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xj818 脑袋要长在自己的脖子上!

博文

对李白的误解想到了孩子的教育

已有 3969 次阅读 2010-4-30 15:20 |个人分类:子女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子女教育

journal_insert_pic_29465908

对李白的误解想到了孩子的教育
?

    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应该都知道李白的这首《静夜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这首诗作为孩子的启蒙诗篇。为什么要教这首诗?有的父母说意境很美,也有的父母说感情很真挚。为了让孩子听得懂,用口语化的语言来给孩子解释。
    通常父母们会说“月光照在床前——”。问题出来了,这第一句就有问题!从整首诗的意境来看,这首诗存在着一些歧义。首先,如果睡在床上,怎么举起头?怎么低头?难道把头伸在床外吗?其次,我查阅过唐朝的建筑,通常唐朝的建筑都有飞檐,而且古代的窗户和现在不一样,不仅小,而且开启的方向也同现代不同。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古代的窗户是自下向上打开,飞檐+窗户,月光是照不进来的,窗户和床还有一段距离,即使照进来也很难照到床边。那么难道李白写错了?
    其实这里的“床”,不是现在我们的床,而是“胡床”。“胡床”什么呢?就是少数民族用的一种器物,通常游牧的时候折叠起来,捆扎在马背上。休息的时候,解下来坐上去休息,捆扎在马背上,也叫“马扎”。有另一首李白的诗为证.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
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
    大意是:我的头发才刚好盖住额头的时候,常折下花兒在门前游戏。 你把竹竿當马兒地骑來骑去,我们两人绕着小马扎追来逐去。这里的“床”明显不是我们之前所认为的床。解释为“马扎”是比较合理的。比如现在重庆和四川管蚕豆叫“胡豆”。由此可见,《静夜思》里的李白当时是在院子里,可能是坐在“马扎”上酌酒赏月。后面的一系列场景都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了。
    呵呵,说了一大堆,要说一下对孩子的教育。其实父母教给孩子的很多东西,多少有点理解的偏差,正如上面两首诗一样。孩子嘛,没有鉴别能力,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如本人,小时候问父亲,健美运动员怎样才可以长出一身的肌肉,父亲告诉我,吃100只鸡就可以了。到了初三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想必你也接受过这种“知识”吧。当然那时的信息不发达,也没有网络,父辈们都去上山下乡了,教育程度也比较低,也是可以理解的呀!
    其实这就是我要说的正题,对于父母而言,经常遇到孩子提问题,不知道的不要随便地杜撰后告诉他。不良后果有几个:一是当他有一天知道真相的时候,对父母产生了不信任感;二是对孩子认知结构造成伤害,影响以后的学习。如吃100只鸡就长满一身的肌肉,那么吃100只鸭有什么不同呢?100只鹅呢?吃99只会怎么样呢?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还会提出很多特别的问题,如:
       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是妈妈生的,妈妈喂的,要爸爸有什么用?
       为什么我站着尿尿?
       为什么天是蓝色的?
       等等
    呵呵,太多了,很多父母要不胡乱编个理由,要不说“你还小,长大了就知道了”。我表妹5岁的时候(当是我已经22岁)曾经问父母她是从哪里来的?她的父母不知如何回答。我那时好赖也是个大学,自告奋勇担当了教育小孩的责任。我撇开孕育的过程,在她们家的黑板上,配合图画的方式,把高中学习的染色体和遗传变异理论讲了一遍。她听得很认真,中间还问了几个问题,效果很好。后来还说将来要学医,不知道是不是当年我给她灌输的这些东西起了作用。
    那么如果孩子问怎么办?如果父母不知道,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知识烟波浩渺,有些知识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现在的信息工具很发达,大量的知识可以在网上查到,当然也要理解后再接受。你可以给孩子说,妈妈(爸爸)想一想再告诉你好吗?我想,孩子也会欣然接受的呀。
    还有一种情况,很多父母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其实提问题比回答问题还要困难,问题既要适合孩子的年龄,也要能起到引起积极思考的作用。问题太大,孩子回答不上来容易引起挫败感;太容易起不到启发的作用;太无聊还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我就见过一个,抱着孩子问,哪辆轿车好看,爸爸买这个好不好?有意思吗??
    有人说,有了孩子,是给了父母一个第二学习的机会,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当然,这个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哟。希望父母们珍惜这个“课堂”。
    一家之言,了了絮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9311-318058.html

上一篇:孩子的“产出”和“产能”
下一篇:由万历皇帝想到宝宝的教育
收藏 IP: .*| 热度|

4 王进 侯成亚 李海峰 李福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