不是各自单独作战。”正准备前往舟曲协助灾后重建的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教授马东涛说。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8-24/040620960301.s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5800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关键词: 汶川地震 次生灾害 灾害链
相关文章: 北半球极端寒冬预测正在被证实
证据:汶川地震有可信前兆异常
中印等国未来或面临更高灾害损失:关注灾害链
四川将对汶川地震重建项目紧急进行再评估:不能走分学科的老路
[转载]水利部副部长:汶川灾区再发地质灾害可能性大
[转载]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面临二次重建
[转载]2010年被忽略灾难 尼日尔大洪水中国泥石流上榜
[转载]專家:地球進入PDO冷位相時期(1)
[转载]局部泥石流或有规律 汶川地震使未来5年泥石流高发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集对态势分析
当前推荐数:4    推荐人: maokebiao sheep021 gabbro 钟炳  
[3] 标题:
发表评论人:zdlh [2010-8-25 10:46:50]   
让我们大家一起仰望星空吧!
博主回复:星空有答案吗?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gabbro [2010-8-24 11:23:19]   
震后就提出,救灾要快,重建要缓。整体评估规划设计需要时间
博主回复:支持!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sheep021 [2010-8-24 10:52:16]   
事不过三。
博主回复:缺乏经验和远见。
记录总数:3 总页数:1 当前页:1 93[1]4: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8-24 11:14:23
分类:全球变化│查看评论:6 │ 浏览:911   打印    推荐给朋友     

 
灾害链的惩罚:灾后重建要遵从自然规律

 

灾害链的惩罚:灾后重建要遵从自然规律

             杨学祥

 

在今年汛期大暴雨诱发下,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地质次生灾害集中暴发。820,四川省对外发布“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情况,截至819,已造成全省576万人受灾,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75处,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68.9亿元。作为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清平、汶川映秀以及都江堰的龙池三乡镇,也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专家指出,山区地震诱发的地质次生灾害将持续10年以上,其中5年内是高发期。由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山洪形成灾害链,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考验四川。四川省政府加强群防群测等四项举措,应对防灾新难题【1】。

 

次生灾害威胁灾后重建成果

 

  震后,映秀原址重建。地质专家们为此进行周密论证和规划,映秀周边的山体上,筑起防护钢网和密密麻麻的防滑坡,力图保证映秀安全。但紧挨新城的岷江被忽略了。814,来自红椿沟的泥石流,轻而易举地截断岷江。波涛汹涌的江水迅速改道,淹没映秀新区。那时,距离新区交付只有10多天。

 

  东莞援建,总投资1900多万元的映秀水厂,所有的设备都已安装到位,马上将投入使用,在这次泥石流中彻底报废。

 

  东莞援建的大片安居房,被洪水淹没,浸泡5日。目前是否安全,还待检测。

 

  东莞还为映秀新城建设了全部的地下市政管网、线路。东莞援建者称,这次泥石流过后,很多下水道被石块堵满,无法冲洗。映秀面临二次重建,必须把铺好的沥青路面挖开,把管道挖开,然后重新铺设管道,再铺路面。“这付出的代价,付出的努力,将是之前的两三倍。”

 

  映秀新区的绿化基础工程也已完成,此次也被泥石流毁掉。

 

映秀镇镇长徐红军初步估算,映秀镇在这次的泥石流灾害中,损失约6.3亿元【1】。

 

                     次生灾害发生的原因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平指出,经初步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巨大、强降雨诱发是近期多起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共同原因。

 

  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区域有着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一是地形地貌特殊,山高坡陡,从最高分水岭到沟口35公里的沟道相对高差均在1300以上,沟床纵坡坡降大,最大可达540‰,地形地貌条件十分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二是地层软硬相间岩体破碎,发生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二叠系、泥盆系、寒武系、震旦系,页岩、泥岩、砂岩、灰岩,软硬互层,沿坡面覆盖有大量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三是地质构造复杂,发生区域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向斜西北部,次级构造属四川盆地西北部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前缘。该区地质构造作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多为推覆体内部的次级褶皱。岩层多陡倾、直立乃至倒转,为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提供了地质构造条件。

