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学读到研究生在学校里接触的老师很多,但真正能让我打心里敬佩的老师并不多。上大学时的吴老师是令我十分佩服的老师,能作为吴老师的学生,我至今都感到荣幸。可惜大学毕业后,没有考上他的硕士研究生,不过他的精神和理念一直影响着我。
今天,我也已为人师,在教书育人方面更应该多向吴老师学习。这里转载他的一篇博文《我的硕导十年》,希望大家读了之后能和我一样有所感、有所获。
临近岁末,总结一年工作之际,忽然想起,自己招收硕士研究生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对于名牌大学的教师来说,可能根本不值一提。但对于一个仅有十年研究生招生历史的普通高校来说,我这十年也可以说是学校在这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回首十年之进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其中有几件事情一直使我难以忘怀。
从“1”做起
1998年,在数次折戟沉沙之后,学校终于通过了教育部的道道关卡,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安全是首批两个学科之一,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首批硕士生导师。次年开始招生,当年报名者极少,考取者更是寥寥,安全学科只考取了一人,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导师数量大于学生数量的不可思议之现象。好在还有调剂,恰逢一学生考某校机械学科不够线,无奈调剂到我校,我才有了指导研究生的机会。虽然就一名学生,可也忙得不亦乐乎,再加上该生对安全科学不太接受,结果答辩不合格,只好延期半年,当时真有一种“未敢翻身已碰头”的感觉。好在该生认识转变,得以半年后顺利毕业,这才放下我一颗忐忑之心。后来其赴一高校任教,表现优异,令我十分欣慰,这是后话。
二度挑战
2001年,形势大有好转,学科一共招了9人,三名导师,也很巧合,正好每个导师各有3人报名。但录取后,却有1名学生找我要求换导师,不愿做我的学生,令我深感震惊。痛定思痛,我知道肯定是自己技不如人。面对挑战,唯有发愤,在帮助学生走向成功方面下足了功夫,使留下的两名学生终于学业有成。绝大多数学生对导师的选择是相当理智的,工作做好了,其余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我的导师生涯也从此开始了良性循环。
走向实践
初为导师,虽然兢兢业业,但总体起色不大,或者说亮点不多。一次偶然的机会,使这一切有了转机。那是非典肆虐之年,校园实施封闭管理。一天,突然接到科龙集团的电话询问研究生实习事宜。原来该单位急需招聘人才,意欲通过实习选拔,在求索东北大学未果后转而找到我们。当时我心情比较矛盾,一是风险,二是效果。但一位女生挺身而出,自愿赴广东实习才打破了僵局。临走同学相送,颇有点《大风歌》中的意境。实习中,该生表现优异,收获颇丰,最后签约上海一家外企,实现了较好的突破。我也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提高,强化实习环节,使学生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直面竞争
与社会接触越多,学生感触越深,心态变化越大。有的变得自信,也有的难免自卑。由于我对实习单位档次的要求,使得学生绝大多数情况要面对名牌大学学生的竞争。有些单位甚至根本不知道我们学校,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从对特色和不可替代性的理解,我当时很是自信,但只是理论上的。到底学生能否获得认可,用人单位能否摆脱对名牌的盲目尚且不得而知。但直觉告诉我,不崛起,只有沉沦。“开弓没有回头箭”是我当时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最典型的还是我博文中屡次提到的小文。面对60多名名校学生的竞争,她开始退缩过,但接到冲锋号令以后,却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大获全胜。其实我也是一个喜欢直面竞争之人,尽管我们大多数一流学生都去了名牌大学,尽管我们存在校园文化的差距,但我仍认为事在人为,我有这个自信。记得一次两位学生考取东北大学后来告别,在鼓励之余我与他们相约十年,与我带的学生比成就,令他们惊诧不已。
两个中心
敢于面对挑战,当然是基于准确的定位。我一直认为,要想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导师,必须要树立两个中心。即导师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以能力为中心。只有围绕学生特点量体裁衣,才有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科研再成功也不是好导师。而学生的成功绝不是以发表论文做为量度的手段,更不能以考取多少博士为成功的依据。特别是像我们这类普通高校,实事求是地讲,绝大多数研究生不具备继续深造的实力,不是考不上,而是很难有所成就。但硕士毕业发挥专业优势,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出类拔萃却是完全可行的,而做到这一点最需要的就是能力。当然还包括自信。有一个在国外实习归来的研究生总结出“自信、努力、专业”六个字,我认为还是非常贴切的。当然能力的提高需要导师的科学计划与全身心投入,这方面自以为还是颇有心得的。
无怨无悔
回首十年,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每天的早出晚归,除了早餐,只有周六、周日晚上才能吃上家里的可口饭菜。一次次促膝长谈,一番番严格训练,付出与收获在很多人眼中是不成比例的,何况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完全认同。但我始终乐此不彼,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缘于我要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缘于骨子里的不服气。而最大的动力当然是学生的成功,颇有点“捷报飞来当纸线”的豪迈气概。现在我的学生大多专业优势明显,收入自然不菲,几乎都高于我这个25年教龄的教授,所有的付出在这些面前已经根本不值一提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古人最常用于激励自己的警句,也是我的座右铭。永远探索,永远前进,直至生命终止的一天。因为科学是没有边界的,学生的成长是没有边界的。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