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之一众所传诵: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不难理解,写实与写意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卷:京城早春烟柳图。初读此诗,因画面感很强,几乎是马上形成这样的理解,即,初春京城的街道上,濛濛细雨,油润如酥,远远望去,朦胧青色,淡淡新绿,若芳草如茵。但那其实是如烟似雾的新柳,在细雨中飘忽,在微风中摇曳。哎呀!一年之中,春天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都城这绝佳的烟柳胜景了。
后来有了互联网,网上一搜,发现流行的解释却与我的理解大相径庭!认为那“草色”就是草的实写,远远看去,细密一片,走近一看,稀疏难见。说这是最好的春景,绝对胜过“烟柳满皇都”。首先,牵强处有二,一是京城街道,繁华无比,会长很多草?二是那草色,走近看没了?愚以为,那草色代指浅青新绿,实是视觉对朦胧烟柳之误,走近了看,草在何处?这种扑朔迷离绿满京城的烟柳,那真是最好的春色,绝胜之景啊!论者把“草色遥看近却无”比拟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认为极妙。这实在是引喻失义。王维在《终南山》一诗中的句子“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美妙而准确,青霭是山岚云气,远看彩云朵朵,进入云中,自然什么也看不到。在《汉江临眺》中有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也虚实融洽。也是远眺的阔大场景,远山云遮雾罩,随雾气聚散,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都很贴切,不会是“山色遥看近却无”,那太不合情理了。再就是“绝胜”二字,理解为“绝对胜过”及“绝佳”,都合字义,但结合此诗情景及古人用词习惯,愚以为“绝佳”更合理。
自己并不学文,虽不满于那些具有一定影响的流行解读,也还是想看看到底有无与我“所见略同”的网友,网上反复搜,也还真有,如《简书》上黎荔的文章,《知乎》上张琳的文章,《道客巴巴》上郑程华的文章,引经据典,对“烟柳”“绝胜”都详加论述,兹不赘,有兴趣者可自搜看,这里给个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7dc92096a20;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185302;
https://www.doc88.com/p-246820642826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