 

  “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巨大。发生区域位于汶川特大地震极震区,受地震影响岩体震裂松动,岩石疏松破碎并诱发了大量的表层滑塌、崩塌、滑坡,致使大量的松散物质堆积在沟道内,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这是本次特大型山洪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强降雨诱发。这些地区今年汛期的降雨量均大于往年的平均水平,局地短历时强降雨大于往年平均降雨量的好几倍。812188134,绵竹清平镇场镇附近在10个小时内的总降水量达到230毫米左右。根据山区降水的规律,泥石流形成区的降水量可能超过230毫米。短历时强降雨是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的主要诱因【2】。

 

 

映秀是否原址重建的争论再次兴起

 

泥石流截断岷江,即将交付的映秀新城被淹,面临二次重建;省官员表示,重建规划没问题。红椿沟7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让震源映秀是否原址重建的争论再次兴起。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副处长蒋俊向本报记者介绍,四川震后重建,全部重建点都进行了严格的地质灾害评估。“但是震后地质次生灾害隐蔽性强,变化很大”,蒋俊坦诚,确实有一些当初评估没有问题的重建点,现在都被泥石流淹没【1】。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强认为,“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各临时集中安置点、过渡集中安置点、永久集中安置点都是由当地政府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其他相关方面的评估,只有评估结论认为适宜或基本适宜的才作为集中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灾后恢复重建的选址是经过科学论证的。

 

  纵观整个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程,无论是基础设施、机关学校,还是城乡住房建设,绝大部分重建场址都是安全的,本次受灾的场址仅是个别的和极少数的,这也表明灾后恢复重建选址是没有问题的,是科学的。

 

  至于“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确实造成个别城乡镇,如绵竹清平乡、汶川映秀镇,遭受部分毁坏,我们认为是有特殊原因的,主要原因如下: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是爆发“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的泥石流爆发特点与震前具有显著的区别,其典型特点是群发性、突发性、规模巨大,所以其造成的损失就异常严重,并且很容易堵断和淤埋河道,形成堰塞湖,产生次生洪涝灾害。

 

  灾害性气候是“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直接诱发因素。今年天气异常,灾区降雨的主要特点为短时局地强降雨。如清平乡10小时降雨量接近230毫米,是该区历年平均日降雨量的好几倍,这种灾害性气候是“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直接诱发因素。

 

  灾害链效应是造成极大损失的重要原因。暴雨诱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堵塞、壅高河道形成堰塞坝,由此引发掩埋灾害和洪涝灾害。正是由于这种灾害链效应才造成了清平乡、映秀镇的巨大损失。

 

地震灾区与强降雨的叠加,几个特殊条件和灾害类型的有机组合,导致了部分灾区形成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该说这是目前人类很难预知的特大自然灾害【2】。

 

“当初重建规划没有问题”,许强告诉记者。他认为,映秀被淹,并不能说当初重建时对地质灾害评估不够【1】。

 

                 被忽视了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流感全球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干旱、洪涝、飓风伴随拉尼那、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2004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啸和今年年初的低温暴雪冻害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自然灾害呈链状相互连接,彼此激发,为人类预防预测灾害提供预兆和信号——

   

1. 地震灾害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事实上,2010227智利发生8.8级地震,再次证明全球进入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2. 台风和飓风灾害

   

    2007年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增多,时间、地点比较集中,造成损失较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中国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登陆台风急剧增多。

   

    60年的数据记录中,飓风的出现存在一个周期性模式。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上一次的飓风高活动期是从1926年到1970年,曾重创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从1970年到1994年飓风转入低活动期。1995年,新一轮的飓风高活动期开始。

   

    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重新进入高活动期。

   

3. 低温

   

    全球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温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我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的自然结果。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降温的物理机制也很明显。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和飓风的增强,近20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易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5)、1957、(1964)、1969197219761977年中国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的“冷位相”。

 

事实上,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罕见冰雪冻灾,20101-3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低温预测得到证实。

   

4. 流感

   

