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闹元宵

已有 3875 次阅读 2011-2-17 10:5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闹元宵

闹元宵

   

    “闹”字往往具有贬义,如闹肚子、闹气、闹病、闹人、闹别扭、闹饥荒、闹水灾、闹旱灾、闹瘟疫、闹矛盾、闹对立等等,都给人不快的感觉。可有时候,这个“闹”字,又给人欢快、热烈的喜庆的感觉,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描写春天来了,杏花开了,什么胡蝶啊,蜜蜂啊,别的小虫子啊,围着这盛开的杏花嗡嗡叫着,围着杏花飞舞着,十分热闹,传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无限神往。过元宵节就过元宵节吧,可各个地方都叫闹元宵,正月十五昼夜的花灯展览啊,放烟火啊,舞龙舞狮啊,都叫“闹元宵”。要是说“过”元宵节,就传达不出元宵节的热烈的气氛。我们老家正月十五过元宵节,也叫“闹”元宵。

    我们那里是怎么“闹”的呢?我小时候,家乡还没有电,黑灯瞎火的,怎么个闹法呢?原来年三十一过,就开始准备闹元宵。我们家乡的闹法是正月十五夜里要“游龙”。为什么不叫舞龙而叫游龙呢?这就是因为没有电灯,我们的“龙”只能在街上走一两圈。虽然家乡也有足球场那么大的溪边的大草坪,但没有电灯照明,在那里舞龙是有危险的,因为草坪不平,这里一个坑,那里一块石,舞龙的人脚下要是不小心,那是要跌倒的,所以只能在街上游。游龙所用的“龙”与现在的尼龙布做的或是绸布做的也不同,因为那时还没有尼龙布,绸布倒是有,太贵,谁舍得花那么多钱去买绸布!家乡的龙是用竹片和毛边纸糊起来的。先要准备好一个条凳一样的一米多长的木板。然后是编织龙身。龙身是用竹子编织好的竹笼,竹笼有较大的空格,然后就把我们家乡出产的毛边纸糊上,用红笔或黑笔画上龙的鳞片。最后的工作就是把龙身与木板钉在一起。木板中间的下方要安一个把手,以便把龙身举起来。木板中间都钻了几个洞,那时插蜡烛的地方。

    我们乡里有三个姓,姓罗姓童和姓沈。罗姓是大姓,占了全村人口一半还多,他们要出一条龙。姓童姓沈的合在一起也就一半人口,他们说话的口音一致,与姓罗的口音有区别,所以显得亲一些,就合出一条龙,要与姓罗的龙形成竞赛的态势。龙头与龙尾是家族首领议论后,由一个特别有威望又特别有力气的后生来负责的,余下就是各家凡有壮劳力的都要出一个龙身。龙身的木板的两端都有洞与隼,大家排好号,游的时候,就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长龙。也不需要什么预演。到了正月十五的夜间,在长长的街上,龙头出来了,龙尾出来了,接着是一个一个画满了龙鳞的龙身出来,与别家的龙身连在一起。龙头、龙身、龙尾里面的木板上,都点亮了耐烧的蜡烛,蜡烛的光透过薄薄的毛边纸,在漆黑的夜里闪烁着亮光。在大家的吆喝声中,龙被抬起来,往前走,左边摇一摇,右边摇一摇,在黑夜里摆动,煞是好看。而抬龙头、龙身和龙尾的人,一律是最壮实的年轻人,他们脸上用红纸舔湿,创作新衣,裤腿则紧紧地绑着,算是化过装。锣鼓队在后面演奏者,游人则多半提着一个点了蜡烛的小灯笼,络绎不绝地出来观看和助兴。一般情况下,姓童姓沈的龙沿着中心街道从街头游到村尾,姓罗的龙则村尾游到村头。两条龙都有几十米长,排列开来,这在农村,是十分宏伟壮观的。小时候,我不过是提着小灯笼上街观看的角色,没有亲自试一试那举起龙身腾空摇摆的滋味,但那景象至今不忘。

    这里回过来说“闹”这个字,“闹元宵”还真是闹元宵。原因是我们家乡姓罗的与姓童、沈的虽然平日和平相处,姓罗家的姑娘也嫁到姓童家或姓沈家,姓童姓沈家的姑娘也嫁到姓罗家,彼此相互来往,但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家族的等原因,总有许多磕磕碰碰,甚至可以说有“仇”。于是,在闹元宵的时候,就不免相互竞赛、相互对立、相互对抗。于是就有年轻的好事者就用豆腐渣来打击对方的龙,对方也不是好惹的,也早有准备,也用豆腐渣加以还击,有时候还拳脚相加,留了鲜血,于是真的成为“闹”元宵了。这是春节的开放时间的最后一次“闹”了。接着是桃花红,李花白,布谷鸟开始鸣叫了,大家又都忙着种田去了。

                                                                                                         2011-2-17辛卯元宵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413718.html

上一篇:2011龙庆峡冰雕和冰灯
下一篇:童年旧事
收藏 IP: 123.113.40.*| 热度|

3 侯成亚 罗立桂 肖明华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