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科学家,推翻了牛顿丨《复杂》导读直播预告
如果你理解了事物的各个部分,以及把这些部分“整合”起来的机制,你就能够理解这个整体。
你同意这个理论吗?
这是17世纪在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还原论”学说,从逻辑上看这完全正确,毫无问题。
在之后的18-19世纪,牛顿更是给人们描绘了一个机械性、确定性的世界:只要设定了初始状态,世界万物都将按照确定的规律运行,如同精心设计的机械钟表一样准确无误。
1814年,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提出的一种假想生物——即后人所谓的“拉普拉斯妖”。如果此“妖”知道宇宙中每个粒子确切的位置和动量,原则上就能够使用牛顿定律来展现宇宙事件的整个过程,过去以及预测未来。
但到了20世纪,人们慢慢发现,牛顿力学理论时不时“掉线”,拉普拉斯妖也经常不灵。
太多的问题无法用科学理论来解释,比如:
大脑中数以亿计的神经元,是如何涌现出“智能”和“意识”,产生了像感情、思想、目的和意识这样不可言喻的特征的?
仅靠简单地分泌信息素来沟通的蚂蚁几乎没有“智商”,但为什么上百万只蚂蚁在一起,就具备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本领?
根据化石标本的记载,古代物种和生态系统常常稳定地保持了几百万年,而后却在地质期的某一瞬间灭种或演变为新的物种,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孟加拉这样的国家,即使在实行免费节育措施之后,农村家庭仍然平均要生七个孩子?虽然民众完全清楚人口过多使他们蒙受苦难,为什么他们仍要明知故犯?
为什么股票市场会在1987年10月的一个星期一猛跌500多个百分点?
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无人知晓”。
有些问题看上去甚至根本就不是科学问题。进一步研究它们时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其实有许多共同之处。
比如,它们都属于一个系统,即复杂系统。
新千禧年来临之际,霍金说:“我认为,下一个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
什么是“复杂性”?什么是“复杂系统”?这门科学是如何诞生的?牛顿又是怎样被一群科学家们推翻的?
本周六晚八点,“高山科学经典”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际网络科学学会理事吕琳媛;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段永朝,一起导读“复杂性”入门级科普读物、米歇尔·沃尔德罗普的著作《复杂》。
嘉宾简介
王飞跃(Wang Feiyue)
1990年获美国伦塞利尔理工学院(RPI)计算机与系统工程博士学位。1990年起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先后任助教授、副教授和教授,机器人与自动化实验室主任,复杂系统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指挥与控制学报》创刊主编。
曾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主编、IEEE智能车汇刊(IEEE Tra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主编、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2003年起先后当选IEEE、INCOSE、IFAC、ASME和AAAS等国际学术组织Fellow。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ACM杰出科学家称号,2014年获IEEE诺伯特·维纳奖,2021年The IFAC Pavel J. Nowacki Distinguished Lecturer。主要研究复杂系统、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平行智能、平行情报、平行管理、社会计算、知识自动化等领域。
吕琳媛(Lü Linyuan)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际网络科学学会理事会理事,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在复杂网络信息挖掘与社会经济复杂性研究领域长期耕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Physics Report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他引7000余次,谷歌学术引用13000余次,引用过百的论文24篇,H指数36。10篇论文入选ESI全球Top-1%高引论文,成果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学术专著《链路预测》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学术专著一等奖。
2019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0年获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青年科技奖。2021年获第三届科学探索奖,成为前沿交叉领域首位女性获奖者。2022年,因其在在网络信息挖掘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荣获国际网络科学学会Erdős-Rényi奖,成为该奖项设立11年来自亚洲高校的首位获奖者。出版学术著作4部,译著1部。
段永朝(Duan Yogzhaong)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 。
拥有38年IT、互联网、媒体从业经验(截至2022年),涉及新闻媒体、铁路、化工、冶金、有色金属等行业;主持并参与多项大型企业信息化项目,涉及自动控制、智能仪表、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等领域。著有《意义互联网:新轴心时代的认知重启》(2019)《互联网思想十讲:北大讲义》(2014)《新物种起源——互联网的思想基石》(合著,2012)《互联网:碎片化生存》(200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