    1889-1890年(流感全球第一次大流行)、1918-1919年(流感全球第二次大流行)、1957-1958年(亚洲型流感)、1968-1969年(香港型流感)和1976-1977年(俄罗斯流感),都是厄尔尼诺年(其中,1888-1889年是厄尔尼诺年),都发生在1890-1924年和1947-1976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内及其边界,而其前期的1886-1887年,1916-1917年,1955-1956年,1975-1976年都是拉尼娜年。2000-2030年全球又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最近研究表明,流感爆发年有以下8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为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低温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或M+1年;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第8大特征是湖南严重冻害发生后1-4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个特征。湖南严重冻害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前兆。

   

    1886-1887年是拉尼娜年,1988-1889年是厄尔尼诺年,1889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1889-1890年流感爆发;1916-1917年是拉尼娜年,1917年为太阳黑子峰年M,低温年,流感孕育;1918年为M+1年,厄尔尼诺年,流感爆发;1954-1956年是拉尼娜年,分别是太阳黑子谷年mm+1年、M-1年,1957-1958年为厄尔尼诺年和流感爆发年,分别是太阳黑子峰年MM+1年,1957年为低温年,流感爆发;1967-1968年是拉尼娜年,流感孕育;1968-1969年是厄尔尼诺年,1968年为太阳黑子峰年M,流感爆发,1969年为低温年;1975-1976年是拉尼娜年,1975年是m-1年;1976-1977是厄尔尼诺年,1976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低温年,1977年是m+1年,流感爆发。

   

    事实上,2007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2009年发生强厄尔尼诺和太阳黑子谷值,与此同时,甲型流感席卷全球。

   

5. 干旱与洪涝

   

    强潮汐有11年、18.6年和22年周期,它们与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有专家按此规律推测,2009年和2020年有发生类似1998年大洪水的可能性。周期为18.6年的潮汐变化、构造运动和气象灾害的对应关系也非常明显,它可以说明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所面临的强震和旱涝灾害的可能性。

   

    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月亮赤纬角最大时,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1931年(长江、淮河特大水灾)、1932年(松花江特大水灾)、1933年(黄河特大水灾)、1951年(辽河特大水灾)、1968年(珠江、闽江、湘江、赣江大洪水)、1969年(新安江、分水江流域及嫩江中游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

   

    从气候的自然条件来说,2006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0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3-2014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5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这三个时段是流感爆发和南亚强震发生的危险期,应加强预防和监控。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都将造成巨大的灾难。

   

    20078月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发生,2008110发生南方严重性雪冻害,警示我们必须严密监测2008年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

   

    正如暖冬的趋势不能避免冷暖气候剧烈动荡一样,全球变暖的趋势也不能避免极端冷气候的出现。汪品先院士指出,在气候剧烈动荡时期,要做好预防气候突然变冷和突然变暖的两种准备。

   

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表明,今后20年内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我国低温冷害的发生几率也随之增加。预测中的2008-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后可能发生强低温冷害,预防低温冷害刻不容缓【3】。

 

由此可见,在“拉马德雷”进入冷相位的时期,不仅仅会导致低温冻害,而且强震、海啸、台风、沙尘暴、流感等也会环环相扣地出现,形成灾害链。

 

事实上,2010年(预测为2009年)发生类似1998年大洪水,2009年(预测为2008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009年(我们最初预测为2008年)流感暴发。我们的预测有一年的误差。

   

                           灾害重建要尊重自然规律

 

  地震改变了地质灾害参数,防灾面临新课题。许强说,地质灾害的很多固有特点和常规技术参数,在地震后都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泥石流流量计算公式现在都不适用了。他认为,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将持续10年以上。之后地质生态才能慢慢恢复,基本固结则可能需要15年以上。

 

  作为滑坡领域研究的权威之一,何思明认为,震后主要次生灾害就是泥石流,防范泥石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弄清这条沟暴发泥石流的临界降雨量,然后在沟里装上自动雨量计,监测这条沟的降雨量,达到临界参数,及时预警,避免伤亡。他说,这些需要学界的努力,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更大的投入和支持。

 

