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西方科学主义的历史观

已有 5520 次阅读 2011-1-5 15:0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历史, 客观性, 兰克

 
          年前年后,天寒地冻,在家读了几本历史哲学的书。有点体会。写了几篇短稿,充当博文,向博友请教。 
          西方19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巅峰的时代,人们也相信科学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其中也包括能解决历史叙述中的真实问题。这就出现了科学主义的历史真实观。这种科学主义的历史真实观以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为代表。兰克被称为“近代史学之父”、“科学历史之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一生著作甚丰。他的最早的著作是1824年出版的《拉丁与条顿民族史(1492-1535)》,1834-1836年间撰写了《16、17世纪的罗马教皇及其教会与国家》,即《教皇史》,1839到1847年,他用了八年时间撰写了《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史》,1847到1848年间写了《普鲁士史九书》,1852-1861年撰写了《16、17世纪法国史》,1859到1868年又用了近9年时间撰写了《16、17世纪英国史》,1869年撰写了《华伦斯坦传》,1871年写了《德意志诸邦国和诸侯同盟:德意志史(1780-1790)、1881-1888年撰写16卷的《世界史》,可惜没有全部完成。他的全集有54卷之多。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学派。兰克的历史真实观,就是他的那句不断被人引用的话:历史学家只是“表明过去是怎样的”。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拉丁与条顿民族史》一书前言中的话。 他还有一句名言:“我情愿忘却自我而只讲述能够彰显强势人物的事情”。这句话出自他的《英国史》第二卷。这两句话有丰富的内涵,即他认为历史学家要追求“客观性”,“忘却自我”,全力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兰克的历史叙述的方法也是根据他的“客观性”的要求而提出来的,那就是重视一切原始资料,引进史料考据的方法,坚持对原有的文献不做任何改动,只是寻找证明或证伪,作出科学的阐释,以形成具有因果关系的合理的有内在关联的历史。兰克不满意当时风靡整个欧洲的英国作家司各特(1771-1832)的历史小说,认为他写的那些内容诚然很生动,却不真实,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但兰克也认识到,“客观性”只是理想,很难达到,所以他说:“我认为不可能彻底完成这项任务。只有上帝才了解全部世界历史。我们只是认识历史上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几多和解。正如一位印度诗人所言,‘为神所知,但不为人所晓’。我们作为人只是只能肤浅地、由远而近地认识了解历史。” 兰克的追求历史真实的“客观性”理论,对历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饶有意思的是,在中国,早于兰克之前的乾隆(1736登基,1795退位)到嘉庆(1796登基-1820)时期,产生了为后人广知的“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的顾炎武是这个学派的开山祖,他是明末、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人。他的学生潘耒在给顾炎武的《日知录》序中说:“顾宁人先生长于世族。少负绝异之资,潜心古学。九经诸史,略能背诵,尤留心当世之故,时录奏报,手自抄节。经世要务,一一讲求。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闵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长。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曾一日废书。出必载书数簏自随。旅店少休,披寻搜讨,曾无倦色。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比畅其说然后止。 ”乾嘉学派所研究的问题很广泛,史学、经义、吏治、财赋、天文、地理、艺文、语言、音韵等等,无所不包,但方法都是考据,即所谓“援古证今”、“披寻搜讨”,无征不信,揭示源流。做到“无已一事无出处,无一事无来历”。务求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这个学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系统地考证了二十二部正史正文以及注释的史料、文字、训诂,订正了许多讹误,而大受推崇。
        乾嘉学派的主张与兰克的观点不谋而合。这样,这种“无征不信”、“恢复历史原貌”的历史真实观,就对中国上个世纪的历史叙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王国维、顾颉刚、傅斯年等都受其影响。如1943年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史料与史学》发刊词中说:“此中皆史学论文,而名之曰《史料与史学》者,亦自有说,本所同仁之治史学,不以空论为学问,亦不以‘史观’为急图,乃纯就史料以探史实也。史料有之,则可因勾稽有此知识,史料所无,则不敢臆测,亦不敢比附成式。此在中国固为司马光至钱大昕之治史方法,在西洋,亦为软克(即兰克—引者)、莫母森之著史立点。” 一直到现在,这一治史观念仍然深入人心而在史学界占据了重要地位。
        当中国人再20世纪仍然在迷恋乾嘉学派和兰克的时候,西方的20世纪那里的历史真实观则发生了重大转变。这可能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越到后来所产生的和积累的不可克服的社会矛盾越多,人们的生活没有按照先前历史学家的预言发展,人们对此感到失望和甚至绝望,不能不怀着骚动和不安,觉得以前的历史学家的历史叙述有许多令人怀疑的地方,甚至是欺骗人的地方,于是开始重新打量十九世纪的科学主义的历史真实观。在西方,20世纪是科学主义的历史真实观实现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即转变为人文主义的历史真实观。什么是人文主义历史真实观?这种历史观说了什么?我们听到了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的耸人听闻的说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401281.html

上一篇:情信而辞巧----读赵勇的散文集《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
下一篇:怎样理解“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收藏 IP: .*| 热度|

2 吉宗祥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