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中的地质之谜》系列之三:诗意君山千古谜
文/马志飞
在我国,有这样一座小山,虽远不及泰山雄伟,也不如华山险峻;但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此山,一次又一次用华丽的诗句赞美它,成就了它的美名,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这座山就是洞庭湖的君山。
丹青画出是君山
君山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又名湘山、洞庭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与著名的岳阳楼遥遥相对,面积只有0.96平方千米。小巧玲珑的君山岛植被茂密、郁郁葱葱,由大小72座山峰组成,风景十分秀丽。
在李白的这首诗中,隐藏着一段凄美的故事。相传,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在南巡途中,舜去世于苍梧之野,并被葬于苍梧山(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南部九嶷山)。二妃悲痛不已,每日在湘江边遥望垂泪,后来郁郁而终,葬于洞庭湖中的小岛上。这段爱情故事流传甚广,感天动地,令人泪目。人们尊称娥皇、女英二妃为湘君、湘夫人,君山之名便由此而来。后人还有诗赞之曰:“欲知万里苍梧眼,泪尽君山一点青。”意思是说,要想知道当年二妃是怎样长望苍梧眼泪流尽的,就看洞庭湖中的君山,那青青的一点痕迹就是她们最后一滴眼泪所化。
迄今,君山岛上还保存有湘妃祠等许多文物古迹遗址。君山岛上有一种特产——湘妃竹,这是一种著名的观赏竹,亦可作为工艺品。因其表面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又被称为“斑竹”。传说,这些斑点是娥皇、女英二妃的眼泪洒在竹林里所形成的斑斑泪痕。奇怪的是,如果把斑竹移植到别处,它们身上的斑点会慢慢消失;倘若再移回君山岛,斑点则又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实在令人称奇。
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之美被历朝历代的文人所赞颂,与之相关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唐朝诗人刘禹锡笔下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勾画了一幅在秋夜月光下的美丽洞庭山水图,把广阔的湖面比作精致的银盘,湖面上的君山好似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青螺指的是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一种螺形黑色矿物颜料,即螺子黛或螺黛,白色的银盘与黑色的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第三种说法则认为,青螺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因发髻盘卷如同螺壳状,故而被称为螺髻。唐朝诗人雍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题君山》曰:“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很显然,雍陶把洞庭湖中倒映的君山比喻成镜中仙女的螺髻,这与刘禹锡的《望洞庭》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书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的《大明一统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君山,在府城西南一十五里洞庭湖中,一名洞庭山,状如十二螺髻。”由此可见,用螺髻形容君山也在情理之中。 海风吹落洞庭湖 君山与青螺的关系尚有可解,那么君山又是如何形成的?古人对此都有哪些论述呢? 实际上,君山的形成的确与风的作用有密切关系。洞庭湖的基底为火成岩,它们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发生沉降形成湖盆,汇水成湖。(本文作者马志飞,原载于《百科知识》,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在风力的长期作用下,泥沙不断沉积,固结成岩,最终露出水面,形成了湖中岛。所以,有人说它“沙碛高高耸玉堆,洞庭景象胜蓬莱”。 有趣的是,在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王嘉编写的《拾遗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洞庭之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帝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不过,《拾遗记》毕竟只是一本神话志怪小说集,其中记录的多是荒诞不经的神话和道听途说的传闻,不足为信。还有一种传说,君山下有石穴,潜通太湖的包山,俗称“巴陵地道”,在《山海经注》和《水经注》等古籍中都有相关记载。然而,实际上,君山至包山的直线距离约有700千米,如若真有地道相通,古人何以知之?这条地道又是如何形成的?此种说法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清朝乾隆皇帝就曾写诗质疑道:“巴陵地道空传名,林屋洞天知何处。” 千百年后,斯人已去,诗意永存。但如今的君山已变了模样,日积月累的泥沙早已将君山与陆地连成一片,小岛变成了半岛,游客可乘汽车直抵君山。只有每年的7—9月,洞庭湖水位上涨,路面被水淹没,君山才会变回一座小岛,重现“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意美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8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