新老地灾不断叠加。蒋俊坦承,四川今后较长时间内,应对地震次生灾害形式严峻。许强说,“人干不过天,也干不过地,急不得”【1】。

 

“也许当初停一停,等这些灾害都过去了再重建,可能更好点。也就不会像现在如此被动。”站在映秀水厂旁的山顶远观泥石流在狭长山谷的来路,汶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罗尔基木的心又阵阵发紧。“我们进行二次重建的时候要对地质灾害和岷江两岸的山体进行治理。”罗尔基木说。但二次重建如何能避免映秀新城再遭灭顶之灾,目前还没有万全之策。

 

  “说实话,我们在做设计时确实没想到洪水这么大,这是因为地震造成了地质状况的改变,对山体的治理并不彻底。”映秀新城设计总负责、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黄一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承,今年的特殊状况让设计者始料不及。

 

  “重建一个地方,防范和建设需要平衡。在设计上,当然可以考虑一切用最高的标准,但是这样又会使造价奇高,难以承受。”黄一如认为,在设计之前就应该先把灾害的影响先研究透彻,但是这样的难度很大。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今年给我们的教训也太大了。我们越来越觉得,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们需要真正投入地去研究一些问题,比如怎么样顺应自然的力量去利用自然,而不是总依靠人工的力量。我们做工程的就知道,在工程上人的力量是很微薄的。”黄一如说【4】。

 

“也许当初停一停,等这些灾害都过去了再重建可能更好。也就不会像现在如此被动。然而,当初的灾难太大,我们需要用工作来激励;群众也需要用重建来鼓舞。”东莞一名援建工作人员说。

 

“两年前的重建,我发现大多数地方是各做各的,缺乏一个整体考虑,这是一个通病。”

 

  “二次重建,主要以防范为主。”负责映秀重建渔子溪堤防设计的东莞水利勘测设计院工程师李峙松认为,建永久大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映秀比较坚固的保障,但也不能完全抵御所有的地质灾害。“即使能防百年一遇的灾害,但所谓百年一遇都是我们按照过去的规律计算出来的,实际上是无法确定出现几率的。他建议,比如考虑到位于地震断裂带边上,这个大坝在材料和结构上可以尽量选择内部柔性连接体,这样使大坝的土体能够连接在一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

 

  黄一如则建议在新城中加入一些避灾公园和绿地的设计,“比如日本等国家在灾害多发带会建很多避灾公园,平时就是居民活动和休闲的植被场所,等洪灾来了就是泄水通道和蓄水池。”

 

  “此外,在二次重建开始前,要慎重和整体性考虑。四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性爆发,能否在全省层面上来考虑重建问题,先建立好排泄洪水的规范要求,再让各地开展重建?”黄一如建议。

 

“两年前的重建,我发现大多数地方是各做各的,缺乏一个整体考虑,这是一个通病。做建设的规划部门、做地质灾害研究的国土部门和做防洪的水利部门大家能否做一个沟通,制定一个真正科学细致的规划。我准备提一个建议,国家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灾后重建的协调部门,把这些部门都统筹规划来进行联动重建,全方位考虑而不是各自单独作战。”正准备前往舟曲协助灾后重建的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教授马东涛说【4】。

 

应该指出的是,汶川地震后的重建主要以地震专家为主,他们依据的气象数据大半已经比较陈旧。即使有气象学家参与,他们也对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中国“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的转变持怀疑态度【56】,甚至一无所知,面对气候突变只能无可奈何。忽略舟曲和汶川暴雨的强度是问题的关键。

 

                “南旱北涝”的预测被忽视

 

2010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全球变暖受到质疑。中国西南地区五省区市旱情正不断加剧,而在我国北方地区,2.7亿人口遭受沙尘天气侵扰,部分城市更是阳春三月飞雪连连。天气异常再次引起人们对气候突变的关注。学界关于我国气候正向“南旱北涝”转变争论再度升温【7】。

 

我在2004721指出,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引发了中国气象学家关于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转换规律的大讨论,不少学者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相关研究。

 

《北京娱乐信报》2003322以《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为题,发表如下新闻,并为各大网络广泛转载:  

