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CEIENCE & MY SK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ingstar 致力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业化与普及化工作!

博文

科学认识雨量器以及简易雨量器的制作

已有 19770 次阅读 2009-10-9 11:23 |个人分类:科学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雨量器, 量筒

 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这句话对吗?

一、先来看看标准的雨量器的产品介绍:
1、雨(雪)量器是适用于气象台(站)及农业、林业等单位用来测定大气中的降水和降雪量的仪器。雨量器是由承水器、导水漏斗、储水筒(即筒体)、储水瓶、安装框架、盖、及雨量杯所组成;
2、雨量器的承水器系高230毫米,口径为200毫米的圆柱器皿与筒体联接是便于套上取下。导水漏斗系铜制的锥形漏斗,上端为刀刃状,刃口斜面朝外,内壁直立;下联导水管,以便雨水导入储水瓶,并与承水器旋钮配合,在降雪时便于拆卸;
3、雪量器的筒体系镀锌铁皮制成的圆柱形圆筒,在筒口约40毫米处固定有卡箍,限制承水器套入的深度;
4、雨雪量器储水瓶系玻璃制成的盛水瓶,容量约为2000~3500毫升;
5、安装框架系铁制框架,下端三脚成尖形便于插入泥土,上端有二道环箍以便水筒安放盖系铁制,在无降水期用于保护承水器;
6、雨量器的雨量杯系玻璃制造专用于测量降水量。

二、再看看雨量器的技术指标:
1、测量口径:Φ200毫米;
2、外形尺寸:Φ210×1030毫米;
3、重 量:约6.5公斤。

三、掌握雨量器的安装使用:
1、安装:雨(雪)量器应牢固地安置在空旷平坦的地方,周围应无影响降水测量的障碍物,口缘离地面为700毫米高,承水器口应保持水平。
2、使用:在每天规定时间观测二次(一般在8时及20时)降雨季节的观测必须按规定的观测时间换取储水瓶,用雨量杯测量降水量。夏季强降水,高温天气,为防止蒸发,可再阶段性降水后,直接拿去测量。降雪季节应将导水漏斗扭下筒体直接容纳降雪。
3、液体降水的量法:储水瓶取回室内后,应小心地将瓶内的水倒入雨量杯内,但要注意倒完,然后从雨量杯刻度上读取降雨量。
4、固体降水的量法:水筒取回室内后,待雪融化后立即用雨量杯取,也可以取定量的温水(切勿过多)倒入筒体内,使雪完全融化为水后(此时筒盖应盖好以免蒸发)用雨量杯量取降水量但须减去加入的定量温水量。

四、雨量器的注意事项:
1、在温季里降水停止后,应立即作补充观测以免蒸发过快,使降水量测量不正确。
2、筒体与储水瓶应经常保持清洁,每月至少应进行一次清洗和检查。
3、在冬季或暴雨季节要特别检查筒体有无漏隙。
4、每次巡视仪器设备时应注意承水器导水漏斗内有无东堵塞,水筒内有无尖土、树叶等杂物,如有杂物应立即清除。
五、产品的成套性:
1、承水器1个;2、导水漏斗1个;3、筒体1个;4、储水瓶1个;5、安装框架1个;6、盖1个;7、雨量杯1个;8、使用说明书1份;9、出厂合格证1份……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如果你手边没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担心,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个,效果也相当不错。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雨停后,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1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084-260694.html

上一篇:霞客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迁走”
下一篇:话说板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9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