 

  未来的510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

 

  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30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5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78-12】。

 

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凯利华信息咨询公司编辑的《2003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20035月)中,刊登了王涌泉的文章《当前大灾预测及管理体制改革》(76-78页)。这篇文章是王涌泉在2002年全国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上的发言。

 

王涌泉指出,检查中国灾害史,分析认为现在可能正面临又一次重大自然灾害转折变化。即使按照旱期最长的考虑,最迟2010年前后海滦河流域也可能出现大洪水。不然,近几年就可能出现。黄河流域在干旱期的中后段和末期,正是出现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时候。南方将出现大旱。当海河、黄河等北方河流转向多水时,当北方干旱减轻时,一定要警惕江淮及其以南出现大旱。南方大旱和北方大旱历史上曾经多次交错出现【7】。

 

20世纪我国气候可分为四个阶段:1903-1918年为低温期,也是20世纪我国最冷的一段时期;1919-1953年为高温期;1954-1986年为低温期;1987年以来为高温期,尤其20世纪90年代是20世纪我国最暖期。1951-2000年以来,已1956年最冷,平均气温为11.67摄氏度;1998年最暖,平均气温为13.70摄氏度。

 

冯松和汤懋苍经模拟预测后认为,我国从1 987年开始的气候变暖将持续到2 0 1 5年,将于2 0 1 6年转入低温期,2 0 39年又将转入高温期。到2 0 2 0年全国年平均气温将比2 0世纪50年代升高1.68,西北地区平均升高2.2 2;南方年平均降水量增加2 8mm ,北方变化不大;2 0 30年海平面将升高5.31 4.2cm ,气候将向暖、干的趋势发展【13,14】。

 

在地球自转速度加快的年代,副高位置偏西偏北,形成北涝南旱,反之亦然。目前我国正处在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年代,故出现南涝北旱【13】。由此可见,气候变冷、地球自转加速与北涝南旱有很好的相关性【15】。

 

     据《东方早报》2004716报道 不久前一份被透露出来的美国国防部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对中国在2010年可能会出现的气候变化作了描述,并认为可能会威胁中国国家安全【16】。

 

  报告中称,从20102020年间,因为中国需要给其庞大的人口提供粮食,所以受到越来越飘忽不定的季风雨的打击特别大。季风带来的洪水会剥蚀土地,而季风的不稳定性有时会导致雨量减少,进而致使大气调节功能下降,冬天越来越冷,夏天越来越热,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样一来,能源、淡水和食物的供应压力就会加大,中国将面临巨大移民压力。

 

据报道,这份报告引起了国内气象专家和军事专家对于气候突变的关注。一名研究国家安全的军事专家说:“中国如果出现南旱北涝,那么我们急需未雨绸缪,你可以看看,北京一场5年一遇的暴雨已把我们搞得这么狼狈,北方的抗洪经验缺乏可见一斑;而南方长期受水灾困扰,防旱的经验也非常不足。”

 

报告中提到的2010年的中国气候状况: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有关专家在经过讨论分析后认为,该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极端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报告中关于2010年前后中国南方将持续干旱10年的预测,则有发生的潜在可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罗勇说,我国降水集中的地区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存在着20年左右的周期。未来10年多雨区可能会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2010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涝”的局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则在实验室里对记者说,关于“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结论,他在1年前就得到了。他提出,南北气候的转型存在着70年的周期,中国从1979年开始“南涝北旱”,约到2015年左右可能转变为“南旱北涝”[17]

 

可是,关于GBN报告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后来几乎没人提起,一些最初倡导者的态度也变得模棱两可,含论不清。显然,“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变的观点被否定了,“南涝北旱”持续的观点在全球变暖的大旗下继续占主导地位【7】。

 

  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3,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6.6亿元。

 

  如此凶猛的自然灾害能否提前预测,未雨绸缪?有网友发现,早在2003年,美国人曾预测到我国西南地区大旱。美国国防部委托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简称“GNB”)完成的这份报告写道,“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

 

  报告经媒体披露后,“南旱北涝”的观点被学界重新提起。匡耀求说,“报告提出后,我对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格局进行研究,结果和报告提出的观点很相似。”

 

  钱维宏当时也曾称中国有可能转向“南旱北涝”。不过他向导报记者表示,“南旱北涝”中的“南”与我国正遭受干旱的“西南地区”不是一个概念。

 

  “近期的旱情说明报告的预测有一定科学根据,部分预测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对导报记者表示。他近日撰文公开指出,“2010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20142016年达到高潮。”

 

  匡耀求也认为,“未来,中国气候确实可以用'南旱北涝’来概括。而且,干旱可能不止持续10年。中间可能不会是连续的,隔一两年会有起伏。现在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如果没有厄尔尼诺的影响,干旱可能是在广东、福建一带,涝的地方是新疆北部和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闵锦忠24日对导报记者表示,只要全球变暖还存在,就应该基本维持“南涝北旱”的局面,今年的现象只是个别现象,不能说从此就变为“南旱北涝”了。

 

  闵锦忠还认为,从目前国际国内气象预报的水平和技术发展来说,比较准确的预报是17天,由于还有大量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超过这个时间的预测基本不准确,更不要说几年之后的事了。尽管美国的预测似乎得到验证,但成功预测一两次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但杨学祥并不同意这种观点,几年以上气候预报无科学依据的说法不妥,实际上,长期的气候预报是根据气候变化的周期规律,分析气候长期资料获得的,与短期天气预报的方法并不相同。

 

杨学祥认为,中国正缺乏像GNB这样的综合性研究,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一些科学家在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论述,可惜他们的观点几乎影响不到气象界。”杨学祥说[18]

 

6年前美国国防部一份气候报告已明确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并将持续10年。对于目前严峻的西南旱情是否能验证这份报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表示“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卢勇表示,这不是一份科学研究报告,目前我们更应该将目光放在这次西南大旱的成因及其如何应对的研究上。他说,每年这种评估报告有成千上万,有很多报告做完了就埋在那儿了,没有任何人去问津。这个报告跟其他报告一样,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卢勇说,报告里面提到的中国南方2010年以后会发生持续10年的特大干旱,并不是一个科学预测,不是一份科学研究报告,这是一种假说、一种猜想,很多媒体把这个报告跟现在西南干旱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两个事情说的并不是一件事。

 

他说,报告说的是“中国南方”,指的是中国东部的南方,并不是现在的西南;另外它说的10年干旱是年代际变化,西南大旱主要还是从去年秋冬开始的,是季节尺度的干旱,所以报告的预测和我们现在西南干旱这个现实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说的不是一件事。它说的是2010年以后10年,所以,即使是说它对还是错,现在也没办法判断,要到2020年才知道。

 

至于有没有科学的手段来预测,卢勇表示,现在这种区域性的降水异常的预测,在科学上是很难的一个问题,从自然辩证的角度来说是有这种可能性,雨带从南方向北移动,但是现在加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后,这种自然规律是不是还会持续以前的老规律,现在还在研究,也许过两年会有一个明确一点的结论[19]

 

人为全球变暖可以带来三种后果:

 

其一、人为变暖的幅度远远高于气温的自然波动,全球气温直线上升。人类将遭受自然规律的报复,失去继续破坏自然规律的能力。

 

其二、人为变暖的幅度与气候自然波动幅度大致相当,此时变暖周期被加强,变冷周期被减弱,气候冷暖波动周期依然存在。

 

其三、人为变暖的幅度远远低于气温的自然波动,可以被忽略。

 

2010年初北半球遭到低温暴雪的袭击,1998年全球气温最高的记录12年没有打破,2008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都表明人为变暖的幅度与气候自然波动幅度大致相当,此时变暖周期被加强,变冷周期被减弱,气候冷暖波动周期依然存在。

 

忽视自然规律只能造成被动应付自然灾害的难堪局面,人工调控只能是一句空话和废话。2010年气温变冷和中国“南旱北涝”的预测应该得到关注【7】。

 

事实上,2010年北半球高温,南半球变冷。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伴随拉尼娜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低温可能再次发生。

 

2004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5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9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10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10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6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85%以上。911030,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4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88.1毫米,这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1030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20]

 

2007年长沙出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21]。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83,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66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2500万亩,其中作物受旱1.47亿亩,还有753万人、50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44%35%33%,旱情尤为严重[22]

 

2009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86%,其中绝收面积307.3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50%,甘蔗减产20%,经济林果受灾面积2551千公顷,绝收600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50.4亿元[23]。中国西南干旱至今还在持续之中。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后,中国南方干旱有逐渐增强趋势,但“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还需要经十年的验证。但是,全球变暖理论不应该成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的理论障碍,争论应该实事求是【7】。

 

我们多次指出,忽视“北涝”将带来更大的灾害【24】,舟曲和映秀泥石流灾害就是最好的见证。甘肃和四川的超常规降雨,是“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变的具体表现,是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关键性气象因素。

 

“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的转变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杨万国。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震区新城受挑战。2010082302:00  新京报。http://news.sina.com.cn/c/2010-08-23/020020951847.shtml

2.  胡彦殊,胡敏,王丹。汶川泥石流引关注 地质专家称重建选址没问题。2010082107:1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http://news.sina.com.cn/c/2010-08-21/071920944948.shtml

3.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32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4.  邱瑞贤,汪万里。映秀新城面临二次重建 如何避灾尚无万全之策。2010082404:06  大洋网-广州日报。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8-24/040620960301.shtml

5.  “南旱北涝”无根据。法制晚报。2010-03-24 03:33:00 来源: 现代快报(南京)http://news.163.com/10/0324/03/62GSKFPF000146BB.html

6.  气象局局长:美国6年前预测到中国西南大旱并无凭据。20100530 15:22凤凰卫视。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05/30/1566603_0.shtml

7.  杨学祥。争论的由来和发展:“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发表于 2010-4-2 6:53:39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8222

8.  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北京娱乐信报》2003322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Mar/298051.htm

9.  http://news.tom.com/Archive/1002/2003/3/22-49482.html

10.              http://www.sznews.com/szsb/20030323/ca231380.htm

11.              http://www.top86.com/news/radio/2003/3/23/wang/guonei06.htm

12.              http://www.gzms.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303220154.htm

13.              李明志. 袁嘉祖. 李建军. 中国气候变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2):16-20

14.              冯松,汤懋苍。近2500年的太阳活动与气温变化[J]。第四纪研究。1997,(1):29

15.              杨学祥。中国旱涝环境变迁:谁最先发现了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规律?2004-7-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43716.htm

16.              美国防部一份报告引起我专家关注:气候突变可能威胁我国国家安全。(07/16 08:36)http://www.kuaibao.net/gb/content/2004-07/16/content_246763.htm

17.              2010年中国将北涝南旱历十年。金羊网。2004-07-08 08:42:01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07/08/content_719974.htm

18.              梁士兴。西南大旱引发学界“南旱北涝”之争。2010032521:20。来源:经济导报。责任编辑:杨权。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19.              美国国防部6年前预测西南大旱 中国专家否认。2010-03-24 08:52:00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济南) http://news.163.com/10/0324/09/62HH6NLH000146BB.html

20.              黄建华。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经济损失超40亿元。http://www.sina.com.cn 2004110306:29 北京青年报。http://news.sina.com.cn/c/2004-11-03/06294122595s.shtml

21.              组图:长沙出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2007080701:22 新华网。http://news.sina.com.cn/c/p/2007-08-07/012213605952.shtml

22.              国家防总统计显示赣黑湘旱情严重。2007080502:18 新晚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05/021812328188s.shtml

23.              云南干旱灾区小春作物大面积绝收(组图)。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032114:47http://news.sohu.com/20100321/n270981265.shtml

24.              杨学祥. 忽视“北涝”可能酿成更大的灾害. 发表于 2010-8-8 15:56:30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1075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5848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关键词: 南旱北涝,拉马德雷,灾害链,惩罚,灾后重建,自然规律
相关文章: 全球变暖:自相矛盾的数据和结论
全球变暖的夸大宣传:警钟为谁而鸣?
警钟为谁而鸣?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全球变暖速度放缓
潮汐变弱导致冷暖不均:暴热之后须防爆冷
缺乏必要的惩罚机制导致学术腐败加速
高建国:灾害频发恰恰印证了“拉马德雷”现象
灾害链:牵一发而动全球
大风降温降水沙尘齐登场:关注22至23日潮汐组合
这个冬春比较冷:内蒙部分牧区今冬可能发生白灾
当前推荐数:9    推荐人: Flyingriver sungennian hcy98765 钟炳 maokebiao sheep021 BaoHaifei Wuyishan lixuekuan  
[6] 标题:
发表评论人:sheep021 [2010-8-25 9:58:49]   
省官员表示,重建规划没问题。
---------
刻舟求剑的人也会说:我当初刻的记号没问题!
博主回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究竟谁对谁错,不在主观的夸张,而在客观的实践。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yx [2010-8-24 19:05:12] ip:113.227.210.*  
黄一如认为,在设计之前就应该先把灾害的影响先研究透彻,但是这样的难度很大。说实话,我们在做设计时确实没想到洪水这么大,这是因为地震造成了地质状况的改变,对山体的治理并不彻底。”映秀新城设计总负责、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黄一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承,今年的特殊状况让设计者始料不及。

这个教授在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不知什么背景。平原的设计院玩起了山区的设计,而且是复杂地质结构的设计。??????????
博主回复:灾害风险评估要求专业全面,单一学科难以完成。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8-24 13:22:04]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 但就是不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博主回复:科学发展观不是等待准确预测水平的到来,而是利用历史经验教训,寻求最优的前进路线。
[3]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yx [2010-8-24 12:40:43] ip:211.140.199.*  
按规律办事。
博主回复:前提是先认识规律。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yx [2010-8-24 12:32:45] ip:211.140.199.*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条就是要尊重遵从自然规律,而不是长官意志人定胜天。
博主回复:屡战屡败,是认识论出了问题。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sungennian [2010-8-24 11:31:37]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能挨了一个耳光,很快就忘了痛,继续干傻事。

博主回复:汲取教训是聪明人的一个特征。
记录总数:6 总页数:1 当前页:1 93[1]4:

 

 

作者:祁生文等 来源:《工程地质学》 发布时间:2010-12-7 12:59:55
选择字号: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012712595577113682.shtm
研究发现地震滑坡独特分布规律

 
强震诱发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研究是地震滑坡研究的基础内容,对于山岳高地震风险地区地震小区划、城镇规划、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祁生文副研究员等人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汶川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工作,并负责地震次生灾害的遥感解译。在此工作基础上,结合多次野外考察成果,通过分析12个极重地震灾区的地震滑坡分布,他们发现了一些未曾被前人认识到的地震滑坡的独特分布规律:
 
(1)地震滑坡受控于活动断裂,但是大多数地震滑坡并非分布在中央断裂F2的上盘,而是分布在前山断裂F3与中央断裂F2之间的块体上,这可能反应了地震中该块体在F2与F3共同作用下与之发生了共振,地震动更强烈(上图所示);同时,分析还发现,在距离发震断层F2断层5km范围内,地震滑坡的运动方向与发震断裂的运动方向高度一致,反应了近震地震滑坡运动与发震断裂的惯性作用密切相关;
 
(2)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密度取决于距离发震断裂的距离和斜坡坡度,与发震断层的距离呈负指数关系,与斜坡坡率呈正相关关系,岩性、绝对高程、坡向对地震滑坡的分布密度影响很小。
 
对该规律的认识近期发表在国际工程地质权威刊物《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Qi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2008.5.12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Engineering Geology, 2010, 116: 95-108)。(来源: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阅读
 
《工程地质学》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395-353280.html

上一篇:关我“球”事 —— 从四维色球到五维太极色球
下一篇:从首都机场T3航站楼起飞 到乌鲁木齐 (航拍篇之二)
收藏 IP: .*| 热度|

5 武夷山 杨学祥 苗元华 李学宽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